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机群论文-雷雨

服务器机群论文-雷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服务器机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虚拟服务器,磁盘阵列,图书馆

服务器机群论文文献综述

雷雨[1](2012)在《iSCSI虚拟服务器盘阵在图书馆终端机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安庆师范学院图书馆的硬、软件资源,并提出了运用iSCSI技术将普通服务器虚拟成SCSI服务器,运用SoftwareRAID方法将普通硬盘组建成磁盘阵列,在客户服务终端机上调用虚拟SCSI服务器RAID盘阵上的服务程序,从而模拟其在真实SCSI盘阵上的高效运行和存储效果,以提高服务器、终端机群以及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刘健[2](2011)在《web服务器机群系统中QSC-Load Balancing算法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层策略的请求消耗代价大,很难将评估负载、收集状态、产生实时的决策转化成一种机制。通过结合客户端请求和服务器端的状态信息,这种机制能够到达一个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策略算法,QSC-Load Balancing算法。该算法基于服务器状态(当前状态和服务器的能力)和请求信息(根据对服务器影响程度,对请求进行分类),目的就是减少响应时间。(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1年26期)

田俊峰,宋玮玮,于洪芬[3](2007)在《两级元服务器机群文件系统的负载平衡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两级元数据服务器机群文件系统的负载平衡策略,高级元服务器依据与二级元服务器性能最密切相关的负载信息将任务快速分配,在存储文件时,提出了一种能正确反映各存储节点I/O流量和存储量的方法:计算文件热量值,并据此对待存文件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存储。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缩短了任务执行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7年16期)

苏勇,周敬利,余胜生,姜明华,刘钢[4](2007)在《基于共享存储池的元数据服务器机群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型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中,元数据服务系统是一个潜在的访问瓶颈.本文提出一种通过分层式文件系统构建共享存储池的采用两次分布式哈希函数方式的元数据服务系统.其具有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故障恢复性和易扩展特性,而且最大程度减少了MDS之间大量元数据的物理迁移.实验测试证明系统具有良好的I/O性能.(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07年04期)

宋玮玮,马晓雪[5](2007)在《一种包含两级元数据服务器的机群文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两级元数据服务器机群文件系统,高级元服务器实现任务分配功能,依据与二级元服务器性能最密切相关的负载信息将任务快速分配给二级元服务器,同时在存储文件时,提出了一种文件热量模型,能正确反映各存储节点I/O流量和存储量的方法,并依据文件热量值对待存文件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存储。实验结果表明,本策略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缩短了任务执行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科学教研)》期刊2007年12期)

李玉峰[6](2006)在《曙光计算机天津产业基地投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李玉峰)昨天下午,曙光计算机天津产业基地在本市建成投产,第两千台高性能机群服务器下线。    曙光计算机天津产业基地坐落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华苑软件园,制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化服务器,总投资一亿多元,年产量可达10万台,产值8亿元。同(本文来源于《天津日报》期刊2006-07-11)

沈海华,鞠大鹏,沈美明[7](2006)在《基于多级副本分布的机群服务器动态扩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升级和扩展是机群服务器系统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多级副本分布的机群服务器系统重构和动态扩展模型及结点动态添加算法,采用优化的局部平衡文件迁移策略,有效减少系统动态添加新结点时的文件迁移开销,支持机群系统的动态扩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6年13期)

王颖,顾铁成,张阳,陆桑璐,谢立[8](2005)在《一种基于分布式异构服务器机群VOD系统的数据分布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VOD(Video-On-Demand)系统中,由多服务器组成的机群比单一的VOD服务器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同时异构机群比同构机群有更好的实用性、灵活性,也面临更复杂的负载平衡问题.在多VOD服务器异构机群系统中,数据分布策略非常关键,它对整个系统的请求调度、负载平衡、可扩展性等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数据分布问题,结合有关客户访问模式的统计信息,来确定热门影片的访问概率,再以数据复制的方式,根据影片热门度的不同和各异构服务器上的资源情况,将文件分布到机群中服务器上.实验表明,通过给出的针对异构机群的副本产生和放置模型,提高了客户可扩展性并达到较低的负载不平衡度.本文的策略将客户的行为方式和服务器端组织框架结合起来,既解决了客户的可扩展性问题,又实现了机群内的负载平衡.(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05年09期)

