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燃烧特性论文-王鹏,贾志刚,元继宏,姚晋国

催化燃烧特性论文-王鹏,贾志刚,元继宏,姚晋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催化燃烧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催化燃烧,微型管道,数值模拟,甲烷

催化燃烧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贾志刚,元继宏,姚晋国[1](2019)在《甲烷催化燃烧NO_x排放特性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详细表面反应机理与气相反应机理GRI 3.0对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在微型管道内的催化燃烧过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讨论了不同甲烷浓度对NO_x排放量的影响,并对不同孔径内的浓度场、温度场与流场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甲烷浓度的提高增加了反应器的排烟温度和NO_x排放量;孔道内径通过影响气相反应速率和催化反应速率改变了孔道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而影响了NO_x的生成;孔径的减小使得反应器的单位面积放热量和NO_x排放量均降低。以上结果可为优化催化反应器设计、降低其NO_x排放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贺利娜,卜龙利,都琳,宁轲,刘嘉栋[2](2019)在《微波催化燃烧气态甲苯特性及床层温度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浸渍法制备Cu-Mn-Ce/堇青石蜂窝催化剂,于微波催化燃烧装置中考察其对甲苯废气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并对固定床温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微波加热下床层温度分布均匀,甲苯的最佳反应温度在230~270℃之间.当停留时间大于9.7s且床层温度高于270℃时,甲苯的降解率大于90%.铜锰铈单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氧化物尖晶石是主要的活性组分,甲苯在其表面上进行准一级反应而被催化氧化.高温对催化剂结构有影响,但重复性试验证实了催化剂的高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本文为微波催化燃烧技术治理VOCs废气的中试研究及下一步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鄂加强,吴江华,刘腾,陈敬炜,邓元望[3](2019)在《基于模糊灰色关联法的微型涡轮发动机氢气/空气催化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催化燃烧效率,建立了不同过量空气比、进气速度和传热系数下的微型涡轮发动机预混氢/空气燃烧模型。应用模糊灰色关联理论和Chemkin反应机理,分析了入口速度、过量空气系数和传热系数对氢气催化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速度对氢气的催化燃烧效率有更直观的影响。入口速度越慢,效率越高。最佳过量空气系数在0.94~1.0范围内,过量空气系数超过1.0会降低氢气的催化燃烧效率。传热系数对氢气催化燃烧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过量空气系数超过1.0的情况下,但当传热系数超过4.0时,其影响会下降。进气速度、传热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对氢气催化燃烧效率的模糊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640945、0.633214和0.547892。(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8期)

