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摘要: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对房屋建筑工程至关重要,但是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制作工艺难以掌握,所以必须要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该工作。在设计以及施工的全过程中严把好质量关,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本文探讨了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技术

前言: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需要严格的把关,钢筋混泥土施工技术十分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一些因素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所有的技术工艺都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严格执行,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在不断的实践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会越来越完善。

一、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

1.1水泥温度变化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泥水化过程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如混凝土结构较厚,因其自身又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使得水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在混凝土内部热量不断累积。而混凝土表面水分易蒸发,温度冷却快,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差增大。内热外冷导致混凝土表面冷缩,内部热胀产生的应力,相互约束。受到外界约束的作用,根据混凝土自身的特性,高温时弹性变量小,产生的变形较小,混凝土内产生的应力也较小。当混凝土内由于水化热得不到散发而膨胀使表面变形,变形会遭到内部应力的约束,但内部应力超出极限值时,变形较大,结构内随之产生较大应力,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产生温度裂缝。在后期的降温过程中,因受到基础混凝土或老混凝土的约束,也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外部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时,就会出现裂缝。

1.2钢筋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的影响

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若设计不当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造成混凝土开裂。粗细骨料的粒径越细小、针片含量越多,混凝土的用灰量、用水量越多,收缩量就会越大;混凝土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的选择或者掺加量不当,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水泥品种的原因,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干缩性较大,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干缩性较小;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原因,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小、早期强度越高对混凝土开裂的影响越大;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易开裂。

1.3外部气温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外部气温的影响很大,外部气温出现乍冷乍热,内外层混凝土温差会急剧增大,温差大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是极为不利的,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为温差引起温度应力的变化,温差大,随之温度应力也会变大。比如在高温条件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混凝土内部热量难以消散,内部温度升高,加上不易散热,混凝土内部热量不断的累积,持续时间长,内部的体积膨胀,强度不能承受表面的急剧收缩,产生的体积内涨外缩,从而导致裂纹产生。因此,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尽量消除或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才能尽可能地避免钢筋混凝土出现裂缝。

二、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2.1科学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该突出对裂缝的控制,构件选型时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该尽量简单,合理调整承重结构的受力情况,使荷载均匀分布,达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合理地设置伸缩缝及后浇带,当建筑构件体形庞大或不规则时,应在合理位置预留后浇带。

2.2控制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

在钢筋混凝土拌制中重点对水泥、骨料、外加剂进行严格的技术与质量控制,要根据设计与施工条件选择适于强度形成和预防裂缝的水泥品种,杜绝早强性、高水化热水泥的使用,同时应该添加一定量的减水剂、粉煤灰、延时剂,以此来控制水灰比,减少裂缝的产生。

2.3混凝土的配合比

为了防止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应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具体的措施如下:要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和含泥量,掺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选择恰当的水灰比,并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原则下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可加入早强剂、缓凝剂、速凝剂、引气剂、减水剂等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夏天高温天气拌合混凝土时可用冰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温度;浇筑厚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

2.4注意混凝土构件的运输过程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吊装时,吊装点的设计应尽量合理,横向加固应牢靠,并设置牵引所;在运输混凝土构件的过程中,应做牢固捆绑,避免由于吊装过程或运输过程的晃动或者碰撞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2.5施工工艺

利用施工工艺措施控制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浇筑时要控制好浇筑层厚度和浇筑的速度以便于散热。在浇注时,可采用分层分段施工的方法,降低单位浇筑体积,扩大散热面积,利用浇筑面来散热。可在混凝土拌合物拌合用水中加入部分碎冰,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好入模温度和坍落度。还可采用人工导热,预埋冷却水管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温度。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上的油渍、泥浆等污物和氧化铁皮进行清除,以免影响粘结力。钢筋的位置、规格和保护层厚度要符合设计的要求。模板及支架结构应简单,制造与装拆方便,并且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模板安装的位置要准确、牢固,在施工中应避免变形。混凝土运输、浇筑的全部时间应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振捣操作应合理,过分地振捣对混凝土的均匀性有害,但振捣不足又不能保证混凝土应有的密实度,要恰到好处,以使得混凝土表面现出浮浆、不再出现气泡并不再沉落为准。

2.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便达到更好效果:首先要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度、湿度变形的影响,防止有害的收缩;其次要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性能。

混凝土的保温要达到的要求如下: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幅度,以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要防止混凝土温度超低,使混凝土在施工期的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防止旧混凝土与新混凝土之间温差过大,以减少新旧混凝土间的约束。

另外,养护是为了使混凝土正常硬化,强度增长,不受或少受外界影响。常用的养护方法有保湿覆盖或喷洒养护剂等方式,在雨天或养护水充足的条件下,可采取洒水湿养护方式,对一般的混凝土结构,要减少表面收缩,防止龟裂是可行的。要在达到规定时间或强度后方可拆模,当气温骤降时应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内外产生过大温差;施工中长时间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冬季或寒冷天气时应采取保温措施,拆模后要立即覆盖或及时回填,消减外界气候的影响。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危害是巨大的,它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使用功能和观瞻,加速钢筋内部的锈蚀,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安全使用年限,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危害。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及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就能大大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或将裂缝数量控制在最小程度范围内。要防治兼施,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让给使用者更安心。

参考文献:

[1]张海婷.浅谈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J].河南建材.2013(06)

[2]杨丽.浅析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J].江西建材.2015(08)

[3]李鸿鹏.工民建混凝土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5)

[4]付军涛.钢筋混凝土裂缝及防治浅析[J].科技信息.2011(21)

标签:;  ;  ;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