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方法论文-赵英男

语义学方法论文-赵英男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义学方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疑难案件,开放结构,语义学,法律实证主义

语义学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英男[1](2016)在《法律的开放结构与疑难案件的成因——兼论语义学方法于法理论研究中的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既有的对疑难案件的研究中,论者多从语义学角度将疑难案件的成因归结为法律的开放性结构,并将理论基础追溯到哈特于《法律的概念》中所持的观点。然而这不仅不符合哈特提出法律开放结构的理论语境,同时也忽略了开放结构在哈特理论中是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法而非产生根源这一重要观点。该误读的产生,究其实质乃在于既有研究混淆了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界限,过度依赖于脱离语境的语义学分析,不仅无法认识到疑难案件产生的根源,也无法为其解决提供有力方案。(本文来源于《西部法学评论》期刊2016年05期)

李炯英,赵文薇[2](2008)在《文化脚本: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语义学方法——波兰语义学派研究之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威尔兹彼卡为首的波兰语义学派提出的自然语义元语言(NSM)理论是当代语义学中的一种新范式。NSM理论的文化脚本及其研究方法有助于揭示蕴含在复杂语言现象背后的语义共性,表征反映在语言中的文化规约和价值,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提供新的语义学方法。本文首先讨论文化脚本的定义及其性质,重点探讨描写文化脚本的元语言、文化脚本和规约性普遍主义方法的差异、文化脚本的跨文化语用观等几个方面,最后简述了文化脚本研究方法对发展跨文化语用学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08年04期)

曾璃萍[3](2008)在《语义学方法与法律词汇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量的案例,法规和法理,还必须学习法律语言。而在法律语言中,各种行话、习语、古语、外来词比比皆是,即使对于法律承载语为本族语的学习者来讲,法律语言都堪称为一门外语,而对于以第二语言为媒介来学习法律的学习者来讲更是晦涩难懂,无怪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为了帮助法律英语的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一困难,掌握一定的学习者策略,本文拟通过对语义学方法的一些介绍,提供一种学习法律英语的有效途径,即语义学的途径。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法律和语言的关系,指出语言对于法律的关键性作用。此外,本章就国内外学界对语言和法律关系的研究进行了一个简要的综述,简要介绍了部分影响较大的学者和其着作,并指出了其很少涉及本文论题,即把与图示法相结合的语义学方法作为一种法律学习者策略,从而论述了本文写作的实际意义。第二章回顾了本文将要应用的语义学理论的研究状况,它首先概述了语义成分分析法,并对该语义学方法的研究历史进行了介绍,同时还通过实例解释了该方法的具体内容。本文接着介绍了语义场理论的发展史,特别谈到了语义场理论的先行者特里尔和他提出的几个原则和该理论的优缺点。接下来的部分主要讨论了语义关系以其分类,提到了叁种基本关系类别:近义,反义和上下义。第四部分讨论了语义场的五大特征,即层级性,交叉性,相对性,可变性和民族性。本章最后一部分提及到了图示法对词汇学习的助益,主张把图示法和语义学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到词汇学习中去。第叁章着重介绍了学习策略理论,列举了部分学界对学习者策略研究历史和现状,学习者策略的定义,讨论了该理论的特点,和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提出教授者应该向学习者传授学习策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章主要讨论了如何通过上述语义学理论和方法来确定法律词汇词义和扩大法律词汇量。本章首先区别了同义词的普通意义和法律意义,接着介绍了如何用成分分析法来区分法律词汇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指出法律学习者可以通过分析近义词组和反义词组的语义成分来深入理解法律条文的精髓。本章还建议适用语义场作为法律词汇积累的手段。本章的最后部分结合科恩的策略教学五步法提出了进行法律词汇教学的方法,并设计了部分练习。第五章得出结论,语义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学习者对法律词汇的学习。同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08-04-10)

李润生[4](2007)在《《齐民要术》中“种”和“栽”的科技内涵探讨——兼论现代语义学方法在古代科技术语研究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齐民要术》中果树繁殖术语"种"和"栽"所表达的科技内涵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以现代语义学方法为指导,全面整理《齐民要术》中的有关论述,在上下文语境和词汇系统中考察"种"和"栽"所表达的意义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对"种"和"栽"的科技内涵进行了准确地说明和解释。通过这个例子,本文阐述了古代科技术语研究重视现代语义学方法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史》期刊2007年04期)

语义学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威尔兹彼卡为首的波兰语义学派提出的自然语义元语言(NSM)理论是当代语义学中的一种新范式。NSM理论的文化脚本及其研究方法有助于揭示蕴含在复杂语言现象背后的语义共性,表征反映在语言中的文化规约和价值,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提供新的语义学方法。本文首先讨论文化脚本的定义及其性质,重点探讨描写文化脚本的元语言、文化脚本和规约性普遍主义方法的差异、文化脚本的跨文化语用观等几个方面,最后简述了文化脚本研究方法对发展跨文化语用学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义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1].赵英男.法律的开放结构与疑难案件的成因——兼论语义学方法于法理论研究中的限度[J].西部法学评论.2016

[2].李炯英,赵文薇.文化脚本: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语义学方法——波兰语义学派研究之四[J].外语学刊.2008

[3].曾璃萍.语义学方法与法律词汇学习[D].西南政法大学.2008

[4].李润生.《齐民要术》中“种”和“栽”的科技内涵探讨——兼论现代语义学方法在古代科技术语研究中的作用[J].中国农史.2007

标签:;  ;  ;  ;  

语义学方法论文-赵英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