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类论文-谢群慧,马永超,沙蕊,罗亚利,夏英杰

二恶英类论文-谢群慧,马永超,沙蕊,罗亚利,夏英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恶英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污染物,乙酰胆碱酯酶,芳香烃受体,生物标志物

二恶英类论文文献综述

谢群慧,马永超,沙蕊,罗亚利,夏英杰[1](2019)在《二恶英类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生物标志物的干扰作用与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调控胆碱能神经传导的重要功能蛋白,同时也是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污染监测和中毒评价的生物标志物。最近发现,除上述农药以外,多种有机污染物可以干扰AChE的酶活性,其中包括二恶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对AChE酶活性的干扰机制方面也存在多样性。有机磷农药等污染物是AChE的抑制剂,可以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从而直接干扰AChE的酶活性。而二恶英等污染物则作用于AChE的生物合成过程,从而实现对酶活性的干扰效应。相对而言,在污染物对AChE生物合成的干扰机制研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AChE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如神经肌肉接头)都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应用多种细胞模型开展系统研究,以全面理解污染物干扰AChE生物合成的作用机制。因此,近几年,我们以二恶英类污染物为代表,开展了一系列针对AChE表达调控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我们应用了不同种属来源的神经细胞及类神经细胞开展了二恶英类污染物直接暴露对神经源性AChE的干扰作用与分子机制研究。同时应用胶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开展了污染物间接暴露对神经源性AChE的干扰作用研究。另外,应用小鼠C2C12及大鼠原代骨骼肌的成肌细胞模型开展了二恶英类污染物对肌源性AChE的干扰作用与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我们发现(1)二恶英类污染物可以干扰人源神经母细胞中AChE的表达,其中主要的作用机制是芳香烃受体介导的转录抑制与转录后抑制;(2)二恶英类污染物对神经源性AChE的干扰作用与机制存在种属差异;(3)有胶质细胞参与的污染物间接暴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污染物对神经源性AChE表达的抑制作用;(4)二恶英类污染物可以显着干扰成肌过程中肌源性AChE的动态演化过程,而这一效应在具有自主收缩功能的肌肉模型中并不显着。结论:二恶英类化合物可以通过芳香烃受体介导的多水平调控机制干扰AChE基因的表达,而这一效应与作用机制存在种属差异和组织特异性。(本文来源于《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辛美玲,邱尤丽,张书京,李鱼[2](2018)在《基于分子对接的类二恶英类多氯联苯的拉曼光谱增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分子结构角度找到可以增强类二恶英类多氯联苯(PCBs)的拉曼光谱振动强度的结构变量,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13种类PCBs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提取13种PCBs与联苯双加氧酶(Bpha,PDB∶3GZX)对接后的PCBs分子结构,并计算了气态环境下对接前后PCBs分子的拉曼光谱振动强度和频率。