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喙亚目论文-俞鹏飞

头喙亚目论文-俞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头喙亚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基因,头喙亚目,叶蝉

头喙亚目论文文献综述

俞鹏飞[1](2017)在《茶园5种头喙亚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外翅总目(Exopterygota)、半翅目(Hemiptera),多为农林害虫。截至2017年3月,在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数据库中所收录的完整的头喙亚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仅有37种,对于庞大的头喙亚目昆虫种群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本研究首次测定分析了茶园齿茎叶蝉Tambocerus sp.、凹大叶蝉Bothrogonia ferruginea线粒体全基因组以及白边大叶蝉Kolla paulula、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海滨尖胸沫蝉Aphrophora maritima线粒体基因组90%左右的序列(trnQ-trnV)。测序结果通过序列拼接,基因注释后进行分析,得到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齿茎叶蝉Tambocerus sp.和凹大叶蝉B.ferruginea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长度分别为15,955 bp和15,262 bp,白边大叶蝉K.paulula、大青叶蝉C.viridis、海滨尖胸沫蝉A.maritima分别为13,579 bp,13,461 bp和13,725 bp,对碱基的使用都有明显的AT偏向性;AT偏斜(AT-skew)和GC偏斜(GC-skew)在4种叶蝉昆虫中是相反的(AT-skew>0,GC-skew<0),而在沫蝉中则都大于0。其15个基因位于N链,其他基因位于J链。基因重迭和基因间隔普遍发生,ATP8/ATP6所在的基因重迭片段均为7 bp(ATGATAA);除了白边大叶蝉K.paulula紧密连接外,ND4/ND4L所在的基因重迭片段也均为7 bp(TTAACAT)。(2)蛋白编码基因使用的起始密码子除了使用标准的ATN外,还出现了不常使用的GTT;使用TAA或TAG作为终止密码子和使用TA或T作为不完整的终止密码子。NNU和NNA使用的频率最高。5个线粒体基因组中的tRNA都存在DHU臂缺失的情况,且都为trnS1,G=U弱配和A=A、U=U、C=A、U=C等碱基错配现象普遍存在。所有测得的基因方向和排列顺序完全一致。与燕凤蝶Lamproptera curius的线粒体基因组排列相比,只有trnM发生了位移。富含GC碱基的密码子出现非常少。齿茎叶蝉Tambocerus sp.和凹大叶蝉B.ferruginea的A+T富含区均中存在重复序列和典型的微卫星结构(TA)_n。(3)联合NCBI数据库中的38种半翅目和两种外群昆虫线粒体基因序列,利用最大似然法(BI)和贝叶斯法(ML)重建了头喙亚目和半翅目系统发育进化树。在构建得到的头喙亚目系统发育树中,使用13PCGs氨基酸序列的BI(Bayesian)和ML(Maximum Likelihood)树结果较为可靠,(角蝉总科+沫蝉总科)+蜡蝉总科互为并系。在构建得到的半翅目系统发育树中,木虱总科所在的分支明显存在错误,原因可能是木虱总科昆虫取样过少。BI树的结果基本相同,即头喙亚目(为单系群,胸喙亚目和鞘喙亚目互为单系群,异翅亚目则为独立的分支;ML树的结果差异较大。部分结果和传统观点存在异议,原因可能是所选择的物种线粒体基因数量较少和不均衡,胸喙亚目进化速率较快,导致“长枝吸引”现象的发生,可能对BI树和ML树的结果形成影响。分析认为,齿茎叶蝉Tambocerus sp.属于叶蝉科沟顶叶蝉属,凹大叶蝉B.ferruginea属于叶蝉科凹大叶蝉属,白边大叶蝉K.paulula属于叶蝉科边大叶蝉属,大青叶蝉C.viridis属于叶蝉科大叶蝉属,海滨尖胸沫蝉A.maritima属于沫蝉科尖胸沫蝉属,测定和分析头喙亚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研究头喙亚目昆虫系统发育关系具有重要价值。该论文测定了茶园5种头喙亚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可为研究头喙亚目及半翅目昆虫系统发育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大学》期刊2017-06-01)

