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业用地论文-本报记者,陈抒怡,茅冠隽

城市工业用地论文-本报记者,陈抒怡,茅冠隽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工业用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工业用地,商务楼,产业用地,建设用地规模,工业转型,建设用地,商业用地,经营性用地,新兴产业,人大主席

城市工业用地论文文献综述

本报,陈抒怡,茅冠隽[1](2020)在《土地都盖商务楼了,工业怎么办?》一文中研究指出“都转商业用地了,那工业怎么办?”在两会现场,市人大代表、闵行区浦江镇人大主席王忆卿忧心忡忡。浦江镇有家生产帐篷的企业,因为生产成本高企等原因,把生产基地搬到了江苏盐城,最近计划将上海的基地转型发展电竞产业。但由于该企业的工业用地指标和新出台的规(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20-01-17)

王剑[2](2019)在《基于土地潜力评价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策略——以昆山高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层面各项战略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多领域综合提升与产业整合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新时代城市发展战略方向的转变,存量更新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形态,工业用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先启动区。基于存量规划的视角,本文以昆山高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工业地块的土地潜力评价,对城市工业用地的更新策略进行探讨。以经济效益、科技水平、环境资源消耗等为影响要素,构建工业用地潜力评价体系,进行工业用地潜力评价并划分潜力类型,进而提出工业用地更新片区划分、基本控制单元编制与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引导、绩效评估平台建设等工业用地更新策略,为新时代国内同类地区的更新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期刊2019-10-19)

钱泉花,路旭[3](2019)在《辽宁省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工业基地,提升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对于振兴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土地、固定资产、从业人员等3类投入指标和产值、利润、污染物等产出指标,使用Super-SBM模型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工业用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地级市的工业用地效率大部分为完全协调,效率值差异较大,效率的变异系数大,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并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由西向东递减,由外围向内递减的态势。(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7期)

陈小华,沈根祥,郭春霞,钱晓雍,胡双庆[4](2019)在《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复垦农用风险管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一些城市正大力推动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复垦工作,部分地块复垦后实施农业利用,但针对工业用地复垦的相关环境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存在一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为给国内低效工业用地复垦土地的污染风险管控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分析总结了北美地区废弃工业场地复垦土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划分标准、复垦风险分级管控流程与方法,以及暴露途径安全阻控措施、低成本生态修复措施、选种低累积型农产品等最佳管理实践。结合中国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工作实际情况,提出制定本地化复垦土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标准,研发轻、中度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构建复垦土地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体系等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9年09期)

郭友红[5](2019)在《闭坑矿山工业场地及周边塌陷区城市用地开发利用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闭坑矿山因资源枯竭而关闭,但是闭坑矿山仍存在一定灾害隐患和生态环境问题。在闭坑矿山地质环境灾害隐患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工程实例对比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闭坑矿山工业场地及其周边塌陷区转型利用模式:修建住宅小区和办公楼以及根据现状地貌修建公园等建筑利用模式。(本文来源于《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期刊2019年03期)

王梅,邹涛[6](2019)在《大城市工业用地集聚引导策略初探——以武汉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更新和使用是盘活存量、挖掘潜力、改善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分新增、准存量和存量工业用地叁个层次分析了武汉市工业用地现状和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确定工业用地底线空间、分类优化空间布局和细化工业用地政策等3个方面提出了引导工业用地集聚发展的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期刊2019年08期)

姚秋升[7](2019)在《山地城市不同行业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对比研究——以重庆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重庆市不同行业工业用地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调查,构建不同行业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行业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进行测算和对比。结果显示,重庆市电子设备制造业集约用地水平最高,家具制造业、金属冶炼业、化工制造业的集约用地水平最低。针对不同集约用地水平的工业行业提出了提高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为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13期)

马肖,孙丽萍,刘宾[8](2019)在《青岛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中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岛是国内较早启动工业化的城市之一,现存分布集中、类型丰富、保存相对完整的多处工业遗产。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青岛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冲突与矛盾日益显现。本文在梳理青岛工业发展脉络,分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制度设计等对策与建议,协调遗产保护与用地更新之间的关系,彰显工业遗产的文化引领作用,逐步实现工业用地的合理有序更新。(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9年20期)

赵向阳,路旭,胡慧欣,徐康,姚宏韬[9](2019)在《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占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背景下,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占比进行研究与控制成为重要课题。文章基于我国653个设市城市的用地现状,总结城市工业用地占比的总体情况,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甄别影响城市工业用地占比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我国设市城市工业用地占比受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和经济区域等因素影响较大,城市工业用地占比偏高与传统工业惯性发展、沿海外向型工业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贸易带动有关,而城市工业用地占比偏低多由于工业发展条件受限、职能定位引导和产业转型所致。文章建议采用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和经济区域因子建立新的工业用地占比控制体系,实现科学化控制我国城市工业用地占比。(本文来源于《规划师》期刊2019年11期)

