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蛋白质组学论文-赵红霞

血管蛋白质组学论文-赵红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管蛋白质组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血管性抑郁,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IPA分析

血管蛋白质组学论文文献综述

赵红霞[1](2017)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整合策略用于血管性抑郁小鼠模型病理机制探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抑郁症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精神卫生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血管性抑郁是抑郁症的一种典型的亚型,主要由血管性疾病或脑血管危险因素引起,患者的表现除了情绪异常低落、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典型的抑郁样消极症状外,还表现为行动功能障碍、精神运动性阻碍、思维缓慢,领悟能力也会明显减弱,严重的还会导致自杀。近年来血管性抑郁在重症抑郁症患者中所占比重显着升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工作、家庭及社会都影响重大。但其现状并不乐观,由于其功能障碍严重、成因复杂,临床诊断指标模糊,目前对于血管性抑郁的病理机制尚未有全面的阐释,基础性研究较为薄弱。因此血管性抑郁的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疗程长且容易复发。为了积累对血管性抑郁的基础性探索,为其机制的研究、临床诊断标志物的发现以及治疗药物的开发做出一定的贡献,本研究将基于液相-质谱平台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和代谢组学技术相结合,试图建立针对血管性抑郁小鼠模型的蛋白代谢整体调控网络,较为全面的阐释血管性抑郁对生物体的影响和扰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研究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全脑缺血(GCI)方法来构建血管性抑郁小鼠动物模型,通过对血管性抑郁小鼠海马组织的代谢组学分析和iTRAQ标记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我们共筛选得到了44个差异代谢物和304个差异蛋白质。借助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软件我们对差异代谢物和蛋白质进行了关联及整合分析,构建与血管性抑郁疾病相关联的蛋白-代谢整体调控网络。而后,我们使用LC-MS/MS,western blot和Rt-Q-PCR等技术,对生物信息学分析聚焦通路所涉及的生物分子进行了定量验证。验证结果提示机体发生了神经可塑性调节的改变、兴奋性能神经递质运输及作用的变化、神经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失衡,以及氨基酸、脂质及能量代谢的紊乱。在我们的组学分析中筛选到了这些受到扰动的通路中的蛋白质及其下游代谢物。不同层次的生物分子间的关联,将为深入研究血管性抑郁的发生机制提供更有针对性以及可信度更高的着力方向。同时这些发生变化的生物分子也将成为血管性抑郁的潜在治疗靶点或生物标志物。因此,本文呈现的这种将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信息整合来准确快速地聚焦研究方向,筛选潜在靶点及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和策略,对于像血管性抑郁这一类基础研究尚未展开、积累较为薄弱的疾病对象来说,可以为更深层次的研究缩小范围,提供更为精准,更为可信,更具开拓潜力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有助于血管性抑郁疾病进一步的药物发现和临床诊断及治疗手段的开发,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17-05-01)

潘海滔[2](2015)在《基于iTRAQ技术的子痫前期子代血管功能紊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基于于iTRAQ-2D-LC-MS/MS的子痫前期子代脐动脉血管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子痫前期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都有重大影响,宫内的不良环境可能导致成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对其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试图深入的研究子痫前期子代心血管功能紊乱的分子机制。iTRAQ结果显示我们总共鉴定到1521个蛋白质,其中1496个蛋白质具有定量信息。进一步分析得到在脐动脉血管中有53个具有显着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22个蛋白质上调表达,31个蛋白质下调表达。通过利用IPA软件进行深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了一组与心血管密切相关的蛋白质(SLIT3,CD99,FN1,DAPK3,CRKL,FBN1,C1 QBP,CSNK2B,AKR1B1,TMOD1,LRPA P1,FBN2,PRKCA),这些蛋白质与心血管疾病和功能密切相关,功能方面主要是与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最为相关,相关疾病方面则是跟高血压(hypertension)联系最为密切。我们对AKR1B1,FN1,FBN1这叁个蛋白质进行了western b lot的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在对这些心血管功能相关蛋白的上游调控分析中,我们发现miR-9-5p可以抑制AKRIB 1,FBN1,FBN2,PRKCA这四个蛋白的表达。心血管功能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显示FN1蛋白处于轴心位置。研究结果对揭示子痫前期子代的血管功能紊乱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第二部分:基于子痫前期动物模型的成年子代血管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心血管疾病的胚胎起源是全世界备受重视的研究领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子痫前期所造成的宫内不良环境会导致胎儿的血管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从而加大了子代发育过程中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但其分子机制仍有待研究。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子痫前期子代的脐动脉差异蛋白表达谱,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子痫前期子代成年后的血管功能变化,我们建立了子痫前期的动物模型,喂养子代至成年(1年)后,我们收集其胸主动脉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iTRAQ结果显示我们总共鉴定到1825个蛋白质,进一步分析可知有106个具有显着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75个蛋白质上调表达,31个蛋白质下调表达。通过IPA软件的疾病与功能分析,我们发现差异表达蛋白中有20个心血管疾病和功能都有明显相关性。其中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心血管相关功能中最为密切的,相关疾病方面则是跟动脉阻塞(occlusion of artery)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最为相关。在对这些心血管功能相关蛋白的上游调控分析中,我们发现miR-423-5p起到了抑制表达的作用,而TP53则是激活表达的作用。本原创性课题是生殖医学和代谢性疾病发生研究结合的崭新课题,研究成果将对人类胚胎源性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的阐明作出贡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12-01)