钟海英[2](2014)在《头喙亚目昆虫消化、排泄及生殖系统的比较形态学研究(昆虫纲:半翅目)》一文中研究指出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蝉次目Cicadomorpha(蝉、沫蝉、叶蝉和角蝉)和蜡蝉次目Fulgoromorpha(蜡蝉、飞虱))是半翅目Hemiptera昆虫中种类最繁多的1个类群,许多种类是农林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关于头喙亚目昆虫的分类系统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许多学者相继提出头喙亚目系统发育关系的各种假设。尽管众多学者从外部形态、分子生物学或染色体减数分裂的行为方面对该亚目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然而,采用解剖学特征进行的相关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头喙亚目(54属59种)和异翅亚目(4属4种)昆虫为研究对象,利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从解剖学及超微结构方面,对头喙亚目昆虫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上述器官的形态、功能分化及其对头喙亚目昆虫系统演化的意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该亚目昆虫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唾液腺:由主腺和副腺组成;副腺通过副腺管与主腺前、后小叶的交界处相连。蝉总科Cicadoidea主腺小叶均为指状;角蝉总科Membracoidea、沫蝉总科Cercopoidea和蜡蝉总科Fulgoroidea主腺小叶均为囊泡状;主腺小叶的形态、数目、副腺体形态、唾管在不同总科、总科内不同种类间存在很大差异。(1)蝉总科副腺包括数个囊泡组成的副腺体、粗长且高度卷曲的端部副腺管、细短且直的基部副腺管;沫蝉总科副腺体卵形,端部的副腺管粗短,基部的副腺管细长且直;角蝉总科副腺体卵形,仅部分种类副腺体端部有很短的副腺管;蜡蝉总科飞虱科Delphacidae、中华彩象蜡蝉Dictyophara sinica(象蜡蝉科Dictyopharidae)和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广翅蜡蝉科Ricaniidae)的副腺体均为卵形,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lila(蜡蝉科Fulgoridae)的副腺体则为耳状,透明疏广蜡蝉Euricanlara(广翅蜡蝉科Ricaniidae)的副腺体则为梨形。角蝉总科部分种类和沫蝉总科无总唾管。(2)首次发现并详细描述了沫蝉总科昆虫唾液腺的副腺结构,纠正了国外学者早期对于沫蝉唾液腺副腺的不合理定义。(3)异翅亚目Heteroptera主腺小叶均裂叶状;副腺体长,管状;无总唾管。然而,赤条蝽Graphosoma rubrolineat(蝽科 Pentatomidae)和稻棘缘蝽Cletus pnctiger(缘蝽科Coreidae)主腺小叶数目较多,但后者的副腺体和副腺管分化不显着。宝兴螳瘤蝽Cnizocoris potanini(瘤蝽科Phymatidae)和菜蝽Eurydema dominulus(蝽科 Pentatomidae)主腺小叶形态数目很少,但前者副腺体和副腺管分化不显着。2.消化道:蝉总科、沫蝉总科和角蝉总科消化道均由前肠(食道)、滤室、锥形体、中肠环和后肠组成。蝉总科和沫蝉总科回肠位于4根马氏管之间,且和马氏管呈“之”字形走向到达直肠基部。叁个总科在滤室和直肠的形态、锥形体长度、中肠环区段的划分、回肠出自滤室的部位、膜质囊的有无方面存在显着差异。(1)蝉总科:滤室膨大且弯曲,呈棒状;锥形体长度为滤室的1.5-2.0倍;中肠环分为3个不同的区段;回肠一般出自滤室顶端(除回肠从滤室中部伸出的枯蝉Subpsaltria yangi外);直肠极度膨大,基部具半透明的膜质囊将马氏管和回肠的末端区域包裹。(2)沫蝉总科:滤室极为膨大呈棒状,但不弯曲;锥形体长度为滤室的1.5倍;中肠环分为3-4个不同的区段;回肠从滤室底部伸出;直肠膨大程度不明显,且基部无膜质囊。(3)角蝉总科:滤室较小,近圆球形;锥形体长度约为滤室的4.0倍;中肠环分为2个不同的区段;回肠从滤室端部伸出;直肠极度膨大,倒梨形,基部无膜质囊。(4)蜡蝉总科:食道基部存在棒状支囊,无滤室结构,回肠极短,直肠极度膨大;飞虱科中肠虽环绕但无膜质鞘包裹;蜡蝉科、广翅蜡蝉科和象蜡蝉科昆虫的中肠盘绕且外被半透明的膜质鞘。(5)异翅亚目:无滤室结构。中肠不盘绕,根据形态差异分为3个区段,即极度膨大的中肠前段、管状的中肠中段、较膨大的中肠后段。回肠极度退化,直肠膨大。3.马氏管:绝大多数种类均具4根(除飞虱科2根外)。飞虱科的每根马氏管近端部处2分叉。不同类群的马氏管在区域形态分化方面存在显着差异。(1)蝉总科、沫蝉总科和角蝉总科的马氏管分为5个区域:参与滤室形成的最前端区段、与滤室相连的过渡区段、位于过渡区段之后的基部区段、位于基部区段之后的马氏管主体端部区段、位于端部区段之后的末端区段。(2)蜡蝉总科和异翅亚目各总科的马氏管分为2个区域,即光滑的基部区段和波浪状或小瘤状的端部区段;其中端部区段是马氏管的主体区段。蝉总科和沫蝉总科的马氏管过渡区段和基部区段均光滑,端部区段具有瘤突,末端区段均波浪状;角蝉总科基部区段具有瘤突,端部区段显着膨大,呈腺体状,末端区段均波浪状。(3)蝉总科马氏管最末端两两愈合且被膜质囊包裹,但不贴附于直肠表面;角蝉总科马氏管最末端两两愈合且贴附于直肠表面,但不被膜质囊包裹;沫蝉总科马氏管末端区段分别贴附于直肠表面;广翅蜡蝉科、象蜡蝉、蜡蝉科和瘤蝽科、蝽科、缘蝽科马氏管端部区段游离于血淋巴;飞虱科分叉的马氏管中,近直肠的一支向后延伸且端部贴附于直肠表面,远直肠侧的一支游离于血淋巴。4.雄性生殖系统:蝉总科、沫蝉总科、叶蝉科的精巢不被包膜,蜡蝉总科和角蝉科、瘤蝽科Phymatidae(猎蝽总科Reduvoidea)、蝽科Pentatomidae(蝽总科Pentatomoidea)、缘蝽科Coreidae(缘蝽总科Coreoidea)的精巢被一层包膜。总科间、总科内不同种类间在精巢小管形态及数目、贮精囊发达程度、输精管长度、输精小管形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1)蝉总科的精巢小管呈卵形或棒状,46-300根;贮精囊极度退化,且为管状;输精管极度细长;输精小管呈树杈状。(2)沫蝉总科精巢小管呈卵形或棒状,10-34根;贮精囊膨大呈葫芦形或棒状;输精管极度细长。(3)角蝉总科精巢小管呈卵形或芒果形,5-29根(除仅有3根精巢小管的小叶蝉亚科种类外),输精管细短。相互紧密贴合的贮精囊外被膜质鞘。(4)蜡蝉总科精巢小管呈辣椒形,3-6根;输精管细长,贮精囊实际是输精管经螺旋形盘绕外被膜形成的结构。5.雌性生殖系统:不同总科间在卵巢形态、卵巢小管数目、侧输卵管长度、附腺有无及形态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1)蝉总科卵巢饼形或球形;卵巢小管数目极多,115-342根;附腺着生于侧输卵管基部;丝状腺和受精囊腺均极长;受精囊极度膨大呈球形;受精囊管粗壮且较长。(2)沫蝉总科卵巢梭形;卵巢小管数目较多,一般为10-32根;无附腺(禾草无脊沫蝉Ptyelus aigripectus、带中脊沫蝉Mesoptyelus fasiatus除外);受精囊呈叁角形、锥形、球形或葫芦形;受精囊管很短。(3)角蝉总科卵巢梭形;卵巢小管数目很少,一般为3-13根;有些种类有附腺;受精囊形态呈因种类而异。(4)蜡蝉总科卵巢梭形;卵巢小管数目较少,一般为6-16根;蜡蝉科附腺簇生(除中华彩象蜡蝉外);飞虱科无附腺。受精囊形态呈因种类而异。受精囊腺端部棒状、2分叉或多分叉。(5)猎蝽总科、蝽总科和缘蝽总科卵巢梭形;卵巢小管数目很少,一般为3-6根。宝兴螳瘤蝽C.potanini和稻棘缘蝽C.punctiger无受精囊。赤条蝽G.rubroineata和菜蝽E.dominulus无附腺。6.系统发育:通过头喙亚目昆虫消化、排泄和生殖系统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发现叁大系统中界定高级阶元的一些可靠特征。本研究利用最大简约法,以异翅亚目Heteroptera(螳瘤蝽属Cnizocoris、条蝽属Graphosoma、棘缘蝽属Cletus和菜蝽属Eurydema)为外群,对头喙亚目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支持蝉次目为单系性的观点,同时支持各个总科的单系性;头喙亚目不同总科之间的进化关系为“(蜡蝉总科Fulgoroidea+(角蝉总科 Membracoidea+(蝉总科 Cicadoidea+沫蝉总科 Cercopoidea)”。蝉总科姬蝉属Cicadett(姬蝉亚科Cicadettinae)和枯蝉属Subpsaltria(副蝉亚科Tettigadinae)互为姊妹群,这两个属共同与蝉亚科Cicadinae的种类为姊妹群。沫蝉总科的尖胸沫蝉科Aphrophoridae相对于沫蝉科Cercopidae呈并系性,而沫蝉科呈单系。角蝉总科的角蝉科Membracidae与叶蝉科Cicadellidae的叶蝉亚科Iassinae为姊妹群。(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魏琮,张雅林[3](2014)在《亚洲地区首办头喙亚目国际会议暨经济重要性叶蝉和蜡蝉国际学术研讨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头喙亚目国际会议"及"经济重要性叶蝉和蜡蝉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世界范围昆虫纲半翅目头喙亚目昆虫研究领域的两个重要学术会议,均每3至4年定期举办一次。截至2013年6月,前者已举办13届,后者已举办7届。这两个会议近年来已由原来的分开举办改为合并在一起同时举办,以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能更广泛地就头喙亚目昆虫的系统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理学、生物地理学、应用生物学、害虫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学术研讨与交流。2010年6月28日~7月2日,在法国举办第(本文来源于《国际学术动态》期刊2014年02期)

