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交通控制实验平台设计

基于PLC的交通控制实验平台设计

一、基于PLC的交通控制实验平台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瞿靖[1](2021)在《自走铁矿井下车辆识别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自走铁矿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采用平硐和斜坡道联合开拓。无轨车辆从1480中段硐口进入,经由1#斜坡道通行。从安全生产、提升效率、智能化矿山建设的角度出发,预建立一套车辆定位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经过调查发现,市场上此类系统产品主要有以下不足:基本上都是以煤矿使用而设计的,非煤矿山相对良好一点的环境使得这些系统,在系统造价、设备体积、运营维护方面都有相当大的额外成本;而且此类系统使用较多的是RFID的车辆识别技术、多组件的基站,这使系统成本很难降低,进一步的智能化建设受限。本文以自走铁矿1480-1430中段为研究出发点,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市场产品、部分矿山应用和具体的工程背景,做出了方案设计,然后采用ZigBee无线通信、PLC可编程控制器、通信、计算机等技术从硬件选型、软件程序完成了系统的车辆定位、信号控制。本文工作和成果如下:1.设计了一套新的井下车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基站方案。方案借鉴互联网的分布式架构概念,采用小型智能可编程控制器S7-200SMART SR20在每个节点处设置数据处理、通讯、综合控制多项功能整合的集中一体基站,替代了传统的多组件、大体积的基站。2.采用了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CC2530F256 ZigBee无线通信芯片作核心板,再采用CH340G芯片和TTL转RS485对车辆识别协调器/路由器节点串口通信,编写了基站西门子内核与CC2530 8051内核的自由口通讯协议,为矿山进一步智能化建设打下基础。3.井下部分完成后,基站接入矿山局域网。地面采用King View组态软件,通过IP地址和寄存器接入各个接口,通过可视化编程,实现对井下系统监视与控制,并具有自动记录通行数据与生成报表的功能。本系统经调试验证,在车辆定位、数据信号传递、信号处理与控制、上位监控等各方面状态良好,相比于市面已有系统,降低了一半以上开发和后期维护成本。细化分布式架构和小型数据处理、通讯控制整合的基站在当前应用较少,有一定创新性。对此类工程应用与研究,有一定意义的参考价值。

