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外相田中真纪子

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外相田中真纪子

一、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外相田中真纪子(论文文献综述)

汪诗明,唐杰[1](2021)在《澳日潜艇项目合作失败原因及影响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澳大利亚正式启动潜艇建造计划并面向国际市场招标,德国、法国和日本三家潜艇制造商参与竞标。2016年4月,一度呼声很高甚至被认为十拿九稳的日本竞标方案最终落选,法国方案胜出。日本出局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被忽视且根本的原因是澳日之间的信任度达不到潜艇合作制造所需要的高度。澳日潜艇项目合作的不欢而散引起日方不满,无疑给正在推进的双边深度防务合作泼了一盆凉水,对澳日之间的"准同盟"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不会对澳日在广泛领域的互惠合作产生影响。

陈琳[2](2019)在《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哲学类文本的翻译 ——以《语言哲学入门》翻译项目为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全文翻译了日本学者服部裕幸的《语言哲学入门》一书。本翻译报告在介绍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从术语和专有名词的翻译、长句的翻译、篇章衔接的翻译等角度,结合对翻译实例的分析,总结哲学类文本的针对性翻译方法。针对术语的翻译,笔者提出,要在识别术语的基础上,采用溯源法、音译结合法等方法对术语进行翻译,专有名词的翻译方面,笔者提出,要采用普遍的翻译方法和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用翻译方法。在长句的翻译方面,笔者将该文本中出现的长句分为“含有复杂修饰语的长句”、“含有插入成分的长句”以及“句节之间关系复杂的长句”三个类别,针对性探讨其翻译方法。对于衔接性篇章的翻译,笔者重点针对指示衔接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翻译这类文本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补充、省略以及直译的翻译方法等。

陈家俊[3](2019)在《当代日本“世袭政治”研究 ——以日本世袭议员为例》文中提出日本是亚洲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监督和扶持之下,基本完成了民主化改造,西方代议制民主得以生根发展。虽然经历了战后美式民主化的洗礼,但日本政坛依然普遍存在着带有封建色彩的“世袭政治”现象。日本“世袭政治”的存在,是以其历史和文化根源为支撑的,并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从现代政治学的框架来审视,日本的“世袭政治”显然与民主政治的内在发展逻辑相背离,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世袭政治”遭遇诸多挑战,其消极作用亦越发明显。当前,日本各界对“世袭政治”有不同的评判,产生了激烈的论争。本文力图以日本世袭议员为切入点,审视日本“世袭政治”之现状,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社会影响,并预测日本“世袭政治”的未来走向。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日本“世袭政治”进行分析。首先概述日本“世袭政治”的现状,当代日本“世袭政治”主要表现在历届首相与内阁的世袭、国会议员与地方议员的世袭,以及各政党内众多议员的世袭。其次,从三个方面对“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一,从政治角度来看,日本的“世袭政治”在古代社会就已存在,而后明治维新通过宪法规定其贵族院议员的世袭制度,进一步稳固了日本世袭议员在政坛上的地位。虽然二战后美国民主化改造对日本“世袭政治”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日本“世袭政治”的性质,因此,当代日本“世袭政治”在20世纪60年代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下最终形成。第二,从经济角度来看,明治维新后日本财阀逐渐形成并开始干预政治,日本财阀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日本“世袭政治”长期存在的经济支柱。第三,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日本“家”文化以及血缘地缘的共同作用,是日本“世袭政治”的社会文化基础。最后,分析“世袭政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从表面上看,日本的“世袭议员”是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其合法性,亦获得了部分选民的认可,但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世袭政治”不利于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日本“世袭政治”的支撑土壤亦在发生明显变化,财界对“世袭”的支撑由公开、直接的方式向隐性、迂回转变,日本民众对民主选举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政治制度对“世袭政治”的限制措施,成效并不显着,财界仍在暗中发力支持“世袭议员”,传统文化对民众选举观念,也依旧存在着较大影响。因此,日本“世袭政治”仍将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并保持一种动态之平衡。

