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河地下水库论文-熊贵耀,付腾飞,韩江波,陈广泉,徐兴永

大沽河地下水库论文-熊贵耀,付腾飞,韩江波,陈广泉,徐兴永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沽河地下水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沽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海水入侵

大沽河地下水库论文文献综述

熊贵耀,付腾飞,韩江波,陈广泉,徐兴永[1](2019)在《大沽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沽河是青岛市重要的供水源之一,了解大沽河流域水循环的过程和机理有助于合理地利用大沽河流域水资源。为了研究大沽河流域地下水循环的规律,在大沽河李哥庄镇至胶东镇段研究区内采集了26个地下水样本和4个地表水样本,测定其氢、氧同位素及水化学成分,通过分析其变化特征初步判定地下水补给来源以及影响因素。对降水和地下水中的稳定同位素组成(δD,δ~(18)O)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降水是该区域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水化学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多样,主要为HCO_3-Cl-SO_4-Ca-Na,Cl-SO_4-Na,Cl-HCO_3-SO_4-Na,HCO_3-Cl-SO_4-Na-Ca-Mg,Cl-Na五类;地表水受到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补给了地下水。同时,地下水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与Cl~-和TDS区域分布特征相互佐证,证明地下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到海水入侵的影响,其次为围岩矿物的溶解。(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4期)

胡慧君[2](2019)在《青岛市大沽河典型区非饱和—饱和带地下水耦合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沽河流域是山东省较大的供水水源地之一,在上个世纪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采行为与气候变化导致大沽河河水位下降以及海水倒灌等严重问题,因此合理规划与管理地下水开采对于维护当地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包气带作为大气水、土壤水、植物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关键枢纽,在地下水研究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本研究选取大沽河流域下游段地下水开发以农业开采为主的典型区域为研究区,在收集相关自然气候资料与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MODFLOW-2005及UZF(Unsaturated Flow)子程序包对研究区内的非饱和带及地下水饱和带水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建立叁维地质模型与含水系统模型了解地层结构与储水条件,由此建立非饱和-饱和带水流耦合数值模型,并通过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实测数据校正检验模型的仿真度。模型运行结果显示:模拟水位与观测水位之间的决定系数为99%以上,标准误差为0.12m;而由于模型的假设条件限制,包气带水力性质的垂向变异性在模拟中无法体现,但模拟结果能够刻画出包气带中水分的大致分布情况。在2017年模拟期内,研究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121.22×104m3/a,总排泄量为736.35×104m3/a,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开采是对水位影响最显着的源汇项,同时非饱和带对降水入渗有着明显的滞后效应。运用校验后的耦合模型对区内水资源量在不同开采模式下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在当前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资源涵养状态良好,但随着开采量的逐年增长,大降深地区的水位持续下降会打破研究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平衡。因此可在开采现状的基础上适量增大开采量以适应经济发展,但不宜超过地下水自身的承载限度。(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8-30)

陶志斌,于林弘,杨宁,张生海[3](2019)在《烟台大沽夹河地下水水源地评价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烟台大沽夹河地下水水源地以第四系冲积—冲洪积砂及砂卵砾石层孔隙为主要蓄水空间,分布有烟台市南上坊水源地、烟台市西牟水厂、烟台市套口水厂、福山区芝阳水厂、烟台市东陌堂水厂等水源地,是烟台市重要的城市供水水源地。该水源地已有近30年的长期监测资料,积累了大量的水位、水质、水量动态变化数据。在充分收集和分析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基础上,进行了综合研究,总结了烟台大沽夹河地下水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评价了在地质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大沽夹河地下水水源主要在排泄区或下游地段形成了多个小到中型集中供水水源地。水源地水位变化主要受降水及人工开采影响;水源地水质有变差趋势。经评价,确定东陌堂水厂允许开采量为2.53万m~3/d,南上坊-西牟水厂允许开采量为1.77万m~3/d,合成革水厂允许开采量为5.33万m~3/d,芝阳水厂允许开采量为2.30万m~3/d。(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02期)