李姝,王莹,庞虹,任东[4](2013)在《头喙亚目(昆虫纲:半翅目)的地质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头喙亚目现存种类繁多,最早的化石记录出现在早二迭世,在二迭纪中期蝉次目和蜡蝉次目开始分化;在侏罗纪时期,种类逐渐分化,数量达到鼎盛;直至晚白垩世中后期,现生科级阶元的主要类群全部出现,在新生代时期逐步形成了与现代种群相似的格局。本文详细总结了不同地质时期蝉次目和蜡蝉次目化石分类单元和分布地区;回顾了蝉次目和蜡蝉次目化石的研究历史,列举了该类群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潘留幸[5](2013)在《头喙亚目昆虫口器的比较形态学研究(昆虫纲:半翅目)》一文中研究指出口器作为昆虫的取食器官,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因食性和取食方式的不同特化为不同的类型。口器形态的研究可以为研究昆虫取食机制及分类提供思路。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昆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汁液为食,许多种类是植物病毒病的重要传播介体。本研究对头喙亚目昆虫中4总科7科17种:格氏安大叶蝉Atkinsoniellagrahami、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枝茎窗翅叶蝉Mileewa bramchiuma、甘蔗叶蝉Exitianus indicus、纵带长突叶蝉Taurotettix elegans、横带掌叶蝉Handianus limbicosta、叉突纤细叶蝉Laburrus impictifrons、叁角辜小叶蝉Aguriahana triangularis褐叁刺角蝉Tricentrus brunneus、透明疏广蜡蝉Euricania clara、四突鞍瓢蜡蝉Parvala quadruple、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白纹象沫蝉Philagra albinotata、鞘圆沫蝉Lepyroniacolepterata、牧草长沫蝉Philaenus spunarius、柳尖胸沫蝉Aphrophora costalis、蒙古寒蝉Meimuna mongoli昆虫口器进行了解剖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分析了头喙亚目昆虫口器的形态差异,并结合形态对头喙亚目昆虫的取食进行了探究,获得如下结果:头喙亚目昆虫口器由上唇、下唇、两个上颚口针和两个下颚口针嵌合组成的口针束共同构成;下唇分叁段包被在口针束外,在腹面可见一条明显的下唇沟;上唇着生在前唇基上,叁角锥形,紧贴着下唇;下颚口针靠联锁紧密嵌合在一起,形成食物道和唾液道;上颚口针紧贴在下颚口针外侧,相互不嵌合,在末端有一些脊状突起和齿状边缘;在上、下颚口针内部有树突道存在,树突道数量在种间存在差异,一般每根口针有树突道1-2个。上唇与前唇基前缘相连,并覆于下唇沟上方。上唇表面一般分布有表面突起,但其形状及分布在不同类群间存在较大差异,如叶蝉科和尖胸沫蝉科昆虫上唇表面分布有叁角形的表面突起和成列的簇状突起,飞虱科的上唇表面有密密麻麻的乳状突。另外,研究首次发现部分种类上唇上有感器分布,其中腔锥形感器在叶蝉科的格氏安大叶蝉Atkinsoniella grahami和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有分布,毛形感器在飞虱科、尖胸沫蝉科和蝉科有分布。因此,上唇的结构特征可以作为鉴别头喙亚目各科间亲缘关系的依据。下唇各节分布有不同类型的感器,主要位于下唇沟的两侧和端部,而下唇的背面和侧面很少。下唇表面共发现有9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钟形感器、刺形感器、指形感器、叶形感器、耳形感器和莲花状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为主,并分别有多个亚型。下唇末端的感器与昆虫的寄主识别和取食部位定位密切相关。口针束由2根上颚口针和2根互相联锁的下颚口针组成。上颚口针顶端外侧的脊状突起的数量及形状在各科间有明显差异。其中叶蝉科的脊状突起最多,一般多于10个,而蜡蝉总科数量最少,仅3-5个。另外,尖胸沫蝉科昆虫上颚口针的纵向中部表面还形成了一个平板结构,而且在该平板结构和侧面的齿状边缘之间有一列列明显的纵向肋条,为尖胸沫蝉科昆虫的独有特征。通过对17种昆虫口器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发现头喙亚目昆虫口器均为经典的刺吸式口器,但不同科、亚科及属间形态存在明显区别,不同种间也存在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上唇表面的叁角形突起的分布、形态,感器的有无,下唇上感器形态、数量与分布,下唇末端感器的类型、分布,上颚口针末端脊状突起和齿状边缘的形态与数量,下颚口针联锁处的刺列的有无,树突道的数量等方面。而且一些结构为特定科属所特有,可作为区分科级分类阶元及属级分类阶元的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袁忠林[6](2004)在《叶蝉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半翅目:头喙亚目)》一文中研究指出CHINESE ABSTRACT本文应用历史生物地理学的方法,结合大陆漂移过程中的重大地质事件,探讨了叶蝉科昆虫起源与演化关系。