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科学奖 100 周年

诺贝尔科学奖 100 周年

一、诺贝尔科学奖百年大盘点(论文文献综述)

马瑞雪[1](2021)在《应用滤波技术与机器学习的量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量化投资是一种新型的投资流派,虽然存在时间尚短,但量化投资凭借其严格的纪律性与高效的执行效率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与追捧。本文研究在量化投资的思想框架下,分别对其中量化择时与量化选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与一般的采用金融、统计以及非线性理论的构建的策略不同,本文一方面采用通信滤波与希尔伯特变换对择时策略进行设计,另一方面,采用机器学习对经典的投资经验进行量化,使之成为具有可复制性的规律。最后对设计的量化择时与量化选股策略在聚宽平台采用真实的A股历史数据进行回测验证。本文对于策略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1)一个股票价格序列可认为由长期趋势项、短期波动项以及噪声项三个部分组成。在对择时策略的研究上,从趋势跟踪技术中的移动平均线指标入手,证明滤波器应用到股票市场中的合理性。随后采用更符合现实意义的EMA指标,构建低通滤波器,过滤噪声项,再经差分去除趋势项,最后对剩余波动部分进行希尔伯特变换,构建同相正交空间利用周期波动构建交易信号。最后通过交易标的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兴通讯回测验证择时策略的有效性。(2)集合竞价(开盘前)是当日多空搏杀的第一个回合,是每个交易日最先买卖股票的时机。一些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集合竞价预测股票走势,交易获利。为了让这些经验能够形成量化的经验规律,本文选股策略对集合竞价相关信息进行标准化,再利用PCA技术将原始数据由29维降至8维,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当日开盘价,利用价值投资思想,通过预测与实际之间的差值,寻找被低估的股票,调仓每十日进行一次。最后选取2012年12月31日至2019年6月28日的A股市场进行验证:策略在2018年之前收益可观,从2018年2月至5月后受市场与监管政策影响,收益下降。

晏娇[2](2020)在《关于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研究 ——基于多层次治理中的权威视角》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学界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集中在演进路径和具体机制的研究上。演进路径的研究集中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问题上,以及具体的诸如“共区原则”、“资金与技术”或者“气候融资”等问题上;气候治理机制的研究则试图从之前的京都机制中寻找机制设置的缺陷,进而对机制的完善提供思路。但这些采用国际合作的方式解决诸如“公地悲剧问题”的研究,限制了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治理问题的思维。因为这些研究成果都无法解释两个问题:“为什么全球气候治理不是在‘自上而下’的京都机制式治理路径上进行自我完善,而是在《巴黎协定》的设计下发生了‘自下而上’的转型”以及“为什么美国在京都进程中退出,到了巴黎进程再次退出”。气候治理路径转型之后的“后巴黎时代”的谈判仍然艰难。无论是从合作理论还是从制度主义视角都很难对这种现象给予很合理的解释。因此,研究跳出现有研究成果的限制框架,在全球气候治理走向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当前的全球气候治理背景、梳理气候治理路径转型的现象、得出治理权威动态变化的结论,最后探讨其对中国的意义。首先,当前的全球治理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背景:全球治理总体上呈现出了多层次的特性。各个国家不但更多时候选择进行区域一体化进程,也更多地选择在特定的议题上进行联合,还有日渐活跃的非国家行为体与传统的主权国家共同拉开了全球治理的大网。因而文将多层次治理框架引入全球气候治理研究中,搭建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为支撑,大国气候治理行动为基石,跨国气候治理网络为辅助的全球气候治理架构。其次,通过以“服从”为核心特征的治理权威这一关键因素,探求气候治理路径转型的根原因及实际意义。分析发现,在气候治理路径的转变过程中,权威在全球气候治理系统中产生了动态变化。这种变化一是国家的权威得以增强;二是非国家行为体组成的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权威已经兴起且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产生影响。在对“自上而下”气候治理路径的梳理中发现,《京都议定书》的惨淡收场实际上并非是其机制设置的问题,原因在于该多层次治理体系没有一个实质凌驾于所有主权国家之上的“超级政府”,因而就无法确保一个机制得到所有国家的遵守。在审视《巴黎协定》安排的气候治理路径时,可发现所谓的“自下而上”路径实质上依靠的是主权国家各自的节能减排行动。由于还没有明确的不遵约机制,因此该路径的治理效果取决于各国最后对国的定位和对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性的认识。协定对签约国实际上的约束力非常小,既无法强制国家履约,也无法在国家能履约的情况下进行惩罚。这就是国家层次在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这一超国家层次的互动博弈过程中,权威在全球气候治理系统中产生的动态变化——国家权威的强势回归。这是一种全球气候治理重心的再平衡,同时也是对强法律约束力减排框架的再定位。再次,在国家权威回归、超国家权威势弱,且缺乏强制性法律效力的减排协议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发展方向、治国理念以及中国当前在全球气候治理上展现出的积极态势,文认为目前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展现出了方向型领导力。因此通过与国直接相关的气候行动以获得领导力,增加中国的话语权,是合理且可行的。最后,结合当前针对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谈判进程,文认为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强法律效力的全球性减排协议,全球层面的国家间合作会持续性艰难。因此国家自主气候治理行动最终将会落在次国家层次,而各国是否能顺利地将气候治理政策内化及下沉是气候治理的关键。国家内部的次国家层次的区域化合作、国际层面的次国家合作以及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参与,可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更多可能性。

