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气候特征论文-万越,米红波,张黎明,滕羿和,谭军

山地气候特征论文-万越,米红波,张黎明,滕羿和,谭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山地气候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地,烤烟,生育期,气候特征

山地气候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万越,米红波,张黎明,滕羿和,谭军[1](2018)在《龙山县典型山地特色烟叶大田生育期气候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与龙山县典型山地烤烟风格紧密相关的气象因子。【方法】以龙山县30年(1986—2015年)连续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非线性多项式拟合回归方法分析了龙山烤烟大田不同生育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论】(1)龙山县烤烟伸根期日气温平均值为20.54℃,日照时间平均值为3.83 h,日降水量平均值为10.41 mm,空气湿度适中。但日均温和日照时间波动较大。(2)旺长期日气温平均值为24.52℃,日照时间平均值为4.39 h,日降水量平均值为12.14 mm,相对湿度先增后降,波动较大。(3)成熟期相对湿度适中,平均值为77.77%,气温和日照时间前期较高,后期下降较快。【结论】龙山烟区烤烟大田生育期光、温、水同步增加,气温和相对湿度适宜,降水丰富,日照时间前寡后足。龙山独特的气象条件为典型山地特色烟叶的形成提供了保障。(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闫海燕,王亚敏,刘辉,陈静[2](2017)在《豫北山地传统民居的地域气候适应特征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豫北山地小店河村的清代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与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小店河村清朝传统民居村落的选址与布局、院落的组织方式、建筑空间、材料与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取了传统民居的6个地域气候适应性特征,即围合的内向空间、主房台基抬高来防潮、围护结构厚重、檐廊的设置、坡屋顶的应用以及庭院微气候的调节。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店河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经济价值。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还可对当地民居的更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7年18期)