文中介绍了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概况和主要学派,对地球演化历史过程进行了概述,并就中生代以来大陆漂移过程中的重大地质、气候事件进行了总结。文中还综述了大陆漂移学说在古生物、现生生物地理分布方面的应用情况,特别是在我国叶蝉科生物地理学方面的应用情况。本文以Metcalf(1964)和Oman等(1990)的世界叶蝉名录、1956~2002年的《Zoological Record》及Young(1968, 1977, 1986)、张雅林(1990、1994、1997)有关于叶蝉科研究专着及其它有关叶蝉分类研究资料,采用Office系统提供的Access数据库软件建立叶蝉科昆虫种级以上单元的数据库,并与McKamey建立的叶蝉科名录作了对比和适当修正。通过数据库的查询,获得各级单元的世界地理分布信息,利用Windows提供的绘图软件绘制地理分布图,就其地理分布结合大陆漂移学说探讨了其可能的起源时间、地点及扩散途径,然后根据族的起源时间,探讨亚科内各族的系统发育关系,根据亚科的起源时间,探讨亚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根据本研究和叶蝉科昆虫化石记录,分析确定叶蝉科昆虫起源于叁迭纪之前。研究数据显示,叶蝉科共有128族2345属18202种(不包括少数(约占0.8%)未归类的各级单元及大部分化石(除Myerslopiinae的各级单元)),广布于世界六大动物区中。其高级阶元的系统一直比较混乱,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分类系统,其亚科级单元最少10个,最多可达40多个,我们主要依据Oman(1990)的分类系统,结合张雅林等的研究情况,采用43个亚科级单元。对各亚科的地理分布、可能的起源与演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起源于200Ma前联合古陆时期的有:麦尔叶蝉亚科Myerslopiinae、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小叶蝉亚科Typhlocybinae、大叶蝉亚科Cicadellinae、铲头叶蝉亚科Hecalinae、圆痕叶蝉亚科Agalliinae和广头叶蝉亚科Macropsinae;在中侏罗纪联合古陆分裂为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之后,起源于冈瓦纳古陆的有:无片叶蝉亚科Acostemminae、离脉叶蝉亚科Coelidiinae、缘脊叶蝉亚科Selenocephalinae、叶蝉亚科Iassinae、耳叶蝉亚科Ledrinae、窄颊叶蝉亚科Ulopinae、隐脉叶蝉亚科Nirvaninae、褐点叶蝉亚科Xestocephalinae、片角叶蝉亚科Idiocerinae和乌叶蝉亚科Penthimiinae;匙头叶蝉亚科Eupelicinae和聂叶蝉亚科Nioniinae于135Ma印度次大陆与马达加斯加从冈瓦纳古陆分离之起源于冈瓦纳古陆;宽头叶蝉亚科Eurymelinae、尖颊叶蝉亚科Euacanthellinae、锥胸叶蝉亚科Tartessinae和澳痕叶蝉亚科Austroagalloidinae起源于45Ma澳大利亚从冈瓦纳古陆分离之后的澳洲区;圆筒叶蝉亚科Adelungiinae、脊冠叶蝉亚科Aphrodinae和迈叶蝉亚科Megopthalminae起源于45Ma北美大陆从劳亚古陆分离之后的古北区;窄唇叶蝉亚科Koebeliinae起源于北美大陆从欧亚大陆分离之后的北美洲;扁叶蝉亚科Gyponinae、新离脉叶蝉亚科Neocoelidiinae、多彩叶蝉亚科Neobalinae、凸缘叶蝉亚科Phereurhininae、短头叶蝉亚科Bythoniinae、角冠叶蝉亚科Arrugadinae和网脉叶蝉亚科Evansiolinae起源于45Ma澳大利亚从冈瓦纳古陆分离之后的南美洲;杆叶蝉亚科Hylicinae、横脊叶<WP=6>蝉亚科Evacanthinae和莫卡叶蝉亚科Mukariinae起源于北美大陆从欧亚大陆分离后的东洋区;长胸叶蝉亚科Signoretiinae和长板叶蝉亚科Phlogisinae起源于第叁纪的非洲大陆;宽额叶蝉亚科Makilingiinae起源于第叁纪的东洋区;淡叶蝉亚科Tinterominae和额冠叶蝉亚科Drakensbergeninae分别起源于第叁纪的中美洲和南美洲。依据各亚科的起源时间及其组成情况,得出了叶蝉科亚科间系统发育关系。各亚科的起源顺序依次为:麦尔叶蝉亚科、角顶叶蝉亚科、小叶蝉亚科、大叶蝉亚科、铲头叶蝉亚科、圆痕叶蝉亚科、广头叶蝉亚科、无片叶蝉亚科、离脉叶蝉亚科、缘脊叶蝉亚科、叶蝉亚科、耳叶蝉亚科、窄颊叶蝉亚科、隐脉叶蝉亚科、褐点叶蝉亚科、片角叶蝉亚科、乌叶蝉亚科、匙头叶蝉亚科、聂叶蝉亚科、宽头叶蝉亚科、杆叶蝉亚科、圆筒叶蝉亚科、脊冠叶蝉亚科、尖颊叶蝉亚科、扁叶蝉亚科、锥胸叶蝉亚科、横脊叶蝉亚科、新离脉叶蝉亚科、多彩叶蝉亚科、秀头叶蝉亚科、迈叶蝉亚科、凸缘叶蝉亚科、莫卡叶蝉亚科、长胸叶蝉亚科、宽颊叶蝉亚科、澳痕叶蝉亚科、窄唇叶蝉亚科、短头叶蝉亚科、角冠叶蝉亚科、网脉叶蝉亚科、淡叶蝉亚科、额冠叶蝉亚科、长板叶蝉亚科。(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4-06-01)

