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散斑测速法论文-何水

激光散斑测速法论文-何水

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散斑测速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纤激光器,激光自混合散斑,速度测量,实时处理

激光散斑测速法论文文献综述

何水[1](2013)在《光纤激光自混合散斑测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自混合散斑技术把传统的散斑测量与激光自混合干涉相结合,将散斑现象引入自混合激光器,用随机的散斑信号调制光强,形成自混合散斑干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散斑测量技术。激光自混合散斑的理论模型来源于激光自混合干涉,它是指激光器的输出光束入射在粗糙物体表面上,经粗糙面反射和散射后,部分光返回到激光器的谐振腔内。由于粗糙面各点的高度和反射率随机变化,因此返回激光腔内的反馈光,其相位和光强也会随机变化,当这部分反馈光与腔内原光混合时,会把腔内光强调制成随机的散斑信号,形成外光学反馈效应,影响激光器输出光波的频率及强度变化。自混合散斑信号携带了反射物面的信息,分析由激光器与粗糙物面构成的外谐振腔产生的自混合散斑信号,可以确定物体的一些状态,如物面粗糙度、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等。本文首先介绍了激光自混合散斑干涉的来源及发展过程,同时采用F-P腔分析法建立激光器自混合散斑干涉的理论模型,推导出粗糙表面反馈下激光动力学的数值解,并考虑实际情况对数值解进行修正,数值模拟出自混合散斑信号。然后,以掺铒光纤激光器为基础,构建光纤激光器自混合散斑测速系统,详细说明了系统中光纤激光器的组建、靶面速度控制、信号的采集及处理等主要部分的实现和功能。接着,利用构建好的系统完成自混合散斑测速实验,通过步进电机控制旋转平台作为实验的测量对象,分别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实验测量,对实验中采集到的散斑信号分别采用自相关、分形、平均频率解调方法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转盘的测量速度,对比了真实速度与测量速度之间的误差,同时实验研究了频谱滤波技术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验中利用Labview编制Ⅵ程序完成信号采集、频谱动态滤波、速度测量的实时自动化处理。(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3-05-28)

李庆[2](2008)在《“激光散斑测速”是怎么回事?》一文中研究指出题目(2004年天津理综试题):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对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时间的间隔△t的乘积等于双缝的间距。实验中可测得△t,双缝到屏之距离l以及相邻亮条纹间距△x。若所用激光波长为λ,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学探讨》期刊2008年05期)

罗罡,杨冠玲[3](1997)在《激光散斑测速和粒子像测速技术中的频谱模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提出了用流场的一次曝光像的强度谱作为模板提取杨氏条纹,以获取尖锐的自相关分布的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用于激光散斑测速和粒子像测速技术的计算机模拟结果以及粒子像测速的应用例子。(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1997年06期)

罗罡,何振江,陈卫,杨冠玲[4](1997)在《并行激光散斑测速技术中光学参数之间的制约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采用透镜阵列做为处理器件的并行激光散斑测速系统中散斑照相机的孔径、两次傅氏变换的焦距、阵列间距、液晶光阀和摄像机CCD的尺寸和分辨率等参数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提出了参数的选取方案,并给出了参数选取实例。(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1997年05期)

罗罡,杨冠玲[5](1996)在《激光散斑测速(LSV):强度谱模板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散斑测速(LSV):强度谱模板方法罗罡,杨冠玲(重庆大学光电精密仪器系,630044)(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510631)1引言目前,激光散斑测速技术(LSV)及粒子像测速技术(PfV)已成为不稳定流场的速度分布测量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者成功地将其...(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1996年06期)

许宏庆[6](1995)在《粒子像测速技术(PIV)和激光散斑测速技术(LSV)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粒子像测速技术(PIV)和激光散斑测速技术(LSV),对Rayleigh-Benard对流流动进行测量。说明这两种技术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是相同的,他们的区别取决于源密度(S.D.)。当S.D.≤1时,是粒子像模式,当S.D.>1时,则呈现激光散斑模式。实验表明,叁次光脉冲系统比二次光脉冲系统在测量信噪比方面改善很多。(本文来源于《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期刊1995年02期)

激光散斑测速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题目(2004年天津理综试题):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对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时间的间隔△t的乘积等于双缝的间距。实验中可测得△t,双缝到屏之距离l以及相邻亮条纹间距△x。若所用激光波长为λ,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散斑测速法论文参考文献

[1].何水.光纤激光自混合散斑测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李庆.“激光散斑测速”是怎么回事?[J].物理教学探讨.2008

[3].罗罡,杨冠玲.激光散斑测速和粒子像测速技术中的频谱模板方法[J].光学技术.1997

[4].罗罡,何振江,陈卫,杨冠玲.并行激光散斑测速技术中光学参数之间的制约关系[J].光学技术.1997

[5].罗罡,杨冠玲.激光散斑测速(LSV):强度谱模板方法[J].激光杂志.1996

[6].许宏庆.粒子像测速技术(PIV)和激光散斑测速技术(LSV)的实验研究[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95

标签:;  ;  ;  ;  

激光散斑测速法论文-何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