黄刚[4](2018)在《日本或许迎来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日本开启女性参政新时代?》文中研究指明日本虽然扩大了女性参政的权益,但要从男性主导转向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野田圣子能否如愿以偿并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仍需拭目以待。5月16日,日本国会正式通过了第一部旨在增加国会和地方议会的女议员人数以及鼓励女性参政的《政治领域的男女共同参与推进法》(通称"男女候选人均等法")。该法规定,各政党和政治团体在国会众参两院选举和地方议会选举时要尽可

刘江永[5](2017)在《论大选后安倍的修宪政治及影响》文中认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国宪法》实施70周年之际宣称,将在2020年东京举办奥运会之年实行新宪法。安倍为长期执政,最终实现修宪政治目标,决定于2017年10月提前举行众议院选举并获胜。围绕修宪问题,日本各种政治势力将继续较量,总体形势对安倍更为有利。安倍意在通过修宪或制定新宪法,最终在历史问题、天皇地位、自卫队运用、靖国神社、国旗国歌、国内统治等问题上,彻底瓦解体现日本战后和平进步势力所有主张的国内法基础,为根本改变战后体制、全面推行右倾化大国路线确立国家根本大法。尽管日本修宪未必会马上导致军国主义复活,但修宪后的日本国家战略走向及其对亚洲安全带来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陈梦莉,张强[6](2017)在《日本国内关于“北方四岛”问题的争论、原因及影响》文中指出"北方四岛"问题是日俄关系的症结所在。日本一贯主张"北方四岛"是其固有领土,坚持要求俄罗斯归还"北方四岛"的政策,日俄关系很大程度上因此而陷入僵局。为突破现实困境,日本国内政界、学界和民众围绕"北方领土"问题有着不同看法。日本国内政界和学界主要形成了激进的和温和的两种看法,不同地区的日本民众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对"北方四岛"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争论的内容不尽相同,争论本身也都具有特定的原因,争论还会对领土问题的解决产生重要影响。

郝郁颖[7](2017)在《战后日本修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本国宪法》是在美国管制下制定的,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之具有不同于以往宪法的特征与局限。和平宪法的反战主张起到了保障战后和平的作用,促进了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也正因如此,日本对于政治的诉求不断提升。随着战后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日本思想由传统保守主义逐步转向新保守主义,修宪思潮也逐步走上强硬化。尤其是冷战后,日本国内护宪势力逐渐势微,修宪派又取得了广泛的民意支持,以保守势力为代表的日本修宪派,修宪矛头直指核心第九条。修宪成为了必然走向,这预示着未来日本国家道路的转变。虽然修宪属于国家内政,但会对日美同盟关系,亚太地区局势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随着日本社会整体右倾化,新保守主义成为主流思想的现在,日本修宪成功,将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鉴于日本国内对于宪法修改的条款束缚,修宪派内部修宪内容的争执,日本与美中韩朝等国家的关系制约,可以预见,日本在短期内还不能复活军国主义与天皇制。但是,对修宪的威胁性做出预估,密切关注日本的时局动向,从学术角度予以批判是必不可少的。

肖宝林[8](2017)在《小泉与安倍政权的对华政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在重振日本的口号下再次出任日本首相,并且连任至今,结束了自小泉以后日本首相频繁更迭的现状。安倍再次出任日本首相时,国际局势开始发生剧烈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挑战,美欧日的实力和影响力相对下降,而中俄等新兴国家却在不断崛起,国际权力转移与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国际格局进入新一轮调整阶段。这一变化在东亚地区尤为明显,随着中国GDP在2010年超过日本以及军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中国日趋强硬的外交立场,使日本产生了严重的"战略焦虑"。为此,安倍再次上台之后,积极追随美国围堵中国,对华实施"全面遏制"政策。不仅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对中国采取强硬遏制政策,在经济领域也采取"去中国化"政策以遏制中国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安保政府在2015年解禁集体自卫权,大幅转变战后日本的安保体制,推动日本迈向"普通国家"。安保政府的对华"全面遏制"政策,导致中日两国之间的持续紧张对立,经贸往来也受到严重影响,中日关系开始进入"政冷经冷"局面。安倍再次执政依赖的中日关系让人们回想起16年前的小泉执政时期的中日关系。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冷战宣告结束,国际局势发生剧烈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和"五五体制"的崩溃,导致日本国内陷入长期的经济停滞和政局混乱。受此影响,日本开始调整国家战略,确立了旨在成为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普通国家"路线。进入21世纪,随着"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中国的逐渐崛起,加剧了日本的紧迫感。在2001年4月小泉上台之后,积极推动"普通国家"战略。小泉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开始进行大幅度调整。一方面认为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内的稳定,对日本和亚太地区的繁荣与安全是极为重要的;而另一方面,又把中国的崛起特别是军事力量的增强视为对日本的威胁,是其在亚洲领导地位的障碍。因此,在小泉执政时期,在与中国保持密切经济合作的同时,在政治上则对中国采取强硬姿态。通过巩固日美同盟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以牵制中国日渐增强的影响力,确保日本在亚洲的领导地位。由于小泉强硬的对华政策,导致这一时期中日关系陷入历史低谷。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有许多相同点,他们不仅同属自民党内的强硬保守派(森派),而且同样出身政治世家。通过研究小泉和安倍政权执政时期对华政策表现及变化,找出其中异同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今后中日关系的走势。这将有有助于我国调整对日外交政策,使之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扞卫国家主权和维护国家利益。

