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如何继续引领地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如何继续引领地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青岛市技师学院山东青岛266220

摘要:技工院校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符合行业、企业、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值得每一位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使命感”“重视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对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状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人才定位

2019年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目前,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不断深入,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因此,加快专业建设,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中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关键驱动力。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的特征而言,中高端制造业对知识、技术、智力条件具有高度的要求,对技术技能人才存在着强烈的依赖性。从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格局看,技工院校无疑仍处于主体地位。未来,我们更要以足够的勇气、无畏的精神、充分的自信,继续引领地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在专业设置上高端引领。发挥职业教育适应能力强、反应机制迅速的特点,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按照传统的专业目录多开发方向课程,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特点,完善课程标准,更新课程内容,积极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二是在职业培训体系上高端引领。开展多元办学,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为宗旨,要从注重学制教育向多元化技工教育培训转变,注重学校的教育功能向技工教育培训、技能水平评价和就业指导服务等综合性功能转变。

三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端引领。要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开发,共组师资队伍,共创培养模式,共建实习基地,共评培养质量,实现行业企业得人才、职工学生得技能、学院得发展的多赢目标。要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专注于核心能力培养,重视以工匠精神为显著特征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打造具有较高核心技能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大国工匠。

四是在职业技能竞赛上高端引领。广泛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加快高技术技能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重要途径。根据技能竞赛举办的形式、体系和性质,要实时设置相关专业大类的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备赛体系,构建较为完善的“三级”竞赛机制,形成“人人参与、好中选优”的训练和竞赛选拔机制,培养拔尖人才,继续在世界技能舞台上争金夺银、为国添彩。同时要将竞赛标准转化为课程内容,以赛促教,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职业教育要转变教学理念,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三点一线的格局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要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元化教学方式转变,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把新理论、新技术融入课堂,运用探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形式展开课堂教学,采用授导型与探究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方式的形成。要将实际的技能训练与技能鉴定带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完善有效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精神。

一、重视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

教学方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学生能力、素质的获得都要在教学环节中得到落实。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应具有自身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养成,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学习——实践——转化——反省学习——整合——再实践”的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获得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练习、反馈;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养成;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虚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从而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和提升。

二、凸现职业教育特色,体现学生主体性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就是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更多地应该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启发者、引导者、咨询者。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要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发挥的关键,学生正是在教师主导设计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使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突出互动体验,尊重学生差异性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互动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的交流过程,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高职教育要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双向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标签:;  ;  ;  

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如何继续引领地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