魏琮[7](2004)在《世界秀头叶蝉亚科系统学研究(半翅目:头喙亚目:叶蝉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世界范围秀头叶蝉亚科Stegelytrinae(叶蝉科Cicadellidae)的形态、分类、系统发育、生物地理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文中综述了有关该亚科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分类特征、材料及研究方法,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对该亚科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系统分类部分共鉴定、整理并记述秀头叶蝉亚科3族、22属、81种,其中包括2新族、14新属(1属已先期发表)、63新种(17种已先期发表)、1个新组合;确认属级新异名2个、种级新异名1个;将原来位置不定的弓背叶蝉属Cyrta Melichar、小头叶蝉属Placidus Distant、多达叶蝉属Doda Distant、短胸叶蝉属Kunasia Distant、离瓣叶蝉属Placidellus Evans以及异冠叶蝉属Pachymetopius Matsumura归入秀头叶蝉亚科。所建立的新单元如下。 新族:特不沦叶蝉族Temburocerini,trib.nov.、弓背叶蝉族Cyrtini,trib.nov.。 新属:刀翅叶蝉属Daochia gen.nov.、残瓣叶蝉属Wuchivuyia gen.nov.、拟多达叶蝉属Pseudododa gen.nov.、锐盾叶蝉属Aculescutellera gen.nov.、奇脉叶蝉属Paradoxivena gen.nov.、阔瓣叶蝉属Platyvalva gen.nov.、微室叶蝉属Minusculacellula gen.nov.、窄板叶蝉属Stenolora gen.nov.、截翅叶蝉属Truncatategminis gen.nov.、纹翅叶蝉属Wenchinus gen.nov.、胖胸叶蝉属Panxinia gen.nov.、琼州叶蝉属Qiongtuqia gen.nov.、鼓眼叶蝉属Guduxia gen.nov.、长板叶蝉属Paraplacidellus Zhang.Wei et Shen(已发表)。 新种:网脉刀翅叶蝉Daochia reticulata、白眉残瓣叶蝉Wuchivuyia alba、斜茎弓背叶蝉Cyrta obliquua、折茎弓背叶蝉Cyrta plicata、连理小头叶蝉Placidus coalitus、迭茎小头叶蝉Placidus conduplicatus、台湾小头叶蝉Placidus taiwanensis、狼牙小头叶蝉Placidus langyanus、棘茎小头叶蝉Placidus aculeatus、福建小头叶蝉Placidus fujianensis、天坛山小头叶蝉Placidus tiantanshanensis、角斑小头叶蝉Placidus triangulus、白毛小头叶蝉Placidus senilis、尖尾异冠叶蝉Pachymetopius bicaudatus、弯突异冠叶蝉Pachymetopius curvatus、燕尾异冠叶蝉Pachymetopius bicornutus、梅翅异冠叶蝉Pachymetopius stictus、南靖异冠叶蝉Pachymetopius nanjingensis、王氏拟多达叶蝉Pseudododa wangi、老挝拟多达叶蝉Pseudododa laosensis、韦氏拟多达叶蝉Pseudododa webbi、阿萨姆拟多达叶蝉Pseudododa assamensis、海南拟多达叶蝉Pseudododa hainanensis、角室拟多达叶蝉Pseudododa triangulata、短瓣拟多达叶蝉Pseudododa brevivalvata、刘氏拟多达叶蝉Pseudododa liui、多毛锐盾叶蝉Aculescutellera hirtella、扎木奇脉叶蝉Paradoxivena zhamensis、长突阔板叶蝉Platyvalva(?) longa、德化微室叶蝉Minusculacellula dehuaensis、臧氏微室叶蝉Minusculacellula zangi、杨氏微室叶蝉Minusculacellula yangi、邹氏微室叶蝉Minusculacellula zoui、枝突微室叶蝉Minusculacellula divaricata、峨眉微室叶蝉Minusculacellula omeiensis、长突微室叶蝉Minusculacellula longa、路氏微室叶蝉Minusculacellula lui、横带窄板叶蝉Stenolora transzona、版纳截翅叶蝉Truncatategminis bannaensis、异截翅叶蝉Truncatategminis eximium、老挝截翅叶蝉Truncatategminis laosensis、曲板纹翅叶蝉Wenchinussinunuatus、牛斑纹翅计卜蝉肠nchinusta“rZn琳、中斑胖胸叫‘蝉尸“月%inia media、斑翅琼州叶蝉Qiongluqia maculata、毛翅鼓眼仆!‘蝉Gu泊获ia setulosa,sPP.nov.及以‘卜17个已发表种类:逆毛弓背叶蝉〔!;俨ta ree二etosa Zhang et Wei、具毛弓背开I‘蝉仰尸r口setosa Zhang et sun、版纳弓背叶蝉仰尹tabannazhangerwei、异色弓背时’蝉仰rtabieolorZhangetwei、长突弓背什I’蝉〔)rtalo跨ilobazhang。r wei、尖齿弓背叶蝉0犷ta dentata zhang et Wei、双斑弓背nJ‘蝉伪尹tabl’maculata zhang efSun、异额弓背n一十蝉心r才口尸口产妒.ns zhang et Wei、条痕小头仆}‘蝉placidusstriolarus Zhang er Wei、花顶小头n一}‘蝉尸lacidus加s咖ntus Zhang et Wei、密齿小头叶蝉尸lac砧触5 dentat二Zhang et wei、鸟搏小头川‘蝉Placid‘5 nZgrocuPu妙rous Zhang ot Wei、凹瓣小头叫’蝉尸laci如Sincurvatus wei。tzhang、台安多达叶蝉D口da taiwanensis Zhang&Webb、脊唇短胸廿}‘蝉Kunasia carina Zhangetwei、双支离瓣叫‘蝉尸lacidellus conj“gatus Zhang,Wei et Shen、多斑长板叶蝉尸ar只plaCidellus脚aeulatus Zhang,W已1 et ShenO 新组合:花翅秀头n、I一蝉St卿加介‘neveo卿rsa(Ghauri),n.eomb.(白Iragurus Ghauri)。 新异名:力刀宁u二Ghauri 1972,syn.n.(=秀头叶蝉属及已g召lytra Mulsant&Rey 1855)、sa乃l.mamamorPha Sehumacher 1915,syn.n.(=异冠日}‘蝉属pacl州脚er叩i二Matsumura 1914)、Sabimamo,ha胡eel’os行s伽a sehumaeher 1915,syn.n.(=靓异冠叶蝉pachy脚etoPius deeoratusMatsumura 1914)。 新种模式标(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4-06-01)