黎祥喷,何蕾,彭英[3](2015)在《人工寒潮促发高血压性脑卒中鼠的血管及脑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不同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所表达的蛋白质谱不同,为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线索和靶点。寒潮促发脑卒中目前机制未明,利用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有可能在分子机制上取得脑卒中防治的突破点。本研究通过建立有无人工寒潮处理的肾血管高血压模型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结合质谱技术鉴定并分析差异表达蛋白,初步了解人工寒潮促发高血压性脑卒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气候箱处理。分别提取假手术组、寒潮组、非寒潮组的脑组织、颈动脉蛋白样品,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建立人工寒潮处理肾高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蛋白差异表达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经Image Master 2D Platinum图象分析软件进行识别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后,切取差异蛋白质斑点胶块,胶内酶解后再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进行分析,数据库查询后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应用生物信息学,通过数据库的查找分析,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了功能分类和初步分析。Western blot验证部分关键蛋白质。结果建立了人工寒潮作用前后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从47个差异蛋白质点鉴定得到了28个不同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包括21个表达上调和7个表达下调的蛋白质。其中表达上调的2种蛋白质:突触结合蛋白1(Syt1)和异柠檬酸脱氢酶α亚基(Idh3a)处于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中心位置。结论人工寒潮对大鼠脑组织和颈动脉的蛋白质表达谱产生影响;差异表达蛋白质谱中有28种非重复蛋白质获得质谱鉴定结果,包括21种表达上调蛋白质和7种表达下调蛋白质;2种表达上调的蛋白质:突触结合蛋白I(SytI)、异柠檬酸脱氢酶α亚基(Idh3α),处于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中心位置,有可能是我们寻找的寒潮促发高血压性脑卒中的关键蛋白(本文来源于《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5-09-11)

