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江油市花园小学五星分校彭凤琼

摘要:基于传统的教学而言的,而如今新的课堂教学更主要的是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小学数学步入了“微”时代,给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在此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针对微课应用的过程做些反思,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

小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正因为此,小学数学应当采取更加直观和高效的教学,而微课正是契合了这一点,它很直观,还生动有趣,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然而有的老师尝试着用微课,却发现微课的收效很低,这其中应该有方法不当的问题,也有微课的制作上的问题,另外就是对微课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导致使用上效果不好。我反思了自己使用微课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让微课在数学中得到更好发挥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获得长足发展,形成扎实深厚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对于年龄较大的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年轻的教师去分享技术和心得,这样才能推广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的应用也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微课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更快促进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跟上并赶超时代的步伐做微课,需要了解并掌握许多相关的软件,比如PPT,录屏,截屏等。微课,最终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

二、让微课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引路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很难保持整节课都非常集中,再加上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弱,所以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微课的展示时间上要更加合理地安排,要掌握好最佳出示时机,让微课更好地发挥作用。数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许多数学问题具有开放性、可探究性,这也体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高》一课时,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教材以及观看微课《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及画法》,基本掌握了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这里的基本技能,也就是画三角形的高,仅仅局限于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和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而对于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学生还是不会画,甚至可能画错。因此,当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后,笔者让全班学生一起研究。在自己尝试解决、交流后,通过一个微课视频来印证大家的想法,达到教学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提出问题—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将微课视频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三、微课运用时,注意内容选择

微课的特点就是时间短,内容精,重点突出,一般是5-10分钟,它的主要功能是辅助老师对重点知识或难点知识的再细化讲解,当然也可以对作业和练习的精讲及难度的拓展。因为课堂的教学时间一般为40分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适时地安排微课插播,时间非常紧,所以在微课的内容选择上必须精益求精,必须在最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最有效果的展示,老师要多花心思,先选好内容,然后依据内容和教学重点制作好生动有趣的微课,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在讲解“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这个知识要点时,可以在微课中设置一个小故事,通过动画形式呈现几条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并让学生明白垂直线段的长度实际上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微课教学之后,课堂上应出示相应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和判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指导学生明确辨析:垂直线段和垂线的区别;从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做出直线的垂线有何细微差别。

四、微课的设计,要符合认知过程

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方式是大有差异的,同时由于观念的固化,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缓冲过程,在陈述内容、观点时,转折应适当圆滑、缓慢。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中“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本课知识点重难点是“老师引导学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归纳,让学生充分理解整数乘分数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不同”所以老师在进行微课内容设计时,可以在重难点处预留出较长时间,以便学生消化理解,在简单处则可以一笔带过。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要了解学生完成自学报告单的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以学定教.自学报告单像课堂教学的地图,是展现全部的路线还是展现一部分因内容而定.侯老师的《画垂线》这一课的课堂实施过程:交流前置学习的收获——小组内互查自学报告单完成情况,修正错误——小组交流两个辨析问题——小组汇报——巩固练习——挑战题——小结.其自学报告单包含了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一堂课的学习从微课开始,落实在自学报告单上,学习重点的展现以及难点的突破则留在课堂.

总之,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开启了教育的“微时代”。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微课,也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忽略质量,面对这股热潮也要冷静思考,不盲目跟风,生搬硬套。运用微课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何晓园.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宁波大

标签:;  ;  ;  

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