杨慧[4](2019)在《天然气催化燃烧应用及催化剂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能源不合理利用引发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本课题将天然气催化燃烧技术应用于炉窑中,设计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系统,同时研究了催化剂的特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应用于陶器的烧制。通过多次实验研究并与传统的陶器烧制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陶器的最佳烧制工艺流程,烧制的陶器成品表面光滑细腻,充满复古的艺术气息。进一步研究了陶器在水净化方面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陶器对河水产生显着的净化效果,同时提出将炉窑烧制的陶制材料应用于海绵城市及水处理装置中的可行性研究,这将对今后陶制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新思路。然后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应用于琉璃的烧制。大量烧制琉璃的探索实验表明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满足琉璃的烧制,并得出琉璃制品的最佳烧制工艺。由于釉料颜色的不同,琉璃最高的烧制温度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釉料颜色来选择对应的烧制温度。烧制的琉璃成品釉面透亮、温润,造型精美,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测定烟气出口处甲烷及其他污染物排放的浓度,得出炉窑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几乎为零,燃料利用率较高。炉窑内部的传热方式以辐射传热为主,且具有很高的辐射强度,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基于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炉窑启动时间与催化剂老化关系的实验表明,催化剂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后活性显着降低,启动时间随着点火次数的增加变长,这使能源的消耗量大大增加,催化燃烧炉窑的寿命及经济性下降。同时通过对催化剂老化机理的分析得出反应过程产生的高温、高压造成催化剂烧结,活性组分流失,从而降低了催化燃烧反应速率。最后对催化剂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经济且环境友好型催化剂将成为研究的重点,进而推动催化燃烧技术的广泛应用。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多重显着优势,因此在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倡导下,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杨仲卿,王恒远,刘显伟,闫云飞,杜学森[5](2019)在《助剂Mg对Cu-Mn-Ce催化燃烧低浓度苯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VOCs的排放给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本文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不同Mg含量以及不同焙烧温度下的Cu-Mn-Ce/γ-Al_2O_3催化剂,以低浓度VOCs中的苯为催化对象,利用SEM、XRD以及TPR等表征手段和理论分析对催化剂的催化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一定量Mg的掺杂使得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加了2.1m~2·g~(-1),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在反应温度为200℃时,Cu_1Mn_(1.5)Ce_(0.5)Mg_(0.1)催化剂对苯的转化率比Cu_1Mn_(1.5)Ce_(0.5)催化剂提高了约7%左右,有效地提高了200~300℃范围内的转化效率,降低催化剂的活化能;另外,对催化剂长时间的催化研究中表明,Mg离子的添加有效地减少了催化剂表面的烧结,Mg离子在催化剂表面主要以MgO形式存在,MgO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杜天姿,陈耿,朱颖颖[6](2019)在《入口浓度周期性波动对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器运行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器在反应物入口浓度周期性波动时的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选取甲烷和丙烷作为模型反应物,考察反应物浓度波动周期、流向变换周期、表观气速和添加辅助燃料对燃烧器运行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入口反应物浓度波动周期与流向变换周期相同时,燃烧器内出现谐振现象,表现为燃烧器内最高温度大幅上升、平均温度降低和床层温度波动幅度增加,燃烧器的热稳定性下降;通过提高表观气速以增强气固换热或者通过添加辅助燃料以补偿反应物入口浓度波动的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因谐振现象而造成的燃烧器内温度振荡。(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杨慧,张世红[7](2019)在《催化燃烧炉窑特性及催化剂老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将催化燃烧技术与炉窑相结合—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的工艺流程,充分利用催化燃烧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了炉窑的性能。通过对炉窑内炉膛温度的分布情况以及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得出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满足琉璃瓦的烧制工艺,其产生的污染物达到了近零排放,烧成琉璃瓦成品的外观平整光滑,釉色透亮、温润,精致细腻。为了得到炉窑的启动时间与催化剂老化程度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燃烧累计时间的增长,催化剂的老化程度越来越明显,催化性能逐渐下降,进入稳定催化燃烧状态的时间越来越长,最终导致炉窑的启动时间变长。对新的催化剂和使用后的催化剂进行了电镜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后的催化剂表现出来一定的烧结特征,老化程度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9年01期)

姚彦伊,王业峰,杨卫娟,赵庆辰,周俊虎[8](2018)在《烷烃燃料微小平板催化燃烧的火焰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微平板燃烧器内4种烷类燃料(C_1~C_4)进行铂催化燃烧实验,获得其点火过程和静态火焰的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当量比相同时,点火过程火焰传播速度大小顺序为甲烷>乙烷>丁烷>丙烷。随着当量比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加快,稳态火焰根部位置向气流上游移动。观察可见光、430 nm(OH*光谱)、516 nm(C_2*光谱)成像火焰发现,当量比越大,火焰亮度越大,OH*和C_2*浓度越高。当量比相同时,乙烷的OH*、CH*和C_2*浓度最高,而甲烷和丙烷的则较低。(本文来源于《新能源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魏美仙[9](2018)在《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节能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能源消耗严重,造成能源危机的同时,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低碳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理念。本课题利用催化燃烧技术,将其和炉窑相结合,研发出天然气催化燃烧V型炉窑,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得到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的特性。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的应用领域,本课题主要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应用到建筑琉璃制品的烧制中。调研了北京门头沟琉璃基地,初步掌握烧制琉璃工艺流程,之后经过多次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烧制琉璃制品的探索,总结出催化燃烧炉窑烧制琉璃最佳工艺流程。烧制时,对温度要严格把握,尤其是琉璃釉的融化阶段,严格控制升温速率;分析了炉窑内部的传热方式,以辐射换热为主,且换热量较大;测定了排放烟气中甲烷和污染物的浓度,浓度较低,说明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对燃料的利用率较高且环保;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和其他炉窑进行琉璃烧制时间和耗气量的对比,发现催化燃烧炉窑烧制琉璃制品耗时短,耗气量少;最后,经过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烧制出的琉璃制品外观光滑透亮,颜色饱满大方,具有较强的艺术感。针对建筑对琉璃材料性能的需求,对烧制的建筑琉璃主要性能作了测定。分别取在同样烧制工艺流程下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和电炉窑烧制的琉璃制品试样若干,在同样条件下测定了吸水率、抗冻性和热稳定性。结果发现,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烧制的琉璃制品比电炉烧制的琉璃制品吸水率低,吸水率较低的建筑琉璃能适应不同的天气,说明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烧制的建筑琉璃对气候的适应性更强;经过抗冻试验后发现,电炉烧制的琉璃制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釉面脱落现象,而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烧制的琉璃制品完好无损,且经过热稳定性试验后也完好,说明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烧制的琉璃制品主要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之后实地考察了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烧制的琉璃制品,将其放置在室外环境中,到目前为止,外观完好无损。因此,经过对催化燃烧炉窑烧制的琉璃制品性能的测定,总结得到: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烧制的建筑琉璃制品性能检测符合国家标准,且满足实地使用要求。目前社会对建筑琉璃制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当今市场琉璃烧制炉窑大部分耗能大,污染重,因不满足当今环保要求正面临当地环保部门叫停的窘境,而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烧制琉璃装饰性和实用性均满足要求,且耗时短,耗气量少,排放污染物浓度低,是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的炉窑,因此将其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倡导,以及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节能环保的特性,相信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一定会在炉窑行业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8-06-01)