张俊俊[3](2017)在《秦岭山地森林和草甸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动态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秦岭地区既是气候的转换区域,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本研究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研究秦岭地区不同森林和草甸生态系统土壤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对不同温度的响应以及气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鉴于低温条件对山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的重要性,本文对该地区主要生态系统(松树林、栎树林和草甸)的土壤碳排放以及对应的土壤碳氮动态和土壤氮转化进行研究,探讨了野外条件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和溶解性无机氮的季节和剖面变化以及相关的土壤特性。利用开顶箱(Open-top chambers,OTC)模拟增温和利用减雨架模拟减雨,本实验设置对照、增温、减雨和增温与减雨交互四种处理,研究了增温和降水减少对不同季节和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的碳氮动态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选择叁种培养温度(8°C、18°C和28°C),研究了山地森林和草甸生态系统土壤二氧化碳(CO_2)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对不同温度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土壤CO_2的排放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栎树林土壤CO_2的排放量最高,其次为松树林和草甸。土壤N_2O排放在叁种生态系统间无显着性差异。CO_2和N_2O的温度敏感性表现为森林大于草甸。叁种生态系统CO_2和N_2O排放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的范围分别为1.07-2.25和0.82-1.22。研究表明,土壤CO_2和N_2O的排放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性(P<0.01)。此外,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特性对CO_2和N_2O的排放在不同温度水平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紫外吸光度(SUVA)以及硝态氮是CO_2排放的重要控制因子,而铵态氮和pH值是N_2O排放的主要控制因子。实验结果显示,叁种生态系统土壤CO_2排放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N_2O,表明该地区土壤CO_2和N_2O排放对全球变暖具有不同的响应。本研究对主要温室气体(CO_2和N_2O)以及土壤特性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温度对土壤碳通量和氮转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关于低温条件下,气候转换区复合山地森林和草甸生态系统的碳释放和氮转化的研究尚较少。通过培养实验对松树林、栎树林和草甸叁种生态系统的土壤碳通量和氮转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和土壤的芳香性物质含量随土壤碳矿化的变化而变化。森林和草甸表现为甲烷(CH_4)吸收,表明该地区在低温条件下可能是大气CH_4的弱的碳汇。不同生态系统的ch4吸收量无显着性差异,co2排放量表现为森林高于草甸,其中栎树林高于松树林。研究发现在有氧条件下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co2和ch4之间具有极其显着的正相关性(p<0.01)。每个生态系统土壤的氮矿化和硝化速率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研究显示,森林对土壤氮动态的影响大于草甸,并且松树林具有更高的土壤氮转化速率。土壤碳(co2和ch4)通量速率与土壤doc、铵态氮和硝态氮之间具有弱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可溶性无机氮对土壤co2和ch4具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效应。(3)植被类型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不同森林(松树林和栎树林)和草甸生态系统的溶解性有机碳和无机氮的研究,我们发现叁种生态系统的doc和溶解性无机氮(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且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每个生态系统两个土层之间的doc浓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生长季不同土层的doc和溶解性无机氮浓度均是草甸高于森林,且松树林高于栎树林。此外,松树林中的土壤有机碳(soc)和总氮(tn)含量以及ph值高于草甸和栎树林。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碳氮比则是草甸最低,松树林最高。土壤表层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与土壤doc和溶解性无机氮之间均具有显着的相关性(p<0.01)。研究显示,土壤soc、tn和c/n(soc/tn)是控制doc和溶解性无机氮浓度的主要因子,且土壤ph值与doc浓度之间也具有显着的负相关(p<0.01)。土壤doc与溶解性无机氮浓度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p<0.01)。(4)增温与降雨减少对土壤doc和溶解性无机氮(din)含量的影响均随季节发生不同的变化,而且土壤doc和din含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草甸,栎树林土壤出现最低值。其中,不同森林和草甸0-10cm土层的土壤doc含量变化范围为471.53-731.48mg/kg,10-20cm土层的土壤doc含量变化范围为435.92-694.94mg/kg。对于土壤din而言,不同植被类型0-10cm和10-20cm土壤din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2.79-55.30mg/kg和13.29-34.71mg/kg。土壤doc和din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增温和减雨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soc和tn的影响随季节和土壤剖面的变化也有所不同。经分析,增温与减雨各处理下土壤doc与din、土壤含水量、地表温度和tn的相关性显着(p<0.05),土壤doc与soc和ph值的相关性不显着。(5)叁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趋势,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对照条件下,两种森林类型土壤mbc含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增温与对照条件下草甸土壤mbc含量不同季节的变化为春季>夏季>秋季。增温条件下,松树林土壤mbc含量的季节变化为夏季最高,秋季最低;而栎树林土壤mbc含量的季节变化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增温与对照两种处理下,不同植被类型和土壤深度的土壤mbc含量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森林和草甸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总体表现为草甸最高,其次为松树林和栎树林。相关分析显示,土壤DOC、SOC、DIN、TN以及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与土壤MBC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C/N比和pH值与其呈负相关性,说明土壤MBC含量的变化受土壤特性的影响较为明显。(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王鹏[4](2016)在《探析秦岭山地生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居建筑有着地域特色的多样性,例如:黄土沙地、鱼米之乡、热带林区。陕西秦岭山脉生土民居的村镇规划、建筑形态特色鲜明,气候适宜性良好。对秦岭山地秦茂村的实地考察,从地理环境、建筑空间、室内热舒适等方面,深入地剖析该地区生土民居,发掘其对气候适应性的表现形态,期望对绿色民居的方案设计提供生态策略。(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6年26期)