蒋露[3](2020)在《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今莫言研究正如火如荼,甚至还出现许多探索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原因的论文。可以确定的是,莫言从默默无闻的新人作家到蜚声世界文坛的着名作家的转变是经过了时代的重重筛选。因此,读者的选择、文学批评的开展以及文学史的记录都被用以研究对莫言成名的影响。本文将从选学(选刊、选本)视域独特的遴选特点去探究莫言小说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具体结合不同年代的文学背景和选刊、选本的发展情况去论证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影响。在80年代国内文学热下,文坛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文学选刊作为披沙拣金的把关者,从浩如烟海的小说作品中发掘莫言小说并对其进行多次推介,其中《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作品的推介最为成功,引起了文学界热烈讨论。文学选本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80年代莫言小说的创作实绩。选本选家以专业的文学知识和不同的审美取向选录出可以代表本时期小说创作实绩的莫言小说。其中年选、争鸣选本、思潮选本以各自不同的选录标准收录了《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红蝗》等小说。从这些被选刊、选本选择的莫言小说中,我们能看到,80年代新人作家莫言抓住文学新变的创作热潮,勇于尝试,创作出了在当时独具一格的小说作品。80年代的莫言小说得益于文学选刊的慧眼发掘和推荐,引起学界争论,从而获得广泛关注。90年代多元的文学格局,使得在80年代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几篇莫言小说,在本时期得到了更为公正的对待。一方面,文学选刊销量走低,业内掀起改版潮,多家小说选刊将“吸引读者的好作品”作为重要选稿标准。由此,莫言本时期的小说《沈园》《牛》《白棉花》等故事性较强的作品被选刊重点选载。另一方面,收录莫言小说的选本新增经典选本和精品选本,特别是《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被收入经典选本,对莫言而言,这代表着各专业学者对其小说价值和影响的认证。进入新世纪,纯文学边缘化愈演愈烈,文学选刊以自身的影响力已经难以带来更多的销量,因此借用早前发掘、培养成功的文学作家名气,以转载文学名家作品的形式,吸引大众读者关注,而莫言正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家。莫言小说不仅在新世纪前十年收获了一系列国内外文学大奖,还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时期文学选刊与莫言小说形成较为明显的互推关系,这也正是莫言“反哺”选刊的表现。而文学选本受市场经济影响,“名家崇拜”现象严重,以年选和教材选本为例,收录莫言小说的选本数量激增。

朱安远[4](2019)在《诺贝尔奖奖金及其分配方式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诺贝尔遗嘱而创设的诺贝尔奖是举世闻名和全球瞩目的永久性和综合性年度权威大奖,现由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6个单项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所组成。诺奖的原始资本来源于诺贝尔遗嘱的捐赠,诺贝尔基金会是诺贝尔遗产的合法所有者和实际经营者,是所有诺奖机构的联合管理者。诺奖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和最具知名度的国际性大奖,它以制度严谨规范、颁奖仪式隆重、奖金数额丰厚、持续时间悠长和世界声誉甚高而着称。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与诺奖奖金有关的事宜,还顺便论及了诺奖得主的颁奖辞分布情况。