蒋旭栋[9](2017)在《冷战后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研究》文中指出对外援助是实现日本政治大国化的重要工具,也是日本外交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对中东国家的援助从一开始就极具战略性,其原因有三。一、中东地区是日本最重要的能源进口来源地。二、中东地区独有的“两洋三洲五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扼守着日本与欧洲之间的商道,其和平与稳定对日本的海外贸易极其重要。三、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化对日本政治大国化起着间接地推动作用,屡次成为日本自卫队“走出去”的契机与借口。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决定了日本对中东援助的重视程度。同时,中东地区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日本援助手段的多样性。对中国而言,日本开展中东援助较早,各种机制较为成熟,其优势值得借鉴,其走过的弯路亦是前车之鉴。同时,日本在援助中的许多创新点与“东方特色”可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援助规划上提供新的思路。其次,日本与中国在东亚的竞争性关系是否会延伸至中东地区亦是值得注意的重点。听其言,观其行。援助是日本外交的具体表现,可通过日本援助的具体实践来确认日本中东战略的真实意图,研判是否有利于我“一带一路”之建设。本文旨在探讨冷战结束后,日本对中东国家的援助与日本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在后冷战时代,日本对中东国家的援助演进始终遵循着明暗两条主线。第一条是明线,即日本对中东援助的转型,在援助手段上的军事化、援助理念上的意识形态化。把中东当作突破口,实现日本的政治大国化。第二条是暗线,即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体制转型,通过重构国内的权力体系,来应对冷战后的国际剧变及新一轮全球化对日本的冲击。与此同时,对外援助的立案、立法与决策过程也发生了变化。本文首先通过上述的明暗两条主线,梳理日本对中东援助的历史演进,从中找出日本在援助实践中的固定模式及其背后的成因。其次,本文着重阐释日本对中东援助所体现出的三个特点。一是硬实力的软运用,即在对外援助中使用日本自卫队;二是“看得见的援助”,即注重与当地的人文交流与技术合作;三是积极提供公共产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主导地区国际机制与议题的设定。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来辨析上述三种特点在具体实践中的得失。案例研究可分为两个不同的议题,即日本如何参与中东和平进程,如何参与反恐战争,具体包括四个案例:(1)对巴勒斯坦的援助;(2)参与联合国在戈兰高地的维和行动;(3)介入对阿富汗的重建工作;(4)日本自卫队在伊拉克的重建中发挥的作用。其后,针对“阿拉伯之春”后的日本中东援助的新趋势做进一步剖析。