任东,尹继才,窦文秀[8](1998)在《河北和辽宁晚侏罗世古蝉化石(同翅目:头喙亚目)(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描述古蝉科化石2新属、6新种,即Liaocossushuegen.etsp.nov.,L.beipiaoensisgen.etsp.nov,L.exiguusgen.etsp.nov,L.fengningensisgen.etsp.nov,L.Pingquanensisgen.etsp.nov.,Miracossusingentiusgen.etsp.nov.。这批化石保存有完整的虫体标本,使作者能够进一步研究古蝉类化石的虫体特征。化石采于冀北和辽西晚侏罗世义县组地层中,保存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本文来源于《Entomologia Sinica》期刊1998年03期)

任东,尹继才,窦文秀[9](1998)在《中国东北晚侏罗世新的蜡蝉和沫蝉化石(同翅目:头喙亚目)(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描述了中国东北晚侏罗世义县组中的同翅目化石标本31件。其中15件标本属于菱蜡蝉科1新属1新种Lapicixiusdecorusgen.etsp.nov.。另16件标本属于原沫蝉科1新属2新种Anthoscytinaaphthosasp.nov.,Anomoscytinaanomalagen.etsp.nov.。图示了新种的种内变异。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Irena,DWORAKOWSKA[10](1993)在《眼小叶蝉属和东半球眼小叶蝉族评述(头喙亚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根据眼小叶蝉族Alebrini讨论翅的命名,接着是眼小叶蝉属Alebra Fieb.和东半球眼小叶蝉族各属的评论。Homa elongata Kato移入属AsialebraDwor.,Shaddai distanti Dwor.是S.typicus Dist.的异名。描述了6个新种,即Sobralacapreola,S.clara,Orientalebra drawidana,Afralebra melichari,A.youngi,A.paolii. 本文引言部分讨论小叶蝉亚科Typhlocybinae翅的形态学,正文为分类部分。 在描述内部构造以及端节、头、和胸部背面时,使用习惯术语。 新种模式标本系列保存于下列博物馆中;正模的保管者在有关描述中最先提到: SMTD——德国得累斯顿,国家动物学博物馆。 BMNH——英国伦敦,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USNM——美国华盛顿,美国国家博物馆。 MM——捷克斯洛伐克Brno,Moravian博物馆。(本文来源于《昆虫分类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头喙亚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蝉次目Cicadomorpha(蝉、沫蝉、叶蝉和角蝉)和蜡蝉次目Fulgoromorpha(蜡蝉、飞虱))是半翅目Hemiptera昆虫中种类最繁多的1个类群,许多种类是农林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关于头喙亚目昆虫的分类系统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许多学者相继提出头喙亚目系统发育关系的各种假设。尽管众多学者从外部形态、分子生物学或染色体减数分裂的行为方面对该亚目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然而,采用解剖学特征进行的相关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头喙亚目(54属59种)和异翅亚目(4属4种)昆虫为研究对象,利用光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从解剖学及超微结构方面,对头喙亚目昆虫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其分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上述器官的形态、功能分化及其对头喙亚目昆虫系统演化的意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该亚目昆虫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唾液腺:由主腺和副腺组成;副腺通过副腺管与主腺前、后小叶的交界处相连。蝉总科Cicadoidea主腺小叶均为指状;角蝉总科Membracoidea、沫蝉总科Cercopoidea和蜡蝉总科Fulgoroidea主腺小叶均为囊泡状;主腺小叶的形态、数目、副腺体形态、唾管在不同总科、总科内不同种类间存在很大差异。(1)蝉总科副腺包括数个囊泡组成的副腺体、粗长且高度卷曲的端部副腺管、细短且直的基部副腺管;沫蝉总科副腺体卵形,端部的副腺管粗短,基部的副腺管细长且直;角蝉总科副腺体卵形,仅部分种类副腺体端部有很短的副腺管;蜡蝉总科飞虱科Delphacidae、中华彩象蜡蝉Dictyophara sinica(象蜡蝉科Dictyopharidae)和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广翅蜡蝉科Ricaniidae)的副腺体均为卵形,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lila(蜡蝉科Fulgoridae)的副腺体则为耳状,透明疏广蜡蝉Euricanlara(广翅蜡蝉科Ricaniidae)的副腺体则为梨形。角蝉总科部分种类和沫蝉总科无总唾管。(2)首次发现并详细描述了沫蝉总科昆虫唾液腺的副腺结构,纠正了国外学者早期对于沫蝉唾液腺副腺的不合理定义。(3)异翅亚目Heteroptera主腺小叶均裂叶状;副腺体长,管状;无总唾管。