研究结果表明:13种PCBs的拉曼振动归属为苯环变形、C—C伸缩、C—H摇摆、C—H伸缩以及各种形式的耦合,其中拉曼光谱频率在1 632.77~1 652.06 cm-1之间的振动最强,苯环变形为特征振动;对接后PCBs的二面角大小有明显的改变,导致拉曼振动强度提高2.9%~213.98%,频率在1631.57~1 651.94 cm-1之间的拉曼峰整体发生蓝移,二面角大小与拉曼振动强度呈现一定程度的线性关系,随二面角逐渐减小,拉曼振动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整PCBs的二面角大小达到提升PCBs辨识灵敏度的目的,并为PCBs拉曼光谱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黄建新[3](2016)在《碳在二恶英类有机物从头合成过程中转化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雾霾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环境的大问题,雾霾颗粒中的重要成分炭黑会带来一些的环境问题,并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面对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活和工业垃圾,焚烧已经成为最经济快捷有效的处置手段,但是二恶英的排放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垃圾焚烧技术的难题。以上两种污染物都是常见燃烧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且碳是二恶英生成重要原料,两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有关炭黑和二恶英同时展开研究的报道目前还很少。为探索炭黑和二恶英生成之间的关系,研究炭黑在二恶英类有机物从头合成和降解过程中的迁移转化,本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主要包括:1)本文依据相关数据估算中国大陆2007年炭黑排放总量为963.4Gg。按照燃料利用方式,农村居民燃料消耗占39.6%,是最大的排放污染源,炼焦和其他工业燃料利用过程产生的炭黑排放量合计占41.4%。按照燃料种类,煤炭贡献了炭黑排放总量的46%,生物质燃料贡献了37%,石油消耗贡献了17%。针对14种主要的炭黑和PCDD/Fs排放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炭黑排放和PCDD/Fs排放之间存在相关性,关联系数达到0.64。2)含不同炭黑的飞灰对于从头合成生成CBz、PCP、PCDD/Fs的影响趋势基本相同,但是不同产物生成活性的差异则是CBz<PCP<PCDD/Fs.还原性气氛下制取的炭黑配置的飞灰活性强于氧化性气氛下制取的炭黑,且还原性炭黑配制的飞灰随温度的升高生成二恶英类有机污染物的生成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后降低的双峰值趋势。水分和氧在飞灰的从头合成过程中会有协同效应。相比PCP, CBz与PCDD/Fs具有更好的相关关系,是二恶英含量的较好指示物,但是相关关系受到温度、水分和氧含量等因素的影响。3)不同炉型的飞灰元素分布具有较大差异,但是在PY-GC/MS中表现出的结果基本一致,500℃下能够释放出更多种类和含量的含碳产物。PY-GC/TOFMS在分析飞灰热解产物中具有更高的优势,在实际飞灰热解中检出了CBz、联苯、萘链烃氯化物以及多元环状芳香物等和二恶英关系密切的物质。推测飞灰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为大量有机物吸附在飞灰表面,在250℃以下完成脱附,残炭则分布于飞灰颗粒的整体中均有分布,为带有大量侧链的大颗粒多环芳香碳结构。4)典型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是由微小颗粒团聚而成的,主要粒径集中在37~74 ,74~149μm范围内,两者合计占总质量的93%。不同粒径的飞灰元素分布差异不大,粒径最小的飞灰中PCDD/Fs含量最高。实际飞灰的从头合成过程生成的PCDD/Fs,比较趋向于生成高氯代的PCDDs和所有的PCDFs,粒径最小的飞灰从头合成的能力最强,占最大重量比例的粒径的飞灰从头合成能力最弱。SO2可以有效的抑制从头合成生成PCDD/Fs,对PCDDs和PCDFs具有同样的抑制能力,且对低氯代的PCDD/Fs抑制能力更强。5)添加CaO球磨对2,4,6-TCP具有非常好的降解作用,6h球磨降解率可达96.6%,降解中主要发生脱氯,断环及缩合形成大分子石墨碳等作用。球磨处置对布袋后飞灰中PCDD/Fs具有很好的降解作用,6h球磨降低了41.7%的总量和30.7%的毒性当量,降解过程发生脱氯作用并生成大分子的石墨碳。球磨后飞灰中碳的从头合成能力大幅下降,且生成的PCDD/Fs基本都是PCDFs,趋向于生成低氯代的PCDD/Fs,氯代水平显着低于球磨前飞灰生成的PCDD/Fs。(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4-01)