孙伟[10](2016)在《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以来美澳同盟关系的演变研究》文中认为美澳同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具有最多共同点的同盟。澳大利亚在和美国结盟以后参加了美国发动的每一场主要战争,堪称美国在该地区最亲密的盟友。这个中等强国被美国视为其亚太战略的“南锚”。奥巴马政府开始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澳大利亚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而随着中国崛起和中澳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中澳政治关系却并没有因此而发展得更加顺利。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澳大利亚的对美政策对于中国制定其周边战略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究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以来美澳同盟关系的演变过程总结出美澳同盟关系的特点,评价美澳同盟对澳大利亚国防和对外政策的影响,并且对影响美澳同盟将来走向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对和本文题目有关的官方数据与报告、美国和澳大利亚领导人的演讲与谈话、国内外广大学者们的论文以及学术着作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与归纳,通过对这些文本的解读来还原历史事实、发现规律和解释现象,最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此外,本文还使用了历史学、经济学以及国际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了交叉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通过综合同盟理论各派观点包括传统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同盟理论来阐述同盟、同盟视野和追随这三个基本概念,同时尝试用威胁认知、意识形态、权力、地缘政治特征、利益、制度和认同等主变量来研究同盟的建立、持续和发展,并且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对同盟的价值进行评估。第二章也构成了全文的理论框架。第三章追溯了澳大利亚参加越南战争的根源。冷战开始以后澳大利亚积极推进前沿防御战略,因此参加了由美国组建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希望在远离澳大利亚本土的印支半岛遏制中国。对于美澳同盟来说,东南亚条约组织是对《澳新美安全条约》的补充,使得美澳同盟关系有了双重保险。第四章则涉及澳大利亚出兵南越的原因、卷入越南战争的过程以及越战失败对美澳同盟关系的影响。澳大利亚追随美国参加越南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前沿防御战略。澳大利亚政府认为通过支持美国的越南政策可以保证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这有利于澳大利亚的安全。此外,由于在马来西亚联邦与荷属西伊里安问题上和印尼关系紧张,为了让美国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澳——印尼冲突中保护自己,澳大利亚参加了越南战争,此举可以被视为一种保险政策。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失败,澳大利亚不得不开始反思和修正本国日益僵化的对美政策。第五章分析了美澳同盟关系在冷战转型期的调整。澳大利亚在惠特拉姆时期尝试推行独立外交政策,使得美澳同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松动,但这只是同盟范围内的一种自主。美澳同盟关系在弗雷泽执政时期特别是在前苏联于1979年侵略阿富汗以后又得到了加强。本章还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新同盟的裂变,美澳同盟关系并没有受到其影响。第六章研究了冷战后美澳同盟关系的演变。由于共同威胁的消失,美澳同盟在冷战结束以后一度处于漂流状态。澳大利亚在基廷执政时期积极地接触亚洲并且促进地区安全合作。但是霍华德上台后又提升了美澳同盟关系,使其聚焦于澳大利亚领土之外的地区安全问题。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澳大利亚积极参加美国的反恐战争,美澳同盟关系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蜜月期。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重返亚太战略以后美澳同盟关系进一步得到加强。冷战后澳大利亚开始在中美之间进行均衡外交,基廷政府的尝试在霍华德执政前期一度被逆转,但是在霍华德执政后期,澳大利亚的均衡外交政策表现得日渐明显。不过美国重返亚洲以后,澳大利亚实行均衡外交政策的空间受到限制。第七章是结论,总结了美澳同盟的两大特点即两国在力量上的不对称和地位上的不平等。由于美澳同盟的存在,澳大利亚很难有真正独立的外交与防务战略。它追随美国的最重要原因是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和生存,其次才是获取额外的利益。澳大利亚因素、美国因素、中国因素和东盟因素都会对美澳同盟的未来走向产生影响。

二、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外相田中真纪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外相田中真纪子(论文提纲范文)

(1)澳日潜艇项目合作失败原因及影响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哲学类文本的翻译 ——以《语言哲学入门》翻译项目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はじめに
2.本プロジェクトについて
    2.1 『言语哲学入门』について
    2.2 『言语哲学入门』の特徴およびその翻訳における难点
    2.3 本プロジェクトの意义
3.テキストについての分类とNewmarkの翻訳理论
4.翻訳の実例分析
    4.1 専门用语と固有名词の翻訳
        4.1.1 専门用语の翻訳
        4.1.1.1 専门用语の识别
        4.1.1.2 遡源法
        4.1.1.3 音义结合法
        4.1.2 固有名词の翻訳
    4.2 长文の翻訳
        4.2.1 复雑な修饰语が含まれる长文の翻訳
        4.2.2 挿入成分が含まれる长文の翻訳
        4.2.3 节间関系が复雑な长文の翻訳
    4.3 结束构造を含むテキストの翻訳
5.まとめ
参考文献
原文
    第二章 意味と指示
    第三章 记述の理论
    第四章 固有名の问题
訳文
    第二章 意义和指称
    第三章 摹状词理论
    第四章 专名的问题
致谢
作者简历