刘晓峰[2](2020)在《基于机器视觉的激光光斑跟踪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大尺寸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它是判断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高精度自动化的大尺寸测量是当前制造业测量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在众多大尺寸测量技术中,经纬仪系统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非接触式测量系统之一,它具有精度高、系统组建灵活等特点,但传统经纬仪系统依靠人工瞄准,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测量效率。为实现自动化经纬仪测量系统,本课题以电子经纬仪为基础,构建一种基于视觉的经纬仪跟踪系统,该系统以激光光斑为识别跟踪对象,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来代替人眼瞄准,以激光光斑与视场中心偏差量驱动跟踪电机,实现光斑目标点的自动跟踪与瞄准。为实现课题的目标,本文主要设计了一种基于PC机图像处理、工业相机图像获取和PLC运动控制的激光光斑跟踪系统。实现过程从系统硬件搭建、目标检测、目标跟踪、云台的控制和软件设计这五个方面出发。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如下:1、系统硬件搭建。根据激光光斑跟踪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目标,提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经纬仪云台、工业相机、镜头、步进电机和PLC等硬件设备。2、光斑检测算法。根据光斑图像成像特点,分析了几种常见阈值分割和边缘提取算法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双边滤波、迭代阈值分割、形态学去噪、边缘检测和外接矩形的方法,实现了目标光斑的检测与定位。3、光斑跟踪算法。为了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采用相关滤波器跟踪算法。并针对传统相关滤波跟踪算法在目标遮挡、快速运动等情况下会出现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粒子滤波和相关滤波的跟踪算法。该方法优化了相关滤波器的目标检测机制,提高了算法鲁棒性,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4、云台控制。根据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采用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算法,并通过实验法获取相机的像素脱靶量与电机控制脉冲量的比例关系。针对光斑出相机视野导致系统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Kalman滤波的云台调整轨迹预测算法,增强了光斑跟踪系统的稳定性。5、系统软件设计。完成目标检测、目标跟踪、云台控制、人机交互界面、上位机与下位机间通讯等程序设计,实现了激光光斑跟踪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系统性能。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3](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肖紫锐[4](2020)在《基于嵌入式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车辆数量增加的同时,城市交通压力也在逐年递增。交通拥堵已经越来越影响人们的出行。单纯的扩大交通道路以及采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对缓解交通压力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智能交通,通过对信号灯采取智能控制措施成为新的交通解决方案。智能交通能有效提高交通通行能力,有效缓解拥堵、事故等问题的发生,为交通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将城市智能化推向更高层次。本文借助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智能控制方式,结合嵌入式技术,研究并设计出基于嵌入式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首先,对交通信号控制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分析研究了单交叉口典型的四相位模型,设计了经典模糊控制方式,又考虑到交通流的复杂性,为了提高相位切换准确性,优化系统控制效果,提出并设计了可变相位模糊控制方式,通过MATLAB对比验证其更加可靠和完善。更进一步采用神经网络对可变相位模糊控制方法进行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等方面的优化,并通过仿真设计验证优化算法在交通信号控制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次,针对智能交通控制系统需求,提出了多段式定时控制,强通控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三种控制模式的设计方案。硬件平台的整体采用信号主机驱动信号从机的设计,主机和从机分别选用STM32芯片和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完成了主机模块、从机模块及功能驱动模块相关电路设计。包括最小系统的设计,485串口通信,以太网通信,SD卡存储,车流量检测等电路。最后,完成了软件程序设计。通过对μC/OS-Ⅱ系统进行移植实现了多任务管理,设计完成了模糊控制程序,在操作系统和LWIP协议下完成了以太网通信的开发,并通过485接口实现了主从机的串口通信,以及利用SD卡实现了数据的本地存储。上位机采用VB6.0开发工具,通过上位机软件完成了远程查看包括信号灯显示状况及各路口进出车辆数等交通情况,实现了对控制模式的更改,此外还实现了对交通流数据的历史查询等功能。

张士法[5](2019)在《网联环境下基于网约车乘车需求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人们越来越热衷于通过手机APP“约车”的出行方式。“约车”出行的乘车行为逐渐成为城市交通产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车路协同技术也是现在交通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并正在改变传统的交通控制方式。因此,研究网联环境下的乘车行为对信号控制影响,可以有效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和增加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网联环境为背景,对乘车行为下的交口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乘客出行的时间、地点分布以及心理特征,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采集,分析了乘客上车时间分布特征。其次,根据交叉口信号状态,提出了一种考虑乘客等待时间、服务车辆到乘客之间距离的服务车辆调度模型,确定了面向乘车请求的服务车辆调度规则。再次,基于网联环境下车辆信息共享特性,根据交叉口各个流向流量,以交叉口车辆总延误最小为控制目标,提出了基于排队长度的信号自适应控制方法,并采用整数规划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网联环境下车辆速度引导方法,提出在不同控制条件下,社会车辆和服务车辆的速度引导和轨迹优化方法。最后,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控制方式进行仿真模拟,并对不同交通量和乘客需求强度下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定时控制,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和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莫嘉永,徐超,邱灿敏,张涵哲[6](2018)在《基于S7-300 PLC和WinCC的模拟轨道交通控制实验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变得更加开放与多变,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性面临巨大的挑战。通过搭建工控系统模拟系统,能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的验证。主要介绍基于S7-300 PLC和Win CC的模拟轨道交通控制实验系统搭建、控制系统间数据通信以及实现对该控制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模拟。

