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透视论文-李社教

美学透视论文-李社教

导读:本文包含了美学透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星堆文化,器物,造型,传神

美学透视论文文献综述

李社教[1](2019)在《宗教“传神”与艺术“传神”——叁星堆器物造型的文化美学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神"是中华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考察,这一美学范畴是从宗教范畴演变而来。叁星堆文化器物造型的原因源于"神",其内涵是象征"神",其手法和效果是表现"神",叁星堆文化的器物造型正反映出中国古代从传宗教之"神"到传艺术之"神"的演化轨迹。(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君[2](2019)在《女性视角下文艺美学的风格与评价——评《女性主义文艺美学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受"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以及后期"全盘西化"的误导,我国陷入了一个长期的令中国学界尴尬的"西化"怪圈,对"女性主义"的研究也不例外。而事实是,女性主义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后,在西方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而在我国却是"杨家有女初长成"。而西方中心话语对中国的边缘化,使得中国问题难以获得平等的对待,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其实,当代中国女性已经有了明显的话语意识,出现了女性书写权利、女性颠覆意识等。陈凤珍教授长期致力于女性主义美学的研究,带着(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9年07期)

左剑峰[3](2019)在《百年中国美学的多维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内涵异常丰富,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学术与意识形态、精神追求与商业消费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可以说,其复杂程度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百年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众多知名美学学者发挥己长,展开多向度、多层面和多样化探讨。《美学的(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06-26)

高雪蓉[4](2019)在《图像性与图象性:基于“焦点透视”与“以大观小”理论的中西绘画空间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焦点透视是西方绘画空间表现的经典法则,以大观小是中国山水绘画空间之法。文章基于对这两种经典理论的研究,分别对两种理论影响下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试图呈现出西方绘画空间中的图像性以及中国绘画空间的图象性。(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9年05期)

王慧[5](2019)在《阴柔之美 言外之致——姚鼐墓志铭叙事艺术的美学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姚鼐在古文理论方面造诣颇深,提出"阴柔阳刚""以诗为文""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等理论,非常看重古文的文学性。墓志铭作为其散文理论的实践对象之一,姚鼐打破了墓志铭原有的写作程式,在叙事方面别出心裁,使其墓志铭在保留了历史真实的情况下也具备了很高的文学价值,故姚鼐的墓志铭在我国墓志铭发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潘端伟[6](2018)在《中华美学精神的时空维度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民族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中形成其特定的时空观。而这种时空观形成的过程,也是先民们对宇宙自然审美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华美学的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具有时间带动空间、时空圆融一体的特点。同时中华美学又在对时空超越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超脱和自由。学习中华美学要扎根于中华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本文来源于《上海视觉》期刊2018年02期)

彭秀良,魏占杰,雷明[7](2019)在《白洋淀水工程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美学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水工程美学原理,透视白洋淀水工程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根据对都江堰、红旗渠和赵州桥叁个水利工程景区的空间秩序分析,白洋淀水工程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需要保持原有水工程建筑物的格局与气度,以景观自身的生存形态为审美标准,多维度呈现水工程的美感。(本文来源于《北京规划建设》期刊2019年02期)

龙星源[8](2019)在《基于英美学史上的人文精神透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美文学课作为英文专业的主导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那么这篇文章用以讲述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含义,可以让学习它的人对于英美文学史中的各大观点有所了解,并且体会到它的精髓所在,最后可以达到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出现前所未有的人文精神文化,对英美人文精神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3期)

滕斌[9](2019)在《新世纪以来大陆喜剧电影的美学症候、文化透视及理论省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联姻消费市场的大陆喜剧电影在"笑果"制作上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之时,也使得其成为文化投资者们"圈钱"的"新舞台"。高票房收入的背后,暴露出了大陆喜剧电影在喜剧立足点飘忽不定、喜剧价值观模糊以及任由喜剧电影滑向低格的感性之乐等艺术症结。喜剧品格的萎缩及虚无主义狂欢的盛行,与喜剧思维的偏离、喜剧意义传达的随意与任性不无关系,加之商业美学放弃艺术的抵抗性原则让不少喜剧电影成了单一的浅层消费符码。健全的喜剧电影,不仅需要有理性的构思能力及艺术策略来呈现当下社会现实矛盾和人性自身缺陷所内蕴的喜剧性,而且也要在艺术创造的自由境界中于人与社会之反常、不协调等所导致的可笑之处来实现对自我乃至现实的审视、批判和超越,这才是大陆喜剧电影应有的叙事伦理及艺术生命力之所在。(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刘伟[10](2018)在《死亡:生命终极之舞——从死亡美学透视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睡眠意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麦克白》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充满血腥暴力的作品之一。剧中充斥着大量关于睡眠的描写,这些意象隐含了关于死亡主题的深刻表达。本文试从死亡美学的角度对剧中邓肯、麦克白及麦克白夫人的睡眠进行意象分析,诠释该剧的悲剧意义,进一步探讨莎翁的死亡观,澄明生命美的本真。(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36期)

美学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以及后期"全盘西化"的误导,我国陷入了一个长期的令中国学界尴尬的"西化"怪圈,对"女性主义"的研究也不例外。而事实是,女性主义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后,在西方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而在我国却是"杨家有女初长成"。而西方中心话语对中国的边缘化,使得中国问题难以获得平等的对待,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其实,当代中国女性已经有了明显的话语意识,出现了女性书写权利、女性颠覆意识等。陈凤珍教授长期致力于女性主义美学的研究,带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美学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1].李社教.宗教“传神”与艺术“传神”——叁星堆器物造型的文化美学透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刘君.女性视角下文艺美学的风格与评价——评《女性主义文艺美学透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9

[3].左剑峰.百年中国美学的多维透视[N].文艺报.2019

[4].高雪蓉.图像性与图象性:基于“焦点透视”与“以大观小”理论的中西绘画空间美学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9

[5].王慧.阴柔之美言外之致——姚鼐墓志铭叙事艺术的美学透视[J].池州学院学报.2019

[6].潘端伟.中华美学精神的时空维度透视[J].上海视觉.2018

[7].彭秀良,魏占杰,雷明.白洋淀水工程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美学透视[J].北京规划建设.2019

[8].龙星源.基于英美学史上的人文精神透视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9

[9].滕斌.新世纪以来大陆喜剧电影的美学症候、文化透视及理论省思[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刘伟.死亡:生命终极之舞——从死亡美学透视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睡眠意象[J].青年文学家.2018

标签:;  ;  ;  ;  

美学透视论文-李社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