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翻译论文-沈其亮

新闻报道翻译论文-沈其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闻报道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财经新闻报道,隐喻翻译

新闻报道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沈其亮[1](2019)在《浅析财经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人类常用的认知方式之一,财经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特征明显,在进行财经新闻报道的隐喻翻译时可以通过不同的隐喻类型进行,结合财经新闻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准确、客观的对财经新闻进行翻译。(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9期)

刘丽泽[2](2019)在《新闻报道在韩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在多方面的交流不断加深,急需高素质、高水平的韩语翻译人才。翻译课程作为培养韩语翻译专业人才的重要载体,将新闻报道引入到韩语翻译教学实践中,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本文着眼培养韩语翻译实用人才,针对当前高校翻译课程中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尝试将新闻报道引进韩语翻译课堂教学中,分析把握韩语新闻报道的共性和个性特点的重要性,探讨韩语新闻报道的多种翻译方法,指出韩语翻译教学中的注意事项,给出具体针对性的翻译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议,对高校韩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比较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静[3](2019)在《《中国日报》(China Daily)时政新闻报道中常用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国家级的英文日报,《中国日报》是中国对外宣传的窗口,其时政报道专栏以国内外重大时事报道为主,作为一种特殊的英语变体,它的常用语言特色显着,本文认为,对《中国日报》时政类新闻常用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时政新闻英语词汇的使用特征,更高效地阅读英语新闻。(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9年10期)

司炳雨[4](2019)在《新闻报道立场性的翻译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翻译实践报告中的翻译材料取自新闻网站非洲全景(Allafrica.com)中有关非洲埃博拉病毒的报道,针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感悟,最终以新闻类文本中作者评价性语言的翻译所体现出的立场性进行讨论。新闻因其客观性特征,行文中鲜见作者个人评价或立场。但作为传媒手段,即便文章中少见表明态度的词汇,其整体意义也会反映出作者立场性。由此,通过对源语中评价句的翻译进行总结和分析,将原文中出现的评价句归结为肯定评价句和否定评价句,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细化。翻译过程中发现:虽然作者在句式层面实现评价、表明立场,但句子中的词汇却是表明立场的“点睛之笔”。为此,拟以语言评价系统为框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对包含态度的资源(尤其是词汇)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希望本文能为有立场性的新闻报道的翻译带来一些新的启示,提高译者对于源文本与目的语文本中评价句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17)

华旦[5](2019)在《探究新闻报道中藏汉翻译的文化流失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对当前新闻报道中藏汉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推动我国藏族与汉族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解决文化流失现象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农村青年》期刊2019年05期)

郭业文[6](2019)在《非洲基础设施发展新闻报道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进程的开展,以及新型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持续升温,非洲对于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促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非洲,实现更高层次的中非合作。翻译材料源于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推送的全面介绍非洲发展的电讯报道。本次实践旨在翻译国际各大媒体对非洲全面发展的报道,全方位介绍非洲,为公众更多了解非洲和相关研究提供窗口。翻译项目中涵盖大量介绍非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手新闻翻译资料。笔者以非洲基础设施发展的新闻报道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翻译过程中的具体案例。介绍了新闻报道翻译语言特点的同时,也相应提出了针对性的翻译方法。新闻报道中多短小词、创新词、专业词以及人名地名;标题性短句、简洁性导语句以及正文复杂句,翻译过程中可采取直译、意译、直译加注和编译等翻译方法。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积累了大量新闻英语翻译的技巧和方法。(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栗乙涵[7](2019)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新闻专题报道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化时代,英文报刊作为全球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人们了解前沿知识及动态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程度不断提高,中国读者对汉译英语国际新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高质量译文的产出与翻译理论的恰当运用密切相关,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因其对国际热点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而闻名于世。本文以该杂志在2018年6月刊登的英文专题报道《新阿拉伯改革》为翻译材料,并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新闻专题报道汉译中的运用。奈达认为翻译本质上是一种交际活动。功能对等的翻译中,译者无需苛求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之间语义成分的一一对应,而应力争实现动态、自然的信息传递,为目的语读者创造与源语读者相一致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认知。本文从词、句、篇章叁个层面探究了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新闻专题报道汉译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分析典型译例提出有效的翻译策略用于指导同类翻译实践。文化负载词、专有词汇、修辞性表达是源语文本的代表性词汇特征;右分支结构、无灵主语搭配有灵动词的结构、定语从句是具有代表性的句法特征;词汇与结构衔接、消极与讽刺语气则为独特的篇章特征。在翻译中最优化呈现以上特征,给目标语读者创造与源语读者相对等的阅读体验,直译、意译、增译、省略等翻译手段的灵活运用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适用于英语新闻专题报道汉译,对该类文本的翻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4-01)

