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根治术后论文-杜建军,高金军,赵晶

大肠癌根治术后论文-杜建军,高金军,赵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肠癌根治术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感染,病原菌

大肠癌根治术后论文文献综述

杜建军,高金军,赵晶[1](2019)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收治的381例行结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术后患者切口部位分泌物或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完成后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对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手术方式、手术时间、Dukes分期等因素与切口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381例行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感染者61例,感染率为16.01%;61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73株,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64.74%),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37.57%)为主;革兰氏阳性菌(28.3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65%)为主;真菌(6.9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4.05%)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BMI≥25 kg/m2、吸烟史、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0 min、住院时间≥10 d、糖尿病、Dukes≥C期均为结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5 kg/m2、吸烟史、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0 min、住院时间≥10 d、糖尿病、Dukes分期≥C期为结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为主,感染的发生与BMI、吸烟史、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糖尿病、Dukes分期等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2期)

龚细丹,刘颖,陈宁,颜优贞,孙雪琴[2](2019)在《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在结肠癌根治术后病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病人运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6例结肠癌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化疗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术后复查依从性和化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发生化疗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结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的依从性,有效减少化疗反应,提高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循证护理》期刊2019年11期)

闫瑞承,李士军,王旭峰,罗建飞[3](2019)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胃肠功能紊乱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61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病率为1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营养不良(P<0.05)和术前不完全性肠梗阻(P<0.05)为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胃肠功能紊乱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750(95%CI:0.658~0.841),曲线对应的灵敏度为0.786,特异度为0.639。结论术前营养不良和不完全性肠梗阻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术后预测模型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可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梁洁平,梁雪芳,张淑华,郑少梅[4](2019)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结肠癌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应用效果。方法 244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或FMEA管理(观察组),比较两组DVT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应用FMEA可显着降低结肠癌根治术后DVT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文婵[5](2019)在《正念减压疗法对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辅助护理效果、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在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分组,正念组采取正念减压疗法,对照组采取既往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患者在DFS、生活质量、情感功能、社交功能、认知功能、恶性及呕吐症状、疼痛情况、CD4~+方面产生了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对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护理具有一定效果,可以降低患者一年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与免疫能力。(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韩志芬[6](2019)在《经腹超声检查对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实施经腹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n=50)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25,实施经腹超声检查)、对照组(n=25,实施CT检查),对50例患者检出率、转移情况、灵敏度、特异度评估。结果:检出率:肝脏检出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肝脏以外略低于对照组(P> 0.05)。灵敏度、特异度、转移情况:肝脏转移情况、灵敏度、特异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肝脏以外灵敏度、特异度、转移情况略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实施经腹超声检查显着价值,可用于结肠癌术后复查。(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8期)

徐燕飞,龚颖颖,王静[7](2019)在《品管圈在降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7年1-6月品管圈活动前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品管圈活动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及圈员综合能力优于实施前。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DVT的发生率,且对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有提升作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安亮,方向,李超,赵雷[8](2019)在《两种同步放化疗方案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卡培他滨或替吉奥同步叁维适形放疗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生存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吉奥同步叁维适形放疗进行化疗,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同步叁维适形放疗进行化疗,比较两种化疗方案对患者生存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经过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吉奥同步叁维适形放疗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化疗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徐婷婷[9](2019)在《奥美拉唑联合FOLFOX方案应用于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FOLFOX方案应用于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70例II、III期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5例,在FOLFOX方案的前提下,联合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3d,Bid。对照组35例,单独进行化疗治疗(FOLFOX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②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更高,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II、III期结肠癌根治术术后使用奥美拉唑和FOLFOX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北方药学》期刊2019年09期)

谢鹏,李海英,徐晶,樊航行[10](2019)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94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配方为地佐辛(30mg);观察组配方为氟比洛芬酯(150mg)和地佐辛(30mg)。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12h、术后24h以及术后48h,连续监测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血压(MAP)。分别于术后2h、4h、8h、12h和24h,采用VAS评价疼痛程度,采用镇静程度(Ramsay)评价镇静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HR和MAP值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8%(χ~2=4.374,P=0.036)。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可以有效维持患者结肠癌根治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大肠癌根治术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病人运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6例结肠癌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化疗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术后复查依从性和化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发生化疗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结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的依从性,有效减少化疗反应,提高病人出院后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肠癌根治术后论文参考文献

[1].杜建军,高金军,赵晶.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9

[2].龚细丹,刘颖,陈宁,颜优贞,孙雪琴.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在结肠癌根治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19

[3].闫瑞承,李士军,王旭峰,罗建飞.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J].临床外科杂志.2019

[4].梁洁平,梁雪芳,张淑华,郑少梅.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结肠癌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应用[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9

[5].孙文婵.正念减压疗法对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辅助护理效果、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

[6].韩志芬.经腹超声检查对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7].徐燕飞,龚颖颖,王静.品管圈在降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

[8].安亮,方向,李超,赵雷.两种同步放化疗方案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9

[9].徐婷婷.奥美拉唑联合FOLFOX方案应用于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9

[10].谢鹏,李海英,徐晶,樊航行.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9

标签:;  ;  ;  ;  

大肠癌根治术后论文-杜建军,高金军,赵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