张旭洋,林青,黄修东,徐绍辉[4](2019)在《大沽河流域土壤水-地下水流耦合模拟及补给量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岛大沽河流域的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大沽河中下游沿线的狭长地带内,构成了地下水库,是青岛市主要的水源地之一。由于大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严重,为加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亟需准确计算地下水补给量。土壤水和地下水耦合模拟研究是准确计算地下水补给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以HYDRUS package for MODFLOW软件的原理为基础,结合GIS技术,建立了流域尺度(4 781 km~2)土壤水-地下水流耦合模型;在综合考虑研究区大气降水、蒸发、植物吸水、土壤质地、含水层分布、土壤水和地下水相关参数、地下水开采量、土壤水分含量及地下水埋深等资料情况下,利用本模型对大沽河流域土壤水和地下水流的运动过程进行模拟。经过模型校正和实例验证表明:耦合模拟所得的土壤剖面含水量和地下水位与实测数据的拟合结果较好,土壤水-地下水流耦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大沽河流域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时空变化;通过模拟计算,2013年夏玉米生长期内大沽河流域地下水补给量为3.15×10~9 m~3,2012年6月16日至2013年6月16日期间内地下水的补给量为4.77×10~9 m~3,计算所得的地下水的垂向入渗补给量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准确度,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尹子悦,林青,徐绍辉[5](2018)在《青岛市大沽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滨海流域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以青岛市大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Piper叁线图、Gibbs图解法、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对2001~2012年137个地下水样的水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地下水以碱土金属Ca~(2+)为优势阳离子,重碳酸根HCO_3~-为优势阴离子,主要离子含量年际变化不大,基本符合枯升丰降的原则,但区域差异较为明显;2001~2012年地下水化学类型由Ca~(2+)—Mg~(2+)—SO_4~(2-)—Cl~-、Ca~(2+)—Mg~(2+)—HCO_3~-—Cl~-型变为Ca~(2+)—Mg~(2+)—SO_4~(2-)—Cl~-、Ca~(2+)—Na~+—HCO_3~-—Cl~-、Na~+—Ca~(2+)—Cl~-—HCO_3~-混合型水;岩石风化作用是区内地下水化学组分的主要控制因素;农业活动中氮肥的过度施用、粪便及生活污水等人为来源的输入则为区内NO_3~-含量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8年04期)

张旭洋[6](2018)在《大沽河流域土壤水—地下水流耦合模拟及补给量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是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降水转化的纽带,是水文循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土壤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在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区域或降雨丰沛季节。大沽河流域的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大沽河中下游沿线的狭长地带内,构成地下水库,是青岛市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之一。由于大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严重,并由此导致了海水入侵,地表沉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为加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亟需准确计算地下水补给量,而土壤水和地下水耦合模拟研究是准确计算地下水补给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以HYDRUS package for MODFLOW软件的原理为基础,结合GIS技术及叁维可视化技术,构建了流域尺度(4 781平方千米)土壤水-地下水流耦合模型(即SWGCM模型);在综合考虑研究区大气降水、蒸发、植物吸水、土壤质地、含水层分布、土壤水和地下水相关参数、地下水开采量、土壤水分含量及地下水埋深等资料情况下,利用SWGCM模型对大沽河流域土壤水和地下水流的运动过程进行模拟,并估算了不同水文年情景下地下水的补给量。根据本文的研究,现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校正期和验证期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的拟合结果表明:SWGCM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大沽河流域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时空变化。冬小麦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的拟合结果明显要好于夏玉米生育期,主要是由于在冬小麦生育期内降雨和蒸发较少,从而使土壤剖面含水量和地下水位变化平缓,拟合结果较好;而在夏玉米生育期内由于降雨量大且比较频繁,且还可能受到优先流的影响,使地下水位和土壤剖面含水量变化较大,拟合结果稍差。(2)鉴于校正期和验证期内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的拟合结果较好,可以有效地表明SWGCM模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在降雨灌溉条件下大沽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量。通过水量平衡关系可以得出,在2013年夏玉米生育期内,地下水补给量(指含水层获得的水量)为3.15亿m~3,含水层储存量(指补给项与排泄项的差值)增加了1.82亿m~3;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地下水补给量为4.77亿m~3,含水层储存量增加约0.91亿m~3。由此可以发现,一年内地下水补给量主要来自于汛期(每年6月至9月),大约可占补给量的66%,净补给量的85%,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地下水水源地的勘探结果比较接近。(3)利用SWGCM模型对不同水文年情景下的地下水补给量进行了估算:在丰水年(降水总量为809.3mm),地下水补给量为5.09亿m~3,地下水储量增加了约1.24亿m~3,地下水储量丰富,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应加大在丰水年的开采量;在平水年(降水总量为636.2mm),地下水补给量为4.47亿m~3,地下水储量增加量为0.65亿m~3,目前的地下水开采量相对比较合适的,应维持开采量不变;在枯水年(降水总量为495.8mm),地下水补给量约为3.81亿m~3,地下水储量增加量为0.04亿m~3,现阶段地下水开采量过大,极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当遇到连续枯水年时,更应严格限制地下水的开采规模。SWGCM模型可以为开发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是进行地下水补给准确评估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22)