然而,赤条蝽Graphosoma rubrolineat(蝽科 Pentatomidae)和稻棘缘蝽Cletus pnctiger(缘蝽科Coreidae)主腺小叶数目较多,但后者的副腺体和副腺管分化不显着。宝兴螳瘤蝽Cnizocoris potanini(瘤蝽科Phymatidae)和菜蝽Eurydema dominulus(蝽科 Pentatomidae)主腺小叶形态数目很少,但前者副腺体和副腺管分化不显着。2.消化道:蝉总科、沫蝉总科和角蝉总科消化道均由前肠(食道)、滤室、锥形体、中肠环和后肠组成。蝉总科和沫蝉总科回肠位于4根马氏管之间,且和马氏管呈“之”字形走向到达直肠基部。叁个总科在滤室和直肠的形态、锥形体长度、中肠环区段的划分、回肠出自滤室的部位、膜质囊的有无方面存在显着差异。(1)蝉总科:滤室膨大且弯曲,呈棒状;锥形体长度为滤室的1.5-2.0倍;中肠环分为3个不同的区段;回肠一般出自滤室顶端(除回肠从滤室中部伸出的枯蝉Subpsaltria yangi外);直肠极度膨大,基部具半透明的膜质囊将马氏管和回肠的末端区域包裹。(2)沫蝉总科:滤室极为膨大呈棒状,但不弯曲;锥形体长度为滤室的1.5倍;中肠环分为3-4个不同的区段;回肠从滤室底部伸出;直肠膨大程度不明显,且基部无膜质囊。(3)角蝉总科:滤室较小,近圆球形;锥形体长度约为滤室的4.0倍;中肠环分为2个不同的区段;回肠从滤室端部伸出;直肠极度膨大,倒梨形,基部无膜质囊。(4)蜡蝉总科:食道基部存在棒状支囊,无滤室结构,回肠极短,直肠极度膨大;飞虱科中肠虽环绕但无膜质鞘包裹;蜡蝉科、广翅蜡蝉科和象蜡蝉科昆虫的中肠盘绕且外被半透明的膜质鞘。(5)异翅亚目:无滤室结构。中肠不盘绕,根据形态差异分为3个区段,即极度膨大的中肠前段、管状的中肠中段、较膨大的中肠后段。回肠极度退化,直肠膨大。3.马氏管:绝大多数种类均具4根(除飞虱科2根外)。飞虱科的每根马氏管近端部处2分叉。不同类群的马氏管在区域形态分化方面存在显着差异。(1)蝉总科、沫蝉总科和角蝉总科的马氏管分为5个区域:参与滤室形成的最前端区段、与滤室相连的过渡区段、位于过渡区段之后的基部区段、位于基部区段之后的马氏管主体端部区段、位于端部区段之后的末端区段。(2)蜡蝉总科和异翅亚目各总科的马氏管分为2个区域,即光滑的基部区段和波浪状或小瘤状的端部区段;其中端部区段是马氏管的主体区段。蝉总科和沫蝉总科的马氏管过渡区段和基部区段均光滑,端部区段具有瘤突,末端区段均波浪状;角蝉总科基部区段具有瘤突,端部区段显着膨大,呈腺体状,末端区段均波浪状。(3)蝉总科马氏管最末端两两愈合且被膜质囊包裹,但不贴附于直肠表面;角蝉总科马氏管最末端两两愈合且贴附于直肠表面,但不被膜质囊包裹;沫蝉总科马氏管末端区段分别贴附于直肠表面;广翅蜡蝉科、象蜡蝉、蜡蝉科和瘤蝽科、蝽科、缘蝽科马氏管端部区段游离于血淋巴;飞虱科分叉的马氏管中,近直肠的一支向后延伸且端部贴附于直肠表面,远直肠侧的一支游离于血淋巴。4.雄性生殖系统:蝉总科、沫蝉总科、叶蝉科的精巢不被包膜,蜡蝉总科和角蝉科、瘤蝽科Phymatidae(猎蝽总科Reduvoidea)、蝽科Pentatomidae(蝽总科Pentatomoidea)、缘蝽科Coreidae(缘蝽总科Coreoidea)的精巢被一层包膜。总科间、总科内不同种类间在精巢小管形态及数目、贮精囊发达程度、输精管长度、输精小管形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1)蝉总科的精巢小管呈卵形或棒状,46-300根;贮精囊极度退化,且为管状;输精管极度细长;输精小管呈树杈状。(2)沫蝉总科精巢小管呈卵形或棒状,10-34根;贮精囊膨大呈葫芦形或棒状;输精管极度细长。(3)角蝉总科精巢小管呈卵形或芒果形,5-29根(除仅有3根精巢小管的小叶蝉亚科种类外),输精管细短。相互紧密贴合的贮精囊外被膜质鞘。(4)蜡蝉总科精巢小管呈辣椒形,3-6根;输精管细长,贮精囊实际是输精管经螺旋形盘绕外被膜形成的结构。5.雌性生殖系统:不同总科间在卵巢形态、卵巢小管数目、侧输卵管长度、附腺有无及形态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1)蝉总科卵巢饼形或球形;卵巢小管数目极多,115-342根;附腺着生于侧输卵管基部;丝状腺和受精囊腺均极长;受精囊极度膨大呈球形;受精囊管粗壮且较长。(2)沫蝉总科卵巢梭形;卵巢小管数目较多,一般为10-32根;无附腺(禾草无脊沫蝉Ptyelus aigripectus、带中脊沫蝉Mesoptyelus fasiatus除外);受精囊呈叁角形、锥形、球形或葫芦形;受精囊管很短。(3)角蝉总科卵巢梭形;卵巢小管数目很少,一般为3-13根;有些种类有附腺;受精囊形态呈因种类而异。(4)蜡蝉总科卵巢梭形;卵巢小管数目较少,一般为6-16根;蜡蝉科附腺簇生(除中华彩象蜡蝉外);飞虱科无附腺。受精囊形态呈因种类而异。受精囊腺端部棒状、2分叉或多分叉。(5)猎蝽总科、蝽总科和缘蝽总科卵巢梭形;卵巢小管数目很少,一般为3-6根。宝兴螳瘤蝽C.potanini和稻棘缘蝽C.punctiger无受精囊。赤条蝽G.rubroineata和菜蝽E.dominulus无附腺。6.系统发育:通过头喙亚目昆虫消化、排泄和生殖系统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发现叁大系统中界定高级阶元的一些可靠特征。本研究利用最大简约法,以异翅亚目Heteroptera(螳瘤蝽属Cnizocoris、条蝽属Graphosoma、棘缘蝽属Cletus和菜蝽属Eurydema)为外群,对头喙亚目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支持蝉次目为单系性的观点,同时支持各个总科的单系性;头喙亚目不同总科之间的进化关系为“(蜡蝉总科Fulgoroidea+(角蝉总科 Membracoidea+(蝉总科 Cicadoidea+沫蝉总科 Cercopoidea)”。蝉总科姬蝉属Cicadett(姬蝉亚科Cicadettinae)和枯蝉属Subpsaltria(副蝉亚科Tettigadinae)互为姊妹群,这两个属共同与蝉亚科Cicadinae的种类为姊妹群。沫蝉总科的尖胸沫蝉科Aphrophoridae相对于沫蝉科Cercopidae呈并系性,而沫蝉科呈单系。角蝉总科的角蝉科Membracidae与叶蝉科Cicadellidae的叶蝉亚科Iassinae为姊妹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头喙亚目论文参考文献

