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能器论文-黄炜元,张超,王艮平

消能器论文-黄炜元,张超,王艮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消能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扇形铅黏弹性消能器,抗震加固,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消能器论文文献综述

黄炜元,张超,王艮平[1](2019)在《扇形铅黏弹性消能器设计参数对加固框架抗震性能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扇形铅黏弹性消能器设计参数对加固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加固框架试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基于试验结果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扇形有效半径、黏弹性层宽度、铅芯直径3个关键设计参数对扇形铅黏弹性消能器加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及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扇形铅黏弹性消能器的扇形有效半径、黏弹性层宽度、铅芯直径均可以提高加固框架的初始刚度、屈服荷载和峰值荷载;增加消能器的扇形有效半径可以显着提高加固框架的抗震性能;为避免消能器扇形有效半径过大导致梁柱局部应力集中,在既有结构加固中,扇形铅黏弹性消能器应避免选取过大的扇形有效半径;消能器的铅芯大小对加固框架的后期承载力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孙江波,潘鹏,邓开来[2](2019)在《摩擦消能器温度依存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摩擦消能器通过摩擦生热耗散能量,但摩擦材料温度的升高可能引起摩擦系数改变,导致消能器的恢复力出现明显变化,故针对摩擦消能器的温度依存性展开了研究。设计并制作了典型的摩擦消能器,通过试验考察了不同面压的摩擦消能器在不同加载频率的外荷载下的滞回性能,试验中也观测了摩擦材料温度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载的进行,摩擦材料温度有所升高。随着加载频率和面压的增加,摩擦材料的升温速率有所提高。根据大量试验数据,考察了加载频率和面压对于升温速度的影响,提出了温度-恢复力的计算公式,并拟合分析得到公式中的关键参数。通过两组附加试验,证明该公式具有良好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7期)

普静狄,杨晓东[3](2019)在《应用金属消能器的框架结构减震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装设金属消能器的框架结构减震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框架整体模型。为确保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分别将YJK、SAP2000模型计算所得到的质量、周期和层间剪力进行对比,利用SAP2000进行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应用金属消能器的框架结构,X、Y向结构附加消能比均达到3%左右,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剪力和位移角均有所减小,综合最大减震率23.15%;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有所减小,且满足规范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2期)

陈云,陈超,蒋欢军,万志威,刘涛[4](2019)在《O型钢板-高阻尼黏弹性复合型消能器的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由O型钢板金属阻尼器与高阻尼黏弹性阻尼器并联而成的复合型消能器,阐述了其构造形式和工作机理,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型消能器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和饱满的滞回曲线;其力学性能稳定,受加载频率影响较小;该消能器兼具位移型阻尼器与速度型阻尼器的优点,小变形时,黏弹性阻尼器发挥主要的耗能作用,O型钢板金属阻尼器提供一定的附加刚度,大变形时,二者共同耗能;相比单一类型的消能器,该复合型消能器提高了阻尼力和抗震安全储备;采用Bouc-Wen模型建立了该消能器的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1期)

任景敏[5](2018)在《黏滞消能器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工程案例阐述了黏滞消能器的设计过程及其在地震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建材技术与应用》期刊2018年06期)

郭阳照,吴体,杨琼,杨成[6](2018)在《新型扇形盘式消能器的设计原理与减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新型扇形盘式消能器(FDED),阐明其设计原理、特点及关键力学参数的计算理论,设计传动头构造方案不同的FDED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对FDED模型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及位移和应力分布等进行分析,探究FDED的减震性能及其传动头构造的影响,结果表明:FDED设计原理可行,减震机理明确,其转盘式的构造可起到有效的位移放大效果,使得消能器在小激励位移下即可发挥耗能作用;FDED耗能性能稳定,耗能能力强,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可达54%以上;FDED的恢复力特性具有明显的双线性特性,屈服后刚度主要由迭层橡胶提供,较初始刚度显着降低;传动头的构造方案对FDED的受力和工作机制的实现有重要影响。带过渡块圆形截面传动头构造方案可显着缓解应力集中现象,同时避免方形截面传动头构造方案对转盘转动造成卡停的不良情况,为较优的传动头构造方案。(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8年04期)

