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阅读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

王润平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指导学生有效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措施方法;教师;学生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掌握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的能力,即“四会”。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读”是其它“三会”的基础。因为在国内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我们通常是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书报杂志来丰富我们的“语感”的(Speechfeeling)(即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从而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经验证明,要想提高“听”、“说”、“写”的能力,首先应该提高“读”的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大学学习或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目标。

一、理解是阅读的要旨

阅读理解是读者从语篇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英语语篇按文体(genre)分为记叙文(narrative)、描述文(description)、政论文(argumentation)、释义文(exposition)等。这些文体又分别运用于新闻报道、广告、法律、文书、学术论文等。因此,阅读文语篇教学,根据文体特点来组织、设计教学,优化教学方案,是较好的切入口。目前文献中常见的三种阅读理论模式,是从上至下模式、反应——补偿模式。这种模式和框架显得太宽泛,不易在教学中把握。笔者在教学中将上述模式灵活运用,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文体特点,以及“文化”内涵,进行了几种教学法的探索,效果良好。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则在于阅读文教学应是课内外创设条件,让学生自我进行语言习得,和教师主导有机结合,而非传统的紧扣教材教什么内容的问题,阅读文中创设条件主要应是课堂训练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gap),消除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不确定性;训练要准确,又要流畅,难易适度,由易到难激发兴趣;制造让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而非每错必纠。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由词组成句子和话语的语言编码过程。读者阅读书面材料时,从辨认文字符号开始进而对文字、语义、语法、修辞进行译码加工处理,同时凭借自己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并通过联想重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领会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吸收信息。可见阅读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它包含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和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

二、进行阅读的策略

常用的阅读方法有通读和细读两种。通读是为了弄懂大意,细读是为了掌握具体内容。首先,阅读开头的段落,这介绍性的材料将会使我们熟悉作者将要讨论的主题思想。然后阅读下面各段的第一句话。这些句子可以使我们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再阅读最后一段。这一段帮助我们对所覆盖的材料作一概括。我们要注意作者用来加以强调的一切:标题、黑体、斜体、图表、图画以及章节后面的问题。这种预读应进行得很快,这样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段落大意或文章中心思想上。慢速的读者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个别生词上,这样必然会影响我们对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中心大意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不认识的生词。但在一般情况下,三两个生词不会影响我们对全篇阅读材料的理解。

其次,要全面地重新细读全篇。第二遍阅读的速度取决于我们从对该材料的预读中所获得的信息和指导。例如,我们往往能够根据段落的第一句话或者主题句来判断该段落的重要性。若该段落看起来是重要的,那就要仔细地阅读;若根据我们第一次的阅读,这个段落似乎不太重要,那么就可以略读,但不要完全跳过它。

此外,我们的阅读方法是否适合作者的写作风格也是很重要的。在有些书里不少部分用黑体把主题标出来。请把这些标题作为理解内容的指南。章节后的问题使我们了解这一章里包含的内容,当阅读时,努力使所读材料与我们已知原有关该标题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是新材料吗?它与我们原先想的有关该主题的思想有所不同吗?当我们继续阅读时自问这些简单的问题:为何(why)?什么(what)?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怎样(how)?这种方法可帮助我们全神贯注于阅读上,因为当我们问这些问题时,我们作为一名读者正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把阅读辅导落到实处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强调独立阅读课文,旨在形成能力。教师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让学生用10-2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求,给学生指定段落,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精读也全是由学生自己去研读,改变了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2.每课时抽出10分钟进行听力和快速阅读训练。选用150个词左右、难度适中的短文,再加5-10个理解检测题,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迅速读完全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检查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率,进行辅导讲评。

3.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只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是不够的。以每周1000个词来计算,学生一个学期只能完成1-1.5万个词的阅读量,不足以使学生从中获取到独立阅读英语文章的基本技巧。所以,除快速阅读外,笔者还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目的在于增加阅读量。向学生提供较多而且题材较广的短小成篇的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相互交换各自的不同阅读材料,要求每人每天课外阅读600个词的短文。这样,既增加了阅读量,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认真选好读物。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读物选择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笔者在选择读物时尽量选一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的文章。使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所选读物内容广泛、新颖,体裁和题材多种多样,语言质朴生动,引人入胜,寓学习于消遣之中,所以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笔者所选材料适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难度与课文相当,内容尽可能与课文相联系,生词率控制在2--3%,难易适当,使学生读得轻松愉快,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增强了他们搞好阅读的信心。

5.阅读要讲求效率。效率体现在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两个方面,读速的提高与读量是密切相关的。阅读要以量求质。笔者给学生定的阅读总量为40万个词左右,每天坚持10分钟,读速定为60wPM左右。要求准确理解率达70%以上。实践证明,一般水平的学生通过努力是不难达到这个指标的。

6.阅读基本上是在课外进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但是没有得力措施就很难保证持续地开展。为了扎扎实实地搞好阅读,除对读量、读速严格要求并记录在案进行评比以外,笔者主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指导。指点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实验初期,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不良习惯。如有的学生阅读时爱出声;有的学生用笔和尺之类的东西指点着助读;有的用眼不科学,每次只能看到一个单词;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查词典,一词一句地分析;有的学生“回视”的现象太严重,在阅读时,眼睛常常往回看,重读一个词、短语和句子,不仅影响读速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字、段落及全文的意义。笔者帮助学生逐步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默读习惯。帮助他们尽力减少眼停次数,扩大规力范围,能在单位时间里捕捉更多的语言信息。

总之,教师懂得了如何进行阅读的理论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一个人的阅读速度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如知识的多少,语言水平的高低,视域的大小,阅读的习惯,精神集中的程度等等。但只要下定决心,纠正那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改进阅读方法,克服在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方面存在的障碍,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就一定能把阅读理解率和阅读速度提高一倍,甚至达到更高的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外国语学校

邮政编码:222300

标签:;  ;  ;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