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论文-徐强,刘鑫,李婷,胡松,毛拥军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论文-徐强,刘鑫,李婷,胡松,毛拥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SWOT分析,医务社会工作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论文文献综述

徐强,刘鑫,李婷,胡松,毛拥军[1](2016)在《应用SWOT分析法及医务社会工作方法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对社区代谢综合征的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基础上应用SWOT分析法及医务社会工作方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人群的影响。方法于青岛某社区选取300名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150人,分别对两组人群进行为期1年(50周)的TLC干预(TLC组)和结合SWOT分析法及医务社会工作方法的改良TLC干预(改良TLC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FBG)及血脂水平[包括甘油叁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未再住院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再住院差异。结果改良TLC组人群的体重、BMI、腰围、FBG及TG、TC、HDLC、LDLC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血压较干预前无明显改善(P>0.05)。TLC组人群的体重、BMI、腰围及TG、HDLC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而血压、FBG、TC、LDLC较干预前无明显改善(P>0.05)。改良TLC组人群较TLC组人群体重、BMI、腰围、FBG及TG、TC、HDLC、LDLC改善情况更加明显(P<0.05);10周前两组未再住院率无明显差异,20周开始,改良TLC组未再住院率明显低于TLC组(P<0.05)。结论结合SWOT分析法及医务社会工作方法的改良TLC干预措施可以为代谢综合征患者人群提供个体化干预措施,而且弥补了一般TLC干预所忽略的心理社会问题及依从性问题。其可以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的各项指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与发展,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王金霞,李琼[2](2016)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干预矿区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在降低糖尿病合并高尿酸患者血尿酸、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作用。方法根据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A组,50例)、对照组(B组,50例)。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进行为期6个月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于干预前后测定试验组、对照组所有患者血尿酸水平(SUA),体重指数(BMI)、血压(BP)、血脂(TG、TC、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者血尿酸水平(SUA)、血脂(TG、TC、LDL),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代谢指标较对照组在干预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实验组与对照组SUA知识得分与饮食习惯、运动变化在干预前无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高尿酸患者血尿酸、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6年05期)

李畅妍[3](2016)在《动脉硬化患者体脂分析及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研究人群体脂各项指标及动脉硬化的基本情况,探索一般资料及体脂各项指标与动脉硬化的关系。针对体脂异常的动脉硬化患者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观察并探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在动脉硬化防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1.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03月在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进行体检的人群,研究人群共479人。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了一般资料调查、动脉硬化检测以及体脂相关指标的检测。体脂相关指标包括:体脂成分分析仪检测指标(体质指数、体脂肪率、内脏脂肪面积、肌肉量、腰臀比)及实验室检查的生化指标(甘油叁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人群体脂各项指标及动脉硬化的基本情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一般资料及体脂各项指标与动脉硬化的关系。2.针对研究人群中体脂异常的动脉硬化患者(n=223),运用抽签法随机抽取6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填写生活方式自评问卷。实验组在维持原有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并实行为期一年的定期电话随访,而对照组维持原有的治疗方案及护理。两组分别在干预后6个月,12个月时,再次检测各项指标并完成生活方式自评问卷。统计分析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结果1.(1)体质指数的超标率为48.23%,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为55.1%,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57.41%。(2)低于五十五岁年龄段的男性及女性体质指数的超标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3)同等年龄层女性的体脂率都高于男性,同时两组间的差异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在65岁以上这个年龄层两者间差异最为显着(P<0.01)。2.经相关分析得出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BMI水平、体脂肪率水平、内脏脂肪面积、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其中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疾病家族史、BMI水平、体脂肪率水平、内脏脂肪面积、总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3.(1)自身前后对照:干预一年后,实验组在体脂肪率、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叁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指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在应激、饮食、运动、酗酒及药物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在饮食及运动两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在干预一年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质指数、体脂肪率、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组间比较显示生活方式的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达标率:在干预12个月后,实验组的血脂达标率为50.0%,动脉硬化为46.6%,体脂肪率为43.3%,体质指数为43.3%,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成年男性总体体质指数水平要高于成年女性,但同等年龄层女性的体脂率都高于男性,因此在评判成年女性肥胖程度时,应结合体质指数和体脂率等指标,确保结果的准确性。2.体脂肪率超标、体质指数超标、血脂异常是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体脂肪率、体质指数水平越高,动脉硬化的发病风险越高。3.在药物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可明显降低动脉硬化患者的体脂肪率、体质指数水平;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加强了常规治疗的效果,并改善了动脉硬化的状况;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杨芳,刘璐,郑霞飞,张立煌[4](2016)在《慢性病患者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概述及干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概念、实施方案、临床应用现状,提出了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新的评价方法 ,总结归纳了提高慢性病患者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干预策略,以帮助健康促进者完善慢性病患者生活方式改变的干预措施。(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黄健,贺晓恒,李发萍[5](2014)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1]。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可出现心、脑及代谢性疾病。研究显示[2],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锻炼,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降低患者因高血压而引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动态血压监测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高血压的临床诊断中,是高血压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准[3]。本文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180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16期)

