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显著性论文-杨培培

商标显著性论文-杨培培

导读:本文包含了商标显著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商标显着性,商标法,固有显着性,牛肉拉面

商标显著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培培[1](2019)在《商标显着性的司法判断——以“兰州牛肉拉面”与“刷新服务”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商标法第十一条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二)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叁)其他缺乏显着特征的。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着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由此可见,商标法第十一条是商标能否获准注册的绝对性注册条款,其表达了商标是用于识别商(本文来源于《中华商标》期刊2019年06期)

陈佳纯[2](2019)在《商标显着性动态特征下商标取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商标显着性是商标可注册性的客观要件,更是商标法的基本范畴。但商标显着性相关判定因素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裁量性,造成商标授权、确权以及发生商标侵权纠纷时认定标准不一。实际上商标的显着性是随着商标的使用而不断变化的,具有动态特征,特别是现如今我国商标注册制度所带来的商标“抢注”、“囤积”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商标注册取得制度中强调商标使用的重要性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但现如今无论是商标制度的设置还是对商标显着性的研究都是从静态角度出发,导致实践中以商标显着性的实时事实状态去判定其显着性的做法被认为与商标制度不相符,从而引发争议。而商标显着性的有无以及强弱都关系着商标的取得及其权利范围,因此,认识到商标显着性的动态变化并由此角度出发研究问题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从商标显着性动态变化特征这一角度出发,结合商标显着性动态特征影响商标取得及商标权范围的案例及相关法律规定,研究商标显着性的动态特征对不同主体商标取得的影响,探讨在商标显着性动态特征下商标权范围的影响因素,以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商标取得,并提出应当结合商标权人的主观恶意认定是否适用禁止商标权滥用原则,而不应一味否定未使用注册商标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另一方面,加强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允许未注册商标的在先使用人根据其显着性变化而援引不同的权益内容保护自身权益,方能回归商标制度的本质。(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袁若纯[3](2019)在《声音商标显着性认定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企业经营方式不断变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许多企业经营范围已经从线下拓展到了互联网虚拟领域,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的繁荣带来了大量的商标注册需求。商标的可注册范围已经从单一的可视性文字、图形等拓展到颜色组合和声音等。和传统可视性商标相比较,声音商标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声音传播不依赖于载体,传播范围更为广阔,且不同语系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也可以被完美解决。正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新《商标法》实施之后即有大量声音商标申请注册,声音商标在我国众多商标类型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声音商标的注册数量将继续增加。我国新《商标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声音商标成为了新的可以注册的商标类型。我国也成为了正式认可声音商标可注册性的国家之一。2018年底,备受舆论关注的“腾讯提示音”案终于尘埃落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商标评审委员会的上诉请求,维持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对该案所作的判决。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例声音商标司法确认案。目前我国关于声音商标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仅有《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和《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中规定了声音商标申请注册的规则。对于声音商标显着性认定、通用性及功能性声音标志排除等方面仍然存在困难。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具体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从声音商标的理论基础入手,试图探究声音商标的特殊性。首先,明确声音商标的概念以及声音商标所必备的要素;其次,从声音商标的功能和特征两方面来探讨声音商标的特殊性;再次,分析传统理论对声音商标显着性的分类方法,大致分为:固有显着性和获得显着性、事实上的显着性和法律上的显着性、相对显着性和绝对显着性等;最后,介绍了目前我国实践中采用何种方法对其进行认定。第二部分探讨现今声音商标显着性认定现状及存在困境。第一,从声音商标申请注册情况、司法认定实践,相关法律规定等叁方面分析声音商标显着性认定现状;第二,分析目前显着性认定存在的困境,主要从法律保护规定不完善、显着性判断标准不明确、通用性声音和功能性声音限制标准不明确以及声音商标表达方式存在问题等四方面研究分析。第叁部分为声音商标显着性认定域外经验借鉴。第一,列举声音商标不同的表达方式。纵观各国立法,声音商标现有叁种表达方式:文字式、图谱式、混合式。第二,考察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声音商标相关立法,通过分析域外声音商标显着性审查立法的利与弊,得出我国在完善相关法律时可以借鉴的制度经验。第四部分通过对上文的分析,为我国声音商标显着性认定审查标准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首先,从反向式列举禁止注册的声音商标类型、禁止通用性声音商标注册、完善声音商标表达方式、细化声音商标审查规范文件等方面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其次,明确声音商标“第二含义”审查标准,将消费者能否区分和辨别、声音商标使用时间和范围等要素纳入考量范围;最后,借助人工智能、搜索平台等科技手段认定声音商标显着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吴佳琪[4](2019)在《声音商标显着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显着性是商标的基础和核心,一般可以被划分为固有显着性和获得显着性两种。学理上通常采用显着性四分法将商标显着性划分为不同强度。我国商标法理论研究中大多关注传统商标的显着性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声音商标属于新型商标且其本身存在很多特殊性质,目前国内对于声音商标的显着性研究大多关于概念和制度的介绍,体系化研究和深入分析不足。本文结合国内相关立法司法实践现状,并参考域外有关法律制度,对声音商标显着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为发展中国声音商标保护制度贡献力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针对声音商标显着性进行了多维分析,并结合目前国内有关立法和司法实践,梳理借鉴域外声音商标显着性认定做法,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完善建议。本文首先概述了声音商标的研究背景,探析了声音商标的概念和特点,并运用显着性四分法对声音标识显着强度进行了分类。其次,本文对立法保护现状进行梳理,对申请现状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以“腾讯声音商标行政驳回复审案”为视角分析了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法律争议。从而指出目前我国审查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声音商标固有显着性有无及判断标准尚不明确;二是声音商标获得显着性证明标准亟待细化;叁是声音商标缺乏统一的表达形式。最后,为建立切合本国实际的判断规则,本文从声音商标显着性要件、获得显着性证明标准以及表达形式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良好的声音商标保护与健全的法律制度密不可分,可以从审查操作方法、客观标准和技术支持等层面对法律制度进行完善。首先,在审查操作方法方面,可以建立专职声音商标审查员队伍以提高审查的效率和专业度;划分声音商标显着性强度并分级审查:引入“相关公众调查”方法证明声音商标获得显着性,通过科学设计问卷并委托第叁方调查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健全审查客观标准,细化声音商标本身时长、使用时长、地理范围、投资额、广告投放量、许可情形等相关标准,减少审查成本,提高审查效率。最后,在审查技术支持方面,可以建立信息化审查方法,改进健全声音商标的公示和检索程序。(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4)