李丹[5](2019)在《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大胆创新,打造出“综艺+文化”的传播样式,成为一种现象级节目。2017年12月,《国家宝藏》首次以综艺的形式在文博类节目领域大胆探索,进一步提升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高度,取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赢,其创新模式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指导我国文化类电视节目更好发展。《国家宝藏》的传播创新是应时代变化而产生的。它既有政策扶持与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又有主流价值与受众需求的双向契合,还包括技术革新与优质内容的有效配合。该节目开播后之所以受到各方好评,是因为其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上都进行了大胆创新。在传播理念上,《国家宝藏》以“让文物活起来”为核心理念,通过建立“古今”联系、建立“人物”联系,并以兼顾专业性和趣味的解读方式,让观众对文物建立新的认知。在传播内容上,它以文化为内核对文物进行人文性解析,其在内容主题建构上突破了以往同类节目以呈现文物市场商品价值为主题的思维,改为以文化民族主义立场建构节目的内容主题意蕴,从文化的角度解析展现国宝的人文价值,建构多元一体的文化价值观。在传播形式上,采用综艺包装下的多形式表达,通过年轻化的舞台设计,“星素”结合的嘉宾阵容、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和创新纪录手法,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在传播渠道上,《国家宝藏》打造了立体多元的传播矩阵:利用微信小程序拓宽电视媒体的传播范围、发起UGC内容征集活动带动互联网口碑传播、策划线下主题活动提高节目影响。实证调查研究显示,《国家宝藏》传播创新取得了收视与口碑双赢的结果。通过文献查阅法发现,节目在整体效果上获得了高关注度、高话题讨论度并带动了节目“周边”热度。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层访谈法发现:受众对《国家宝藏》的认知程度高,评价高,并在行动上受到节目影响。《国家宝藏》的传播创新为文化类节目的创作和传统文化传承带来重要的现实启示。但研究发现,《国家宝藏》的传播创新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文物历史背景的解读稍显浅薄、跨屏整合传播力度不够、观众的参与感不强、问题明星导致观众关注点偏移。针对这些不足,建议从:加强深层解读,丰富文化内涵;打造更全面的跨屏传播方式;创新互动机制,提升受众的参与感;选择可信赖度高的明星守护人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期打造更完善的文化类节目传播样式。

朱安远[6](2018)在《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双子寿星——隆重庆贺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博耶和斯科教授百年华诞(下)》文中提出2018年是1997年诺化奖得主博耶和斯科教授的百年华诞,他俩作为现健在诺奖得主中年龄最长的双子寿星而耀映诺坛。腺苷三磷酸(ATP)是细胞内能量流的重要物质和普遍载体,在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ATP的发现和认识过程是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博耶和斯科先生生平与家庭成员;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以及所获荣衔与奖项;诺奖得主中的长寿寿星,同时还阐述了ATP的发现和认识简史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诺奖得主概况。

鹿秀云[7](2017)在《《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研究》文中认为大众传媒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也应是科技新闻报道的核心力量。在科技发展史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历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的最高成果,其公布和颁发是全世界科学界的盛事,聚焦了各大媒体的目光。媒体报道重大科学事件,不仅传播科学消息,对公众科学素养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本文以《人民日报》301篇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台湾学者臧国仁的框架高、中、低三层次结构理论,从宏观新闻报道议题、中观报道内容建构、微观新闻文本结构三个层面探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框架,并将《人民日报》自创刊起至2016年68年间的报道划分为四个时期,从历时性角度考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流变情况。在宏观层面框架分析上,从版面位置、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消息来源、报道主题、报道基调6个方面分析了《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新闻报道议题:多分布在国际版和科技版面;在报道总量中所占比例低,每年度各有变化;报道体裁多为消息;记者采写稿件为主要消息来源;报道主题以事件报道篇数最多;大部分为正面报道。在中观层面报道内容建构上,从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7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事件”所占比重最高,同时也注重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历史”与“评估”的报道。在微观层面新闻文本结构上,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家报道样本的标题关键词和图片使用情况两个方面分析得出:科学术语出现频次最低;图片总体使用较少,以摄影图片为主。《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在各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1948年《人民日报》创刊至1977年改革开放前,此时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数量少,体裁、来源上呈现单一性,整体关注度不高;1978年至2000年诺贝尔奖百年之际,此时期更注重“诺奖”知识的普及,在报道上特别观华裔得主;2001年至2014年屠呦呦获奖前,此时期国人的“诺奖情结”持续发展,在报道上进一步凸显英雄叙事倾向,报道基调渐趋理性;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民日报》不仅报道了其获奖消息,还用大量的篇幅关注了中医药这一话题,使其成为了除屠呦呦获奖外,与时代相结合的重要议题。2016年,在终于结束“我们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还有多远”的话题后,《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发生了新变化。从框架分析和历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经历了从无到有,报道数量、体裁不断丰富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到,《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存在深度报道较少、“明星化”、“竞技化”等方面的不足。对此,本文提出了优化策略:强化议程设置的作用;尽量为更多的阶层发声,以平衡公众话语权;增进媒体与科学家的交流;除注重科技知识普及外,还应该注重宣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理性,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

