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特征论文-刘莹,麻文俊,杨桂娟,王俊臣,易飞

地理特征论文-刘莹,麻文俊,杨桂娟,王俊臣,易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理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砂生槐,种群,种实性状,萌发特性

地理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刘莹,麻文俊,杨桂娟,王俊臣,易飞[1](2019)在《砂生槐天然种群种实形态和萌发特征地理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开展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种质资源收集及保存工作,探究砂生槐种实性状和种子萌发性状的地理变异特征,在西藏砂生槐自然分布区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种群12个,测定了包括种长、种宽和种子发芽率在内的15项种实性状指标,运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了砂生槐种实、萌发性状的变异水平及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种群间和种群内种实性状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种群间种子长宽积的差异最大,说明各种群的种子大小差异很大,而种群间的种长差异最大。在表型变异程度上,种群内的变异(21.91%)略大于种群间的变异(18.30%),其中种群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5.51%;这表明砂生槐的表型变异不仅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环境因素的调控。2)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4个性状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发芽指数与种宽和种子长宽积呈显着相关,说明种子越饱满,发芽能力越强。3)种长、种子长宽积、荚果宽度、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与海拔呈显着正相关,与经度呈显着负相关,表明砂生槐的种实大小和萌发能力从东部低海拔地区到西部高海拔地区呈上升趋势,可对高海拔优良种群加以开发利用,所有性状与纬度均无明显的相关性。4)运用ward's对砂生槐种群进行聚类分析,12个砂生槐种群大致可以划分为高海拔和低海拔2个亚群。中、高海拔亚群(3 586~4 207 m)的种子更饱满,千粒重更大,萌发能力更强,而中、低海拔亚群的幼苗长度、胚根长度和侧根数更高。(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潘慧平[2](2019)在《香港初中地理课程地理议题设问特征分析——以文达教育出版社《地理议题探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地理课程的突出特点之一是采用了地理议题探究的形式贯穿学习的过程,本文以《地理议题探索》为例,分析地理议题探究的设问方式及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期刊2019年22期)

程世朋,李小燕[3](2019)在《地理视角下的陕南民居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智慧勤劳的先民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质出产,创造出一整套建筑理论和传统技能。陕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与陕西其他地区风格迥异的建筑风貌。本文将从地理的视角探究陕南民居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地名》期刊2019年10期)

马扶林[4](2019)在《海北州不同地理单元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海北地区不同地理(门源盆地、环湖地区及祁连山区)1961~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资料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生长季变化、年代际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海北州叁个地理单元年平均气温均呈现升高趋势,季节平均气温叁地均以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年代际气温均表现为逐步升高。叁个地理单元年降水量均呈微量增多趋势,季节降水量均有增有减,年代际降水量均呈现出规律性变化趋势。年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季节日照时数除环湖地区秋季略有增加外,其余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年代际变化各地理单元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青海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杨浥葳,王彦辉,屈录超[5](2019)在《基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宁镇地区乡村居住空间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根据宁镇地区的自然地理及其生态景观环境特征,将其划分为四个类型区域:山地型、平原型、丘陵型和圩区型,以物质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为主线,在每个地理类型中挑选代表性区域及村落,从不同视角探讨乡村居住空间的形态特征。文章通过横向对比研究,揭露不同地理环境对乡村聚落空间的制约与影响机制,为解读人地关系及乡村空间环境的营造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10期)

段玉山,周维国[6](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历史脉络与特征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70年来中学地理教科书的梳理,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学地理教科书划分为统一与仿苏(1949—1957年),精简与破坏(1958—1977年),重建与多样化(1978—2000年),繁荣与转变(2001年至今)四个阶段,构建起70年来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变化脉络,总结了各阶段中学地理教科书的主要特征。此外,还从地理教科书的表层系统和深层系统出发,将70年来中学地理教科书的表层系统和深层系统的变化特征加以分析和判断。(本文来源于《新课程评论》期刊2019年10期)

