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量优化论文-胡秋玲

掺量优化论文-胡秋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掺量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浆液,节理岩体加固

掺量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胡秋玲[1](2019)在《碳纤维超细水泥基复合浆液碳纤维掺量优化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灌浆加固是节理岩体加固的有效手段,而碳纤维在提高浆液力学性能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文章以碳纤维超细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加固节理岩体为例,对不同竖向应力和碳纤维掺量条件下的岩样抗剪强度、剪切刚度以及抗剪强度参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碳纤维的最佳掺入量为0.75%。(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能及电气化》期刊2019年10期)

史星祥,张磊蕾,满丽莹,李龙梓[2](2019)在《大掺量火山灰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天然火山渣经磨细处理后得到的火山灰和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通过化学发泡的方法,制备了700级大掺量火山灰发泡混凝土,研究了不同组成和养护条件对火山灰泡沫混凝土的成型状态、干密度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胶凝材料总量为700 g(火山灰占70%)、水胶比为0.3、早强剂(CaCl_2)掺量为1.8%、稳泡剂(硬脂酸钙)掺量为0.6%、H_2O_2掺量为1.5%,减水剂掺量为0.2%,并在85℃条件下蒸养24 h时,制备出的700级大掺量火山灰泡沫混凝土性能最佳,其成型状态良好、干密度为650 kg/m~3、抗压强度为6.6 MPa、导热系数为0.144 3 W/(m·K)。(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07期)

高建荣,芋艳梅,刘永明,王保宝[3](2019)在《镁渣高掺量配料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工艺优化与技术集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原材料性能和镁渣配料的可行性,确定了镁渣高掺量配料方案,选择了高饱和比(高于0.95)、高硅率(高于2.7)、中铝率(1.55)的"两高一中"配料方案;采取了精细化生产工艺方案,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难题;技改了生产系统相关设备:预热器系统、分解炉系统、窑尾喂料系统、叁次风阀闸阀、煤粉秤、生料秤等,形成整体的技术集成与优化方案,经过生产实践,镁渣掺量为20%时,熟料28 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1.0 MPa、4.3 MPa;生料磨提产22.4 t/h,回转窑提产11.25 t/h,取得显着效益。(本文来源于《水泥》期刊2019年01期)

童慧芝,沈万岳[4](2018)在《改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早期性能的胶凝材料粒度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HVFAC)因其具有的绿色节能优势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而受到业界青睐和重视。然而这类混凝土往往因早期强度偏低、凝结硬化慢而遭受质疑和诟病。从同时优化粉煤灰和水泥的粒度,以较粗粉煤灰混入较细水泥的思路出发,以大掺量粉煤灰砂浆作为研究对象,试验探究了胶凝材料粒度优化技术用于改善HVFAC早期性能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增大水泥的比表面积和减小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可制备早龄期性能符合要求的HVFAC。(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8年03期)

吴爱祥,于少峰,王贻明[5](2017)在《寒冷期湿喷混凝土温度影响效应与纤维掺量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金英金矿寒冷期湿喷支护效果不佳的问题,对其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低温与不合理的纤维掺量是主要问题所在。对养护温度分别为0,6,13,20℃的不同龄期混凝土试块进行了强度测试及表面特征电镜扫描(SEM)分析,并通过混凝土水化反应过程对上述分析进行了解释;基于圆盘测试试验(RDP试验),对不同类型与掺量的合成纤维混凝土圆盘试件荷载-挠度-能量曲线进行分析,优选出了能够满足该矿地下巷道支护要求的纤维;针对温度影响试验及RDP试验结果,在现场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将井下温度控制在10℃以上且向混凝土中添加6kg·m-3的C类纤维情况下,湿喷支护后混凝土回弹率明显降低,巷道准入作业时间大幅缩短且湿喷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可达30 MPa,完全满足金英金矿的支护要求。(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郭文,梁养辉,胡滨,姜涛[6](2017)在《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的优化掺量及施工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质沥青AH-90#、废旧轮胎橡胶粉和SBS制备形成复合改性沥青,对其低温延度、针入度、软化点进行室内试验,确定了胶粉和SBS的合理掺量,通过采用该掺量进行试验路铺设,总结施工工艺,提出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控制指标。(本文来源于《山东交通科技》期刊2017年01期)