孟祥凤[10](2019)在《东北老工业城市用地精明收缩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大部分东北老工业城市在经历“东北现象”以及“新东北现象”的同时,出现了人口流失、城市收缩的发展趋势,而城市收缩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降低了城市的人口密度,产生了大量的闲置用地,为城市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都带来可能,但这种可能是建立在对城市收缩的正确认知和有效把握上。因此,掌握东北老工业城市收缩的特征、类型、驱动机制,抓住城市收缩的契机,以“精明收缩”为主旨,转变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以东北典型老工业城市——四平市为研究区,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研究了四平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人口、经济以及用地叁个方面对四平市城市收缩的现象进行定量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确定四平市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以及类型特征。基于发达国家应对城市收缩的有效模式,针对四平市城市收缩的现象及特征,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城市用地精明收缩的可行性模式,利用SD-MOP模型对四平市用地精明收缩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旨在为城市收缩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城市用地的精明收缩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证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2001-2016年四平市建设用地增长剧烈,面积总计增加了3441.05 hm~2,面积占比由11.50%上升至16.10%。2001-2016年四平市各类用地之间转换相对频繁,以耕地、林地、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林地、草地向耕地的转换为主要方向。四平市2001-2009年土地转换轨迹共计20种,2009-2016年四平市土地转换轨迹共计11种,且耕地、林地、草地向建设用地转换的空间轨迹主要分布于四平市建成区外围。(2)四平市2001-2009年的城市用地扩张强度高于2009-2016年的扩张强度。2001-2009年四平市城市用地扩张方向主要位于东南东、西北西、西北北、东南南、东北北5个方向,2009-2016年四平市城市用地的主要扩张方向位于东南东、西南西、西北西3个方向。且随着城市发展中心的调整,其城市用地空间重心不断发生转移,2001-2009年四平市城市用地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2009-2016年,城市用地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且主要以向北移动为主。此外,四平市城市用地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业用地占比过高,工矿用地占比居高不下,2016年四平市绿地与广场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占比仅为7.35%、8.38%,不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所规范的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占比标准。(3)2001-2016年四平市存在“人口流失-经济下行-用地闲置”的多维收缩现象,且以2009-2016年的收缩为主。2010年、2011年四平市分别出现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失,规模下降的情况,且四平市人口规模下降的情况同时发生在四平市区整体及中心城区范围内。四平市在人口规模下降的同时,人口结构老龄化、少子化不断加重,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由2001年的10.14%上升到2016年的21.41%。从人口收缩的空间分析来看,四平市人口收缩经历了“中心城区-城郊乡镇地区-中心城区-全面收缩”的变化阶段,收缩度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内部;四平市2001-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幅度均出现下降与缩减的情况;且作为东北典型老工业城市,四平市产业结构单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远远高于一、叁产业,传统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在产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四平市2001-2016年城市闲置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从2001年的47.34hm~2上升到2016年的583.00 hm~2,且以工矿仓储、居住用地闲置为主,主要集中分布于2001年的老城区范围内。2001-2016年的闲置用地的集中分布区与人口收缩度较高的地区以及重化工产业集聚区在空间上高度重迭。(4)2001-2016年四平市城市收缩的驱动力主要包括经济、社会、人口因素中的产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人口结构与就业因子。其中,产业结构、生活水平是主控因子,为主要驱动力。基础设施建设为第二主成分,土地利用为第叁主成分,人口为第四主成分。通过驱动机制的进一步分析,将较低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看作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各驱动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且互为因果。其中四平市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其他驱动因素产生的根源所在。对四平市城市收缩类型的判定,从形成原因来看,四平市属东北老工业城市产业衰落影响下的城市收缩;从闲置用地的空间形态来判定,四平市城市收缩经历了“穿孔型-圈层型-圈饼型”的演变过程;从“人口-经济-用地”的协调关系进行判定,四平市“人口-经济-用地”的协调关系处于重度不协调阶段。(5)提出了“可持续、高密度”的用地精明收缩发展模式,该模式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处理四平市由主导产业衰落、人口流失产生的大量闲置资产。根据提出的用地精明收缩的可行性模式,利用SD-MOP模型构建基于四平市整体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精明收缩系统模型,即宏观与微观的用地精明收缩模型。从经济效益角度与“经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角度通过系统的仿真模拟得到用地精明收缩的SD优化方案与SD-MOP优化方案。通过对两种方案系统运行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以“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的SD-MOP用地优化方案在宏观与微观上有效的解决了四平市城市收缩过程中所存在的闲置用地率过高、人口密度下降、建设用地过度扩张、以及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有助于优化东北老工业城市的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层次结构与效益结构。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使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得到维护,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环境污染得到缓解,是实现四平市用地可持续、高密度精明收缩的科学可行性方案。(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城市工业用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层面各项战略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多领域综合提升与产业整合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新时代城市发展战略方向的转变,存量更新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形态,工业用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先启动区。基于存量规划的视角,本文以昆山高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工业地块的土地潜力评价,对城市工业用地的更新策略进行探讨。以经济效益、科技水平、环境资源消耗等为影响要素,构建工业用地潜力评价体系,进行工业用地潜力评价并划分潜力类型,进而提出工业用地更新片区划分、基本控制单元编制与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引导、绩效评估平台建设等工业用地更新策略,为新时代国内同类地区的更新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工业用地论文参考文献

[1].本报,陈抒怡,茅冠隽.土地都盖商务楼了,工业怎么办?[N].解放日报.2020

[2].王剑.基于土地潜力评价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策略——以昆山高新区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9

[3].钱泉花,路旭.辽宁省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9

[4].陈小华,沈根祥,郭春霞,钱晓雍,胡双庆.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复垦农用风险管控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

[5].郭友红.闭坑矿山工业场地及周边塌陷区城市用地开发利用模式研究[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9

[6].王梅,邹涛.大城市工业用地集聚引导策略初探——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土地.2019

[7].姚秋升.山地城市不同行业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对比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8].马肖,孙丽萍,刘宾.青岛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中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9

[9].赵向阳,路旭,胡慧欣,徐康,姚宏韬.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占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规划师.2019

[10].孟祥凤.东北老工业城市用地精明收缩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9

标签:;  ;  ;  ;  ;  ;  ;  ;  ;  ;  

城市工业用地论文-本报记者,陈抒怡,茅冠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