王洋草[8](2019)在《基于新闻报道中藏汉翻译的文化流失现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翻译工作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翻译工作成为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在我国,藏汉翻译是藏汉文化交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文化有着灿烂的历史,本文就新闻报道中藏汉翻译的文化流失现象进行分析,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张燕燕,王雪[9](2019)在《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的中法新闻编译研究——以新华网2018年两会系列新闻报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加之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外想要了解中国新闻动态的人越来越多,具有重大外宣作用的新闻编译变得尤其重要。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来看,新闻编译是一种带有强烈目的性的翻译实践,要想准确而又迅速地对外传播国内新闻,满足国外读者的需求,就要根据特定读者群和特定功能来调整翻译方法,适当的对新闻进行增减、重组等,不必拘泥于原文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6期)

齐晶晶[10](2018)在《MLB新闻报道英汉笔译报告:复合形容词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笔译翻译报告基于选自ESPN官网有关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的十几篇新闻报道进行的模拟英汉翻译实践。伴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盛行,MLB在我国的影响力也逐渐提升,而ESPN作为美国主流的体育电视网络平台,是我国棒球爱好者获取国外体育新闻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翻译实践,笔者发现选取的新闻文本语言风格简明扼要,同时又创造并使用了一些复合形容词,其准确词义在字典中难以查询,其语言特征难以保持。据此,笔者总结出本项目的翻译难点为复合形容词的翻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非比喻性复合形容词;(2)比喻性复合形容词。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发现实现词汇对等以及句法对等的方式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使文本信息内容能够更准确的传达以及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由此笔者通过一些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以下翻译方法:(1)采用词义引申以及分译的方法翻译非比喻性复合形容词;(2)采用省略喻体的方法翻译比喻性复合形容词。通过本翻译报告中的翻译实践以及对不同难点翻译方法的探究,提高了笔者针对新闻文本的翻译能力。报告中提出的翻译难点和具体翻译方法,为笔者日后的翻译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8-12-01)

新闻报道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在多方面的交流不断加深,急需高素质、高水平的韩语翻译人才。翻译课程作为培养韩语翻译专业人才的重要载体,将新闻报道引入到韩语翻译教学实践中,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本文着眼培养韩语翻译实用人才,针对当前高校翻译课程中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尝试将新闻报道引进韩语翻译课堂教学中,分析把握韩语新闻报道的共性和个性特点的重要性,探讨韩语新闻报道的多种翻译方法,指出韩语翻译教学中的注意事项,给出具体针对性的翻译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议,对高校韩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比较现实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闻报道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沈其亮.浅析财经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翻译[J].传播力研究.2019

[2].刘丽泽.新闻报道在韩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

[3].刘静.《中国日报》(ChinaDaily)时政新闻报道中常用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J].新闻传播.2019

[4].司炳雨.新闻报道立场性的翻译处理[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5].华旦.探究新闻报道中藏汉翻译的文化流失现象[J].农村青年.2019

[6].郭业文.非洲基础设施发展新闻报道翻译实践报告[D].上海师范大学.2019

[7].栗乙涵.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新闻专题报道翻译[D].北京交通大学.2019

[8].王洋草.基于新闻报道中藏汉翻译的文化流失现象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

[9].张燕燕,王雪.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的中法新闻编译研究——以新华网2018年两会系列新闻报道为例[J].北方文学.2019

[10].齐晶晶.MLB新闻报道英汉笔译报告:复合形容词的翻译[D].浙江工商大学.2018

标签:;  ;  ;  

新闻报道翻译论文-沈其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