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评析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评析

(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松藻矿分院重庆40144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广泛应用并大力推广。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105-01

不稳定心绞痛属于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主要致病原因是冠状动脉收缩狭窄、冠状动脉血栓和血管病因素。患者临床病症有心悸、恶心、呕吐、心绞痛和呼吸困难等。此外,患者会不定时反复发作这些症状,每次疼痛时间大约为30min,部分患者在夜间疼痛相对明显。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有可能会出现心源性猝死和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本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和常规阿司匹林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患者中男性148例,女性152例,年龄在3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3.56)岁。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口服,每次300mg,每天1次,四周围一个疗程。要求患者键阿司匹林和食物一起服下,或者用水进行冲服,从而降对肠道的刺激。

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方式。口服,每次75mg,每天2~3次,四周为一个疗程,患者在每餐过后,和食物一起吞服,或者用水冲服,从而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每天对患者用药时间进行检查,并且询问患者症状,主要内容有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等,询问患者是否因为用药而产生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后,为患者实施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同时观察ST-T的变化情况,为患者抽血,对患者血常规进行鉴定,同时分析患者血小板技术和凝血时间等[1]。观察终点主要是发心肌梗死和猝死等严重情况出现。

1.3评价指标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康复出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发作时间和发作次数逐渐减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并且出现加重趋势。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2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统计,临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组当中的150例患者当中,有98例患者治愈,治疗有效患者为41例,11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67%。对照组中150例患者中,66例治愈、46例有效、3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4.67%,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当中存在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遵循医嘱治疗后,症状消失。

3.讨论

不稳定心绞痛属于一种,存在潜在危险的急重症状态,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者猝死,因此针对这种疾病,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均要给予高度重视[2]。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除了采用经典的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药物之外,当下医院中主张使用抗凝酶和抗血小板、调脂和提供血管内皮保护等的综合性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低分子肝素,不仅可以起到抗凝、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作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患者产生血栓[3]。此外,相关文献报道,这种药剂能够能加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丝分裂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这些药物,均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起到显著疗效,可以提供抗凝功效,并且可以促进患者的心肌缺血等症状得以改善。

阿司匹林,对于患者而言,能够起到抑制徐小板环氧和酶并组织血栓素A2的形成,最终实现抗血小板功效。如果患者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均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第一次服用,用量为300mg,口服,最好是用水冲服,或者与食物共同服用,从而降低药物对胃的刺激[4]。氯吡格雷属于一种新型二磷酸腺苷受体抗结剂,其也是一种噻嗯砒啶类衍生物,其存在的活性代谢产物,能够有效的和血小板表面品德ADP受体之间相互结合,提升cAMP依赖性[5]。

本研究显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和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方式进行对比,临床疗效存在较大差异(P<0.05)。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荣恒.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1(11):1473-1474.

[2]华斌.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8(06):4-5.

[3]贾新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07(10):97-98.

[4]王兴利.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4,09(05):38-39.

[5]崔春便,程华.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4,09(02):936-938.

标签:;  ;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评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