汪宗奎,赵文亮,王保生,余龙宵[7](2016)在《关于如何通过优化掺合料掺量降低原材料成本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讲述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通过对掺合料的掺量调整,用"强度经济比"这个指标寻找最合理的掺合料掺量,从而达到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降低原材料成本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商品混凝土》期刊2016年10期)

常晓娜,石勇,吴兴江[8](2016)在《大掺量粉煤灰胶结充填强度设计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节约胶结充填成本,板庙子金矿开展大掺量粉煤灰胶结充填工业试验,利用充填物料中添加大掺量粉煤灰能提高28~56d充填体强度70%以上、缩短达到强度要求所需的养护时间近50%的特点,合理调整采场充填体养护时间,探究降低水泥掺量方案。结果表明:在养护28d条件下,7%水泥掺量即可达到充填强度设计要求;在养护56d条件下,6%水泥掺量即可达到充填强度设计要求。该研究结果已经应用到矿山生产中,每年可节约水泥成本超过70万元。(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6年07期)

潘丽君,江晨晖,杨先忠[9](2015)在《纳米碳酸钙微粉对高掺量粉煤灰绿色混凝土的性能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改良高掺量粉煤灰绿色混凝土(HVFAGC)的早龄期性能,突破其工程应用的技术瓶颈,从而充分发挥其低碳环保经济的应用潜力和前景,本文提供了一种优化HVFAGC早期性能的方法。通过掺入适量的纳米碳酸钙微粉,利用其化学活性和物理填充、成核效应,从而缩短HVFAGC的凝结时间,改善其微观结构。本文通过实验手段验证了这一改性技术手段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科技》期刊2015年02期)

周光明,张圣菊,张建,翁洋,万晋[10](2014)在《外加剂对大掺量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性能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掺量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为基础,试配C50大掺量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并在最佳掺量基础上添加减水剂、膨胀剂、引气剂等外加剂改善自密实混凝土性能,最终得到粉煤灰最佳掺量为30%,减水剂最佳掺量为1.6%,膨胀剂掺量为10%,引气剂的最佳掺量为0.15%。(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4年16期)

掺量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天然火山渣经磨细处理后得到的火山灰和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通过化学发泡的方法,制备了700级大掺量火山灰发泡混凝土,研究了不同组成和养护条件对火山灰泡沫混凝土的成型状态、干密度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胶凝材料总量为700 g(火山灰占70%)、水胶比为0.3、早强剂(CaCl_2)掺量为1.8%、稳泡剂(硬脂酸钙)掺量为0.6%、H_2O_2掺量为1.5%,减水剂掺量为0.2%,并在85℃条件下蒸养24 h时,制备出的700级大掺量火山灰泡沫混凝土性能最佳,其成型状态良好、干密度为650 kg/m~3、抗压强度为6.6 MPa、导热系数为0.144 3 W/(m·K)。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掺量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1].胡秋玲.碳纤维超细水泥基复合浆液碳纤维掺量优化试验研究[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9

[2].史星祥,张磊蕾,满丽莹,李龙梓.大掺量火山灰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优化[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3].高建荣,芋艳梅,刘永明,王保宝.镁渣高掺量配料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工艺优化与技术集成[J].水泥.2019

[4].童慧芝,沈万岳.改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早期性能的胶凝材料粒度优化方法[J].工业建筑.2018

[5].吴爱祥,于少峰,王贻明.寒冷期湿喷混凝土温度影响效应与纤维掺量优化[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

[6].郭文,梁养辉,胡滨,姜涛.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的优化掺量及施工质量控制[J].山东交通科技.2017

[7].汪宗奎,赵文亮,王保生,余龙宵.关于如何通过优化掺合料掺量降低原材料成本的探讨[J].商品混凝土.2016

[8].常晓娜,石勇,吴兴江.大掺量粉煤灰胶结充填强度设计优化[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6

[9].潘丽君,江晨晖,杨先忠.纳米碳酸钙微粉对高掺量粉煤灰绿色混凝土的性能优化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5

[10].周光明,张圣菊,张建,翁洋,万晋.外加剂对大掺量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性能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4

标签:;  ;  ;  

掺量优化论文-胡秋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