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交流论文-李晓燕

叙事交流论文-李晓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叙事交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儿童文学,文学翻译,叙事交流,主体

叙事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燕[1](2019)在《儿童文学翻译中主体叙事交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文学文本有其内在矛盾性,这种矛盾性随着文学类型、文学的阅读对象区别以及文本创造动机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为了理解儿童文学文本就不能脱开文本中主体性因素,因此试图剖析儿童和成人在儿童文学中叙事主体性的交往来探讨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儿童与成人对话、成人与成人对话的交际模式,指出儿童文学翻译是一种历史性的叙事交流融合。(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笑蕊[2](2019)在《作者控制与读者判断:《赎罪》中的叙事交流》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因其独特的叙述方式而引起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小说主人公布里奥妮·塔利斯虽然犯下了可恶的罪行,却并没有引起读者的反感,叙述技巧的选择起到了关键作用。《赎罪》中作者选择叙述声音,调控叙事节奏,变换文本层面叙述者、人物和读者的关系,从而调控叙述距离,并且通过信息选择或压制,来实现作者预期的修辞效果,最终达到控制读者判断,从而实现文本外层面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最终作者与读者达成共识,即真相依赖于叙述,身份的认定具有不确定性,它不是内在的、固有的或一成不变的,在某种程度上,它依赖于叙述:人们通过叙述阐释自身,在叙述中创造出一个外化的自我,同时,人们通过旁人的叙述来认识自我。(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杜玉瑶[3](2019)在《从叙事交流理论解读《洛丽塔》》一文中研究指出《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也引发争议最多的作品。中年人亨伯特和少女洛丽塔之间的爱恋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作品中,纳博科夫运用了复杂的叙事技巧创造出故事的迷局,所以本文将以叙事交流理论为框架,着重解读《洛丽塔》中的不可靠叙述者问题、隐含作者问题和纳博科夫的创作观。绪言部分梳理了《洛丽塔》的研究综述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并概述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综述是基于苏联《洛丽塔》的研究,西方《洛丽塔》的研究,中国《洛丽塔》的研究叁个方面进行的,研究方向覆盖了主题研究、叙事研究、人物研究等方面。通过学术史调查,本文发现以往的研究并未从“叙事交流理论”的角度解读《洛丽塔》,对《洛丽塔》的双重受述者和隐含作者的研究也不够全面,所以本文在其他叙事研究的基础上,从“叙事交流理论”的研究模式出发去关注《洛丽塔》内涵的动态生成。第一部分根据“叙述者—受述者”的交流阐述叙述者的不可靠性。纳博科夫先给予叙述者亨伯特足够的叙述自由,树立叙述者的权威。接着从扑朔迷离的叙述者身份、不断转换的叙事人称、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裂隙、次文本信息、双重受述者五个方面暗示了叙述者的不可靠性,消解了叙述者的权威。这样的叙事策略打破了单一叙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颠覆了读者的认知,使叙事充满矛盾与张力,大大加强了小说叙事的纵深感,能够牵引读者去关注作品中叙述者的独特性,进而建构出作品内涵的多重性。第二部分从“隐含作者—隐含读者”之间的交流探讨了《洛丽塔》的叙事内涵。真实作者在文本中呈现了独特的叙事模式与叙事策略,在这些技巧的背后埋藏着隐含作者的声音。作为叙述者,亨伯特极力否认自身之外的任何视角的存在,也一直在极力维护他在叙事中的主体地位。但亨伯特的视角存在着裂隙,透过他在叙事中处理人物的手段可以瞥见权力空间的存在。纳博科夫预设的“隐含读者”能够理解艺术家的审美,能够对他的作品产生一种情感上的认同感,体会到他作品中的乐趣,理解他作品的艺术性,有较高的审美层次。只有“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地位平等,互相配合,才能实现“隐含作者—隐含读者”的顺利交流。“隐含作者—隐含读者”之间的顺利交流也是读者发现“权力空间”的前提。第叁部分通过“真实作者—真实读者”之间的交流论述纳博科夫创作观及其作用。纳博科夫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漂泊生活生成了他的创作观——“真实虚构论”,在“真实虚构论”的基础上纳博科夫追求的是“符号真实”。纳博科夫的创作观是真实作者的创作观念,给读者提供了从文本外部解读作品的路径。“真实虚构论”颠覆了传统的真实观,有利于帮助读者远离解读的误区。纳博科夫对蝴蝶与象棋的痴迷体现了他对“符号真实”的追求。“符号真实”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解谜的乐趣和审美的狂喜。真实读者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真实读者对作品的解读能够丰富文本内涵。结语部分指出纳博科夫意识到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困境,作为艺术家的纳博科夫能够理解亨伯特的艺术世界,他采用隐晦曲折的叙事方式的目的是表现自己对亨伯特的艺术家境遇的同情。纳博科夫充满颠覆与虚构的叙事也为小说的自由化提供了范例。(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润菡[4](2019)在《论马原小说《虚构》的叙事交流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构》是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代表作家马原最得意之作,也是他创作核心理念"小说即虚构"的最好阐释。马原打破传统小说固化创作思路,采用特色性叙事交流模式,以混同"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塑造"不可靠叙述者""显性受述者"的形象以及构建虚实难辨的叙述情境的方式使读者身陷充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马原的叙述圈套"中。分析《虚构》的叙事交流模式,对读者挖掘作品深层内涵,理清作品内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许心宏[5](2018)在《官场文学的“双刃效应”——基于王跃文《国画》的叙事交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画》被誉为当代"官场文学"经典之作,商业营销与媒介宣传将其定位为"官场教科书"。基于写实主义立场,小说在官场"潜规则"叙事中陷入了"揭示"与"展示"的逻辑怪圈,两者利弊一体无从分离。源于"经验叙事"价值取向与"写实主义"叙事策略的暗中助力,官场人物的灰色生存与灰色面影得以全息展示,遮蔽的是社会公共价值叙事声音的在场,衍生的是官场文学"双刃效应"的功利主义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高佳艳[6](2018)在《《红高粱家族》的英译:叙述者形象与叙事交流的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翻译是对原作的再叙述,这种再叙述除了带来文本局部叙事特征的改变,还有可能影响到译作文本整体的叙事交流活动,继而让译作产生与原作相异的叙事交流效果,造成目的语读者对译作的不同阐释。小说《红高粱家族》在英译后,叙述者形象发生了明显变化,随之而来是叙事距离的调整以及叙事交流效果的改变。虽然译者的改写让整个叙事交流活动因此得以顺畅有效地进行,但同时也带来了主题意义和文学性的变化。(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思滢[7](2018)在《马原小说中的叙事交流——以《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原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的小说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蕴,更突出的则是他小说中的叙事艺术。故事的完整性并不是马原小说所追求的,叙述技巧的灵活运用才是马原的写作目标。马原《悬疑地带》中收录的短篇小说《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在叙事交流方面突出体现了作者的叙事技巧。叙述者与受述者,隐含作者与"马原"的身份灵活转换,使读者在马原所营造的叙事圈套中捉摸不透而深感神秘。(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申洁玲[8](2018)在《低语境交流:文学叙事交流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叙事交流研究深受索绪尔普通语言学影响,把叙事交流当做日常交际来看待,做共时研究,忽视了时间和语境在叙事交流中的作用。回归叙事交流作为书面交流的属性,可以发现叙事交流具有延时性、单向性和语境的差异性叁个重要特征,这叁者又可以归结为叙事交流的低语境性。叙事文本在交流中具有符码和"语境"双重属性,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叙事交流整体上的低语境性;作者在叙事交流中是弱信息源;隐含作者可能是读者的建构,也可能包含作者的文化镜像于其中;读者是这一切的汇聚点。低语境带来叙事交流的丰富性。(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黄贵珍[9](2017)在《论张天翼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叙事交流》一文中研究指出叙事是一种交流行为,其根本目的在于向读者传递故事及其意义。张天翼的儿童文学作品,不管是故事外叙述者与受述者的交流,还是故事内叙述者与受述者的交流,都是十分频繁的。他创建出一种虚拟的交流环境,时时跟读者进行交流与互动,缩短跟读者心理的距离,并成功地建构出以儿童为对象的隐含读者,增强了文本对读者的影响力。(本文来源于《特立学刊》期刊2017年Z1期)