刘飞[4](2016)在《包头市二恶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毒性、持久性、积聚性和流动性等特征,其进入环境后将长期残留,对人类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通过汇总包头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在2010~2014年5年间的调查数据,按照行业和地区对调查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进一步明确污染源和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包头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其主要产生于炼钢生产和铁矿石烧结两个行业,主要集中于昆都仑区、固阳县和达茂旗叁个旗县区内,要想进一步治理包头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问题,首先要从炼钢生产和铁矿石烧结两个主要行业着手,找出包头市(POPs)污染的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治理措施和办法,为包头市今后对(POPs)污染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04-01)

黄勇[5](2016)在《医废集中焚烧可申请国际资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黄勇北京报道 从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对外合作中心)获悉,为避免和减少国内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在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及其他有毒物质的产生和排放,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对外合作中心共同组(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期刊2016-03-03)

陈顺伟[6](2015)在《二恶英类化合物生成及检测机理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恶英(Dioxins)是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的总称,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大都具有强烈的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也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远距离迁移能力,几乎在全球范围的任何角落都发现有二恶英的存在。二恶英并不是人类故意生产的化学产品,其通常作为工业过程中反应的副产物产生,如垃圾焚烧、造纸、冶炼等过程都可能产生大量二恶英。二恶英的存在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然而,二恶英的分离分析过程非常复杂且困难,难以利用常规分析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定性定量分析,目前的分析检测技术无法很好的应对二恶英污染的现状。由于当前二恶英检测技术的限制以及二恶英生成环境的复杂性,二恶英的生成机理仍旧不十分明确,也因此在控制和消除二恶英污染时难以采取有根据性的防治措施。因此,弄清二恶英的生成机理以及开发简单、快速而有效的二恶英检测分析的新实验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一.铁氧化物促进氯酚生成二恶英的机理本章节通过量子化学手段,选取2,4,5-叁氯酚作为氯酚类物质的模型化合物,用FeO+模拟铁(Ⅲ)氧化物的活性成分,对2,4,5-叁氯酚转化成二恶英的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寻找生成二恶英的可能路径。对FeO+存在或不存在条件下,由2,4,5-叁氯酚转化成二恶英的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FeO+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FeO+可以显着降低由2,4,5-叁氯酚转化生成二恶英过程中的能垒;H抽提产物的生成是整个过程的起始反应,FeO+可以促进2,4,5-叁氯酚生成叁种类型的H抽提产物,分别是:O-H氢抽提产物、C-H氢抽提产物、O-H和C-H上两氢被抽提产物。之后,叁种H抽提产物经过骨架生成、H抽提、关环等反应过程最终生成二恶英;二恶英骨架生成反应是整个过程的决速步骤;整个反应过程放出热量。二.多氯联苯醚生成氯代苯氧自由基的机理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卤代联苯醚可以转化生成更为剧毒的二恶英类化合物,卤代苯氧自由基发生二聚是生成二恶英类化合物的重要路径,经卤代苯氧自由基的二恶英生成路径是被研究最多的生成二恶英的可能路径。为研究Cl等常见自由基在卤代联苯醚C-O键断裂生成卤代苯氧自由基过程中的作用,我们通过量子化学手段,选取2,2'-二氯联苯醚作为卤代联苯醚的代表化合物,在C1、OH、H或O(3P)自由基存在时,研究2,2'-二氯联苯醚C-O键断裂的过程,同时考虑氯代联苯醚中氯取代的数目及位置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2,2'-二氯联苯醚通过C-O键均裂的形式生成2-氯苯氧自由基时,反应过程中需吸收的能量较高,因此我们认为该过程较难发生;而C1、OH、H或O(3P)自由基可以先与2,2'-二氯联苯醚反应生成加成产物,之后C-O键发生断裂生成2-氯苯氧自由基,这一过程中能垒较低,而且总反应放热;氯代联苯醚中氯取代的数目及位置对反应过程的能量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作用不大,因此我们认为C1等自由基可以显着促进卤代联苯醚通过C-O键均裂方式生成卤代苯氧自由基。叁.瓜环对TCDD包结作用及包结物的光谱性质瓜环是一类外部亲水、内部疏水的环状大分子化合物,它可以对某些特定大小的分子进行包结和富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瓜环与许多不同类型分子的主客体作用得到了广泛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都属于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环保等优势,已广泛用于环保、化工等领域,是不可或缺的分析检测手段,研究红外及拉曼光谱技术在二恶英检测中的应用具有潜在的实用意义。本章节通过量子化学和分子动力学手段,对气相及液相条件下瓜环与二恶英之间的主客体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相关分子的结构、能量及光谱性质,通过瓜环对TCDD分子包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体系的动力学性质。研究发现,六元、七元和八元瓜环都能包结一个TCDD分子,而八元瓜环可同时包结两个TCDD分子;从能量上判断,包结产物在气相和液相条件下都能稳定存在;包结产物的生成过程释放热量;通过自由能计算发现,客体TCDD分子进入瓜环空腔的过程中无明显能垒,而TCDD离开瓜环空腔时存在明显的能垒,因此也可判断包结产物的稳定性较好;对TCDD、瓜环、包结产物的红外及拉曼光谱的研究发现,从包结产物的红外及拉曼光谱中,可以明显区分TCDD分子特有的光谱峰,因此从理论方面预测红外及拉曼光谱都适用于检测被瓜环包结的TCDD分子。(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5-29)