姚贯升[10](2018)在《TiO_2纳米管电子特性调变对于限域催化燃烧的影响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催化燃烧法降解VOCs,由于节约资源、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备受青睐。目前对于其应用的主要问题在于催化燃烧法现有的催化剂的活性不能达到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要求,且催化剂有一定的寿命。所以催化燃烧所用的催化剂是制约着该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问题。研究价格低廉、高催化活性和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催化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催化燃烧法中催化剂所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控制水热合成TiO_2纳米管的热处理工艺,制备了高温稳定性的锐钛矿晶型TiO_2纳米管作为限域催化剂的载体;采用真空辅助浸渍法制备出CuO改性的TiO_2纳米管限域CeO_2催化剂;通过水热合成混晶TiO_2纳米管,并在其上进行液相沉积处理,调变了锐钛矿和金红石的比例,制备了不同比例的锐钛矿金红石混晶型的TiO_2纳米管作为限域催化剂的载体,制备了混晶纳米管限域CeO_2催化剂;将所制备的催化剂用于丁烷的催化燃烧试验,开展基于电子特性调变对于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探究不同类型的电子转移,对催化性能的改变和催化活性的提高情况。对丁烷的催化燃烧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非限域的CeO_2催化剂,应用经CuO改性的限域催化剂有效地降低了丁烷起燃温度,在280℃时丁烷的转化效率已经达到90%;混晶型限域催化剂在丁烷起燃时降低了20℃的丁烷起燃温度,有效的降低了丁烷燃烧时所需要的活化能。证明所制备的限域催化剂可以达到催化燃烧降低反应物燃烧温度的要求。借助XRD、TEM、XPS、BET、H_2-TPR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催化剂材料的晶型、形貌、比表面积、还原性质和电子价态等物性进行分析,解释了限域催化剂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并得出所制备限域催化剂在催化燃烧中作用机理,对探究限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期刊2018-06-01)

催化燃烧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浸渍法制备Cu-Mn-Ce/堇青石蜂窝催化剂,于微波催化燃烧装置中考察其对甲苯废气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并对固定床温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微波加热下床层温度分布均匀,甲苯的最佳反应温度在230~270℃之间.当停留时间大于9.7s且床层温度高于270℃时,甲苯的降解率大于90%.铜锰铈单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氧化物尖晶石是主要的活性组分,甲苯在其表面上进行准一级反应而被催化氧化.高温对催化剂结构有影响,但重复性试验证实了催化剂的高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本文为微波催化燃烧技术治理VOCs废气的中试研究及下一步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催化燃烧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鹏,贾志刚,元继宏,姚晋国.甲烷催化燃烧NO_x排放特性的数值模拟[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贺利娜,卜龙利,都琳,宁轲,刘嘉栋.微波催化燃烧气态甲苯特性及床层温度分布[J].中国环境科学.2019

[3].鄂加强,吴江华,刘腾,陈敬炜,邓元望.基于模糊灰色关联法的微型涡轮发动机氢气/空气催化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4].杨慧.天然气催化燃烧应用及催化剂特性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5].杨仲卿,王恒远,刘显伟,闫云飞,杜学森.助剂Mg对Cu-Mn-Ce催化燃烧低浓度苯特性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6].杜天姿,陈耿,朱颖颖.入口浓度周期性波动对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器运行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9

[7].杨慧,张世红.催化燃烧炉窑特性及催化剂老化的研究[J].中国陶瓷.2019

[8].姚彦伊,王业峰,杨卫娟,赵庆辰,周俊虎.烷烃燃料微小平板催化燃烧的火焰特性[J].新能源进展.2018

[9].魏美仙.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节能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

[10].姚贯升.TiO_2纳米管电子特性调变对于限域催化燃烧的影响探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8

标签:;  ;  ;  ;  

催化燃烧特性论文-王鹏,贾志刚,元继宏,姚晋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