孙佳玮,郑西来,张博[7](2016)在《大沽河地下水源地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沽河地下水源地自然地理、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钻孔属性信息、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监测数据,构建了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基础数据库和Hydro Geo Analyst信息管理平台的大沽河地下水源地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解决了数据存储不规范、查询提取困难、缺乏系统管理和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实现了数据资料的存储、查询和可视化展示,帮助管理者快速、准确、全面地掌握大沽河地下水源地地层和岩性分布、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布特征。本系统为大沽河地下水源地的合理开发、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6年05期)

张博[8](2015)在《大沽河咸水区地下水-人工湖泊水交换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们超量开采大沽河下游地下水引发了海水入侵。1998年李哥庄南部麻湾庄截渗墙的建立,有效的阻止了海水入侵,但也使部分咸水体残留在了李哥庄地区。后由于采砂过程在李哥庄地区形成了大小不一的人工湖泊,地下咸水与人工湖泊之间的交换关系直接影响到该片区域水资源总量与结构的评价和地下咸水体分布变化,进而影响该片区域地下咸水体的治理。所以,深入研究大沽河下游咸水区地下水-人工湖泊水交换关系,对于地下水质的监测和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区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和人工湖泊水位、水质监测网,自行设计和加工一组渗透流量仪,采用砂槽模拟试验分别测定了渗流稳定时间和渗透流量仪校正系数,将标定的渗透流量仪应用于大沽河东岸魏家屯人工湖泊与地下水渗流量的测定。同时,根据气象数据和湖泊的水位监测数据,利用水量均衡的方法,计算了地下水与人工湖泊的年交换量。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现场监测表明,地下水的水位分布与地形基本一致呈现西南地区较高,北部地区较低的趋势,且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湖泊水位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另外,盐度仅在空间分布上有较大变化,而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并没有对盐度的变化造成影响。在研究区的南部靠近截渗墙附近小范围内,盐度存在垂向上分层的现象,水平方向上盐度在研究区表现出东南部最高,向西北渐减的规律。(2)设计并加工渗透流量仪,渗透流量仪的渗透室直径28cm,高15cm。通过砂槽试验可知,渗流稳定时间过短时,由于储水袋本身的特性会导致渗流仪测定结果偏大。当砂槽渗透速度为20cm/d,渗流稳定时间为1min时,测定渗透流速为23.31cm/d士2.33,远大于实际砂槽渗流速度:当渗流稳定时间过长时,容易使储水袋饱和或被排空以导致测定失败。另外,在确定了合适的渗流稳定时间之后,控制水头高度改变砂槽的渗流速度求得了渗流仪的校正系数为1.10。(3)渗流仪的野外测定结果表明,人工湖泊四周均表现为地下水补给人工湖泊,但补给速率会因为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湖泊东北方向渗流仪的测定结果为3.28cm/d,而在湖泊南部渗流仪的测定结果为0.56cm/d。另外,高强度的降雨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二者的交换关系。7月24-26日的强降雨之后渗流仪测定结果显示,此时两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为湖泊补给地下水。其原因是由于高强度的降雨使得湖泊水位骤升0.7m,导致一段时间内湖泊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从而短时间内改变了两者之间的交换关系。(4)通过现场监测和数据计算可知,在降雨量为741.7mm,蒸发量为1248mm的条件下,湖泊水位仍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说明地下水与人工湖泊的水交换是人工湖泊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一年内地下水对湖泊的总补给量为2.3×105m3,其中,8月份地下水对湖泊的补给量最大,补给量为46800m3;10月份地下水对湖泊的补给量最小,补给量为790m3。(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6-01)