邓晓雨[8](2017)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文中提出“非虚构”一词作为“虚构”的对立概念,往往意指对于真实的某种“完全再现”。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上,“非虚构”的概念一开始主要是作为翻译产物出现的,它由美国六七十年代的“nonfiction-novel”(非虚构小说)翻译而来。直到进入新世纪,《人民文学》再次提出“非虚构”这一概念,将其和传统的“报告文学”相区别,并且专门开设了“非虚构”板块来刊登国内优秀的非虚构作品。2015年,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凭借她的一系列非虚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对时代与社会最真实的书写方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潮。然而,由于对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双重要求,“非虚构”写作在创作过程和作品上都呈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对于“非虚构”写作的很多问题,仍然期待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本文以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为研究目标,在理论上对中国当代“非虚构”写作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对当代优秀的“非虚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同时也从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上进一步探讨了“非虚构”写作在文学和社会中的影响与作用。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从“非虚构”概念的历史由来、“非虚构”概念的哲学基础以及“非虚构”写作的边界和特性几方面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探索。广义上,“非虚构”的创作应该涵括一切符合其哲学精神的创作形式,除了纪实文学、新闻特稿和历史叙述的写作形式,还包括着摄影、电影等其他艺术样式。而在狭义上的“非虚构”写作则主要指的是一种新的纪实写作风格,它与报告文学一脉相承,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属性。文章从作家群体的自觉性程度、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介入”、作品中叙述声音的“出场”、创作过程的独立审美原则、作品的文学性和技巧性等五个方面对于“非虚构”写作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第二章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些优秀“非虚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将这些作品按照题材分为“乡土”、“自然”、“历史”、“社会”、和“生活”五个类别,分别去探讨不同题材下的非虚构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风格。这些作品中所呈现的特点和“非虚构”写作的新特性是相一致的,但在不同的题材中,却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第三章主要对文学写作之外的“非虚构”的创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研究,例如新闻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写作、以口述史为代表的非虚构历史书写以及纪实摄影、纪录片等更具视觉魅力的“非虚构”类艺术形式。它们都体现着“非虚构”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内涵与特性,用独立审美的精神、和更富技巧性的艺术风格去记录和展现世界的真实和人的内心真实。第四章则是从文学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这一角度深入发掘了“非虚构”写作在新世纪兴起的内在原因和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当下,不仅文学需要真实,社会也在渴求真实,而“书写真实”的“非虚构”写作,正是对于当代文学和社会这一需求的回应。

刘宗涛[9](2017)在《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类型的发展观。在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的探索中,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分别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发展观、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改革开放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等几种类型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这些发展理论都汲取了前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并以前人发展实践为基础,对前人发展理论进行积极扬弃,体现了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在继承、改革和发展上的统一。新常态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在内外主客观条件变化下,产生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常态主要是体现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一个过渡转化阶段。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保持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必须要有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针对我国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集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中国十三五及更长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常态这一新的历史阶段的新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五大发展理念立论的基础,新常态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阶段理论。五大发展理念使发展的涵义更加丰富,使发展的内涵深深地打上了人的烙印,人成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核心思想的复归和坚持。五大理念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牢牢扭住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经济基础上的破解之法。五大发展理念简单明了,内涵丰富,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概括性,彰显了我们党的理论风格的新变化和新气象,具有了新的涵义、风格和力量。五大发展理念自成体系,形成了一个内在统一、内外呼应的有机系统。五大发展理念既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又指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发展方向。创新针对发展动力问题,创新驱动、创新型国家是实现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的必然途径;协调针对发展不平衡问题,强调抓薄弱环节和补齐短板,增强发展平衡性和持续性,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绿色针对人与自然矛盾问题,坚持和实现绿色发展,才能够解决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发展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开放针对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发展是中国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基础;共享针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必须共建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种发展理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共性特点,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个性和阶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具体表现。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般原理:体现了人民既是发展主体又是发展目的原理;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及其创新的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体现了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原理等等。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有机统一性、人民至上性、现实针对性和时代趋势性。坚持和实现五大发展理念,需要有领导力量、体制机制改革、法治等方面的战略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发展也不例外。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养和能力。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说到底就是制度改革,改变旧制度、旧体制,破除一切不利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有利于实施五大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才能保障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朱安远[10](2016)在《集邮漫谈及英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赏析(下)》文中指出1840年在英国诞生的黑便士邮票是世界上首种邮票,集邮伴随着邮票的诞生而兴起发展并兴旺流行且经久不衰,闲暇时欣赏精美的集邮佳品是一种美的享受和文化艺术的熏陶,集邮与体育和旅游一起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爱好。集邮(已中断)和诺学研究曾是笔者的两大爱好,2001年英国发行的《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设计精巧新颖,以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独特风格而享誉国际邮坛,它作为世界上首套交互式邮票,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特种工艺和创新型高科技印刷技术,很是值得玩味和赞赏,笔者在漫谈集邮的同时现不揣浅陋地将此世界邮坛精品介绍并赏析一番。

