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角色论文-孙辉,郝振君

高校教师角色论文-孙辉,郝振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校教师角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教师角色,吉鲁,批判教育学

高校教师角色论文文献综述

孙辉,郝振君[1](2019)在《基于吉鲁批判教育学的高校教师角色新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角色出现迷失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角色的虚化和泛化。美国教育学家吉鲁提出教师应该是转化型知识分子,为重新认识高校教师角色提供了新视角,由此,高校教师应该是解放学生思想的启迪者、打破文本权威的教学者、善于引导沟通的对话者以及跨越边界的改革者。(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31期)

张宏博[2](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角色的迷失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正迈向"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同时这样的结合也正挑战着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理想角色,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所以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如何调整教学方式发挥互联网优势,是重建教师角色的必经之路。(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田超[3](2019)在《论高校入职培训对新进教师角色转换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进教师由于刚踏上高校的讲台,对于职业特殊性和自身的认识都会产生一定的困惑。这时需要高校对这部分新进教师进行入职培训以消除他们的疑惑,让其认识到高校教师的基本工作以及该如何应对,以益于其个人今后的发展和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郑鹏,熊玮,关怡婕[4](2019)在《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对“双创”教育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和南昌地区高校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双创"教育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南昌地区高校的调研数据,实证研究了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对"双创"教育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角色冲突对"双创"教育绩效存在显着负面影响,但不同类型的角色冲突对"双创"教育绩效的负面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而言,高校教师角色的学校冲突和个人冲突对"双创"教育绩效具有显着的负效应,而高校教师角色的社会冲突对"双创"教育绩效没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赖永晖[5](2019)在《慕课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角色转型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慕课是全新的、特色的教育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推广过程中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慕课冲击着高校教育改革,英语教学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型,通过组织内容丰富的练习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们的实践兴趣,这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具体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型策略,并在慕课指导下,总结出一些适用于高校英语教育创新发展,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合理建议,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0期)

徐小燕,徐青[6](2019)在《自媒体时代高校教师角色分类与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了自媒体环境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基础上,按角色特征对高校教师新角色进行分类分析,并着重给出各角色的嬗变策略,即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提升媒介素养,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与保障社会激励措施。(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教育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王梦[7](2019)在《多元主体参与下的高校教师角色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治理过程中涉及多个主体,不同主体参与高校治理的目标不同,对于教师所承担的角色要求也各不相同。本文从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会和市场、高校和学生角度阐述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与期望,并分析不同主体期望下教师可能面对的角色冲突,据此提出协调教师角色冲突的建议,以促进教师更好发挥教书育人职能。(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8期)

徐利[8](2019)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师角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关系着英语教学质量的好坏。教育生态学为高校英语教师进行了重新定义。在新教育生态视域下,英语教师成为教学环境的创造者、生态关系的协调者。(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贝鹏飞,刘新霞[9](2019)在《慕课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角色转型策略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慕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慕课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慕课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应当根据慕课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并灵活转换自身的角色,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慕课的优势,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助力。(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09期)

巢玲,张军,孔育红,谷雨[10](2019)在《高校教改形势下教师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属于主导人员,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教改的环境之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中重要的部分,不断地更新教育形式、理念与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改的需求,转变自身角色,为培养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大学生人才做出努力。这就需要高校在教改的形势之下,强调教师角色的转换,培养其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7期)

高校教师角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育正迈向"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同时这样的结合也正挑战着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理想角色,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所以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如何调整教学方式发挥互联网优势,是重建教师角色的必经之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校教师角色论文参考文献

[1].孙辉,郝振君.基于吉鲁批判教育学的高校教师角色新认识[J].现代职业教育.2019

[2].张宏博.“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角色的迷失与重构[J].通讯世界.2019

[3].田超.论高校入职培训对新进教师角色转换的意义[J].亚太教育.2019

[4].郑鹏,熊玮,关怡婕.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对“双创”教育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和南昌地区高校的实证[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赖永晖.慕课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角色转型策略分析[J].智库时代.2019

[6].徐小燕,徐青.自媒体时代高校教师角色分类与嬗变[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

[7].王梦.多元主体参与下的高校教师角色冲突[J].大众文艺.2019

[8].徐利.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师角色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9].贝鹏飞,刘新霞.慕课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角色转型策略剖析[J].国际公关.2019

[10].巢玲,张军,孔育红,谷雨.高校教改形势下教师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标签:;  ;  ;  

高校教师角色论文-孙辉,郝振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