冯洁,万虹[4](2014)在《开展蛋白质组学科研工作对提高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是生理功能的执行者,是生命现象的直接体现者,蛋白质组学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1]。目前,血管神经病学蛋白质组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4]。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仅为临床上疾病分子标志物筛查等提供科研支持,同时,将科研的最新成果转变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大大提高神经学科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卒中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王晓东[5](2014)在《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血管细胞力学信号转导与基因调控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重建(remodeling)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等的共同发病基础以及其病理的基本过程。研究表明,机械应力诱导的血管重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探索机械应力诱导动脉血管重建的分子机制,寻找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关键的标记分子和潜在的药物靶标,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的病理研究及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在低切应力(5dyn/cm2)与正常切应力(15dyn/cm2)条件下分别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应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出血管组织具有显着性表达差异的43个蛋白质。对这些蛋白采用基于Gene Ontology和IPA的功能与信号通路分析,预测了4个切应力相关的信号网络,发现了LaminA,LOX,RACK1,Rab28等新的力学敏感分子。这些分子在应力诱导血管重建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尚未见到研究报道。然后,我们采用平行平板流动腔系统对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与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s,VSMCs)加载切应力,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水平切应力条件下细胞内LaminA和LOX表达。结果证实,LaminA和LOX为力学刺激敏感分子,低切应力抑制ECs和VSMCs的LaminA表达,而促进LOX表达。应用RNA干扰和重组蛋白刺激等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了IPA预测的切应力信号通路网络中与LaminA和LOX相关的部分关键节点表达及其调控关系。由于绝大多数信号分子是通过磷酸化/去磷酸化修饰而改变其活性来发挥作用,我们又应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活细胞培养(SILAC)、色谱分离磷酸化蛋白和质谱技术,得到了周期性张应变加载条件下,VSMCs的磷酸化蛋白质随时间的表达变化及相应的磷酸化位点。基于上述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和功能分析等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方法,分析了张应变条件下VSMCs蛋白质磷酸化的表达模式,以及在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质所参与的细胞功能和信号通路,并构建了VSMCs在张应变刺激下的动态磷酸化信号网络。研究结果除揭示了新的、可能参与应力细胞内传导的信号途径外,还提示,细胞骨架结构可能直接感受应力刺激并调控多种结合(binding)蛋白活性,进而调控细胞功能,为血管细胞将细胞外机械应力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生物化学信号的“应力感受器”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为进一步深入分析上述蛋白质组学数据,揭示更多的、有价值的机械应力作用下血管细胞内信号网络信息,尤其是直接调控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信息,我们探索了应用大规模基因微阵列数据推断转录调控网络的新方法,并应用于我们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及力学信号网络构建。首先提出了平均叁元互信息(AMI3)与网络辅助回归分析算法,这一从大规模基因微阵列芯片数据重建基因调控网络的新方法,并应用大肠杆菌、酵母菌和人的B细胞微阵列数据,对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然后,我们构建了人脐静脉ECs的转录调控网络,并结合低切应力条件下ECs的基因微阵列数据与血管细胞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应用AMI3结合网络辅助回归分析,构建了ECs响应切应力的信号转导与转录调控耦合网络,更全面地描述了机械应力在血管细胞内从信号转导到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然后,我们提出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图元相互作用的概念,并预测了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发现,疾病基因之间的图元相互作用与普通基因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用图元相互作用构造新的得分指数,可用来鉴定疾病基因。我们基于OMIM数据库中已知疾病基因信息,采用弃一法交叉检验,发现基于图元相互作用的疾病基因鉴定方法与之前的随机游走和Endeavour等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最后,我们将经过验证的上述方法用于预测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基因,得到了NOS2与VEGFR1等12个新基因。上述研究基于蛋白质组学与计算生物学方法,构建机械应力作用下血管细胞内信号转导与转录调控网络,发现了新的可能参与机械应力感受、细胞内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的分子,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中部分分子的表达水平和相互关系进行验证。本研究为全面、深入了解应力调控血管重建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向,为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提供了潜在靶向。(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4-02-01)

