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经济伦理论文-贺新春,邹涌彬

乡村经济伦理论文-贺新春,邹涌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乡村经济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赣南,乡村经济伦理,变迁,原因

乡村经济伦理论文文献综述

贺新春,邹涌彬[1](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赣南乡村经济伦理的变迁及其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伦理问题进一步凸显。改革开放以来赣南乡村经济伦理在社会转型中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在农村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伦理观念的变化。农村经济伦理的这些变化对赣南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只有弄清楚了赣南农村经济伦理变化的成因,才能更有效地引导赣南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来源于《老区建设》期刊2015年16期)

李育红,于维才[2](2012)在《西北地区乡村经济伦理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经济伦理的变迁与经济制度或体制的转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北地区传统乡村经济制度呈现出公私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制度,村落与部落经济结构,多种分配方式等东方社会所特有的一些基本特点,与之相适应的乡村经济伦理主要表现为勤勉重农、公平交易、熟人信誉、戒奢勤俭等。计划经济体制则要求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等。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坚持集体主义伦理原则的前提下,肯定追求个人利益的合法性,要求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等价交换和契约信誉等。经济伦理的发展方向在于实现经济平等与正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2年03期)

李育红[3](2012)在《西北地区乡村经济伦理中的基本道德规范——西北农村地区道德问题调查报告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农村经济伦理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主要表现为勤劳、诚信、公平、节俭和适度消费等。勤劳的传统理解为勤奋劳作,现代含义则与聪敏、智慧、科学、技术、能力等相联系在一起。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要求货真、价实、量足,守信要求守护住信用、信誉、诺言等;公平即一视同仁,得所当得;节俭即节约和俭省,与此同时,更多的农民则主张适度消费。这些道德规范一方面表现为农民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德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农民最为看重的各种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行为规范。(本文来源于《甘肃理论学刊》期刊2012年01期)

曹政军[4](2009)在《中国乡村经济伦理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造就与优良道德传统相衔接、反映时代精神要求的“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乡村道德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总体任务。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分别就乡村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与方法论,基本向度,以及公共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道德建设和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乡村道德建设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适性与先进性、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新农村道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建设。强化农村党政组织的道德建设功能,重构家规家训和乡规民约,更新农村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完善农村道德评价机制等,是实现新农村道德建设目标的基本路径。本文共分4章,第一章介绍乡村经济伦理发展的脉络和影响乡村经济伦理建设的各种社会因素,认为乡土、血缘和城乡差异是决定乡村经济伦理的主要因素,经济制度、教育程度和地域文化也对乡村伦理有重大的影响;第二章研究乡村经济伦理的几个重大问题,即传统的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危机与崩塌,农户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困境和贫富差距引发的道德问题;第叁章论述乡村经济伦理的重建,介绍了欧美、亚洲等发达国家乡村伦理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民建设叁个方面阐述了乡村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针。第四章是本文得出的一些基本结论。(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龙静云[5](2008)在《苏南乡村经济伦理的深刻透视——评《乡土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尽管在伦理学领域也有学者涉足农村道德建设和农民道德问题的研究,但是总体上看,伦理学对乡村的关注仍然是十分欠缺的,从经济伦理视角深入研究乡村伦理的学者和成果更可以说是几近阙如。在我看来,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多是一些理论层面的分析论证,而偏重实(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08年05期)

王露璐[6](2007)在《中国乡村经济伦理之历史考辨与价值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伴随着我国乡村社会经济关系与利益关系的变化,具有乡土特色的中国传统乡村经济伦理也发生了相应的历史性变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韦伯的"精神(伦理)气质论",为我们提供了把握中国乡村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之互动关系的基本逻辑思路。根植于乡村经济生活的乡土伦理,在经历不断传承和变迁后仍彰显着其现代价值。对中国乡村经济伦理的历史考辨与价值理解将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时代主题。(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07年06期)