二、诺贝尔科学奖百年大盘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诺贝尔科学奖百年大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滤波技术与机器学习的量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1.4.1 本文的研究重点
        1.4.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量化投资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理论基础介绍
    3.1 量化投资相关知识
        3.1.1 量化投资的概念
        3.1.2 量化投资策略开发流程
        3.1.3 量化投资策略的交易
        3.1.4 量化择时与量化选股
    3.2 低通滤波与希尔伯特变换
        3.2.1 滤波与低通滤波
        3.2.2 希尔伯特变换
    3.3 机器学习理论介绍
        3.3.1 机器学习概述
        3.3.2 线性回归理论介绍
        3.3.3 主成分分析降维
第四章 组合滤波与希尔伯特变换的短线择时策略
    4.1 滤波提取非周期中的“周期”波动
        4.1.1 传统均线系统
        4.1.2 构建滤波器
    4.2 利用希尔伯特变换构造周期模型
    4.3 择时策略实证分析
    4.4 择时策略的风险提示
第五章 基于集合竞价的价值回归选股策略
    5.1 集合竞价与选股
        5.1.1 集合竞价规则
        5.1.2 集合竞价阶段
        5.1.3 集合竞价数据处理
    5.2 线性回归拟合价值选股策略
        5.2.1 多因子模型
        5.2.2 股票市值建模分析
        5.2.3 集合竞价选股模型
    5.3 选股策略实证分析
    5.4 选股策略的风险提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关于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研究 ——基于多层次治理中的权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全球治理中的权威的研究
        (二)关于气候治理路径的研究
        (三)关于多层次全球治理的研究
        (四)关于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研究
        (五)国内外研究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一)文的主要创新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全球气候治理的权威重构
    一、全球治理权威的重置与分解
    二、全球治理权威的分层
        (一)国家让渡权威给区域一体化组织
        (二)国家让渡权威给国际组织
        (三)非国家行为体逐步形成权威
    三、多层次全球气候治理的思路与架构
        (一)全球气候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同源性
        (二)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思路
        (三)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架构
第二章 “自上而下”气候治理路径
    一、“自上而下”的实质
        (一)“自上而下”的内涵
        (二)“上”与“下”之间的“服从”关系
        (三)全球气候治理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原因
    二、“自上而下”治理思路的源起与实践
        (一)总量控制与排放贸易
        (二)美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
        (三)欧盟二氧化碳排放交易体系
        (四)臭氧层治理与削减战略武器谈判
    三、“自上而下”思路安排下的京都机制
        (一)联合履约机制
        (二)清洁发展机制
        (三)排放交易机制
第三章 “自下而上”的全球气候治理路径
    一、“自下而上”的实质
        (一)“自下而上”的内涵
        (二)“下”与“上”之间的相对关系
    二、《巴黎协定》“自下而上”的气候治理安排
        (一)国家自主贡献
        (二)国家自主贡献的内容
        (三)国家自主贡献的特点
    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外的“自下而上”路径
        (一)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兴起
        (二)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范例
    四、美国国内“自下而上”气候治理实践
        (一)加州经验
        (二)康州经验
第四章 两种气候治理路径下的权威分析
    一、全球气候治理的权威结构
        (一)以国家为权威基础的气候治理
        (二)不以国家为权威基础的气候治理
    二、动态的气候治理权威的变化
        (一)京都机制的衰弱——国家权威让渡受限
        (二)《巴黎协定》——国家权威增强
        (三)跨国气候治理网络的知影响
    三、权威的动态变化带来的结果
        (一)国家权威在转向过程中增强
        (二)全球气候治理重心的再平衡
        (三)强法律约束力减排框架的再定位
第五章 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中国应对
    一、中国与京都机制的互动
        (一)中国参与的CDM项目
        (二)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
        (三)京都时期中国体现的大国担当
    二、中国在“自下而上”时代的大国风范
        (一)日益进取的中国治理
        (二)中国地方政府与城市的治理实践
    三、中国在后巴黎时代的角色定位
        (一)中国以积极作为发挥“领导”作用
        (二)中国的准备
        (三)中国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路径重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概况
致谢