呼晓慧[5](2019)在《中国声音商标显着性判断标准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分析我国声音商标申请注册现状为切入点,对我国声音商标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提出声音商标的四分法,为在我国的申请人申请注册声音商标给予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09期)

孙华敏[6](2019)在《立体商标显着性特征的审查》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商标法修订后,立体商标成为新加入的保护客体。立体商标作为一种新型的商标,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商标而言,它更为直观,更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因而在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截至目前,我国国内核准的立体商标屈指可数,其中大量的立体商标申请因缺乏显着性被驳回。下面笔者通过分析《商标法》和《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对立体商标的判定,结合相关案例略作解析。立体商标是指仅由叁维标志或者含有其他要素的叁维标志构成的商标。立体商标可以是商品自身(本文来源于《中华商标》期刊2019年03期)

刘月庆[7](2019)在《用实证分析法探析商标显着性的审查标准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显着性之于商标权,正如独创性之于着作权,又如新颖性之于专利权"是知识产权圈里一句流行的话,足见显着性问题在商标法领域地位非凡,对其实质和审查标准的探讨可以说从未停止,属于常谈常新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面对新类型的案件,比如首例声音商标案~([1])等,对相关概念和制度的本质进行体系化总结、思考的必要性就更加突出。(本文来源于《中华商标》期刊2019年03期)

