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染病教学改革的探讨

关于传染病教学改革的探讨

王改霞(内蒙古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026-01

【摘要】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顺利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需求的发展,医学教育事业面临的重大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因此,通过教学改革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技能,让临床专业的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转化为临床能力至关重要。传染病学是临床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就目前我校传染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染病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1存在的问题

1.1教材方面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等,我国传染病的疾病谱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些老的传染病被消灭或明显减少;新的传染病在不断出现;有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传染病学传统的课程安排很难适应这种变化。教材内容相对滞后,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科研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一些经典传染病发病率急剧减少,有关病原学、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其他疾病相比显得落后;另一方面,新出现的传染病在不断增加,但其发病机制、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等问题存在许多未定论的疑点,常常使教师无所适从。

1.2教师方面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其他学科一样,传染病学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年轻,临床经验相对不足,对大纲要求讲授的一些经典传染病缺乏感性认识。再者,由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上理论课、见习、实习期间,很难寻找到与教学计划相适应的示教病例,使得临床教学往往成为“纸上谈兵”。

1.3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多采取“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重书本、轻实践,重考试、轻能力。因而只培养出知识型、经验型和模仿型人才,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学时数不断压缩,由原来的45学时压缩到36学时,而且理论授课只有30学时。利用如此短的时间,让学生对目前常见的、多发的传染病有所认识非常困难。再加上招生人数不断扩增,而教学基地、教学设施及师资队伍不能与之相适应,出现了“僧多粥少”的现象,严重地限制和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不高,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1.4考核方面传统的传染病学考试以笔试为主,一份卷决定一门课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试,不能很好的反映和评价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革对策

2.1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我国目前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临床需要,首先对传统的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将目前发病率高、流行面广的疾病做重点讲授,并增加学时数,如病毒性肝炎。削减已消灭的脊髓灰质炎及与儿科重复讲课的麻疹等内容。将一些发热伴皮疹的疾病,如猩红热、水痘等放到见习课时讲授,结合临床病例及多媒体图片学习,并根据我国传染病疫情的变化,及时开设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内容的讲授等。

2.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突破口,逐步铺向全面。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结合案例,采取以系统、器官为轴心的“系统”思路;或以解剖部位为轴心的“定位”思路和以器官功能为轴心的“功能”思路,将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

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授课手段,以弥补授课时数少、讲述病种少、“僧多粥少”的局面。同时要求教师紧密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研究热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临床见习课不但是巩固课堂讲授内容,而且是把理论转为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一步。我们采用“以症状为主线,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入“比较教学法”和“类比教学法”,灵活地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相关学科和实践纵横联系,避免将见习课变成大课的缩影。

毕业实习是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并将之运用于实践、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十分重要的学习阶段。带教老师要求学生学会完整准确的病史采集,系统规范的体检技能;对分管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独立提出问题,经复习功课,请教带教老师,查阅资料、教学查房、医疗操作、疑难病历讨论、利用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自学或交互学习等形式,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科学辨证的临床思维方法,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过程。

此外,还要注意考核的形式,要结合各个教学环节,以平时测试、实践技能操作、作业、实验报告、口试、期末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把学生态度、学生在各教学环节的表现以及期末考核相结合,合理设置比重,按照“课程总评成绩=学习态度+平时测试+期末笔试+实践动手能力测试”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

总之,通过合理的教学改革,来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标签:;  ;  ;  

关于传染病教学改革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