(3)当代日本“世袭政治”研究 ——以日本世袭议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当前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创新点
        1.3.1 基本认识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当代日本“世袭政治”现状
    2.1 首相及内阁成员“世袭”
        2.1.1 首相多出自政治世家
        2.1.2 内阁成员“世袭”情况较多
    2.2 国会议员、地方议员“世袭”
        2.2.1 国会中“世袭议员”占比较高
        2.2.2 地方议员“世袭”现象普遍存在
    2.3 各政党内的议员“世袭”
        2.3.1 自民党:“世袭议员”的重灾区
        2.3.2 在野党:“世袭议员”同样存在
第3章 当代日本“世袭政治”存在原因
    3.1 日本政治制度的缺陷
        3.1.1 古代日本的等级制度及贵族制度
        3.1.2 明治维新贵族院与“三盘”雏形
        3.1.3 战后美国民主化改造的局限
        3.1.4 20世纪60年代“世袭政治”形成
    3.2 经济利益的驱动
        3.2.1 财界对“世袭政治”的支持
        3.2.2 政治家本身的利益诉求
    3.3 社会文化基础
        3.3.1 社会基础——“家”文化
        3.3.2 时空维度——血缘与地缘
第4章 当代日本“世袭政治”的社会评价及未来走向
    4.1 当代日本“世袭政治”的社会评价
        4.1.1 包容派的视角
        4.1.2 批判派的立场
    4.2 日本“世袭政治”的变化
        4.2.1 政治制度改革进退维艰
        4.2.2 “金权政治”转向隐性迂回
        4.2.3 国民的政治理念由传统迈向现代
    4.3 日本“世袭政治”的未来改革与展望
        4.3.1 政治层面的变革
        4.3.2 经济层面的变革
        4.3.3 文化层面的变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论大选后安倍的修宪政治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修宪动向为何备受关注
    (一) 日本宪法的重要性与战后以来修宪与护宪之争
    (二) 安倍修宪意图的根子与历史认知问题有关
    (三) 安倍修宪动因之一来源于其外祖父岸信介的政治基因
    (四) 安倍修宪的要害是改变国内战后体制和国际秩序
二、安倍修宪政治目标的“理据”是否成立
    (一) 战后日本宪法并非GHQ单方面强加给日本
        1. 时任盟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早在1964年撰写回忆录, 对所谓战后日本宪法“强加论”予以了澄清和反驳
        2. 时任日本首相币原喜重郎也坚称, 战后日本宪法制定是他下定的决心, 绝非美国“强加”
    (二) 战后日本的和平宪法并未过时
        1. 安倍的修宪逻辑有内在矛盾
        2. 日本坚持和平宪法才符合其国家利益
    (三) 安倍的修宪目的并非彻底摆脱美国, 而是要摆脱“战后体制”
        1. 安倍推行的是利用、诱导美国的战略, 而非简单的追随或自立
        2. 安倍要巩固政权, 离不开美国的支持
    (四) 安倍的修宪政治目标并非要成为所谓“正常国家”
三、自民党修宪草案的六个要点
    (一) 阐明立法理念和宗旨的宪法前言明显不同
    (二) 关于天皇定位和对国旗国歌的规定不同
    (三) 围绕现行宪法第九条如何修改的争议
    (四) 关于“政教分离”规定的微妙变化与玄机
    (五) 修宪门槛可能将被大为降低
    (六) 宪法修改草案新增加了第九章“紧急事态”
四、日本修宪的可能性增大但仍有不确定因素
    (一) 2017年日本大选后有利于安倍修宪的因素增多
    (二) 目前不利于修宪的因素及不确定因素
五、结论与前瞻

(6)日本国内关于“北方四岛”问题的争论、原因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政界、学界和民众围绕“北方四岛”问题的争论
    (一)日本政界对“北方四岛”问题的主要分歧
    (二)日本学界对“北方四岛”问题的主要分歧
    (三)日本民众的主要分歧
二、日本国内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争论的原因分析
    (一)政界产生争论的原因
    (二)学界产生争论的原因
    (三)日本民众产生争论的原因
三、日本国内争论对解决“北方四岛”问题的影响
    (一)日本国内争论与日俄领土问题的固化
    (二)协调国内争论以寻找对俄博弈的国内支持