胡天龙,杨天明,刘厚石[7](2018)在《基于PLC虚拟实验平台的隧道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提出文章通过对省内多地隧道运营状况的研究,采用PLC控制技术来解决隧道的照明、通风和交通管制问题,实现隧道控制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为了减少项目前期预研中大中型PLC昂贵的采购费用、网络建设费用,本项目利用前期开发的PLC虚拟实验平台来进行隧道控制系统设计及调试,同时虚拟实验平台直观生动的仿真效果也提高了程序调试的效率。

徐超,莫嘉永,林俊南[8](2018)在《基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仿真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进一步推进,工业控制系统越来越多地与传统IT系统及互联网连通,工业控制系统会面临着信息泄漏、木马和黑客入侵等IT系统类似的安全风险。传统的工业控制系统将可用性放在首位,信息安全往往被忽略。随着全球工业控制系统接连发生多起重大系统安全事故,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对近期发生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同时在已建成的模拟轨道交通控制实验系统上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模拟攻击实验,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在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建议。

程凤林[9](2017)在《基于云优化的交叉口车流模糊控制疏导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交叉路口拥堵疏导系统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云优化的模糊控制疏导方法.首先,在给定模糊控制规则的基础上,分析说明了云优化模糊控制的具体实现;接着,基于PLC设计搭建了相应的实现系统,并给出了整体实现方案和软件模块设计的详细说明;最后,基于采集的交叉口数据进行性能分析.结果显示,该控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车流不平衡问题,缩短车辆通行的延误时间,提升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胡龙耀[10](2016)在《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加,导致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交叉路口是城市交通网络中的的重要节点,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而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研究智能交通中路口车辆通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中车流量检测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采用的是基于北斗定位的车辆信息检测技术,不仅检测范围广、设备安装灵活方便,而且有利于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推广应用。为了解决由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低而导致无法实现车辆的车道级定位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相对定位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结合的方法来减小车辆定位误差,提高车辆的定位精度,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来划分车辆所在车道,进行车流量数据的统计。通过采集的实际数据结合MATLAB进行的半物理仿真结果表明,论文中所采用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车辆定位精度,并且能够统计路口车道上的车流量等数据。本文设计了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包括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电路、以DSP为核心的车辆信息检测电路、双向晶闸管的信号驱动电路以及以CPLD为核心的信号灯故障检测与反馈电路,完成了整个智能交通信号机的组装与调试。采用模糊控制算法作为智能交通控制的核心算法,编写PLC的梯形图程序,解决了车流量大小与放行时间的对应问题。本文采用C#语言开发了信号机配置软件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监控软件,配置软件实现了信号机的相关参数的修改功能;监控软件完成了对各个路口状态的监控,以及对路口车流量、路口放行状态、故障信息等的数据采集。本文设计的智能交通信号机通过了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有关国家标准的鉴定,并且已经在40多个路口安装应用,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运行,改善了路口交通状况,实践证明了所设计的智能交通信号机达到了预期要求。