高戈[6](2013)在《血管功能药理学以及重大心脏疾病的致病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常见的叁种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不同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论文第一部分对治疗冠心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外科手术中移植血管的功能进行了药理学研究。第二部分对心脏瓣膜病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同时对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PLAGL1基因进行了突变分析的研究。第一部分血管功能药理学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研究背景及目的:移植血管痉挛仍然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挑战。临床上钙拮抗剂常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本部分我们将对新型第叁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阿折地平在人体内乳动脉中对于血管收缩的抑制效应进行研究。内皮细胞胞内的钙调节依赖于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s)。标准型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Cs)目前被认为是血管内皮细胞中最重要的钙离子透过性阳离子通道而TRPC3通道被报道在动物动脉中与血管的舒张功能相关。然而,TRPCs在人体动脉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我们对科研假说,标准型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在人体动脉中发挥作用,进行了验证。实验方法:离体的内乳动脉环(n=68,来自28个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在myograph上进行两方面研究:阿折地平对KC1和U46619预收缩的内乳动脉的舒张作用以及在正常血药浓度时阿折地平对收缩的抑制作用。人体内乳动脉环(n=42,来自28个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按如下方法在myograph上进行研究:分别作出以U46619(-8log M)预收缩后乙酰胆碱的浓度依赖性舒张曲线,记录在加入SKF96365(10μmol/L)或者Pyr3(3μmol/L)孵育前后曲线的变化。同时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对TRPC3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实验结果:阿折地平能够几乎完全舒张KCl(96.5%±0.7%)或U46619(96.5%±1.4%)预收缩的人体内乳动脉(n=8)且对KCl的敏感性相对U46619更高(EC50:-7.49±0.21vs-6.03±0.11log M,p<0.01);预孵育阿折地平(-6.1log M)可以有效的抑制KCl(最大收缩值从25.8±2.2mN下降至16.0±1.5mN,p<0.01)或U46619(最大收缩值从30.6±4.0mN下降至16.5±2.2mN,p<0.05)引起的人体内乳动脉收缩。由乙酰胆碱引起的最大舒张值由于非特异性阳离子通道抑制剂SKF96365(48.2±3.7vs.66.0±0.9%in control,p<0.01)或TRPC3通道特异性抑制剂Pyr3(58.4±2.3%vs.67.7±1.1%in control,p<0.01)而明显减小。同时,在人体内乳动脉中检测到TRPC3通道蛋白的表达。实验结论:阿折地平对于不同类型的血管收缩剂在人体内乳动脉中引起的收缩均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因此,阿折地平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有望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移植血管的痉挛。TRPC3通道存在于人体内乳动脉中,并且在乙酰胆碱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中发挥功能。本部分研究提示TRPC3可能成为在内皮功能障碍疾病如冠心病中潜在的保护内皮功能以改善移植血管远期通畅率的靶点。第二部分重大心脏疾病的致病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研究背景及目的:心脏瓣膜病的遗传基础和蛋白质组学研究能够为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重要信息。然而,关于心脏瓣膜病(VHD)包括风湿性(RVD)和退行性心脏瓣膜病(DVD)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尚不明确。本部分实验意在探索血浆中表达量变化与心脏瓣膜病的病理变化相关的蛋白质。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许多遗传学研究提示PLAGL1基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相关。本部分的研究意在鉴别PLAGL1基因中潜在的致病突变,为单纯性室间隔缺损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实验方法:。采用双向电泳联合质谱的方法对RVD.DVD和正常人群对照组的血浆进行差异蛋白质的检测。同时对找出的差异蛋白中可能与VHD病理变化相关的蛋白质进行ELISA验证。300例单纯性VSD患者和300例健康人群PLAGL1基因中两个编码蛋白的外显子经PCR扩增后,PCR产物采用ABI公司3730自动测序仪测序。应用CLCworkbench software对PLAGL1蛋白进行多物种氨基酸保守性分析。实验结果:双向电泳联合质谱共找出差异蛋白点18个,包括14个蛋白质或者多肽。对两个上调的(补体C4A和碳酸酐酶1)和叁个下调的(血清铁传递蛋白、alpha-1抗胰凝乳蛋白酶和波连蛋白)可能与VHD病理变化相关的蛋白质进行ELISA验证。补体C4A在RVD病人血浆中含量(715.8±35.6vs.594.7±28.2ng/ml, n=40,P=0.009)以及碳酸酐酶1在DVD病人血浆中含量(237.70±15.7vs.184.7±10.8U/L,n=40,P=0.007)均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升高。血清铁传递蛋白在RVD病人血浆中含量(2.36±0.20vs.2.93±0.16mg/ml,n=40,P=0.025)以及alpha-1抗胰凝乳蛋白酶在RVD病人血浆中含量(370.0±13.7vs.413.0±116μg/ml,n=40,P=0.019)较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此外,波连蛋白在RVD病人(281.3±11.0vs.323.2±10.0μg/ml,n=40,P=0.006)和DVD病人(283.6±11.4vs.323.2±10.0μg/ml,n=40,P=0.011)血浆中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在PLAGL1基因两个编码蛋白的外显子中未检测到任何错义突变或移码突变,只在编码蛋白的外显子2中检测到一个同义突变(c.486A>G,p.E162E).突变位置的密码子翻译的谷氨酸在与其他物种的比对中显示具有保守性。实验结论:补体C4A在RVD病人血浆中含量的上升,碳酸酐酶1在DVD病人血浆中含量的上升,血清铁传递蛋白在RVD病人血浆中含量的下降以及alpha-1抗胰凝乳蛋白酶在RVD病人血浆中含量的下降为VHD提供了可能的生物标记物。同时,与瓣膜形成相关的蛋白——波连蛋白在RVD和DVD病人血浆中含量均降低提示在这些病人中可能存在基因缺陷。我们在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患者PLAGL1基因编码蛋白的外显子2中检测出一个同义突变,尽管这个突变并未造成氨基酸的变化,但这个突变仍可能与PLAGL1基因的表达调控相关,比如甲基化作用。(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3-05-01)

