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修辞格教学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修辞格教学分析

(福建省南平市大横中学,353000)

摘要:修辞格作为修辞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为例,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修辞格教学进行概述,并对教学中修辞格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修辞格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修辞格;教学分析

一、修辞格教学的概述

修辞格是一种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也称语格、辞格、辞式等[1]。

初中语文里的修辞考察,往往离不开判断和运用,判断指的是学生根据题目中所要求的内容去区分内容中所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比如,判断句子“冬天悄然而至,我住的城市迎来了这一年的第一场雪,雪花纷纷扬扬的落下来,仿佛一片片地广玉兰花瓣在半空中撒下来一样。”中所运用到的修辞手法,很显然,这一句中的修辞是以一种明喻式的比喻修辞,“雪花”是本体,“广玉兰花瓣”是喻体,“仿佛”是喻词,类似于这样的题型就是需要学生来辨别修辞手法。运用指的是学生在修辞的学习后,需要通过具体的修辞来进行实际性的语句训练,比如,要求学生应用拟人的修辞来完成句子,“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这一句中,将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学生做到这两点就需要对一定的概念知识和分类知识有一个具体性的了解,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做的了题,解决得了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就需要将学生需要学会的知识点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从而高效的将有效知识点教学讲解给学生。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修辞格教学分析

(一)涉及的种类

初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拟人是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2]。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的修辞。对偶是用两个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数字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的一种修辞。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二)修辞格分布及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修辞格的分布很广泛,初中六本书中都有涉及。但许多老师都以课本中出现的修辞格为依据,根据固有的考试套路进行讲解,主要也是修辞的辨析和运用,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口语交际方面能力的提升和语言的表达没有多大作用。而且老师在讲课时也只是独立的教学,比如讲解拟人时只把拟人的起源、发展、应用讲述一遍,而没有把拟人和其他修辞手法相结合,所以要改善教学思路,与其他修辞手法综合教学,学生的修辞格水平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三)初中语文修辞格的课后练习

修辞格一开始可能不好理解和分辨,所以要通过课后的勤加练习来熟悉理解。例如,比喻分为三大类:明喻、暗喻、借喻。

第一,明喻,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一般、像……似的”等一类的喻词。例如,太阳像个大火球。太阳:本体;像:比喻词;大火球:喻体。第二暗喻,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同时也都出现,但是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例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暗喻还有变体式,由本体和喻体直接构成偏正短语“思想感情的潮水”,同位短语“祖国母亲”,或把破折号放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我的朋友——书籍”。第三借喻,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出现,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这种比喻以喻体代替本体,有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的作用。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必须注意:一、用来做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你说话的对象所熟悉的。二、与被比喻的事物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事物,不能用来做比。

三、修辞格教学建议

(一)结合文章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品读能力

语言修辞要依靠一定的语言环境,即通常所说的语境。无论应聘工作、同学聚会、正常社交场合等,运用修辞都必须恰当、得体,并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比如在卖水饺的店铺门上可以贴这样的对联:“外脆内酥似海味,细皮嫩肉胜山珍”;而要是将它贴在茶馆的小店门上就不恰当了,就不如贴上“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两杯各西东”,或“山美水美,茶香温馨;人杰地灵,品茗悦心”,这样通过品茶与人的精神状态进行对比,言简意赅,含义悠远,给人以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意境。

(二)在语言的分析学习中感悟语法和修辞知识

语法、修辞知识十分丰富,在教学中可依据具体的语言并联系学生实际,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语法、修辞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理解课文,并从中感悟语法规则和修辞方式。例如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即通过比较两个同义句子在用词、词序和句型上的异同,学习造句方法及认识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如:比较下面的语句有什么不同:①“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②“可是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落泪了。”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句②是一般的陈述句,句①通过重复“今天”,强调了事件的时间背景,再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抒发了更为强烈的情感。

(三)注重修辞的训练

一开始学生对修辞不是十分了解,可能只限于认识某几种常用的修辞方法,也没进行过系统的学习,更不要说知之甚深。所以,我们在教学训练中,就要注意这一问题所在,有意识地对初中生分阶段、分步骤地系统地引进修辞知识。怎样操作呢?笔者认为如果用几节专门课来讲,感觉有些枯燥。笔者认为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范文,范文中一旦出现某种修辞方法时,我们就把这种修辞方法作系统地介绍,并在学生了解这一方法后做一次小作文,要求学生在小作文中必须运用到此种修辞方法。学校本来每周就有作文素质训练任务,这两种训练应该互不影响,可同时进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总结:

修辞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也有很大影响,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建设一个文章和修辞格相融合并共同教学的课堂,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使学生们更易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修辞教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1.

[2]岳朝琳.中学语文修辞格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标签:;  ;  ;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修辞格教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