王露璐[7](2007)在《“生存伦理”与“理性意识”的共生与紧张──20世纪20-40年代苏南乡村地权关系的经济伦理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40年代,苏南乡村地权关系中出现了土地所有权的分散和"一田二主"的特殊现象。本文借助以斯科特为代表的农民"生存伦理"和以舒尔茨、波普金为代表的农民"理性意识"两种理论资源,探讨了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特定地域经济发展背景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农民特殊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07年06期)

王露璐[8](2007)在《乡村经济伦理的苏南图像》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考察乡村经济发展的伦理维度,至少包括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是揭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的伦理变迁,二是探寻伦理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推进与支持或者抑制与阻碍。本文选择“苏南”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建立在跨学科的多维视角透视和道德生活史基础上的道德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量史料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整理,提炼和梳理了苏南乡村经济伦理的历史传统和传承变迁过程,描述和分析了苏南乡村经济伦理的实存状态及其双重作用,进而建构了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地方性道德知识”。苏南地区耕织结合、耕渔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较早开始的经营性农业的发展,以及吴文化勤劳节俭、精明理性、阴柔秩序、崇文重教的伦理传统,使苏南传统乡村经济伦理在家族伦理、交往伦理和劳动伦理等诸多方面呈现出自身的地域特色。近代以来,苏南乡村经济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乡村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苏南现代乡村经济伦理也正是在传统乡村经济伦理的传承和变迁中生成的。“苏南模式”的形成、发展和“终结”过程,体现了苏南乡村经济伦理动力与阻力双重作用的并存。“新苏南模式”的产生,是一种伦理精神的扬弃和超越,是基于理念创新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总体上看,在“承继传统”与“吸收外来”的平衡中不断提升和优化的苏南乡村经济伦理,给苏南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并因此造就了苏南乡村在长期历史变迁中不断延续的区域经济比较优势。(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7-06-30)

王露璐[9](2007)在《若干经典理论对乡村经济伦理研究的资源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揭示乡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伦理变迁,探寻伦理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伦理视角下的我国乡村经济研究中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本文探讨了若干经典理论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资源意义及应用路径,包括:马克思对小农及其伦理特征的论述;韦伯对经济发展中的伦理动因及不同宗教伦理的比较研究;斯科特的农民“生存伦理”理论及费孝通对“乡土中国”伦理特色的分析。(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07年01期)

乡村经济伦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乡村经济伦理的变迁与经济制度或体制的转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北地区传统乡村经济制度呈现出公私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制度,村落与部落经济结构,多种分配方式等东方社会所特有的一些基本特点,与之相适应的乡村经济伦理主要表现为勤勉重农、公平交易、熟人信誉、戒奢勤俭等。计划经济体制则要求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等。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坚持集体主义伦理原则的前提下,肯定追求个人利益的合法性,要求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等价交换和契约信誉等。经济伦理的发展方向在于实现经济平等与正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乡村经济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1].贺新春,邹涌彬.改革开放以来赣南乡村经济伦理的变迁及其原因探析[J].老区建设.2015

[2].李育红,于维才.西北地区乡村经济伦理的变迁[J].兰州学刊.2012

[3].李育红.西北地区乡村经济伦理中的基本道德规范——西北农村地区道德问题调查报告之二[J].甘肃理论学刊.2012

[4].曹政军.中国乡村经济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5].龙静云.苏南乡村经济伦理的深刻透视——评《乡土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8

[6].王露璐.中国乡村经济伦理之历史考辨与价值理解[J].道德与文明.2007

[7].王露璐.“生存伦理”与“理性意识”的共生与紧张──20世纪20-40年代苏南乡村地权关系的经济伦理解读[J].江苏社会科学.2007

[8].王露璐.乡村经济伦理的苏南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7

[9].王露璐.若干经典理论对乡村经济伦理研究的资源意义[J].伦理学研究.2007

标签:;  ;  ;  ;  

乡村经济伦理论文-贺新春,邹涌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