齐颖新,王晓东,杨煜晨,姜宗来[7](2012)在《基于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数据构建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应力信号转导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应变调控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分化异常在高血压血管重建(remodeling)病理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VSMCs感受应力刺激,并将力学刺激转导为细胞内信号从而调控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仍不明了。由于绝大多数信号分子是通过磷酸化/去磷酸化修饰而改变其活性来发挥作用,我们应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活细胞培养(SIL-AC)、色谱分离纯化磷酸化蛋白和质谱技术相结合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10%周期性张应变加载条件下、大鼠胸主动脉VSMCs内磷酸化蛋白质随时间的表达变化及相应的磷酸化位点,并构建了VSMCs在张应(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2-10-11)

马艳红[8](2011)在《Salusinβ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大鼠心脏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与许多心血管活性物质相关。Salusins是2003年发现的内源性多肽,它包括28个氨基酸的Salusin和20个氨基酸的Salusinβ两种。目前的研究发现它们具有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内钙离子浓度及诱导myc、fos等基因表达、刺激VSMCs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效应,可以迅速且明显地降低大鼠血压与心率,同时也是心肌细胞生长和肥大的重要调节肽,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和改善缺血再灌后心功能的作用,并且有显着的抗心肌细胞凋亡损伤效应,对大鼠心脏还有负性变力和负性变时的调节作用。目前的研究对上述效应的发生机制仍未明确,因此我们以Salusinβ为研究对象,从以下两个部分展开研究,加深内源性多肽Salusinβ对心血管系统调节作用的认识,寻找可能用于相关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靶标,并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目的观察Salusin?对大鼠VSMCs中c-Fos、c-Ju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Salusin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只,两组在0.5h、1h、2h、4h和24h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经股静脉向Salusinβ组大鼠体内注射5nmol/kg的Salusin?,对照组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0.5h、1 h、2h、4h和24h后用多聚甲醛灌注大鼠,取其胸主动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两组胸主动脉血管环中0.5h、1h、2h和4h c-Fos、c-Jun蛋白的表达量,24小时PCNA的表达量。研究结果:1.c-Fos的表达情况:Salusinβ组的c-Fos表达量随时间点逐渐增加,至2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4h时降至对照组水平。0.5h与4h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0.5、4h分别与1、2h两两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的c-Fos表达量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Salusinβ组的c-Fos表达量在0.5、4h时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1、2h时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c-Jun的表达情况:Salusinβ组的c-Jun表达量随时间点逐渐增加,至2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4h时降至略高于1h水平。0.5、1、2h和4h之间两两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的c-Jun表达量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Salusinβ组的c-Jun表达量在0.5h时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1、2、4h时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24h Salusinβ组的PC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明显增高(P<0.01)。研究结论研究发现Salusin?能够上调在体大鼠VSMCs中c-Fos、c-Jun和PCNA表达,从而提示Salusinβ可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有增殖作用。研究目的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技术,研究Salusinβ作用24小时后的心肌组织蛋白质组差异性表达,并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探讨Salusinβ产生心脏效应的发生机制。研究方法将1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Salusin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只。经股静脉向Salusinβ组大鼠体内注射5nmol/kg的Salusinβ,对照组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24h后断头处死大鼠。取部分左心室心肌组织,将每组心肌组织收集于同一个EP管中,提取左心室肌的总蛋白。蛋白样品首先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凝胶染色、图像扫描,然后使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 5.0 software图像软件进行差异分析,将差异蛋白点胶内酶切后,点样于不锈钢板上,室温自然干燥后在德国Bruker Daltonics autoflex MALDI-TOF-MS型质谱仪上进行分析,为提高分析结果,使用德国Bruker Ultraflex III TOF/TOF型质谱仪进行串联质谱分析。最后用Mascot搜索引擎从SwissProt数据库中啮齿类目录中完成质谱分析的蛋白质鉴定。研究结果对照组心肌2DE图经图像分析后检测到(1828.33土29.14)个蛋白点,Salusinβ组检测到(1851.33土23.01)个蛋白点。图像分析结果得到了12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8个蛋白点在Salusinβ组在显著下调,4个蛋白点在Salusinβ组在显著上调。采用MALDI-TOF-MS和MALDI-TOF/TOF对13个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最终鉴定出13个差异蛋白,它们分别涉及生物氧化、能量代谢、应激、发育及与其他蛋白、离子结合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Salusinβ产生心脏效应可能与鉴定的13种蛋白在体内参与的生物氧化、能量代谢、应激、发育及与其他蛋白、离子结合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相关,尤其与生物氧化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1-04-01)