崔素芳[9](2015)在《变化环境下大沽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模拟与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将成为主导。由于气候变化所引起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和水质变化等问题已成为各国科学家和政府关注的热点,是否拥有充足可用的水资源将给人们提出巨大挑战。本研究中的变化环境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主要因子。在气候和局地环境的变化下,大沽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土壤不同程度的盐渍化、水质污染、水量减少、干旱断流、沿河生态恶化等。流域作为人类活动最密切的自然水循环基本单元,如何实现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水环境如何得到更好的治理保护及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过程与模拟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长期以来各国学者专注于将两者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而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研究存在不足。自然界中的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密切的联系,为了认清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有必要将地表水和地下水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本研究以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这一强烈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演变的影响为切入点,在研究大沽河流域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变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变化环境下气候因素-人类活动-水文因素-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采用国内外流行的水文模型,对变化环境下流域内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联合模拟预测,通过非参数统计方法定量分析变化环境对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以期为流域内未来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借鉴。以下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1、近50年来流域水文气象要素趋势变化分析基于研究区及周边地区具有代表意义的气象站、水文站近50年的气象水文数据,主要选取气温、降雨、蒸发等气象因素和地表径流等水文要素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Spearman(斯波曼)秩序相关检验法、Daniel检验法、线性回归方法、滑动平均法等多种趋势检验方法及Mann-Kendall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YAMAMOTO检验信噪比(SNR)等突变点识别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降雨量的周期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大沽河流域气候变暖的趋势与全国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在0.05置信度下,年平均气温随时间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显着,年均温突变主要集中在1985年之后;流域内年降雨量随时间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显着,年降雨量的突变点发生在1975-1985年之间,降雨发生变率比较大;流域内年蒸发量随时间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且下降趋势显着。地表径流量随时间总体呈递减的趋势,通过滑动t和SNR检验法得知,研究区年径流量的突变点主要发生在1965-1968年、1975-1983年之间,降雨突变是导致年径流量突变的主要原因。2、基于SWAT模型的大沽河流域地表径流模拟分析针对SWAT模型中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构建过程所需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和预处理。主要对空间数据库中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进行预处理和属性数据库中的气象数据库、土壤数据库中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构建属性数据库中土壤侵蚀因子和土壤颗粒转化等实现了方法的改进。借助Arc GIS10.1利用ArcSWAT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了37个子流域,445个水文响应单元。采用产芝水库水文站和南村水文站实测年径流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选取2000-2007年作为模型的校准期,20082010年为模型的验证期。模拟值和实测值相对误差Re分别为0.4%和0.25%,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8和0.945,Nash-Suttcliffe(Ens)系数分别为0.982和0.927。采用2003-2010年的月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其中2003-2005为数据校准阶段,2008-2010为数据验证阶段,校准期模型相对误差分别为5.64%和9.8%,Ens系数分别为0.98和0.9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和0.94。基于校准后的模型,将四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导入到SWAT模型中,模拟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径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地表径流比1990年的年径流量增加了26.1m3/s,增加幅度比较大。说明了环境的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3、基于Visual MODFLOW的大沽河流域地下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研究区地下水位时空动态变化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规律,摸清了大沽河流域地下水流场的分布情况。根据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组成含水层系统的部分,建立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选取2000年1月1至2007年12月31日为模型的识别阶段;2008年1月1至2010年12月31日为模型的验证阶段。模型在识别期和验证期通过计算水位和实测水位的拟合,水位观测值与模型计算值拟合误差小于0.5m的观测井数占总井数的75%以上;而小于1m的观测井数占总井数的93%以上。经过对模型参数的识别与验证,表明研究区所建的地下水数值模型符合本研究的需求,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模拟奠定了基础。4、基于SWAT与Visual MOFLOW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借助Arc GIS,实现整个流域SWAT中输出的HRU与Visual MODFLOW模型中CELL之间的转换。将SWAT模型模拟出的地下水补给量与潜水蒸发量的结果,导入到Visual MODFLOW相应的地下水补给子模块RCH和潜水蒸发子模块EVT中,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模拟。模拟得到研究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量。在此基础上,通过两种途径定量探讨联合模拟的效果。①分别将联合模拟出的地表及地下水量与SWAT模型和VisualMODFLOW单独模拟出的地表水量和地下水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误差分析,定量探讨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效果,结果表明联合模拟的地表及地下水量与单独模拟出的地表及地下水量之间的误差较小,联合模拟的效果是比较好的;②通过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得出的地下水位,选取研究区内代表井的实测水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为0.898,拟合效果较好。5、基于SRES模式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预测研究基于SRES模式及大沽河流域多年气象资料,设计建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组合,以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2013年的气象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组合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降雨量与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径流量与气温呈负相关,未来研究区降水量变化是影响年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中假定的所有气候情景中,使径流量增加最多的组合是P增加了20%,T减少4oC,这是对未来大沽河流域径流增加最有利的组合情景。导致径流量减少最多的情景组合是P减少20%,T增加4oC,这是对未来大沽河流域径流量最为不利的组合。当蒸发量不变时,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地下水位埋深逐渐减小,说明地下水位升高。当降雨量不变时,随着蒸发量的增加,地下水位埋深逐渐增大,说明地下水位下降。降水量引起的地下水位改变要比蒸发量的变化引起的地下水位改变量的作用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2)