(7)战后日本修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1) 对于修宪问题历史进程与修宪原因分析的相关研究
        (2) 对于《日本国宪法》核心第九条的相关研究
        (3) 对于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因素在日本修宪过程中作用的相关研究
        2. 国外研究现状
        (1)20 世纪 50-70 年代,传统保守主义影响下的早期修宪研究
        (2)20 世纪 80-90 年代,新保守主义影响下的修宪研究
        (3)21 世纪新保守主义进一步发展下的修宪研究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选题的研究思路
        2.选题的研究方法
一、《日本国宪法》的特征及局限
    (一)《日本国宪法》的特征
    (二)宪法局限
二、战后日本修宪的主要事件
    (一)日本政府修宪的相关行为
    (二)日本民间修宪运动的进行
三、战后日本修宪思潮的发展变化——以新保守主义为核心
    (一) 传统保守主义向新保守主义转化与复古修宪思潮
    (二)20 世纪80年代新保守主义与修宪思潮
    (三)20 世纪90年代新保守主义与修宪思潮
    (四)21 世纪新保守主义与修宪思潮
四、日本修宪评析
    (一)日本修宪的必然性
        1.法理上的可能性
        2.国内政治的需要
        3.历史文化惯性的作用
    (二)日本修宪困难性
        1.国内的阻力
        2.国外的态度
    (三)日本修宪的危害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小泉与安倍政权的对华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冷战后(90年代)日本对华政策的变迁
    1.1、日本对华政策调整的过程
    1.2、日本对华政策的特点
    1.3、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的原因
第二章、小泉与安倍
    2.1、小泉纯一虹
        2.1.1、小泉的政治履历
        2.1.2、小泉政权及其政府组阁特点
    2.2、安倍晋三
        2.2.1、安倍的政治履历
        2.2.2、安倍政权及其政府组阁特点
第三章、小泉政权的对华政策
    3.1、政治方面:对华采取"强硬"政策
        3.1.1、屡次参拜"靖国神社"在历史问题上挑衅中国
        3.1.2、推动修改"和平宪法"制定"有事法案"
        3.1.3、介入台湾问题阻止中国统一
    3.2、经济方面:对华采取"合作加遏制"政策
        3.2.1、修改对华政府开放援助政策
        3.2.2、推进中日经济合作
    3.3、外交方面:对中国采取"协调与遏制"双重政策
        3.3.1、政治方面:以日美同盟为依托拉拢周边国家
        3.3.2、经济方面:拉拢周边国家平衡中国日渐增强的影响力
        3.3.3、军事方面:构筑"防范周边事态"体系牵制中国
第四章、安倍政权的对华政策
    4.1、政治方面:对华采取"强硬"政策
        4.1.1、在历史问题上对中国持"强硬"立场
        4.1.2、修改"和平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
        4.1.3、介入"台湾问题"阻止中国统一
    4.2、经济方面:对华采取"去中国化"政策
        4.2.1 终止对华"政府开发援助"
        4.2.2、采取"去中国化"政策遏制中国经济发展
    4.3、外交方面:对中国实施"全面遏制"政策
        4.3.1、政治方面:推行"价值观外交"拉拢周边国家意图孤立中国
        4.3.2、经济方面:通过开展经济外交与经济竞争来牵制中国
        4.3.3、军事方面:加强与美国和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以牵制中国
第五章、小泉与安倍政权对华政策的比较
    5.1、小泉与安倍政权对华政策的比较
        5.1.1、政治方面:小泉"硬中带稳"VS安倍"硬中带狡"
        5.1.2、经济方面:小泉"促中带遏"VS安倍"遏中带利"
        5.1.3、外交方面:小泉"协调加遏制"VS安倍"全面遏制"
    5.2、小泉与安倍政权对华政策的影响因素
        5.2.1、中国的影响
        5.2.2、美国的影响
        5.2.3、日本国内的影响
        5.2.4、家庭出身和个人性格的影响
第六章、小泉与安倍政权对华政策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战略
    6.1、小泉与安倍政权对华政策的影响
    6.2、中国的应对战略
        6.2.1、增强自身实力以应对日本
        6.2.2、加强中美协调以稳定中日关系
        6.2.3、从长远战略角度处理中日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冷战后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研究议题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理论假设与章节设置
第一章:日本对中东国家的援助概况
    第一节:日本对中东ODA的起源
    第二节:日本对中东ODA的发展与冷战后的转型
    第三节:21 世纪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转型深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和平构筑”—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理论创新