(3)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80年代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一)选刊对莫言小说的发掘与推广
    (二)对选本收录莫言早期小说的考察
    (三)文学选刊对莫言小说的“不选”与“选”
二、90年代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一)低迷期的选刊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二)探析选本对莫言80年代小说的高频收录
    (三)“丰乳肥臀”风波与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三、新世纪选刊选本与莫言小说
    (一)盛名下的莫言小说与选刊的互推关系
    (二)莫言小说在选本领域的大丰收
    (三)新世纪文学获奖与选刊选本对莫言小说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莫言公开发表小说年鉴表(1981—2013)
附录B 80年代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附录C 80年代选本收录莫言小说一览表
附录D 80年代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附录E 90年代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附录F 90年代选本收录莫言小说一览表
附录G 90年代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附录H 新世纪选刊选载莫言中短篇小说一览表
附录I 新世纪选刊选本选载、收录莫言小说重合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诺贝尔奖奖金及其分配方式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诺贝尔遗嘱、遗产及诺贝尔基金会的成立
2 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架构
3 历年诺贝尔奖奖金
4 诺奖奖金的分配方式
5 未颁奖年度诺奖奖金的最终去向
6 未发出和未领取的诺奖奖金概况
7 结束语

(5)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0.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0.2.3 文献总结与评价
    0.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创新之处
第1章 《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的背景
    1.1 政策扶持与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
        1.1.1 国家政策支持文化创新
        1.1.2 综艺节目市场高度饱和
    1.2 主流价值与受众需求的双向契合
        1.2.1 主流意识倡导文化自信
        1.2.2 审美变迁加大文化需求
    1.3 技术革新与优质内容的有效配合
        1.3.1 媒介融合提供多样平台
        1.3.2 优质内容提供传播动力
第2章 《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的策略
    2.1 让文物活起来的传播理念创新
        2.1.1 传承不息的“古今”联系
        2.1.2 一一对应的“人物”联系
        2.1.3 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
        2.1.4 点亮文化自信的明灯
    2.2 以文化为内核的传播内容创新
        2.2.1 以文化民族主义为主题
        2.2.2 从人文视角解读国宝价值
        2.2.3 构建多元一体的文化价值观
    2.3 综艺包装兼多元表达的传播形式创新
        2.3.1 年轻化的舞台设计提高观赏性
        2.3.2 “星素结合”的嘉宾阵容提高关注度
        2.3.3 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增加感染力
        2.3.4 创新纪录手法增加真实性
    2.4 巧用新媒体和互动传播的传播渠道创新
        2.4.1 微信小程序拓宽传播范围
        2.4.2 UGC内容征集带动口碑传播
        2.4.3 线下主题活动扩大影响
第3章 《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的效果
    3.1 《国家宝藏》传播创新效果研究的方法
        3.1.1 文献查阅法
        3.1.2 问卷调查法
        3.1.3 深度访谈法
    3.2 《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的整体效果
        3.2.1 多方平台收视不俗
        3.2.2 社交媒体热切讨论
        3.2.3 “节目周边”带动明显
    3.3 《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的深层效果
        3.3.1 受众的认知效果
        3.3.2 受众的态度效果
        3.3.3 受众的行为效果
第4章 《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的不足与建议
    4.1 《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的不足
        4.1.1 对历史背景的解读略浅
        4.1.2 跨屏整合传播力度不够
        4.1.3 观众的参与感不强
        4.1.4 问题明星导致关注点偏移
    4.2 《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的优化建议
        4.2.1 加强深层解读,丰富文化内涵
        4.2.2 打造更全面的跨屏传播方式
        4.2.3 创新互动机制,提高受众参与感
        4.2.4 选择可信赖度高的明星守护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的传播效果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6)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双子寿星——隆重庆贺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博耶和斯科教授百年华诞(下)(论文提纲范文)