王国新,杨晓娜,苏飞[5](2015)在《临安市山地气候旅游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15个气象站点所观测的2012年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气温垂直递减率和拉普拉斯压高方程等分析了浙江省临安市山地气候旅游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按照12个月的气候特征差异,将气候旅游资源划分为3种类型即山地休疗型(4-6月和9-10月)、避暑消夏型(7-8月)和冰雪运动型(11-3月);空间上,3类气候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窑头山、天目山,西北部清凉峰和西南部大明山、青山殿等区域。最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迭加分类综合评价了临安市山地气候旅游资源状况:海拔621 m以下不适宜3类山地旅游活动开展,海拔621~800 m适合冬季冰雪(人工)旅游活动开展;海拔800~975 m适合春秋季山地休疗活动且南坡向也可进行冬季冰雪(人工)旅游活动,海拔975 m及以上即能满足多种气候旅游活动。(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吕燕[6](2014)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山地10-40ka BP古植被与古气候特征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了湖北西部大九湖盆地(DJH)144-450cm岩心段,获得41000~9600cal.a BP孢粉序列,与福建北部甘棠钻孔(SYZ)和广东、江西交界的定南大湖(DH)两地孢粉序列综合对比,重建了40000~10000cal.a BP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山地的古植被演替史。叁地古植物群中对气候变化敏感的植被有冷杉属(Abies)、水青冈属(Fagus)和桤木属(Alnus),重点剖析其生态意义,推测末次冰期中晚期至早全新世我国南方亚热带山地古气候演变与全球变化的响应。末次冰盛期叁地的古植被,DJH中暗针叶林以冷杉属为建群种,阔叶林中以水青冈属为建群种;SYZ中以水青冈属和桤木属为建群种;DH中落叶阔叶林以桤木属为建群种。根据上述植物群的现代地域与生态分布,冷杉林喜冷湿,一般分布在中低纬的高海拔和高纬的低海拔地区;水青冈林喜凉湿,多分布于阴坡潮湿的山地条件;桤木林适宜温凉湿润的生态环境,多分布在沟谷林中,山涧溪边及河岸水湿地等。推测MIS2阶段中国南方亚热带山地气候模式为冷湿,MIS1早期、MIS3阶段偏暖偏湿。与我国北方黄土、青藏高原的气候演变模式有一定的差异性。我国秦岭以南的神农架山地、南岭山地和武夷山地,MIS2阶段冷湿,MIS1早期、MIS3阶段偏暖偏湿。这可能是受到以下气候因素的影响:(1)受到山地地形的影响,地形雨丰富;再加上海拔高,有效蒸发弱,导致山地比周围的平原地区要更为湿润。同时MIS2阶段为整个末次冰期最为寒冷的时期,可能由于气温低,较MIS1早期、MIS3阶段蒸发弱,环境更加湿润。(2)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大海,海陆温度梯度使得湿润气团易于深入至我国南方内陆地带。末次冰期中国南方亚热带山地地区可能因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雨,带来一定的降水。(3)MIS2阶段海平面比现今低,夏季太平洋高压中心南移,水汽输送路线登陆的位置更加偏南,南方接受的水汽较多,遇山地遇山地易形成降水,气候较湿润,北方和西部由于距水汽源地较远,水汽很难到达,气候较冷干。(4)有研究认为冰期间冰期过渡时期,海洋气温先回暖,陆地气候变化滞后于海洋气候变化约3000~4000a, MIS2阶段陆地气温较低时,临近的海洋己处于冰消期,可能向陆地输送大量水汽,再加上盛冰期时候北方内陆冷高压势力强盛,导致暖湿气流滞留在南方上空,加上山地地形形成丰富的降水,北方和西部仍较冷干。(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4-03-10)

高松影,李慧琳,宋丽丽,杨青,杨鹏[7](2012)在《山地与沿海地区降雪气候特征及变化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丹东地区4个观测站1955—2010年逐年10月至翌年4月逐日降水量、天气现象、日雪深及气温资料,对降雪气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部沿海和北部山区降雪初、终期及初终间日数、年降雪日数、年降雪量、降水相态、日最大降雪量、日最大积雪深度等平均特征和年际变化区域差异明显;对应56a降雪时段平均气温明显升高趋势,降雪初始日期推迟、终止日期明显提前、初终间日数缩短、雨夹雪日数百分比增多、日最大积雪深度减小,纯雪量减少,变化存在突变,突变时间沿海和山区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期刊2012-09-12)