祝玉秀,瞿玲洪,张巧英[6](2014)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实施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干预,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重指数、肝功能、血脂、脂肪肝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能减轻病人的脂肪肝程度,使脂肪肝病人恢复健康。(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14年11期)

叶向阳,陈松芳[7](2014)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予以常规药物降压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均随访8周。结果随访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63,P<0.05);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和高血压知识了解等生活方式各方面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生活方式控制,提高降压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4年01期)

穆淑霞,黄晨华,顾春花,薛明凤[8](2013)在《代谢综合征社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为主的综合干预对社区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作用,对其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效果评价。方法:根据本社区居民MS基线调查的数据结果,选取MS患者2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14例)和对照组(138例)。干预组实行TLC为主的综合干预3年,对照组不采取相应干预,分别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相关生理、生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组体重指数、女性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叁酯显着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着增高(P<0.05)。结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降低MS患者的有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显着效果,该模式的实施对于社区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上海医药》期刊2013年10期)

刘晓琳[9](2013)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及其血管早期病变的前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巨大改变,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增长速度加快,已成为我国患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病,同时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中常见危险因素聚集现象,即高血压患者往往并存有其他多个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结果增加了高血压治疗达标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更增加了高血压患者总的心脑血管病危险。血管病变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血压长期持续高水平可引起动脉管壁顺应性减弱、僵硬度增加、管壁增厚。动脉功能的改变早于结构的改变,早期检测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病变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如限盐、限酒、增加体育锻炼、控制体质量等,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发生,还可以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提高降压药物疗效,从而降低心脑血管风险。然而,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危险因素的疗效评价,通过无创检测动态血压及其参数、中心动脉压及其参数、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等亚临床指标判定血管功能在国内外研究较少,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与亚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目的:①观察高血压合并血管早期病变患者血压及动脉硬化各项检查指标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②观察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后两组24小时动态血压指标、血压昼夜节律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变化;③观察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后两组中心动脉压及其参数的改变;④观察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后两组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其参数的改变;⑤观察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后两组知识、态度及行为(KAP)评分的改变;⑥观察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两组总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筛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管早期病变、同时伴有一项以上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组(干预组)150例和对照组130例,两组年龄、性别相匹配。所有受试者均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共随访15个月。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进行严格的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不接受相关指导和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要求每名患者随访至少1年。所有患者在基线期、随访第六个月、研究结束时收集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及心率等临床资料;采集血尿标本进行常规检测外,还要进行24hABPM、中心动脉压、crPWV的检测,并且在基线期及研究结束后进行随访问卷调查,进行知识、态度及行为(KAP)评分。另外,干预组每两个月随访一次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的检测。每次随访收集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前,2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24hABPM、中心动脉压、crPWV、KAP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rPWV、AASI、CPP、CSP、24hSBP、DSBP、CAI、DDBP-L及NSBP分别与年龄呈正相关;crPWV、DDBP-L、CAI、CSP及CDP分别与高血压病龄呈正相关;SP及crPWV分别与BMI呈正相关;crPWV、HR及AASI分别与WHtR呈正相关;crPWV、AASI、24hSBP、CSP、DSBP、DSBP-L、CAI、NSBP、NDBP、24hDBP、CPP、SP、NSBP-L及DDBP分别与尿钠呈正相关;24hSBP、DSBP、DSBP-L、DDBP-L、NSBP、SP、crPWV、24hDBP、NDBP、DP、NDBP-L、DDBP、CSP、NSBP-L、AASI、CPP及HR分别与吸烟呈正相关,SBPF与吸烟呈负相关;crPWV、NSBP、CAI、DDBP-L、AASI、NDBP-L、CPP、HR、NDBP及24hSBP分别与饮酒呈正相关, SBPF及DBPF分别与饮酒呈负相关;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hSBP(mmHg)=113.33+10.01×吸烟(支/天)+3.39×饮酒(ml/天)+0.25×SP(mmHg)-0.20×DP(mmHg)+0.05×尿钠(mmol/L),吸烟、饮酒、SP、DP和尿钠是24hSBP的主要影响因素;24hDBP(mmHg)=74.24+3.87×吸烟(支/天)+2.55×饮酒(ml/天)-1.46×FBG (mmol/L)+0.23×DP (mmHg)+0.04×尿钠(mmol/L),吸烟、饮酒、FBG、DP和尿钠是24hDBP的主要影响因素;SBPF(%)=26.84-3.4×饮酒(ml/天),饮酒是SBPF的主要影响因素;DBPF(%)=10.18-2.86×饮酒(ml/天),饮酒是DBPF的主要影响因素;AASI(%)=0.09-0.005×DP(mmHg)+0.002×尿钠(mmol/L),舒张压及尿钠是AASI的主要影响因素;AI(%)=58.98+0.4×SP(mmHg)+0.16×尿钠(mmol/L),结果显示SP和尿钠是AI的主要影响因素;CSP(mmHg)=-6.67+2.87×饮酒(ml/天)+0.89×SP(mmHg)+0.06×尿钠(mmol/L),结果显示饮酒、收缩压和尿钠是CSP的主要影响因素;CDP(mmHg)=14.39+0.78×DP(mmHg)+0.47×BMI(kg/m2)+0.1×SP(mmHg),结果显示DP、BMI和SP是CDP的主要影响因素;crPWV(m/s)=5.35-1.77×HDL-C(mmol/L)+0.9×吸烟(支/天)+0.83×TC (mmol/L)+0.06×年龄(岁)+0.02×尿钠(mmol/L),结果显示HDL-C、吸烟、TC、年龄和尿钠是crPWV的主要影响因素;④治疗后,对照组TG、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尿钠和尿钾较前显着下降;干预组BMI、WHtR、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尿酸、TC、TG和尿钠较前显着下降;治疗后,干预组BMI、WHtR、TC、TG和尿钠下降幅度显着大于对照组;干预组WHtR、TC和尿钠下降率显着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后,对照组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和DSBP-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干预组24hSBP、24hDBP、DSBP、DDBP、NDBP、DSBP-L、NSBP-L、SBPF及DBP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DDBP-L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干预组24h DBP、DSBP、DDBP、DSBP-L、NSBP-L、SBPF及DBPF下降幅度显着高于对照组,DDBP-L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干预组24h DBP、DSBP、DDBP、NSBP-L和SBPF下降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治疗后,对照组PWV、CPP和A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干预组PWV、CSP、CDP、A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干预组CSP、CDP下降幅度及下降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治疗后,对照组高血压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KAP)得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高血压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KAP)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后,干预组高血压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KAP)得分提高幅度及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干预组死亡0例,发生脑萎缩、无症状脑梗塞、脑卒中、心肌梗塞及因心脑血管疾病住院者共9例·次,对照组分别为死亡1例及住院者19例·次。干预组发生终点事件的例·次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各血压指标及动脉硬化指标均与不良生活方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高钠、吸烟、饮酒、体脂等是与高血压及其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的高危因素;②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显着改善血压、血脂的代谢;③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降低crPWV、AASI及AI,说明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延缓甚至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病变;④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中心动脉压;⑤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可以纠正24hABPM的昼夜节律;⑥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⑦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总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3-05-01)