张海宁[9](2011)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脑突触小体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在AD患者脑组织中存在多个突触蛋白表达异常,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前即有突触数量的下降,且其缺失程度与痴呆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故目前认为突触损伤致传递功能障碍是AD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环节。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目前老年期认知功能障碍中最常见且有希望防治的类型之一。慢性脑缺血是导致VCI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慢性脑缺血也伴有突触的损伤,但突触的改变在VCI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找出慢性脑缺血致VCI大鼠额叶、海马突触小体内差异蛋白的表达,从分子水平探讨突触改变在VC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应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制备慢性脑缺血致VCI模型;于术后2 w、4w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法提取额叶、海马突触小体;应用2D-DIGE结合MALDI-TOF MS鉴定出模型组与对照组不同脑区突触小体内蛋白的差异表达。结果鉴定出不同时间点突触小体内有9种差异蛋白表达:①6种与突触小体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ATP合成酶β、NADH脱氢酶(辅酶Q) Fe-S蛋白1(NDUFS1).泛琨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蛋白1 (UQCRC1)、二氢硫烯酸乙酰转移酶(PDC-E2)、异柠檬酸脱氢酶3α前体(IDH3A)、苹果酸脱氢酶(MDH)多数在术后2w升高,4w恢复至对照组水平;②hsp70于术后2w升高,4w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③G蛋白α在术后2w下降;④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1(VDAC1)在术后4w额叶升高。通过分析不同时间点慢性脑缺血致VCI大鼠突触小体内9种差异蛋白的变化趋势:在突触内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叁羧酸循环相关的代谢酶、电子传递链中蛋白NDUFS1、UQCRCl及ATP合成酶在2w时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至4w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推测在慢性脑缺血致VCI大鼠可逆脑损伤时间窗内(4w以内)突触功能存在代谢储备。其中NDUFS1及UQCRC1的升高还与活性氧产生有关,可能造成线粒体失功能,继而造成突触氧化损伤、细胞凋亡。hsp70的短暂升高可能是机体的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的保护机制;G蛋白α亚单位在慢性脑缺血致VCI大鼠模型术后2w额叶有短暂的下降,其具体是否对认知产生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代谢储备功能及Hsp70、Ga的变化提示在慢性脑缺血致VCI早期存在的抗氧化应激、抗凋亡作用,可能与突触功能的保留有关,后期上述保护机制消失,并且随着VDAC1升高及其促进凋亡导致了VCI发病。VCI概念的提出强调早期诊断,VCI涵盖了那些没有达到痴呆标准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针对这部分患者的早期干预,预防、延缓其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对慢性脑缺血致VCI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寻找可能的治疗靶点、及早干预将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VDAC1与线粒体通透性、细胞凋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在VCI发病机理中的具体机制也将成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关于血管性痴呆与AD二者是否有共同的发病机制也将继续受到关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1-03-01)

