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家系论文-刘宏伟,王国义,刘涛

优良家系论文-刘宏伟,王国义,刘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优良家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松,子代测定,配合选择

优良家系论文文献综述

刘宏伟,王国义,刘涛[1](2019)在《红松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配合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在带岭南列林场,对1989年营造红松子代测定林中77个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家系间存在着显着差异,从中选出4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比家系均值提高8.79%、13.63%和27.14%,遗传增益分别为10.2%、12.9%和30%。再从优良家系内选择8株优良单株,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比家系均值提高15.31%、40.35%和200%,选出的优良单株可用于红松高世代种子园的营建材料。(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马茂,郝俊飞,张含国[2](2019)在《樟子松半同胞家系幼龄生长变异和优良家系初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6年生樟子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在幼龄时期树高生长和生长率家系间存在显着差异,树高表现优良的家系变异普遍较小,但树高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家系通常由变异较大的家系组成。樟子松子代高生长受较强遗传控制,遗传力为0.654,以10%入选率对6年生樟子松树高进行家系选择时,遗传增益可达21.87%;以20%入选率进行家系选择,遗传增益为17.40%。在幼龄阶段选择较多的家系可以避免漏掉生长潜力良好的家系,本次初选以20%入选率选择前20个家系。在复选时,除表现最好的几个家系外,60号,69号和64号家系也应当持续观察。(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苏付保,冯立新,买凯乐,马朝忠,苏彬[3](2019)在《马蹄荷优良家系造林试验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代表广西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的15个经初步选优的马蹄荷家系为试材,在广西西部的那坡县和东部的岑溪市开展造林试验,以期为营造马蹄荷人工用材林提供优良家系。结果表明:西部那坡县试验点不同家系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有显着差异,东部岑溪市试验点不同家系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有差异但不显着;对比两个试验点的造林试验结果,不论在广西的东部还是西部来自西部的家系表现均较为突出,综合考虑不同家系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排名、相比各家系总平均值的增幅和混系种植的需要,为西部区域初步筛选出那坡3、那坡6、那坡5和那坡4等4个优良家系,为东部区域初步筛选出那坡2、那坡5、那坡6和那坡4等4个候选优良家系。因造林试验时间尚短,应继续观测至1/2个轮伐期,以确保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试验结论的科学性。(本文来源于《河池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朝法[4](2019)在《山乌桕优良家系幼林期生长与观赏性分析及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福建和江西天然林中10个山乌桕优良单株的种子进行采集、育苗和造林试验,通过2 a的调查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山乌桕速生性强,造林2 a后,平均树高可达4.72 m。由于山乌桕树叶颜色的分化较大,主要用作园林观赏树种,通过对各家系的树叶颜色进行调查评价,初步筛选出NP05、NJ02、JX01等3个红叶观赏性较优的家系,经相关分析发现,叶色观赏性得分与树高指标高度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南方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陈焕伟,李莹,蔡泉星,汤行昊,范辉华[5](2019)在《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子代家系苗期测试与优良家系初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木荷种源商品种为对照,利用来自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子代34个自由授粉家系,开展轻基质容器苗培育试验,研究其主要生长性状家系遗传变异并开展优良家系早期初选。结果表明: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子代自由授粉家系间的苗高、地径、叶下高、叶片总数、最大叶片的长和宽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且具有较高的家系遗传力;以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同时大于全部参试家系和当地普通商品种平均值为标准,初选出10个速生的半同胞家系,选择强度达28%,入选速生优良家系群体苗高和地径均值为38.04 cm和5.19 cm,分别超过参试家系总体平均值的6.33%和3.42%;各木荷家系苗高和地径呈现出相对一致的生长规律,即苗木于7月初实施分盘分隔培育后,8—10月快速生长,随后放缓;而地径生长量在9—10月达到了一个生长高峰,且在苗木分盘培育之前,家系间幼苗生长已出现明显分化。(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张伟民,包志彬,汪秀玲,郑文华[6](2019)在《檫木家系生长、叶色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檫木半同胞家系为材料,揭示家系苗期生长、叶片颜色和叶片色素等主要性状变异规律,并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檫木生长性状中的叶量、苗高、基径和分枝数,叶片颜色中的叶色a*值、叶色b*值和叶色L值在家系间具有显着的差异;以上7个性状受中度以上的遗传力控制。叶片花色素苷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在家系间差异不显着,并且具有较低的广义遗传力,说明这3个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檫木家系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苗期表现比较优异的家系。檫木家系间生长和叶色性状遗传变异丰富,遗传改良潜力较大,并筛选出来自浙江和安徽的3个优良家系。(本文来源于《华东森林经理》期刊2019年03期)