苏晓珍[10](2017)在《数字叙事交流结构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交互叙事是利用数字媒介交互性特性展开的叙事方式。用户不但接受作者创作的叙事文本,还可以对文本作出反馈,形成新的叙事内容。与传统媒介叙事的单向交流不同,用户的参与改变了文本意义的流动路线,因此交互作品具有双向交流结构。西摩·查特曼在传统叙事"作者""作品""受众"叁要素基础上细化单向叙事交流结构,指出:在真正作者和真正读者之间,还有一个详细的"叙事过程",由隐含作者、叙事者、叙事接受者和隐含读者构成,真正作者对意义阐释起主导作用。尤迪本-阿里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向交流结构,明确指出数字媒介中受众身份的变化:除了接受叙事创作者的意图,还作出反应,参与意义构建,改变叙事系统,所以将交互叙事交流结构分为初始交互阶段和返回交互阶段,同时厘析叙事者和叙事接受者在叙事中受到的限制条件。交互叙事具有多线性、超文本和动态变化的特征,叙述者和叙事过程复杂。双向交流结构作为分析交互作品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模型,清晰地阐释了交流过程存在的各个角色和环节,描绘完整的交互叙事过程,剖析角色受到限制的条件,为分析具体的数字交互作品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框架指导,有助于交互叙事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出版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叙事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因其独特的叙述方式而引起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小说主人公布里奥妮·塔利斯虽然犯下了可恶的罪行,却并没有引起读者的反感,叙述技巧的选择起到了关键作用。《赎罪》中作者选择叙述声音,调控叙事节奏,变换文本层面叙述者、人物和读者的关系,从而调控叙述距离,并且通过信息选择或压制,来实现作者预期的修辞效果,最终达到控制读者判断,从而实现文本外层面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最终作者与读者达成共识,即真相依赖于叙述,身份的认定具有不确定性,它不是内在的、固有的或一成不变的,在某种程度上,它依赖于叙述:人们通过叙述阐释自身,在叙述中创造出一个外化的自我,同时,人们通过旁人的叙述来认识自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叙事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燕.儿童文学翻译中主体叙事交流的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李笑蕊.作者控制与读者判断:《赎罪》中的叙事交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杜玉瑶.从叙事交流理论解读《洛丽塔》[D].辽宁师范大学.2019

[4].李润菡.论马原小说《虚构》的叙事交流模式[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许心宏.官场文学的“双刃效应”——基于王跃文《国画》的叙事交流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高佳艳.《红高粱家族》的英译:叙述者形象与叙事交流的改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

[7].李思滢.马原小说中的叙事交流——以《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

[8].申洁玲.低语境交流:文学叙事交流新论[J].外国文学研究.2018

[9].黄贵珍.论张天翼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叙事交流[J].特立学刊.2017

[10].苏晓珍.数字叙事交流结构浅析[J].出版科学.2017

标签:;  ;  ;  ;  

叙事交流论文-李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