刘盛东[10](2010)在《肝细胞癌肝内血管侵犯相关分子标记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细胞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排名第叁的癌症杀手,在我国则居第二位。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肝癌患者的生存率相比上个世纪有了较大提高,但术后高复发率和转移率使肝癌患者的预后难以再上一个台阶,即使作肝移植,转移复发仍然是肝癌面临的首要问题。肝癌的血管侵犯,通常指肉眼癌栓,表现为由癌细胞团块和血栓组成的栓子堵塞门静脉或肝静脉主干,当肉眼癌栓形成后,几乎丧失了手术根治的可能性,术后转移和复发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如果能在癌栓形成的早期阶段即微血管侵犯阶段,或称微癌栓,形成时就能发现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阻止其向肉眼癌栓发展,则能提高肝癌的术后生存率,降低复发和转移,明显改善其预后。但微癌栓只能通过手术切除后的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而确定,无法在术前明确诊断,因此亟待能够筛查肝癌微血管侵犯的蛋白标记物的出现。蛋白质组学研究主要依赖叁大技术,即蛋白质组的制备分离、蛋白质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PAGE)以及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LC)是最主要的分离技术。质谱通过准确测量相对分子质量以及肽指纹谱来鉴定蛋白质和多肽,质谱在鉴定过程中则需要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等相配合,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数量极其庞大的生物信息数据。蛋白质组学用于肝癌的研究主要包括发现新的肿瘤标记物、寻找新的治疗靶点、阐明肿瘤发病机制、提供肿瘤对治疗的反应等信息以指导个体化治疗等。血清作为临床上较易获得的样本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信息,能诊断多种疾病的发生和监测机体的总体情况,其中所含的多种蛋白质常常用于临床检验,因此选用血清样本作为寻找肝癌微血管侵犯的标志物拥有极大潜力。然而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困难在于其蛋白质组成高度复杂,蛋白质的浓度动态范围超过10个数量级,具有标记物价值的蛋白质往往被高丰度蛋白质所掩盖而不能被发掘。本实验应用安捷伦公司的高丰度蛋白亲和色谱柱(Agilent Human 14 Multiple Affinity Removal System Columns, MARS)去除掉了血清中14种高丰度蛋白质有效地使这一困难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在与液相色谱分离技术配套的各种定量技术中,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RAQ)技术以其可同时比较多至8种样品的优势获得广泛应用,该技术以报告离子的丰度来表示蛋白质的相对含量,简化了质谱数据的分析过程;其采用的多种同位素编码的标签标记多肽的氨基端或多肽链赖氨酸残基上的氨基基团,标记效率高,提高了蛋白质组分析的覆盖率和定量的准确性。本课题采用iTRAQ定量技术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对无血管侵犯、微血管侵犯和肉眼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寻找与肝癌血管侵犯相关的差异蛋白。鉴定得到75种蛋白质,其中叁组样本间的含量差异在20%以上的蛋白34种,由于其中所包含的7种蛋白属于MARS针对的高丰度蛋白,而且在免疫吸附的过程中清除的不彻底可能会使得定量结果发生偏倚,因此我们将另外27种蛋白质认定为差异蛋白。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了解到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在抗原递呈、细胞运动、碳水化合物代谢、细胞间信号转导和相互作用以及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微血管侵犯组与无血管侵犯组相比,12种蛋白表达上调,8种蛋白表达下调;肉眼血管侵犯组与无血管侵犯组相比,8种蛋白表达上调,6种蛋白表达下调。根据一定标准选取了5种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验证,其中血清对氧磷酶1(PON1)的表达情况与iTRAQ结果高度一致,是极有潜力的标记蛋白。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验了PON1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发现叁组患者肝癌组织中PON1的表达差异与血清一致,癌旁组织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且癌旁组织表达高于相应的癌组织。本实验研究表明,PON1作为血清中的一种抗氧化蛋白,可能对肿瘤细胞的转移有重要影响,有希望作为早期诊断肝癌微血管侵犯的血清蛋白质标记物。潜在应用价值应用iTRAQ联合LC-MS/MS技术,是较新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之一,并且被证明行之有效,本研究筛查出的一种血清抗氧化蛋白——血清对氧磷酶(PON1)与肝癌血管侵犯具有显着相关性,是潜在的诊断肝癌血管侵犯的标记物和治疗新靶点。创新点本课题首次将肝癌的微血管侵犯的概念从传统的肝癌门静脉癌栓的概念中细分出来加以针对性研究,有利于寻找到能诊断肝癌血管侵犯早期阶段的生物标记物;利用亲和色谱柱去除了血清中的高丰度蛋白质,有效提高了血清中具有潜在标记物价值的蛋白的检出率;利用iTRAQ联合LC-MS/MS技术,克服了以往传统技术上的一些弱点。本研究筛查出一系列与肝癌血管侵犯存在相关性的差异蛋白分子,其中血清对氧磷酶(PON1).与肝癌血管侵犯的相关性得到进一步证明,为探索可用于临床上诊断肝癌血管侵犯的标记物和干预肝癌血管侵犯的新靶点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0-04-15)