吴思宁[9](2004)在《机群文件系统服务器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群文件系统作为缓解机群系统I/O瓶颈问题的手段,需要为机群系统的各类应用提供高性能、可扩展的文件服务,因此对机群文件系统的研究是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曙光机群文件系统DCFS的设计和实现,对机群文件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机群文件系统服务器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对机群文件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多文件系统卷的结构,该结构具有可扩展、易管理、灵活的特点;本文对多文件系统卷中存储服务器的网络存储分组的组织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网络存储分组模型,并讨论了影响存储分组读写性能的因素;对元数据服务器的组织和元数据的分布与映射策略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可调粒度的元数据分布策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模式灵活选择文件系统卷的元数据分布粒度。2.作者对目录操作中的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1)元数据目录缓存管理;(2)大目录优化。独立的元数据服务器使设计者可以根据目录缓存的特点设计合理的管理方法,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客户端目录缓存和元数据服务器上的LOOKUP目录缓存和READDIR缓存构成了一个多级的目录缓存结构,元数据服务器上的LOOKUP缓存和READDIR缓存表现出了不同的访问特性,作者根据LOOKUP缓存和READDIR目录缓存的特性提出了目录缓存的管理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较采用LRU、LFU和FBR替换算法的缓存管理方法具有更高的缓存命中率。作者和本研究小组成员合作对大目录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LMEH动态HASH的目录管理算法,在DCFS上的试验表明,对于大目录下的元数据吞吐率性能,该方法较线性的目录管理算法平均提高了1.97倍。3.作者结合DCFS元数据分布策略和元数据缓存管理设计了元数据一致性协议,该协议保证了元数据一致性,分析表明其开销是可以接收的。4.在曙光4000L上设计并实现曙光机群文件系统DCFS,给出了机群文件系统性能评价的方法,定义了读写带宽性能和元数据吞吐率的可扩展性度量。在曙光4000L上的测试表明,DCFS与类似结构的PVFS文件系统相比,在读写性能上,DCFS除了在小文件最高读带宽性能上比PVFS差19%,在其余情况下DCFS的最高聚合读写性能优于PVFS,平均高44.4%;DCFS元数据吞吐率的性能平均比PVFS高6.391倍;DCFS在综合负载测试中表现出比PVFS更好的性能,全局响应时间为PVFS的18.2%。(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期刊2004-06-30)

[10](2004)在《64位机群超级服务器窥破天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值天气预报水平的高低目前已经成为各国衡量气象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气象预报也已从传统的理论方法,发展到了今天以大气科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科技手段,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平台完成的现代气象数值预报。在长期的气象服务工作中,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依靠准确的业务(本文来源于《中国计算机报》期刊2004/06/07)

服务器机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层策略的请求消耗代价大,很难将评估负载、收集状态、产生实时的决策转化成一种机制。通过结合客户端请求和服务器端的状态信息,这种机制能够到达一个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策略算法,QSC-Load Balancing算法。该算法基于服务器状态(当前状态和服务器的能力)和请求信息(根据对服务器影响程度,对请求进行分类),目的就是减少响应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服务器机群论文参考文献

[1].雷雨.iSCSI虚拟服务器盘阵在图书馆终端机群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

[2].刘健.web服务器机群系统中QSC-LoadBalancing算法的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1

[3].田俊峰,宋玮玮,于洪芬.两级元服务器机群文件系统的负载平衡策略[J].计算机工程.2007

[4].苏勇,周敬利,余胜生,姜明华,刘钢.基于共享存储池的元数据服务器机群的设计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7

[5].宋玮玮,马晓雪.一种包含两级元数据服务器的机群文件系统[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6].李玉峰.曙光计算机天津产业基地投产[N].天津日报.2006

[7].沈海华,鞠大鹏,沈美明.基于多级副本分布的机群服务器动态扩展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

[8].王颖,顾铁成,张阳,陆桑璐,谢立.一种基于分布式异构服务器机群VOD系统的数据分布策略[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

[9].吴思宁.机群文件系统服务器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4

[10]..64位机群超级服务器窥破天机[N].中国计算机报.2004

标签:;  ;  ;  ;  

服务器机群论文-雷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