莫家兴,华慧,翁怀峰,曹玉婷,戴丽华[7](2019)在《柳杉全同胞家系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林木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遗传变异情况,并从中挑选优良家系,为林木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以福建霞浦国有林场40个柳杉全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材积)和材性性状(比重、心材率、偏心率、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遗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1)柳杉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均达到了差异极显着水平,比重、材积性状达到显着差异水平,而木材心材率和偏心率则差异不显着;2)比重、材积、偏心率、树皮率、树高、胸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均受到中等及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3)柳杉树高与胸径、材积存在极显着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存在显着水平正相关,材积与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也存在极显着正相关;4)以胸径和比重作为简单指数选择法的选择性状,计算出各家系选择指数值I值,按10%入选率,选出I值最高的4个家系,分别是34#(7-3)、3#(6-2)、2#(7-5)和20#(20-10)。这些结论可为柳杉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罗会英,赵琼玲,邓红山,代建菊,金杰[8](2019)在《优良单株家系辣木花的表型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的花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优良单株家系辣木花之间除了花冠形状之间无差异外,花序密集程度、花冠颜色、花序柄颜色、小花序数、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均存在不程度的差异;花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花序密集程度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小花序数呈显着负相关,与花冠颜色、花冠形状无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花序柄颜色、花序密集程度是区分辣木不同家系间最主要的花性状指标;在聚类分析中,基于花的表型性状,将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分为叁大类,花表型性状存在显着差异的家系,在聚类中遗传距离较远。(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伟[9](2019)在《辽宁岫岩地区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种子品质筛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辽宁岫岩地区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种子园的优良家系的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种子净度、千粒质量、优良度及活力指标,以筛选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结果表明:种子净度间差异不显着,以358号最高;种子千粒质量间差异显着,以358号最高;种子优良度间差异显着,以167号最高;种子生活力间差异显着,以167号最好;种子品质分析中,18、182、120、74、89、358、188、233、12的种子品质属于优良水平。(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陈鹏,付强,范林元,方向京,陶晔[10](2019)在《思茅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与优良家系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43个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生长性状在家系水平上都具有较丰富的变异,65.1%的参试家系材积超过对照,3个生长性状在家系间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估算了参试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力和增传增益,并选择出16个优良家系,材积遗传增益超过10%。(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6期)

优良家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6年生樟子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在幼龄时期树高生长和生长率家系间存在显着差异,树高表现优良的家系变异普遍较小,但树高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家系通常由变异较大的家系组成。樟子松子代高生长受较强遗传控制,遗传力为0.654,以10%入选率对6年生樟子松树高进行家系选择时,遗传增益可达21.87%;以20%入选率进行家系选择,遗传增益为17.40%。在幼龄阶段选择较多的家系可以避免漏掉生长潜力良好的家系,本次初选以20%入选率选择前20个家系。在复选时,除表现最好的几个家系外,60号,69号和64号家系也应当持续观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优良家系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宏伟,王国义,刘涛.红松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配合选择[J].林业科技.2019

[2].马茂,郝俊飞,张含国.樟子松半同胞家系幼龄生长变异和优良家系初选[J].山东林业科技.2019

[3].苏付保,冯立新,买凯乐,马朝忠,苏彬.马蹄荷优良家系造林试验初探[J].河池学院学报.2019

[4].黄朝法.山乌桕优良家系幼林期生长与观赏性分析及选择[J].南方林业科学.2019

[5].陈焕伟,李莹,蔡泉星,汤行昊,范辉华.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子代家系苗期测试与优良家系初选[J].防护林科技.2019

[6].张伟民,包志彬,汪秀玲,郑文华.檫木家系生长、叶色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J].华东森林经理.2019

[7].莫家兴,华慧,翁怀峰,曹玉婷,戴丽华.柳杉全同胞家系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8].罗会英,赵琼玲,邓红山,代建菊,金杰.优良单株家系辣木花的表型多样性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9

[9].李伟.辽宁岫岩地区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种子品质筛选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9

[10].陈鹏,付强,范林元,方向京,陶晔.思茅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与优良家系选择[J].林业科技通讯.2019

标签:;  ;  ;  

优良家系论文-刘宏伟,王国义,刘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