    第一节:“和平构筑”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和平构筑”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理解“和平构筑”的三个维度
    第四节:日本“和平构筑”战略的实施路径
    本章小结
第三章: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核心利益
    第一节:能源是日本在中东的重要目标
    第二节:日美同盟在中东的存在
    第三节:日本的中东利益与美国霸权
    本章小结
第四章: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动员体制
    第一节:政治体制的右倾化
    第二节:外交决策体制的一元化
    第三节:ODA体制的集中化
    第四节:军事体制的动态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日本在参与中东和平进程中的援助研究
    第一节:日本对巴勒斯坦的援助
    第二节:日本参与戈兰高地UNDOF行动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日本参与反恐战争及其援助研究
    第一节:“和平构筑”:日本对阿富汗的重建援助研究
    第二节:“车之两轮”日本自卫队参与伊拉克重建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七章:“阿拉伯之春”后日本的中东援助新趋势
    第一节:日本援助理念的新变化
    第二节:日本对中东援助政策的新发展
    第三节:日本对中东援助手段的新变化
    本章小结
总结
    第一节: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特点
    第二节:日本对中东援助所面临的困境
    第三节: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影响
    第四节: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的前景
    第五节:日本援助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0)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以来美澳同盟关系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述评
    第三节 理论工具、研究方法、基本架构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同盟理论:定义、理论阐析及其基本评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同盟的建立、持续与发展
    第三节 对同盟价值的评估
第三章 从《澳新美安全条约》到东南亚条约组织
    第一节 美澳插手印度支那
    第二节 美澳在印支问题上的分歧和立场协调
    第三节 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立
第四章 越南战争和美澳同盟的强化
    第一节 越战的爆发与澳大利亚最初的反应
    第二节 澳大利亚卷入越南战争
    第三节 越战的失败对美澳同盟的影响
第五章 冷战转型期的美澳同盟:从依赖到同盟范围内的自主
    第一节 惠特拉姆时期对美澳同盟关系的调整
    第二节 第二次冷战:从削弱到加强的美澳同盟
    第三节 美新同盟的裂变对美澳同盟的影响
第六章 后冷战时代美澳同盟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多边防卫合作和同盟体系并行:基廷政府对区域安全的促进
    第二节 重新倾向美国:霍华德时期对美澳同盟的提升
    第三节 美国重返亚太背景下的美澳同盟关系的新变化
    第四节 冷战后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的均衡外交
第七章 结语
    第—节 美澳同盟的特点
    第二节 美澳同盟对澳大利亚外交政策与防务战略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美澳同盟未来走向的因素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外相田中真纪子(论文参考文献)

  • [1]澳日潜艇项目合作失败原因及影响初探[J]. 汪诗明,唐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哲学类文本的翻译 ——以《语言哲学入门》翻译项目为基础[D]. 陈琳.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3]当代日本“世袭政治”研究 ——以日本世袭议员为例[D]. 陈家俊.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4]日本或许迎来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日本开启女性参政新时代?[J]. 黄刚. 世界博览, 2018(11)
  • [5]论大选后安倍的修宪政治及影响[J]. 刘江永. 日本学刊, 2017(06)
  • [6]日本国内关于“北方四岛”问题的争论、原因及影响[J]. 陈梦莉,张强. 俄罗斯研究, 2017(05)
  • [7]战后日本修宪研究[D]. 郝郁颖. 渤海大学, 2017(08)
  • [8]小泉与安倍政权的对华政策比较研究[D]. 肖宝林. 南京大学, 2017(09)
  • [9]冷战后日本对中东国家援助研究[D]. 蒋旭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10]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以来美澳同盟关系的演变研究[D]. 孙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外相田中真纪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