二、基于PLC的交通控制实验平台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PLC的交通控制实验平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自走铁矿井下车辆识别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国内外动态
        1.2.1 国内发展动态
        1.2.2 国外发展动态
    1.3 相关技术
        1.3.1 车辆识别相关技术
        1.3.2 分布式架构系统
        1.3.3 可编程控制器PLC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1.4.1 论文主要工作
        1.4.2 论文章节安排
        1.4.3 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背景和相关系统矿山应用分析
    2.1 自走铁矿现状
        2.1.1 自走铁矿生产概况
        2.1.2 斜坡道及主要巷道情况
        2.1.3 已有人员定位系统情况
        2.1.4 井下网络建设情况
        2.1.5 井下车辆交通情况
    2.2 国内矿山应用分析
        2.2.1 普朗铜矿铲运机定位及计量系统
        2.2.2 景洪疆峰铁矿KJ293A运输监控系统
第三章 自走铁矿系统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交通管控区间
        3.1.2 通行策略
        3.1.3 系统功能要求
        3.1.4 结合矿山已建成相关系统
        3.1.5 创新要求
    3.2 方案设计
        3.2.1 管控区间和节点划分
        3.2.2 通行方案和避让点
        3.2.3 车辆识别方案
        3.2.4 基站方案
        3.2.5 分布式系统架构方案
        3.2.6 上位机组态方案
        3.2.7 方案总结
第四章 硬件选用与软件程序编写
    4.1 车辆识别定位
        4.1.1 ZigBee硬件部分
        4.1.2 ZigBee软件部分
    4.2 数据及控制基站
        4.2.1 基站硬件选择
        4.2.2 基站软件编写
    4.3 信号传输
        4.3.1 CH340G实现CC2530 串口通信
        4.3.2 TTL接口转串口为RS485 电平
    4.4 上位机组态
        4.4.1 以太网实现基站组网
        4.4.2 KingView接入基站接口组态
    4.5 最终系统
第五章 实验验证
    5.1 实验验证方案
    5.2 实验验证过程
        5.2.1 信号灯状态
        5.2.2 上位机界面
        5.2.3 通行数据
    5.3 实验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基于机器视觉的激光光斑跟踪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视觉引导经纬仪测量系统
        1.2.2 视觉跟踪技术研究现状
        1.2.3 视觉伺服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2 光斑跟踪系统总体设计
    2.1 总体设计方案
        2.1.1 系统组成
        2.1.2 系统的工作原理
    2.2 云台机械结构及硬件组成
        2.2.1 云台的结构组成
        2.2.2 云台的传动方式及零件设计安装
    2.3 步进电机选型
        2.3.1 步进电机分类
        2.3.2 步进电机的选择
    2.4 PLC选型
    2.5 相机及镜头选型
        2.5.1 相机选型
        2.5.2 镜头选型
    2.6 本章小结
3 激光光斑检测与定位
    3.1 图像预处理
        3.1.1 中值滤波
        3.1.2 高斯滤波
        3.1.3 双边滤波
        3.1.4 实验仿真对比
    3.2 图像分割算法
        3.2.1 最大熵阈值算法
        3.2.2 迭代阈值分割算法
        3.2.3 最大类间方差分割算法
        3.2.4 实验仿真
    3.3 形态学去噪
        3.3.1 形态学算法
        3.3.2 光斑图像形态处理
    3.4 目标边缘检测
        3.4.1 Roberts算子
        3.4.2 Sobel算子
        3.4.3 Canny算子
        3.4.4 边缘检测算法对比
    3.5 目标位置信息提取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相关滤波的光斑跟踪算法
    4.1 相关滤波器理论概述
        4.1.1 目标特征描述
        4.1.2 循环矩阵
        4.1.3 岭回归模型
        4.1.4 目标快速检测和模型更新
    4.2 相关滤波跟踪算法流程
    4.3 融合粒子滤波的相关滤波跟踪算法
        4.3.1 遮挡判别策略
        4.3.2 融合算法的实现
        4.3.3 融合算法的算法流程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实验环境配置
        4.4.2 算法实验结果及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云台视觉控制及系统软件开发
    5.1 云台视觉伺服控制算法
        5.1.1 视觉伺服基本思想
        5.1.2 视觉控制实现
    5.2 基于Kalman的云台轨迹预测
        5.2.1 启发式滤波
        5.2.2 数据线性插值
        5.2.3 基于Kalman的轨迹估计
    5.3 系统的开发平台及软件框架
        5.3.1 系统的开发平台
        5.3.2 系统软件框架
    5.4 系统软件设计
        5.4.1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5.4.2 串行通信接口的通讯方式
        5.4.3 通讯协议
        5.4.4 生成程序安装包
    5.5 本章小结
6 实验结果及分析
    6.1 实验平台搭建
    6.2 实验及系统性能分析
        6.2.1 实验结果
        6.2.2 系统性能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4)基于嵌入式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发展趋势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理论
    2.1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参数及性能指标
    2.2 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的分类
        2.2.1 按控制范围分类
        2.2.2 按控制方法分类
    2.3 交通流检测技术
        2.3.1 环形线圈检测技术
        2.3.2 超声波检测技术
        2.3.3 视频检测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单交叉口交通信号的模糊控制设计
    3.1 单交叉口几何模型
    3.2 模糊控制基本理论
        3.2.1 模糊集合及其运算
        3.2.2 模糊关系及模糊逻辑推理
        3.2.3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
    3.3 交通信号的经典模糊控制
        3.3.1 经典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3.3.2 经典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3.4 交通信号的可变相位模糊控制
        3.4.1 经典模糊控制存在的问题
        3.4.2 可变相位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3.4.3 可变相位模糊控制器设计
    3.5 MATLAB仿真与测试
    3.6 本章小结
4 单交叉口交通信号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设计
    4.1 模糊控制策略存在问题及优化
    4.2 模糊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4.2.1 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4.2.2 BP神经网络
        4.2.3 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结合
        4.2.4 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
    4.3 交通信号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4.3.1 加载数据
        4.3.2 生成模糊神经推理系统
        4.3.3 训练模糊神经推理系统
        4.3.4 测试模糊神经推理系统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嵌入式的智能交通硬件平台的搭建
    5.1 智能交通硬件平台总体设计
    5.2 主控芯片STM32简介
    5.3 主机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5.3.1 时钟晶振电路设计
        5.3.2 复位电路设计
        5.3.3 电源设计
        5.3.4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5.3.5 以太网通信模块设计
        5.3.6 SD卡存储模块
        5.3.7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
    5.4 从机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5.4.1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5.4.2 数码管显示模块
    5.5 功能驱动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5.5.1 信号灯驱动电路
        5.5.2 车辆检测藕合振荡电路
        5.5.3 脉冲信号整形电路
    5.6 本章小结
6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6.1 嵌入式μC/OS-Ⅱ系统的移植
        6.1.1 滴答定时器SysTick的移植
        6.1.2 os_cpu_a.asm文件的移植
        6.1.3 os_cpu.h文件的移植
        6.1.4 os_cpu.c文件的移植
    6.2 交通信号系统主要程序的实现
        6.2.1 μC/OS-Ⅱ的任务程序的实现
        6.2.2 模糊控制的实现
        6.2.3 485串口通信的实现
        6.2.4 以太网通信的实现
        6.2.5 SD卡存储的实现
    6.3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6.3.1 上位机开发软件
        6.3.2 上位机监控系统界面设计
    6.4 系统测试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8 参考文献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 致谢

