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对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康复的效果探讨

早期护理对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康复的效果探讨

田锐锐梁科科胡芳潘贝贝

(亳州市人民医院;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早期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前屈角度[(179.74±1.22)°>(167.45±1.09)°]、0°外展位外旋角度[(87.12±2.05)°>(73.12±1.82)°]以及护理满意度(92.16%>76.47%)相对更高(P<0.05),而复发率(1.96%<15.69%)、疼痛VAS评分[(1.31±0.32)分>(2.25±0.53)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的早期护理,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关键词】早期护理;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康复

肩关节前脱位是一种常见的骨科伤病,患者肩部受到外力撞击,导致盂肱关节脱离肩袖肌群、关节囊韧带以及喙肱韧带等部位的支撑,进而导致脱位。患肩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肩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妨碍其日常生活活动[1]。在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手法复位方法,能够矫正脱位重叠,移动肱骨头,进入恢复其与肩胛盂的正常对合。经过手法复位治疗后,肩部盂肱关节的稳定性得到改善,但是其关节活动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伴随有疼痛、肿胀等症状。康复训练的开展,能够加快其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预防疾病的再度复发[2]。本研究探讨了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康复护理方法,观察早期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32例和19例,年龄范围19~69岁,平均年龄(39.42±4.47)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9例和22例,年龄范围21~66岁,平均年龄(38.61±4.2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患肢血运,了解患者的肢体感觉,实施疼痛护理,待疼痛、肿胀症状完全消失后,进行肩关节活动的练习。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手法复位后的24~48h,患者的疼痛、肿胀症状明显减轻。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阶段性的实施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①手法复位后1~2周: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说明伤情,并介绍手法复位的具体过程及其疗效,说明术后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手法复位后1~2周的康复训练中,患者患肢需要使用吊带固定,根据护理人员的指导,患肢手掌进行握拳练习,用力握拳2s后张开,手指做屈伸动作,每次持续练习5~10min左右,每小时练习1次。然后,患者的腕关节做屈伸动作,每组动作反复做20~30次(3~4组/d)。健侧肢体作为协助保护,进行患肢肌肉(上臂前侧、背侧)做等长收缩练习,锻炼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进行耸肩练习。

②手法复位后3~5周:解除吊带固定后,患者能够利用健侧肢体,辅助患侧进行关节活动,在不依赖护理人员的情况下,主动做肘关节屈伸、肩关节摆动等动作,尝试弯腰、垂臂和肩膀环绕动作。

③手法复位后6~12周:随着肩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恢复,患者可以尝试肩周肌的锻炼,以等长收缩训练和抗阻训练为主,做肩部的前屈、外展、后伸、外旋、内收以及摆动上肢等动作,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待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且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后,患者可参与篮球、网球等体育活动,用于锻炼其肩关节活动功能。

1.3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的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前屈角度、疼痛VAS评分以及0°外展位外旋角度等指标,使用(±s)进行计量,由t值进行检验。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则使用(%)计数,由χ2进行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3讨论

在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中,可采用手法复位方法,能够有效矫正畸形,将肱骨头与肩胛盂对合,恢复其稳定性[3]。经过手法复位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并会受到疼痛、肿胀症状的困扰,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予以改善。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根据患者肩部关节活动度、肌力的恢复情况,循序渐进的开展功能恢复训练[4]。该过程中,患者患肢部位的血肿、损伤逐渐消退,疼痛、肿胀得到有效缓解的同时,其肩关节能够恢复正常的活动。在早期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其负面情绪,引导其认真遵医,对于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5-6]。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的有效开展,对于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素芳.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肩关节脱位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2):88-90.

[2]王昕.早期护理对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3):179-181.

[3]李秀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8(14):65.

[4]桂宇芳.推拿与理疗对肩关节脱位复位术病人Wolfgang评分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34):4291-4292.

[5]洪蝶.全程护理干预在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2):171-172.

[6]孙茹,刘春梅,王影茹.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5):273-274.

第一作者简介:田锐锐,女,本科,1989年7月-,医供体审核办公室,护师。

标签:;  ;  ;  

早期护理对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康复的效果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