3 ATP的发现和认识简史以及博耶和斯科博士的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
4 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
5 诺奖得主中的长寿寿星
6 博耶和斯科教授所获荣衔与奖项
7 结束语

(7)《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2.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概念界定
        1.2.2 框架分析理论概述及应用
    1.3 文献综述
        1.3.1 报纸科技新闻报道的相关研究视角
        1.3.2 关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研究
    1.4 研究设计
        1.4.1 媒体选择
        1.4.2 研究时间段选择
        1.4.3 研究样本搜集
    1.5 研究方法
        1.5.1 内容分析法
        1.5.2 文本分析法
第2章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总体框架分析
    2.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总体情况介绍
    2.2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框架分析
        2.2.1 新闻报道议题框架
        2.2.2 报道内容建构框架
        2.2.3 新闻文本结构框架
第3章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历时分析
    3.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失语期(1948-1977)
        3.1.1 体裁、来源单一
        3.1.2 整体关注程度较低
    3.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发端期(1978-2000)
        3.2.1 注重“诺奖”知识普及
        3.2.2 特别观照华裔得主
        3.2.3 凸显英雄叙事倾向
    3.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发展期(2001-2014)
        3.3.1 “诺奖情结”严重
        3.3.2 呈现精英式报道框架
        3.3.3 报道风格渐趋理性
    3.4 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2015-2016)
        3.4.1 屠呦呦获奖报道特点分析
        3.4.2 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新变化
第4章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问题与思考
    4.1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存在的问题
        4.1.1 深度报道较少“一日游”现象成常态
        4.1.2 报道存在“明星化”、“竞技化”
    4.2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优化思考
        4.2.1 强化议程设置的作用
        4.2.2 平衡公众话语权
        4.2.3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4.2.4 传播科学理性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非虚构”写作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非虚构”一词的历史
        一、和“非虚构”相关的文学概念在西语中的出现
        二、“非虚构”作为翻译产物的由来和在我国文学理论中的阐释
        三、“非虚构”在新世纪作为新的文学现象和文化事象的出现
    第二节“非虚构”作为文学概念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非虚构”在广义和狭义上的不同含义
    第四节“非虚构”写作作为文学写作的边界
        一、“非虚构”写作与传统历史写作
        二、“非虚构”写作与传统报告文学的写作
        三、中国的“非虚构”写作与美国六七十年代的“非虚构”写作
    第五节“非虚构”作为文学写作的特性
        一、“我”的觉醒
        二、“我”的在场
        三、“我”的“声音”
        四、“我”的独立
        五、“我”的艺术
第二章“非虚构”写作的世间万象
    第一节 非虚构的“乡土中国”
        一、传统乡土文学中的“非虚构”
        二、作为“非虚构”的新乡土文学
    第二节 非虚构的“生态自然”
        一、回归自然的本真文学
        二、作为“非虚构”的新生态文学
    第三节 非虚构的“历史记忆”
        一、以独立的审美对历史进行重新“建构”和“阐释”
        二、创作者在文本中对史料的“介入”
        三、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叙事手段
    第四节 非虚构的“社会焦点”
        一、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体现出跨界写作的特性
        二、作者对事件的深度参与
        三、主流热点意识的消解,独立的视角与思考
        四、更具文学性的表现形式
    第五节 非虚构的“个性生活”
        一、打破“写作门槛”,涌现出写作的年轻力量
        二、创作和传播机制的多元化,低成本的“创意写作”
        三、“小真实”背后的“大社会”
        四、语言风格丰富多彩,体现时代气息
第三章 多姿多彩的“非虚构”创作
    第一节 文学与新闻的融合——全球视域下的非虚构写作
        一、海外非虚构写作与新闻写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外国非虚构作品的翻译和研究接受情况
        三、国内的新闻非虚构写作
    第二节 中国新闻写作的非虚构新景象——新媒体平台中蓬勃发展的非虚构写作
        一、蓬勃发展的网络非虚构写作平台
        二、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新闻写作出现的新特征
        三、新媒体环境下对当下非虚构新闻写作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倾听时代的声音——以阿里克谢耶维奇为例谈非虚构视域下的口述史写作
        一、个人与时代的交响曲
        二、“在场”而又“隐身”的独特真实。
        三、独具特色的艺术审美风格
        四、非虚构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口述史写作
    第四节 记忆中的老照片——非虚构视域下的纪实摄影
        一、纪实摄影的概念和发展情况
        二、作为“非虚构”的纪实摄影——独特的“真实”与“艺术”
    第五节 复杂的光影世界——非虚构视域下的纪录片创作
        一、纪录片的概念及发展情况
        二、“虚构”下的真实世界——纪录片真实属性的探讨
        三、“非虚构”视域下纪录电影独特的审美风格
        四、非虚构视域下的中国当代纪录电影
第四章“非虚构”写作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传统虚构小说遇到的危机
    第二节 传统报告文学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报告文学启蒙意义的消解
        二、独立审美风格的缺失和主题的泛政治化
        三、文学性的缺失和大众审美趣味的背离
    第三节 社会与文学的共同渴望
        一、文学在渴望什么
        二、社会在渴望着什么
    第四节 非虚构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作家群体的年轻化和非专业化导致作品水平的参差不齐
        二、独立调查精神仍然面临尴尬
        三、过度“介入”真实导致对真实的偏离
        四、缺少艺术门类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论文构思及框架
    五、论文的重难点、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发展观的基本涵义及演变
    第一节 发展及发展观基本涵义
        一、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发展观的基本涵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一、经济增长论
        二、经济社会发展观
        三、可持续发展观
        四、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背景
    第一节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二、新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中国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发展观
    第二节 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国际背景
        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
        二、世界经济呈现“新常态”
        三、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与温和复苏
    第三节 新发展理念提出的国内背景
        一、危机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减速
        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三、经济新常态是中国发展新阶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新发展
    第一节 创新与创新发展的涵义
        一、创新与创新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创新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创新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市场化改革是破局关键
        二、发挥好政府作用
        三、确立企业真正的创新主体地位
        四、发挥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创新作用
        五、营造创新友好环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协调发展
    第一节 协调与协调发展的涵义
        一、协调与协调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协调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协调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区域发展差距大
        二、城乡二元结构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调
        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二元分离
    第三节 我国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二、城乡发展失衡原因分析
        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调的原因分析
        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二元分离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我国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统筹区域协同发展
        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
        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发展
    第一节 绿色与绿色发展的涵义
        一、绿色与绿色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绿色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基本内容
    第二节 我国绿色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绿色发展的路径
        一、转变发展理念,促进政策制度绿色化
        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三、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四、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五、实施专项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计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放发展
    第一节 开放与开放发展的涵义
        一、开放与开放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开放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开放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开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实现开放发展的路径
        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二、推动体制改革,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四、继续发挥港澳台地区的独特优势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共享发展
    第一节 共享与共享发展的涵义
        一、共享与共享发展的基本涵义
        二、中共共享发展思想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我国共享发展需要破解的主要难题
        一、我国共享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节 我国共享发展的路径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发展观
    第一节 五大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与发展
        一、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知
        三、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特点
    第二节 五大发展理念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
        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难度加大
        二、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应对发展新挑战
    第三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
        一、发展目标:五大理念补齐全面小康的短板
        二、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
        三、发展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四、发展保证:全面从严治党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集邮漫谈及英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赏析(下)(论文提纲范文)