徐映雪,薛伟,代俊宁[10](2015)在《大沽河地下水库调蓄功能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沽河地下水库是青岛市的重要备用水源,对保障青岛市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大沽河地下水库储水条件和水源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技术对地下水库的调蓄功能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表明:应急开采向青岛市区供水后大沽河地下水库区域水位降幅小于含水层允许疏干厚度;地下水主要取水口的水位高于最低取水位0.52~4.4m;丰水年停采涵养后水位很快恢复。大沽河地下水库易采易补,在极枯水年能够满足青岛市的应急供水需要而不引起环境地质问题,且丰水年经停采涵养后地下水可以很快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5年04期)

大沽河地下水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沽河流域是山东省较大的供水水源地之一,在上个世纪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采行为与气候变化导致大沽河河水位下降以及海水倒灌等严重问题,因此合理规划与管理地下水开采对于维护当地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包气带作为大气水、土壤水、植物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关键枢纽,在地下水研究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本研究选取大沽河流域下游段地下水开发以农业开采为主的典型区域为研究区,在收集相关自然气候资料与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MODFLOW-2005及UZF(Unsaturated Flow)子程序包对研究区内的非饱和带及地下水饱和带水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建立叁维地质模型与含水系统模型了解地层结构与储水条件,由此建立非饱和-饱和带水流耦合数值模型,并通过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实测数据校正检验模型的仿真度。模型运行结果显示:模拟水位与观测水位之间的决定系数为99%以上,标准误差为0.12m;而由于模型的假设条件限制,包气带水力性质的垂向变异性在模拟中无法体现,但模拟结果能够刻画出包气带中水分的大致分布情况。在2017年模拟期内,研究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121.22×104m3/a,总排泄量为736.35×104m3/a,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开采是对水位影响最显着的源汇项,同时非饱和带对降水入渗有着明显的滞后效应。运用校验后的耦合模型对区内水资源量在不同开采模式下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在当前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资源涵养状态良好,但随着开采量的逐年增长,大降深地区的水位持续下降会打破研究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平衡。因此可在开采现状的基础上适量增大开采量以适应经济发展,但不宜超过地下水自身的承载限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沽河地下水库论文参考文献

[1].熊贵耀,付腾飞,韩江波,陈广泉,徐兴永.大沽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19

[2].胡慧君.青岛市大沽河典型区非饱和—饱和带地下水耦合模型[D].南京大学.2019

[3].陶志斌,于林弘,杨宁,张生海.烟台大沽夹河地下水水源地评价研究综述[J].山东国土资源.2019

[4].张旭洋,林青,黄修东,徐绍辉.大沽河流域土壤水-地下水流耦合模拟及补给量估算[J].土壤学报.2019

[5].尹子悦,林青,徐绍辉.青岛市大沽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质论评.2018

[6].张旭洋.大沽河流域土壤水—地下水流耦合模拟及补给量估算[D].青岛大学.2018

[7].孙佳玮,郑西来,张博.大沽河地下水源地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应用[J].地下水.2016

[8].张博.大沽河咸水区地下水-人工湖泊水交换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9].崔素芳.变化环境下大沽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模拟与预测[D].山东师范大学.2015

[10].徐映雪,薛伟,代俊宁.大沽河地下水库调蓄功能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

标签:;  ;  ;  ;  

大沽河地下水库论文-熊贵耀,付腾飞,韩江波,陈广泉,徐兴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