血管蛋白质组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一部分基于于iTRAQ-2D-LC-MS/MS的子痫前期子代脐动脉血管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子痫前期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都有重大影响,宫内的不良环境可能导致成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对其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试图深入的研究子痫前期子代心血管功能紊乱的分子机制。iTRAQ结果显示我们总共鉴定到1521个蛋白质,其中1496个蛋白质具有定量信息。进一步分析得到在脐动脉血管中有53个具有显着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22个蛋白质上调表达,31个蛋白质下调表达。通过利用IPA软件进行深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了一组与心血管密切相关的蛋白质(SLIT3,CD99,FN1,DAPK3,CRKL,FBN1,C1 QBP,CSNK2B,AKR1B1,TMOD1,LRPA P1,FBN2,PRKCA),这些蛋白质与心血管疾病和功能密切相关,功能方面主要是与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最为相关,相关疾病方面则是跟高血压(hypertension)联系最为密切。我们对AKR1B1,FN1,FBN1这叁个蛋白质进行了western b lot的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在对这些心血管功能相关蛋白的上游调控分析中,我们发现miR-9-5p可以抑制AKRIB 1,FBN1,FBN2,PRKCA这四个蛋白的表达。心血管功能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显示FN1蛋白处于轴心位置。研究结果对揭示子痫前期子代的血管功能紊乱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第二部分:基于子痫前期动物模型的成年子代血管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心血管疾病的胚胎起源是全世界备受重视的研究领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子痫前期所造成的宫内不良环境会导致胎儿的血管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从而加大了子代发育过程中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但其分子机制仍有待研究。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子痫前期子代的脐动脉差异蛋白表达谱,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子痫前期子代成年后的血管功能变化,我们建立了子痫前期的动物模型,喂养子代至成年(1年)后,我们收集其胸主动脉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iTRAQ结果显示我们总共鉴定到1825个蛋白质,进一步分析可知有106个具有显着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75个蛋白质上调表达,31个蛋白质下调表达。通过IPA软件的疾病与功能分析,我们发现差异表达蛋白中有20个心血管疾病和功能都有明显相关性。其中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心血管相关功能中最为密切的,相关疾病方面则是跟动脉阻塞(occlusion of artery)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最为相关。在对这些心血管功能相关蛋白的上游调控分析中,我们发现miR-423-5p起到了抑制表达的作用,而TP53则是激活表达的作用。本原创性课题是生殖医学和代谢性疾病发生研究结合的崭新课题,研究成果将对人类胚胎源性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的阐明作出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管蛋白质组学论文参考文献

[1].赵红霞.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整合策略用于血管性抑郁小鼠模型病理机制探索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

[2].潘海滔.基于iTRAQ技术的子痫前期子代血管功能紊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5

[3].黎祥喷,何蕾,彭英.人工寒潮促发高血压性脑卒中鼠的血管及脑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C].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5

[4].冯洁,万虹.开展蛋白质组学科研工作对提高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性[J].中国卒中杂志.2014

[5].王晓东.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血管细胞力学信号转导与基因调控网络[D].上海交通大学.2014

[6].高戈.血管功能药理学以及重大心脏疾病的致病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

[7].齐颖新,王晓东,杨煜晨,姜宗来.基于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数据构建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应力信号转导网络[C].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2

[8].马艳红.Salusinβ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大鼠心脏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

[9].张海宁.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脑突触小体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

[10].刘盛东.肝细胞癌肝内血管侵犯相关分子标记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

标签:;  ;  ;  ;  

血管蛋白质组学论文-赵红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