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孔结构论文-李钧,王宗林

细孔结构论文-李钧,王宗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孔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土,冻融循环,毛细孔结构

细孔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李钧,王宗林[1](2016)在《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毛细孔结构的劣化机制及改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混凝土冻融后损伤、力学性能、孔隙特征参数、相对动弹性模量、强度等指标的研究分析发现: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和强度逐渐降低,质量逐渐下降,力学性能损伤增大;2倍海水冻融后,混凝土的孔径参数增幅明显大于淡水冻融;随养护时间增加,混凝土的孔径参数不断降低。建议从加入引气剂、关注浆体质量、改善界面过渡区3个方面来降低冻融循环对混凝土的性能损伤。(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期刊2016年06期)

姜作杰[2](2015)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毛细孔结构的劣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毛细孔结构的演变规律,并与吸水性及宏观性能相结合,探索毛细孔结构的劣化机制及其对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饱和状态是造成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孔结构改变的重要因素;利用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能够较为明确地反映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改变;毛细吸水系数初值和增长速率是表征毛细孔结构演变规律的关键参数,毛细吸水系数越大,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强度越低.(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吴芬,郑建军,周欣竹[3](2015)在《基于水泥水化模拟的水泥石毛细孔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泥水化模拟分析了水泥石毛细孔结构。基于水化动力学原理,模拟水泥水化全过程,将模拟所得的水化度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模拟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水泥石毛细孔隙率和内表面积的数值方法,数值结果表明,孔隙率随着时间不断减小,内表面积先随着时间不断增大,到达峰值后随着时间逐渐减小,水灰比越小,出现峰值的时间越短。水化28d时,水灰比为0.3的水泥石毛细孔隙率和内表面积分别比水灰比为0.5的水泥石毛细孔隙率和内表面积小61%和11%。(本文来源于《建材世界》期刊2015年02期)

沈钟[4](1965)在《特粗孔和特细孔硅胶的制备及其结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硅胶是典型的多孔性吸附剂,它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硅胶的制备、孔性结构和吸附性能曾广泛研究。影响硅胶孔性结构的因素甚多。硅溶胶性质、水凝胶的不同处理和脱水条件,以及对硅胶的不同处理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硅胶的孔性结构。目前国内生产的硅胶主要有粗孔硅胶、细孔硅胶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孔硅胶~([3b])。本文主要介绍特粗孔(指平均孔半径在100A以上的)和特细孔(平均孔径在8A以下,但主要是分子大小的孔隙)硅胶的制备以及它们的结构特性。特粗孔硅胶可用作绝热材料、催化剂载体,表面经甲基氯硅烷处理后更适用于气体层析中。特细孔硅胶,从吸附性能说和分子筛相似,但它的研究长期以来未获得进展。可以理解,近几年来各种类型分子筛的问世和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特细孔硅胶的探索。(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1965年04期)

细孔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毛细孔结构的演变规律,并与吸水性及宏观性能相结合,探索毛细孔结构的劣化机制及其对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饱和状态是造成冻融循环过程中混凝土孔结构改变的重要因素;利用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能够较为明确地反映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改变;毛细吸水系数初值和增长速率是表征毛细孔结构演变规律的关键参数,毛细吸水系数越大,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强度越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孔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李钧,王宗林.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毛细孔结构的劣化机制及改善措施[J].建筑技术.2016

[2].姜作杰.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毛细孔结构的劣化机制[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吴芬,郑建军,周欣竹.基于水泥水化模拟的水泥石毛细孔结构分析[J].建材世界.2015

[4].沈钟.特粗孔和特细孔硅胶的制备及其结构特性[J].化学通报.1965

标签:;  ;  ;  

细孔结构论文-李钧,王宗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