刘晓琳,路方红,刘振东,赵颖馨,胡小亮[10](2013)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4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组(干预组)130例和对照组116例。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进行严格的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生活方式干预。所有受试者干预前后进行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24 h、夜间(n)平均血压及白昼(d)收缩压(SBP)下降幅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hSBP(22±6)mmHg(1 mmHg=0.133 kPa)vs.(15±5)mmHg、nSBP(26±14)mmHg vs.(17±10)mmHg、24hDBP(10±7)mmHg vs.(8±5)mmHg、nDBP(11±7)mmHg vs.(9±6)mmHg和dSBP(20±8)mmHg vs.(14±7)mmHg,均P<0.05];白昼、夜间的收缩压负荷值下降幅度干预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14)mmHg vs.(25±14)mmHg和(43±24)mmHg vs.(31±18)mmHg,均P<0.05];血压杓型转归率及血压达标率干预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26%vs.10%和85%vs.63%,均P<0.01)。结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显着降低了24 h(尤其是夜间)血压均值及收缩压负荷,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在降低糖尿病合并高尿酸患者血尿酸、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作用。方法根据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A组,50例)、对照组(B组,50例)。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进行为期6个月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于干预前后测定试验组、对照组所有患者血尿酸水平(SUA),体重指数(BMI)、血压(BP)、血脂(TG、TC、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者血尿酸水平(SUA)、血脂(TG、TC、LDL),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代谢指标较对照组在干预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实验组与对照组SUA知识得分与饮食习惯、运动变化在干预前无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TLC)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高尿酸患者血尿酸、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论文参考文献

[1].徐强,刘鑫,李婷,胡松,毛拥军.应用SWOT分析法及医务社会工作方法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对社区代谢综合征的干预[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

[2].王金霞,李琼.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干预矿区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

[3].李畅妍.动脉硬化患者体脂分析及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4].杨芳,刘璐,郑霞飞,张立煌.慢性病患者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的概述及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6

[5].黄健,贺晓恒,李发萍.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

[6].祝玉秀,瞿玲洪,张巧英.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

[7].叶向阳,陈松芳.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

[8].穆淑霞,黄晨华,顾春花,薛明凤.代谢综合征社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评价[J].上海医药.2013

[9].刘晓琳.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及其血管早期病变的前瞻性研究[D].济南大学.2013

[10].刘晓琳,路方红,刘振东,赵颖馨,胡小亮.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J].心脏杂志.2013

标签:;  ;  ;  ;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论文-徐强,刘鑫,李婷,胡松,毛拥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