沈海涛[7](2015)在《食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生物可及性研究及其在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参考荷兰RIVM体外消化模型,模拟食物中二恶英类污染物在胃肠内的释放,经分析消化液中PCB和PCDD/F的浓度并与食物中原浓度比较,获得了不同食物中的PCB和PCDD/F在不同烹饪方式下的生物可及性参数,为开展更准确的膳食暴露评估工作提供了可具体操作的基础数据。结合近年污染物监测结果,得到经校正生物可及性的膳食暴露结果,并与2000年和2007年总膳食暴露结果做了对比。本文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1,对国内外围绕POPs生物可及性研究开展的体内、体外实验及其研究进展做了综述。2,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多维固相柱净化-程序升温进样-高分辨磁质谱分析的技术,解决了少量低残留样本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面临的技术难题。该技术在2 μL-40μL的进样范围内线性良好,血液分析的样品量需求可由10 mL左右降低至1-2 mL,极大地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为未来采用动物实验对体外消化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时,可能需要的小样品量血液检测、以及PCB和PBDE代谢产物分析,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3,探讨了影响体外胃肠模型的因素,建立了适合食品中PCB类POPs生物可及性研究的RIVM模型。重点考察了烹饪过程对生物可及性的影响,获得了水煮和油炒两种烹饪方式下大米、青菜、牛肉、鸡蛋、鱼肉等食物中PCDD/F和PCB的生物可及性数据:水煮大米PCDD/F的生物可及性介于5-10%,经过油炒烹饪提高到15-20%;PCB的生物性由10-15%提高到30-80%。奶粉中PCDD/F的生物可及性在25.73%到30.50%之间,PCB的生物可及性在28.46%到95.56%之间。水煮青菜PCDD/F的生物可及性介于0.3-3.4%,经过油炒提高到12.4-19.0%;PCB的生物性由2.0-7.7%提高到20.9-50.0%。水煮鸡蛋PCDD/F的生物可及性介于7.3-12.4%,经过油炒提高到11.0-23.5%;PCB的生物可及性由20.4-43.4%提高到39.4-85.0%。水煮牛肉PCDD/F的生物可及性介于5.9-12.1%,经过油炒提高到22.4-31.4%;PCB的生物性由41.4-59.0%提高到69.4-85.0%。水煮淡水鱼PCDD/F的生物可及性介于6.1-13.0%,经过油炒生物可及性提高到19.9-36.6%;PCB的生物可及性由18.2-60.6%提高到59.4-103%。4,对我国2009年全国海产品,2012年乳制品,2013年和2014年乳制品、猪肉、牛肉和淡水鱼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监测结果做了总结。利用这些数据,结合膳食消费数据和生物可及性参数,计算得到浙江省居民二恶英类污染物经校正的膳食暴露量,结果介于13.0 pg TEQ/人日(煮)至41.8 pg TEQ/人日(炒)之间(均值27.4 pg TEQ/人日),与全国总膳食调查得到的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接近(2000年:29.3 pg TEQ/人日;2007年:32.2 pg TEQ/人日)。表明本研究获得的生物可及性参数用于暴露评估,与总膳食研究获得的结果具有可比性,有望成为总膳食研究的有力验证和有益补充。5,初步探讨了PCB代谢产物OH-PCB的分析技术。确立了以叁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作为衍生试剂生成MeO-PCB的优化衍生条件,确定了适合高分辨质谱-同位素稀释法测定MeO-PCB和MeO-PBDE各单体的精确质量数,得到了十余种MeO-PCB标准品在60 m DB-5MS色谱柱上的出峰顺序,为下一步组织样品中这些代谢物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5-05-01)

