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结合技能训练对乒乓球球技影响的实验研究

体能结合技能训练对乒乓球球技影响的实验研究

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本文以鮀滨职业技术学校乒乓球校队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些学生的体能素质进行训练,考察他们体能素质发展对乒乓球技术提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体能与技术结合发展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发展,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水平。

关键词:乒乓球体能训练技能提高

一、体能结合技能训练实验研究的背景分析

目前很多学校乒乓球教练员不重视体能训练,认为练技术比练素质更重要,对体能没有作出严格细致的质量要求,甚至有时技术训练计划完成后,整堂课就结束了。长此以往的轻视体能训练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差,在大负荷的训练和比赛中体能跟不上,直接影响了比赛的成绩。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根据鮀滨职业技术学校乒乓球校队在校学生的体能与乒乓球技能状况,引入了体能训练结合技能发展的训练模式,通过提高其体能,以更扎实地发展球队运动员的乒乓球技术,以期在比赛中不仅占技能优势,还可以在体能上独占一方。

二、体能结合技能训练实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鮀滨职业技术学校乒乓球校队的36人为对象,其中男24人、女12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主要通过中国期刊网和其他网络知识查询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并阅读了大量乒乓球体能与技能训练方面的书籍,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和技术资料。

(2)访谈法。专家访谈——针对研究的意义及可行性,确定乒乓球技能训练结合体能训练的训练方法论的相关知识、理念、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问题,走访有关教学、乒乓球教育训练专家,以实现本研究的有效性判断。学生访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就有关上课情况以及学生的感受进行交流,获取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整理有效数据,以备统计分析之用。

(3)数理统计法。将调查、实验的相关数据收集整理,输入电脑,运用SPSS11.5、MicrosoftExcel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4)对比实验法。通过技能结合体能训练提高技能的训练方法在训练中的有效实施,在实验组(采用技能结合体能的训练方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技术训练方法)中采集所需数据以进行训练效果分析。

三、体能结合技能训练实验的实施与控制

1.实验教学的内容。

实验组的内容有两个,分为技能和体能。其中技能训练内容为乒乓球的正手拉球、反手搓球、正手拉反手挡三项技能;体能训练内容为柔韧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速度素质的基本训练。对照组只有技能课程内容,即乒乓球的正手拉球、反手搓球、正手拉反手挡等三项技能。

2.教学实验的控制。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由同一老师即本人进行授课,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内容、场地器材、教学进度等均为一致。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教学实验的进行,避免学生知道自己作为实验对象产生异常的心理影响。考试测评工作是由两位乒乓球专任教练共同完成,从而保证测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教学实验的实施。

(1)教学实验的设计。将乒乓球校队的36名学生依其技术水平按男女比例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18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6人),一组设为实验组,一组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本部训练,训练时间为周一和周三;对照组在分校训练,训练时间为周二和周四。每次训练的时间均为1.5小时。训练计划的制定遵循如下原则:

①对照组没有进行体能练习,直接按照平常的技能训练进度来授课。

②实验组在每次训练课前、中、后各利用15分钟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素质体能的练习。

③实验组根据乒乓球项目的不同技术学习内容,制定体能发展与技能提高相结合的训练计划。

④实验组训练计划的目标制定在于平衡发展五项体能素质(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兼顾乒乓球各项技能(正手拉球、反手搓球、正手拉反手挡等)的提高。

⑤实验组学生体能发展的差异作用应显现对不同技能的效果有影响。

⑥实验组根据技能发展需要,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实验分两个学期进行(寒假停止训练)。

(2)教学实验步骤。

①对学校所有乒乓球校队运动员进行一次技能与体能的测评。运动员参加第一次技能与体能水平测试,测试时间2017年9月。技能测试项目分别为:正手攻球、反手推挡(反手拨球)、左推右攻(左拨右攻)、正手两点攻、拉球、搓球(技能指标,单位:板/min);体能测试的项目分别为:200米(速度素质,单位:秒)、800米或1000米(耐力素质,单位:分钟)、三级蛙跳(下肢力量素质,单位:米)、立位体前屈(柔韧素质,单位:分)、十字变向障碍跑(灵敏素质,单位:秒)。

②根据第一次测试结果,实验组制定专项技术与体能发展结合为目标的课堂学练计划。随后,在选项教学中实施专项技术与体能发展结合的课堂学练计划。实施时间为2017年9月上旬至期末。