黄木易,岳文泽,方斌,冯少茹[7](2019)在《1970-2015年大别山区生态服务价值尺度响应特征及地理探测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区域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健康、国土生态安全及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态服务价值的尺度效应及空间分异机制问题值得探讨。以大别山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分类等数据,应用空间统计、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1970-2015年大别山区生态服务价值动态演变、尺度响应特征及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机制。结果表明:①1970-2015年,大别山区生态服务价值整体上升9.51亿元,但2010-2015年下降3.95亿元,占总增加值的41.54%,下降热点区主要位于大别山边界处(湖北省境内)及核心区东北部(安徽省境内);②4种类型9级幅度的尺度对比分析表明,乡镇单元尺度是大别山区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的特征尺度,其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差异信息量丰富;③地理探测机制表明,16个影响因子中的生态用地占比、土地利用程度和人为影响综合指数对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的解释力q值近40%,是导致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高程和坡度因子q值近30%,为次要影响因素。交互探测q值达50%以上的交互组合主要有叁大类30种,自然因子和人为干扰因子、景观格局因子交互协同作用增强了对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的解释力。研究结果可为大别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精准、多元化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云华,赵晓明[8](2019)在《利用大数据挖掘城市图书馆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社交网络点评数据(北京市),提出利用核密度估计和统计分析探测城市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及图书馆时空变化趋势的方法,揭示城市图书馆的空间分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图书馆的顾客评分,对不同类型的图书馆进行用户满意度分析,检测出不同类型图书馆用户满意度的差异性,以为城市图书馆资源的合理配置、图书馆的管理、选址和类型确定及读者出行和选择等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图书馆》期刊2019年09期)

胡艺,张晓卫,李静[9](2019)在《出口贸易、地理特征与空气污染》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价值链分工所致商品消费地和生产地分离是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本文以2004—2013年中国274个地级市为样本,研究出口贸易对空气污染的影响以及地理特征对出口空气污染效应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出口贸易对空气污染存在显着正向影响,采用工具变量法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出口的空气污染效应在不同地理区位呈现显着异质性,海拔、气压、温度等地理气候条件对出口的空气污染效应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经济活动与空气污染的地理相关性使出口的空气污染效应被低估,预测中国通过经济和贸易质量升级治理空气污染的效果将好于预期。研究表明,中国必须转变服务外部市场的生产型增长模式和外贸模式以防治污染,西部地区应重点发展当地绿色产业以突破"胡焕庸线",各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应重视地理特征对产业发展和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空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应从市级联合逐步过渡到省级联合。(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期刊2019年09期)

李继晓,艾氛,张国霞[10](2019)在《青海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青海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3项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统计及空间分析方法,对青海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3项的级别结构、类型结构、宏观区域分布、行政市域分布以及流域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得出青海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与其主要河流水系分布呈正相关耦合关系。通过分析我们应明确主题意识,建立完善分级保护制度和保护名录体系,加大国家级申报力度,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地理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香港地理课程的突出特点之一是采用了地理议题探究的形式贯穿学习的过程,本文以《地理议题探索》为例,分析地理议题探究的设问方式及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理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刘莹,麻文俊,杨桂娟,王俊臣,易飞.砂生槐天然种群种实形态和萌发特征地理变异[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2].潘慧平.香港初中地理课程地理议题设问特征分析——以文达教育出版社《地理议题探索》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

[3].程世朋,李小燕.地理视角下的陕南民居特征分析[J].中国地名.2019

[4].马扶林.海北州不同地理单元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J].青海科技.2019

[5].杨浥葳,王彦辉,屈录超.基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宁镇地区乡村居住空间形态特征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

[6].段玉山,周维国.新中国成立70年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历史脉络与特征演变[J].新课程评论.2019

[7].黄木易,岳文泽,方斌,冯少茹.1970-2015年大别山区生态服务价值尺度响应特征及地理探测机制[J].地理学报.2019

[8].李云华,赵晓明.利用大数据挖掘城市图书馆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演变[J].新世纪图书馆.2019

[9].胡艺,张晓卫,李静.出口贸易、地理特征与空气污染[J].中国工业经济.2019

[10].李继晓,艾氛,张国霞.青海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  

地理特征论文-刘莹,麻文俊,杨桂娟,王俊臣,易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