宋金玲[8](2018)在《论我国声音商标显着性审查规则的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声音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实践中,审查机关一般以声音商标的长期使用作为声音商标具有显着性的判断前提,即否认声音商标的固有显着性。这种审查规则既在国际上难寻先例,亦缺乏法律和理论依据,造成了我国实践中声音商标注册率过低之后果,影响了权利人的品牌经营,有悖《商标法》将声音商标纳入保护范围的立法本意。声音商标的固有显着性,不应被"一刀切"式地予以否定,而应遵循传统商标固有显着性的判断原理,从识别性、描述性和通用性的角度予以审查。对缺乏固有显着性的声音商标类型应予以明确,包括缺乏识别性、具有描述性或通用性的声音标志和单纯的人声朗诵标志,以此增强声音商标审查的确定性。(本文来源于《法大研究生》期刊2018年02期)

[9](2018)在《欧盟:普通法院认为判断商标显着性是否退化应同时考虑专业人士意见》一文中研究指出Mad Dogg体育用品公司在线销售男女运动服饰、各种运动设备,以及功能性健身训练器材。2000年,该公司获准注册欧盟商标SPINNING (图一),使用在第9、28 (健身设备)和41 (健身服务)类的商品和服务上。2012年,捷克某公司对涉案商标在第28和第41类上的注册提起撤销,认为SPINNING已沦为所注册用商品或服务中使用的室内骑行车的一般称谓。2014(本文来源于《中华商标》期刊2018年12期)

徐博文[10](2018)在《美欧气味商标显着性制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因气味商标的特殊属性,对气味商标显着性的认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美国商标权的取得以使用为原则,欧盟采用注册原则,其中美欧气味商标制度在实践中确定的对显着性认定大多是从"第二含义"角度进行判定的。美国和欧盟的气味商标显着性相关制度与实践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商标显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商标显着性是商标可注册性的客观要件,更是商标法的基本范畴。但商标显着性相关判定因素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裁量性,造成商标授权、确权以及发生商标侵权纠纷时认定标准不一。实际上商标的显着性是随着商标的使用而不断变化的,具有动态特征,特别是现如今我国商标注册制度所带来的商标“抢注”、“囤积”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商标注册取得制度中强调商标使用的重要性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但现如今无论是商标制度的设置还是对商标显着性的研究都是从静态角度出发,导致实践中以商标显着性的实时事实状态去判定其显着性的做法被认为与商标制度不相符,从而引发争议。而商标显着性的有无以及强弱都关系着商标的取得及其权利范围,因此,认识到商标显着性的动态变化并由此角度出发研究问题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从商标显着性动态变化特征这一角度出发,结合商标显着性动态特征影响商标取得及商标权范围的案例及相关法律规定,研究商标显着性的动态特征对不同主体商标取得的影响,探讨在商标显着性动态特征下商标权范围的影响因素,以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商标取得,并提出应当结合商标权人的主观恶意认定是否适用禁止商标权滥用原则,而不应一味否定未使用注册商标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另一方面,加强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允许未注册商标的在先使用人根据其显着性变化而援引不同的权益内容保护自身权益,方能回归商标制度的本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商标显著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杨培培.商标显着性的司法判断——以“兰州牛肉拉面”与“刷新服务”案为例[J].中华商标.2019

[2].陈佳纯.商标显着性动态特征下商标取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袁若纯.声音商标显着性认定标准研究[D].河南大学.2019

[4].吴佳琪.声音商标显着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9

[5].呼晓慧.中国声音商标显着性判断标准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9

[6].孙华敏.立体商标显着性特征的审查[J].中华商标.2019

[7].刘月庆.用实证分析法探析商标显着性的审查标准体系[J].中华商标.2019

[8].宋金玲.论我国声音商标显着性审查规则的修正[J].法大研究生.2018

[9]..欧盟:普通法院认为判断商标显着性是否退化应同时考虑专业人士意见[J].中华商标.2018

[10].徐博文.美欧气味商标显着性制度比较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商标显著性论文-杨培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