杨琼,郭阳照,吴体,杨成[7](2018)在《新型扇形盘式消能器减震性能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扇形盘式效能器(fanshaped disc-type energy dissipator,FDED),阐明了其原理、特点,导出其设计要点和设计理论,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FDED的减震性能,研究不同设计参数对FDED减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DED设计原理可行,减震机理明确,其转盘式的构造可起到有效的位移放大效果,使得消能器在小激励位移下发挥耗能作用;FDED具有明显的双线性恢复力特性和稳定的耗能性能,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可达50%以上;阻尼件中橡胶硬度的改变对FDED初始刚度的影响不敏感,但对FDED屈服后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橡胶硬度的增大,FDEDE的屈服后刚度上升,等效黏滞阻尼系数降低;保持阻尼层中橡胶层的总厚度不变,通过增减迭层钢板改变单层橡胶层的厚度对于调整FDED的减震性能影响不大;调整铅芯直径的大小主要影响FDED的屈服力和耗能性能。随着铅芯直径的增大,FDED的屈服力也增大,耗能能力逐渐提高。(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叶良浩,曲哲,贺思维,朱文灿,侯和涛[8](2018)在《刹车片型摩擦消能器的单轴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采用刹车片作为摩擦材料的摩擦消能器进行单轴往复加载试验,考虑摩擦界面的面压、加载速率等因素对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摩擦消能器中,采用高强螺栓与碟形弹簧串联为摩擦界面施加正压力,以减小温度应力等因素对消能器性能的影响。同样参数的试验重复叁次,以观察消能器性能的离散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摩擦界面具有可靠的滞回耗能能力,摩擦力相对比较稳定。但在试验中,摩擦界面的面压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幅度与初始面压的大小有关。此外,与静力加载相比,动力加载条件下消能器表现出更小的动摩擦系数。采用通过静力加载得到的摩擦系数进行消能器设计,可能得到偏于不安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巫振弘,薛彦涛,汤荣伟,高杰[9](2018)在《JY-USD型高耗能消能器减震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可以适用于框架结构大变形的金属型剪切消能器。经试验验证:消能器分别在10,20,40 mm变形下往复加载3周,后又在60 mm变形下往复加载30周,仍能保持滞回性能稳定,消能器未破坏。某框架结构中采用该型消能器,在多遇地震下为结构提供了1.8%附加阻尼比;在罕遇地震下结构满足变形限值要求,结构损伤较小,消能器滞回曲线饱满,消能减震方案合理。(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8年06期)

陶轩洁[10](2018)在《新型双重圆钢管防屈曲消能器力学性能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屈曲约束支撑作为结构减震的重要构件之一,在结构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正常风荷载以及小震作用下处于弹性阶段,此时其作用与普通支撑相同,可以为结构提供很大的抗侧刚度;(2)在大震作用下进入弹塑性阶段,利用变形耗能,保护主体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不发生严重破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重圆钢管防屈曲消能器,这是一种全钢的消能器,具有减轻构件自重、均衡耗能截面性能及实现纯机器加工预制装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了研究新型双重圆钢管防屈曲消能器的减震性能,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对新型双重圆钢管防屈曲消能器耗能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ABAQUS中的叁维实体单元C3D8R对构件进行了模拟,分别就本构的选取、网格划分、接触及边界条件的设置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构件进行循环加载考察了长细比及约束强度两个因素对于构件滞回耗能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长细比对于构件的耗能性能有一定影响,而在不考虑构件的累积变形的情况下,约束强度对耗能性能的影响不明显。(2)对新型双重圆钢管防屈曲消能器耗能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国产Q235钢材分别针对长细比与约束强度两个不同的变量设计了两组构件,根据加载制度依次进行了低周往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构件滞回曲线饱满,破坏均发生在受拉阶段的螺栓打孔处,说明此处为构件受力最危险截面。在核心管管径和壁厚相同的情况下,长细比对于构件的影响表现在当长细比较小时,构件的屈服位移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当长细比超过一定限值时,屈服位移反而会变小。另外,长细比越小的构件可以经历的不同阶段的循环次数越多,可以承受的累积塑性变形就越大。约束强度对于构件的影响表现在随着约束强度的增大,屈服位移趋于变小,而屈服力趋于变大。(3)对新型双重圆钢管防屈曲消能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脱黏结层厚度及截面尺寸等参数的确定方法,针对新型双重圆钢管防屈曲消能器不同部位可能出现的失稳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得到了失稳条件,进而提出了能够避免这些失稳出现的构造措施,最后,分别给出了构件在弹性和弹塑性阶段的刚度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07)

消能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摩擦消能器通过摩擦生热耗散能量,但摩擦材料温度的升高可能引起摩擦系数改变,导致消能器的恢复力出现明显变化,故针对摩擦消能器的温度依存性展开了研究。设计并制作了典型的摩擦消能器,通过试验考察了不同面压的摩擦消能器在不同加载频率的外荷载下的滞回性能,试验中也观测了摩擦材料温度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载的进行,摩擦材料温度有所升高。随着加载频率和面压的增加,摩擦材料的升温速率有所提高。根据大量试验数据,考察了加载频率和面压对于升温速度的影响,提出了温度-恢复力的计算公式,并拟合分析得到公式中的关键参数。通过两组附加试验,证明该公式具有良好的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能器论文参考文献

[1].黄炜元,张超,王艮平.扇形铅黏弹性消能器设计参数对加固框架抗震性能影响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9

[2].孙江波,潘鹏,邓开来.摩擦消能器温度依存性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9

[3].普静狄,杨晓东.应用金属消能器的框架结构减震效果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4].陈云,陈超,蒋欢军,万志威,刘涛.O型钢板-高阻尼黏弹性复合型消能器的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J].工程力学.2019

[5].任景敏.黏滞消能器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8

[6].郭阳照,吴体,杨琼,杨成.新型扇形盘式消能器的设计原理与减震性能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8

[7].杨琼,郭阳照,吴体,杨成.新型扇形盘式消能器减震性能参数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

[8].叶良浩,曲哲,贺思维,朱文灿,侯和涛.刹车片型摩擦消能器的单轴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8

[9].巫振弘,薛彦涛,汤荣伟,高杰.JY-USD型高耗能消能器减震应用分析[J].工业建筑.2018

[10].陶轩洁.新型双重圆钢管防屈曲消能器力学性能试验与设计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8

标签:;  ;  ;  ;  

消能器论文-黄炜元,张超,王艮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