负压伤口治疗加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

负压伤口治疗加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

(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ET门诊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伤口治疗(NPWT)加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NPWT加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慢性伤口,对照组采用NPWT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依从性、溃疡再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的治疗中,NPWT技术加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伤口的治愈率。

【关键词】负压伤口治疗;护理干预;慢性伤口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293-02

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NPWT)是近20年来提出并开展的伤口治疗新方法,它包括1993年德国外科医师Fleischmann等最先提出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和1997年美国外科医师Argenta首创的封闭负压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closure,VAC)两项关键技术[1]。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引进该项技术治疗慢性伤口72例,对治疗的患者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慢性伤口的治愈率,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治疗慢性伤口72例,纳入标准:年龄性别不限,患者为慢性开放性全层伤口,包括糖尿病足、静脉炎、三-四期压疮、外伤性伤口;排除标准:患者依从性差、有精神疾病和不能配合的患者、对敷料过敏、患者有器官或血管暴露、肿瘤伤口、伤口有瘘管。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表1)。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NPWT技术治疗慢性伤口,选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照“十步法”操作流程实施伤口负压治疗[2],选择-125至-200负压值;采用常规护理护理患者,包括定期换药,定时翻身、定时观察负压引流情况等。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负压伤口治疗法进行治疗外,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1)成立伤口治疗小组,采用家庭-社区-医院模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医院成立伤口治疗小组,组长由ET门诊负责人担任,组员有1名外科医生,3名ET专科护士。提供社区延升服务。(2)认知干预:ET专科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NPWT治疗的目的、方法、负压的观察方法及治疗效果,讲解结合实际病例的图片,使患者和家属能直观的了解NPWT,从而选择和坚持该项治疗,以提高治愈率。(3)心理干预,给予人性化护理,尊重患者的人格,进行所有的操作都要尊重患者及家人的感受,言语要温柔,动作要轻柔,操作要熟练,使患者在心理上完全接纳该项治疗,对愈合充满信心。(4)行为干预:指导家属或患者对偏瘫的肢体进行康复锻炼;改变患者只向偏瘫侧卧位的习惯;改变患者饮食的单一性,说明营养对伤口愈合的重要性。(5)家庭-社会支持:对家人或保姆进行专业指导,包括翻身技巧的学习,翻身时间的制定、泡脚水温度的测定、糖尿病患者鞋的选择等。

1.3评价指标

慢性伤口愈合时间较长,35天为一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观察伤口治愈率及愈合时间。伤口恢复标准:(1)显效为伤口完全愈合且无感染等并发症;(2)有效为患者的伤处愈合较好,并发症少;(3)无效为伤口没有较好的恢复或病情加重[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分析,定量指标以均数x-±s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3.讨论

3.1NPWT加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慢性伤口的治愈率。我院采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对慢性伤口进行全程护理,使患者的得到无间断伤口治疗,观察组的患者无人放弃治疗,从而提高了慢性伤口的治愈率。

3.2NPWT加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很多慢性伤口患者多为老年患者,需要社会和家人的关注,我们成立伤口护理小组,在心理、行为、认知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提高了患者对NPWT技术的认识,增加了对伤口愈合的信心。表3证实,观察组在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依从性100%,满意度97%,大大高于对照组(P<0.05)。

3.3感染伤口负压值的选择。临床上大量的应用证实-125mmHg负压治疗的有效性,同时由于较大的负压会引起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的上升,因此在负压治疗一致性指南中,推荐-125mmHg为治疗使用负压[4]。本研究中,10例感染伤口选择-200mmHg负压治疗7天后做细菌培养为阴性,但无其它负压值进行对比。

【参考文献】

[1]蒋琪霞、刘云、徐薇等.负压伤口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6(20):656-659.

[2]张雷,高栋梁.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治疗深度烧伤的疗效比价[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0):49-50.

[3]蒋琪霞、李晓华、彭清等.负压伤口治疗技术用于53例慢性伤口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2,4(47):293-296.

[4]张媛,解怡洁.不同负压值在负压伤口治疗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6(25):661-663.

标签:;  ;  ;  

负压伤口治疗加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