黄健,文雪梅,土艳丽[8](2012)在《拉萨东部山地半湿润气候下限植被指示特征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拉萨市东部叁县及夺底沟海拔3700~4100米区域进行补充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半湿润气候下限的植被指示特征,并对拉萨地区的高原地带性植被问题形成了初步认识。(本文来源于《西藏科技》期刊2012年01期)

黄微,何文芳[9](2010)在《探析秦岭山地生土民居气候适宜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一种成熟的传统建筑形态必定有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其对环境的适宜特征,对于我们今天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和促进民居更新朝着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的意义。本文以秦岭山地的生土民居为例,首先定性地分析其建筑形态与特定气候环境的关系,总结该地区民居中蕴含的气候设计策略。然后建立围护结构传热模型,定量化分析运用气候设计策略对室内热舒适的影响幅度,计算结果表明,与新建民居相比气候设计策略使传统生土民居冬季的室内有效温度提高1.5~3.5℃。最后通过现场测量,观察在实际环境中改变建筑材料对室内热舒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生土比砖具有更好的保温作用,且在不同楼层保温效果有所不同,能有效提高室温1~6℃;生土的蓄热能力优于砖,生土房的日温差约2℃,砖房日温差则达到7℃。(本文来源于《2010年建筑环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05-07)

陈刚,何政伟,杨斌[10](2010)在《地形特征与山地气候变化空间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川省的地形、气候为研究对象,针对山地地形特征与气候变化研究中,传统的统计分析、非线性拟合等方法缺乏分析处理海量数据和提取隐含信息能力的问题,提出将关联规则数据挖掘与栅格图像处理、地形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利用栅格图像处理和地形分析技术,对地形和气候栅格图像进行坐标转换、裁剪、分类、因子提取、离散化等预处理,再用Apriori算法对提取的地形特征因子和气候因子进行分析,得到反映两者之间相关性的强关联规则。通过对60余万组数据的分析,得到22条满足最小支持度和置信度的关联规则,并由此综合分析得到6条复合关联规则。实验证明,这些反映地形特征与气候变化幅度之间关联性的关联规则可信度较高。(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0年01期)

山地气候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豫北山地小店河村的清代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与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小店河村清朝传统民居村落的选址与布局、院落的组织方式、建筑空间、材料与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取了传统民居的6个地域气候适应性特征,即围合的内向空间、主房台基抬高来防潮、围护结构厚重、檐廊的设置、坡屋顶的应用以及庭院微气候的调节。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店河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经济价值。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还可对当地民居的更新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地气候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万越,米红波,张黎明,滕羿和,谭军.龙山县典型山地特色烟叶大田生育期气候特征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2].闫海燕,王亚敏,刘辉,陈静.豫北山地传统民居的地域气候适应特征及价值分析[J].北方园艺.2017

[3].张俊俊.秦岭山地森林和草甸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动态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4].王鹏.探析秦岭山地生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特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

[5].王国新,杨晓娜,苏飞.临安市山地气候旅游资源时空分布特征[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5

[6].吕燕.中国南方亚热带山地10-40kaBP古植被与古气候特征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14

[7].高松影,李慧琳,宋丽丽,杨青,杨鹏.山地与沿海地区降雪气候特征及变化对比研究[C].S3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2012

[8].黄健,文雪梅,土艳丽.拉萨东部山地半湿润气候下限植被指示特征的探讨[J].西藏科技.2012

[9].黄微,何文芳.探析秦岭山地生土民居气候适宜特征[C].2010年建筑环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10].陈刚,何政伟,杨斌.地形特征与山地气候变化空间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

标签:;  ;  ;  ;  

山地气候特征论文-万越,米红波,张黎明,滕羿和,谭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