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轧机论文-梁正伟,姚杰

万能轧机论文-梁正伟,姚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万能轧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型钢轨,质量控制,辊缝控制,微张力控制

万能轧机论文文献综述

梁正伟,姚杰[1](2019)在《自动辊缝控制与微张力控制在重轨万能轧机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控制重轨生产工艺质量,在万能轧机轧制过程中,考虑协调好自动辊缝控制与微张力控制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阐述微张力与辊缝大小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控制高点的尾部补偿法和轧机调整法2种方法,总结工厂应用经验,提出在辊缝调整时,应努力将微张力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本文来源于《铁道技术监督》期刊2019年06期)

李博宇[2](2019)在《万能轧机力学特性研究及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某钢厂万能轧机轧制过程中出现轧辊弹跳过大、立辊拉杆断裂、导卫梁拉断等现象。应用CAE软件建立水平辊装配和立辊装配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机械应力分析,对应力集中严重的构件改进优化,优化后的结构在强度和刚度上均有大幅提高。(本文来源于《设备管理与维修》期刊2019年05期)

郑云龙,涂川,曹帅,马成斌,鞠德强[3](2019)在《基于ANSYS的2150 mm万能轧机机架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2150 mm万能轧机机架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分别得出万能轧机主机架和立辊机架前15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图;通过振型图可直观分析出主机架与立辊机架的动态特性以及对实际生产影响最大的固有频率,为万能轧机的结构设计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鞍钢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王利[4](2019)在《万能轧机在型钢生产中的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型钢生产的发展历史系统地阐述了万能轧机的发展对型钢生产工艺的变革,针对万能轧机的特点论述了其生产型钢和轧制工艺的优点。万能轧机的使用使型钢的产品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提出了今后型钢生产主要生产设施选择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冶金设备》期刊2019年01期)

曹明辉,柴达明[5](2019)在《万能轧机轧辊磨损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根据磨损机理分析型钢轧辊磨损原因,对型钢车间选用轧辊、换辊、及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设备管理与维修》期刊2019年03期)

吴远洪[6](2019)在《万能轧机立辊平衡油缸控制阀组改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在实际生产中万能轧机立辊平衡油缸前进后不能后退而严重影响生产的问题,该文特对此故障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了该油缸控制阀组的改进措施办法,从而排除掉了引发此故障的根本原因,保证了该液压油缸的正常前进和后退动作。(本文来源于《液压气动与密封》期刊2019年01期)

刘庚申,刘航[7](2018)在《万能轧机轧制H型钢变形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万能轧机生产H型钢一般需要与产品形状相似的异形连铸坯作为原料。通过对万能轧机轧制H型钢时变形区的分析,提出轧制时腹板减少的金属一部分用于延伸,另一部分转移到翼缘,参与到翼缘的展宽和延伸。这样,降低了腹板的延伸系数,增加了翼缘的延伸量,使翼缘的变形与腹板的变形之间更加均衡。为此,设计了新的万能轧机粗轧机X孔型,提出了相应的水平辊和立辊的压下量控制方案。经实践,采用该方法降低了万能轧机机组对坯料的要求,即可以采用方坯或矩形坯,增加了万能轧机对轧件的控制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8年06期)

陈猛,邹昶方,杜预,樊继开[8](2018)在《万能轧机辊缝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伺服技术由于其高动态响应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万能轧机辊缝控制同时,也带来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本文介绍了万能轧机辊缝控制的工作原理、对轧机辊缝控制的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得出辊缝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和方框图。最后对轧机辊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35期)

付辅江[9](2018)在《万能轧机轧辊轴承失效原因分析及使用维护》一文中研究指出轧辊轴承是轧机部件中比较容易磨损和损坏的部件,在轧机生产中,轧辊轴承既保证了轧辊转动的平顺性,同时也起到限制轧辊位置,避免轧辊偏移的作用。因此,轴承的磨损和损坏会直接影响轧制精度和轧机的运行,导致出现残次品或是生产停滞等问题。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万能轧机轧辊轴承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日常保养维护的相关措施。(本文来源于《河北企业》期刊2018年12期)

梁正伟,姚杰[10](2018)在《自动辊缝控制(AGC)与微张力控制(MTC)在重轨万能轧机的结合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基础建设以及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铁路重轨尤其对百米重轨的质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质量要求。通长质量由于钢坯张力不稳定而造成高点或表面波浪的产生,断面尺寸和张力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串联式轧制系统中,受相互机架的作用,辊缝调整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机架间微张力的大小。因此,在实际的辊缝控制系统中,如果一味地强调辊缝的精确控制而不考虑微张力的大小,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学会材料工艺委员会、工务委员会2018年钢轨使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8-11-29)

万能轧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某钢厂万能轧机轧制过程中出现轧辊弹跳过大、立辊拉杆断裂、导卫梁拉断等现象。应用CAE软件建立水平辊装配和立辊装配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机械应力分析,对应力集中严重的构件改进优化,优化后的结构在强度和刚度上均有大幅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万能轧机论文参考文献

[1].梁正伟,姚杰.自动辊缝控制与微张力控制在重轨万能轧机的应用[J].铁道技术监督.2019

[2].李博宇.万能轧机力学特性研究及结构优化设计[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

[3].郑云龙,涂川,曹帅,马成斌,鞠德强.基于ANSYS的2150mm万能轧机机架模态分析[J].鞍钢技术.2019

[4].王利.万能轧机在型钢生产中的前景[J].冶金设备.2019

[5].曹明辉,柴达明.万能轧机轧辊磨损规律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

[6].吴远洪.万能轧机立辊平衡油缸控制阀组改进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9

[7].刘庚申,刘航.万能轧机轧制H型钢变形区的研究[J].轧钢.2018

[8].陈猛,邹昶方,杜预,樊继开.万能轧机辊缝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J].科技风.2018

[9].付辅江.万能轧机轧辊轴承失效原因分析及使用维护[J].河北企业.2018

[10].梁正伟,姚杰.自动辊缝控制(AGC)与微张力控制(MTC)在重轨万能轧机的结合应用[C].中国铁道学会材料工艺委员会、工务委员会2018年钢轨使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

标签:;  ;  ;  ;  

万能轧机论文-梁正伟,姚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