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融合论文-孙勇进

雅俗融合论文-孙勇进

导读:本文包含了雅俗融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庸,二月河,武侠小说,历史小说

雅俗融合论文文献综述

孙勇进[1](2019)在《雅俗融合的典范:金庸、二月河比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庸、二月河的武侠小说与历史小说创作,已分别构成20世纪华文创作的两个有意味的文学景观。因武侠小说和通俗历史小说题材领域的相近,又使二人作品的具体创作与传播,体现出某些共性,同时,亦因文类制约,以及二人各自的创作偏好及传播时代环境不同,二人作品创作与传播,亦有明显差异。二人作品创作与传播的成功,就大小文化传统交融的趋势来看,具有典范意义,也给当今文化建设如何激活历史资源,留下了丰富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文学与文化》期刊2019年02期)

任红敏[2](2019)在《元曲的雅俗融合及其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雅俗是元曲的重要观念。在元曲的演进与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雅俗的转换。"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特征即是对元曲这一特点的概括。语言雅俗兼备,风格也兼具质朴自然和优美典雅。雅俗共赏这样的艺术效果,并非由俗而雅最后走向衰落,而是多种风格使元曲成为一代文学之胜,这是认识元曲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武鹂[3](2017)在《论张恨水小说创作的雅俗融合——以《金粉世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恨水是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通俗文学的集大成者。无论是在通俗文学的创作上,还是通俗文学的发展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金粉世家》为例对张恨水小说创作的雅俗融合的手法进行分析。通过本篇论文,来肯定张恨水先生在雅俗文学道路上所作的贡献。(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17期)

满建[4](2015)在《论林氏刊物散文雅俗融合的审美价值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下,以林语堂为中心的《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等散文刊物,一方面积极顺应读者文学消费的需求,使散文作品具有浓郁的市民趣味,另一方面又竭力用文人情致来提升市民趣味,力求达到雅俗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林氏刊物在散文创作上寻找雅俗平衡的努力,为中国现代散文建设做出了贡献。(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孙小良[5](2015)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论群众文艺创作的雅俗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文艺,大抵有如下几种解释:一说文艺是指撰述和写作方面的学问。例如,《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有隐于知理者,有隐于文艺者";晋·葛洪《抱朴子·自叙》"洪祖父学无不涉,究测精微,文艺之高,一时莫伦";明·汪道昆《洛水悲》"论君家文艺呵,真个是人文纪纲";《天雨花》第一回"我思女子之中,若通些文艺,必竟脱俗"。一说文艺是指文学创作,例如,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记载"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本文来源于《人文天下》期刊2015年22期)

于安琪[6](2015)在《试论徐吁小说的雅俗融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徐吁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鬼才"作家,作为"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小说打破了各种文体之间的壁垒,兼具大众性和现代性,真正的将通俗文学与非通俗文学相结合。在文体渗透、雅俗共赏方面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重大贡献。(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5年07期)

赵雪[7](2015)在《论中国画鉴赏中“雅”“俗”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画鉴赏中,雅与俗并没有对错之分,雅更多体现为一种心境和境界,而俗则体现为对大众文化的审美倾向,将雅俗共赏当作中国画鉴赏中的重要标准,有利于对中国画作品做出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知。本文在论述中国画中的雅俗观的基础上,对中国画鉴赏中雅俗的融合现状与建议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郑永晓[8](2013)在《都市文化视阈中雅俗两种审美倾向的交汇与融合——以宋元话本中的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程毅中先生所辑《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为依据,对现存比较可靠的宋元话本中的词进行分类排比,认为词之入"话(本)",类似于诗歌创作中的"以诗为词",有开拓境界、提升格调之功,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以雅入俗,以雅化俗。雅俗两种文化倾向在话本中的交汇与融合,正显示了包括士大夫在内的都市文化的多元形态,以及市民阶层对雅文化的崇拜与向往。(本文来源于《长江学术》期刊2013年04期)

卞娴[9](2013)在《雅、俗音乐的分化与融合对当代民族音乐发展的启示——以二胡音乐发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雅乐和俗乐的争斗、融合从2000多年前延续至今,人们对雅、俗音乐的态度不断转变,促进了雅乐和俗乐的发展。本文以二胡音乐为例,探讨了二胡自传入中国到现在以来的发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大众审美需求,从中窥探了民族音乐的雅、俗分化与融合现象,由此得出民族音乐的发展应当避免庸俗化,同时不能完全囿于西方音乐的影响,脱离民族性。尤其是在创作方面,新作品的写作要在专业的基础上,应顾及大众,立足民族文化,适应时代发展,力求雅俗共赏,如此方能使民族音乐健康、积极发展,永葆活力、源远流长。(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3年19期)

刘起林[10](2013)在《论《历史的天空》的融合创新倾向与雅俗共赏境界——兼论“茅盾文学奖”的中庸文化品格》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5部获奖作品中,唯有《历史的天空》既获得了这一文学体制内的最高奖项,又是图书市场军事小说类的品牌畅销书。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既有极高的收视率,又获得了第二十五届"飞天奖"、第二十叁届"金鹰奖"的优秀电视剧奖。但耐人寻味的是,《历史的天空》虽然获得了如此极具社会文化广度与高度的认同和赞赏,却并没有重要的研究者将其看作我们时代文学代表性、里(本文来源于《新文学评论》期刊2013年03期)

雅俗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雅俗是元曲的重要观念。在元曲的演进与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雅俗的转换。"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特征即是对元曲这一特点的概括。语言雅俗兼备,风格也兼具质朴自然和优美典雅。雅俗共赏这样的艺术效果,并非由俗而雅最后走向衰落,而是多种风格使元曲成为一代文学之胜,这是认识元曲新的视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雅俗融合论文参考文献

[1].孙勇进.雅俗融合的典范:金庸、二月河比较论[J].文学与文化.2019

[2].任红敏.元曲的雅俗融合及其转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武鹂.论张恨水小说创作的雅俗融合——以《金粉世家》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7

[4].满建.论林氏刊物散文雅俗融合的审美价值取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5].孙小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论群众文艺创作的雅俗融合[J].人文天下.2015

[6].于安琪.试论徐吁小说的雅俗融合性[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

[7].赵雪.论中国画鉴赏中“雅”“俗”的融合[J].艺术科技.2015

[8].郑永晓.都市文化视阈中雅俗两种审美倾向的交汇与融合——以宋元话本中的词为例[J].长江学术.2013

[9].卞娴.雅、俗音乐的分化与融合对当代民族音乐发展的启示——以二胡音乐发展为例[J].大众文艺.2013

[10].刘起林.论《历史的天空》的融合创新倾向与雅俗共赏境界——兼论“茅盾文学奖”的中庸文化品格[J].新文学评论.2013

标签:;  ;  ;  ;  

雅俗融合论文-孙勇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