③所有乒乓球校队运动员接受第二次技能与体能水平测试。测试时间为2018年1月上旬。

④所有乒乓球校队运动员接受第三次技能与体能水平测试。测试时间为2018年6月下旬。实验的测试是由考核组成员进行评测。测试后,按照评分标准把正手拉球、反手搓球和正手拉反手挡达标测试(60秒内成功次数)结果和技评转换成分数,三项考核满分各为100分,并由笔者分别对测试三项技术实验前后进行分析。

四、体能结合技能训练实验结果与分析

1.教学实验前学生测试成绩的比较。

教学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技术水平基本一致,通过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对非实验变量进行了有效控制,实验可信度较高,因此本实验做到了齐同比较。

2.教学实验后学生测试成绩的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成绩与实验前的各项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检验(P﹤0.05)两者差别有显著意义,技能结合体能的训练方法与一般的技能训练方法在乒乓球训练中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均能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水平。这是因为乒乓球是一项容易练习的体育项目,加之两组的学生均对乒乓球项目有较好的基本功,训练时又较为刻苦,乒乓球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乒乓球想练好、练“精”是比较难的。实验组学生成绩提高得更大,在测试的三种技术中,实验组的成绩增长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的增长幅度,尤其是在反手搓球和正手拉反手推挡的技术上提高非常明显。实验组实验前后在这两项技术上的对比,通过检验(P<0.05)两者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这是因为反手搓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比较容易掌握的一项技术,两组的同学通过练习都较好地掌握了这项技术,而实验组的同学尤其是一些体能差的同学通过体能素质的训练对技能的训练影响有了显著的效果,所以说实验组的同学对这项技术掌握得较“精”,而对照组较“粗”。正手拉球方面,两个组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运用技能结合体能训练方法的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成绩提高得较为明显。正手拉反手推挡这项技术是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对照组的同学对这项技能的掌握情况较为落后,而实验组同学通过体能结合技能的训练,其脚步力量、灵敏性、协调性以及反应能力都有了大大的提高,所以在正手拉反手挡这项对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都要求特别高的技术上,可以克服各种阻碍因素而轻松接受并较快地掌握。

从成绩差异性检测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的测试成绩都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这是由于实验组的学生在采用体能结合技能的训练过程中不但调动了训练气氛,使学生在枯燥的训练中感受到新鲜动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乒乓球技术所要求的身体素质,不会在每次漫长的训练中感到肢体乏力疲惫导致训练恐惧症;更因为身体素质的提高,身体机能在每一项技术的训练中能很好地适应,所以实验组的学生在训练中能轻松地驾驭并快速掌握。

从实验前后的成绩也可以显示,体能结合技能训练的训练方法对乒乓球训练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体能训练结合技能训练是通过体能的提高来影响技能的发展,老师根据训练上的体能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各项技能所需具备的体能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体能技能、全面发展,顾及到了每个技术的薄弱点,进而进行突破。

综上所述,在乒乓球训练中采用体能结合技能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改善训练气氛,提高学生训练积极性,发挥训练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适应能力,更易更快地掌握各项训练内容,提高训练效果。

五、体能结合技能训练实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体能结合技能训练的训练方法调和了一味技能训练的枯燥,调节了训练氛围,调动了学生的训练激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积极性。所以在这样的训练氛围下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乒乓球技术。

(2)体能结合技能训练的训练方法起到了劳逸结合的作用。学生集中注意力通常不超过40分钟,在一节训练课的疲劳期及时转换另一种训练内容,学生就会适时调整过来。在这个时候训练体能,既可以调节疲劳,又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同时又不影响技能训练的效果。

(3)体能训练能提高有机体的工作能力,提高对大负荷训练与比赛的适应能力。只有通过大负荷的运动训练,长期对有机体进行生物学改造,专项技术战术才可以娴熟掌握,才可以在竞赛频繁、竞争激烈的比赛中夺取胜利、创造优异成绩。

2.建议。

(1)体能结合技能训练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现有实际情况有序进行,分阶段让学生理解、认识、运用体能训练,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思路要清晰,任务要具体,促使学生完整地完成学习内容。

(2)在体能结合技能的训练中,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应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训练适应能力。

(3)训练期间,教师要根据训练进度、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提供相应水平的练习方法;练习中教师还应注意巡回指导,协助学生解决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因势利导与宏观调控;要定期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使教师、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信息反馈的环路。

参考文献

[1]孙福成对乒乓球运动员发展专项速度训练的研究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1)。

[2]卢贤钊王泽民对乒乓球青少年训练时期重要技术概念的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8)。

[3]周爱国分赛制下我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评价体系的建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9)。

[4]李智伟陈志军周烈铭乒乓球运动员体能特征分析及训练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7,(02)。

标签:;  ;  ;  

体能结合技能训练对乒乓球球技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