4 相关邮资票品的主要集邮名词简释
5 诺贝尔及诺贝尔奖得主的邮票之最
6 英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赏析
7 美国和瑞典联合发行的《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
8 结束语

四、诺贝尔科学奖百年大盘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滤波技术与机器学习的量化策略研究[D]. 马瑞雪.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关于全球气候治理路径变化的研究 ——基于多层次治理中的权威视角[D]. 晏娇. 吉林大学, 2020(08)
  • [3]选刊选本视域中的莫言小说[D]. 蒋露.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诺贝尔奖奖金及其分配方式综述[J]. 朱安远. 中国市场, 2019(34)
  • [5]文化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传播创新研究[D]. 李丹. 湘潭大学, 2019(02)
  • [6]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双子寿星——隆重庆贺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博耶和斯科教授百年华诞(下)[J]. 朱安远. 科技风, 2018(30)
  • [7]《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研究[D]. 鹿秀云. 山东大学, 2017(02)
  • [8]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D]. 邓晓雨. 吉林大学, 2017(09)
  • [9]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研究[D]. 刘宗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10]集邮漫谈及英国《诺贝尔奖100周年》纪念邮票赏析(下)[J]. 朱安远. 中国市场, 2016(48)

标签:;  ;  ;  ;  ;  

诺贝尔科学奖 100 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