李晓璐,侯向婷[8](2014)在《煤焦化工园区二恶英类物质环境迁移扩散模拟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通过对现有典型的空气质量模型和多介质模型模拟技术、适用范围的大量调研,拟选择以上两类模型组合的方式对煤焦化工园区及园区周边大气、土壤和地表水等多介质相间的浓度分布和累积趋势进行模拟,并对每一类模型进行分类对比、优选。《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C提出的(本文来源于《环境与生活》期刊2014年22期)

杜兵,刘爱民,黄业茹[9](2014)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的等价毒性当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isotope dilution high resolution gas chromatography and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ID-HRGC-HRMS)测定土壤样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PCDD/Fs)的等价毒性当量(toxic equivalent quantity,TEQ)。讨论并确定了测定土壤样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2,3,7,8位异构体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合成了各异构体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在此基础上,计算了3种等价毒性当量因子(toxic equivalent factor,TEF)框架下土壤样品中PCDD/Fs的TEQ浓度及其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4年09期)

林华,樊勇吉,冯波,陈志明[10](2014)在《广西二恶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二恶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我区的生产、污染控制情况,了解我区的污染现状,分析了在污染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期刊2014-08-22)

二恶英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从分子结构角度找到可以增强类二恶英类多氯联苯(PCBs)的拉曼光谱振动强度的结构变量,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13种类PCBs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提取13种PCBs与联苯双加氧酶(Bpha,PDB∶3GZX)对接后的PCBs分子结构,并计算了气态环境下对接前后PCBs分子的拉曼光谱振动强度和频率。研究结果表明:13种PCBs的拉曼振动归属为苯环变形、C—C伸缩、C—H摇摆、C—H伸缩以及各种形式的耦合,其中拉曼光谱频率在1 632.77~1 652.06 cm-1之间的振动最强,苯环变形为特征振动;对接后PCBs的二面角大小有明显的改变,导致拉曼振动强度提高2.9%~213.98%,频率在1631.57~1 651.94 cm-1之间的拉曼峰整体发生蓝移,二面角大小与拉曼振动强度呈现一定程度的线性关系,随二面角逐渐减小,拉曼振动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整PCBs的二面角大小达到提升PCBs辨识灵敏度的目的,并为PCBs拉曼光谱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恶英类论文参考文献

[1].谢群慧,马永超,沙蕊,罗亚利,夏英杰.二恶英类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生物标志物的干扰作用与机制[C].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2].辛美玲,邱尤丽,张书京,李鱼.基于分子对接的类二恶英类多氯联苯的拉曼光谱增强[J].发光学报.2018

[3].黄建新.碳在二恶英类有机物从头合成过程中转化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

[4].刘飞.包头市二恶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

[5].黄勇.医废集中焚烧可申请国际资助[N].中国环境报.2016

[6].陈顺伟.二恶英类化合物生成及检测机理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5

[7].沈海涛.食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生物可及性研究及其在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

[8].李晓璐,侯向婷.煤焦化工园区二恶英类物质环境迁移扩散模拟方法研究[J].环境与生活.2014

[9].杜兵,刘爱民,黄业茹.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的等价毒性当量不确定度的评定[J].色谱.2014

[10].林华,樊勇吉,冯波,陈志明.广西二恶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C].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2014

标签:;  ;  ;  ;  

二恶英类论文-谢群慧,马永超,沙蕊,罗亚利,夏英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