[1].俞鹏飞.茶园5种头喙亚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7

[2].钟海英.头喙亚目昆虫消化、排泄及生殖系统的比较形态学研究(昆虫纲:半翅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3].魏琮,张雅林.亚洲地区首办头喙亚目国际会议暨经济重要性叶蝉和蜡蝉国际学术研讨会[J].国际学术动态.2014

[4].李姝,王莹,庞虹,任东.头喙亚目(昆虫纲:半翅目)的地质历史[J].环境昆虫学报.2013

[5].潘留幸.头喙亚目昆虫口器的比较形态学研究(昆虫纲:半翅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6].袁忠林.叶蝉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半翅目:头喙亚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7].魏琮.世界秀头叶蝉亚科系统学研究(半翅目:头喙亚目:叶蝉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8].任东,尹继才,窦文秀.河北和辽宁晚侏罗世古蝉化石(同翅目:头喙亚目)(英文)[J].EntomologiaSinica.1998

[9].任东,尹继才,窦文秀.中国东北晚侏罗世新的蜡蝉和沫蝉化石(同翅目:头喙亚目)(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1998

[10].Irena,DWORAKOWSKA.眼小叶蝉属和东半球眼小叶蝉族评述(头喙亚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英文)[J].昆虫分类学报.1993

标签:;  ;  ;  ;  

头喙亚目论文-俞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