(5)网联环境下基于网约车乘车需求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网联环境下的交通控制方法研究
        1.2.2 乘车行为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车路协同系统
    2.1 车路协同系统体系概述
    2.2 车路协同系统结构及功能
        2.2.1 智能车载系统
        2.2.2 智能路侧系统
        2.2.3 无线通信系统
    2.3 车路协同通信方式
        2.3.1 车路协同通信技术
        2.3.2 车车通信和车路通信
    2.4 车路协同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2.4.1 交叉口信号控制
        2.4.2 动态交通诱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乘客需求特性分析
    3.1 网约车辆服务类型
    3.2 乘客出行特征
        3.2.1 出行时间特征
        3.2.2 出行的空间特征
        3.2.3 心理特征
    3.3 乘客上车时长分析
        3.3.1 正态分布和多项式拟合
        3.3.2 偏态分布
        3.3.3 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乘客需求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
    4.1 基于乘车需求的交叉口服务场景
    4.2 服务车辆调度方法
        4.2.1 服务车辆调度模型
        4.2.2 参数标定
    4.3 交叉口信号自适应控制方法
        4.3.1 交叉口流量流向动态预估
        4.3.2 基于排队长度的信号自适应控制模型
        4.3.3 模型求解
    4.4 速度引导方式研究
        4.4.1 车辆速度引导及轨迹分析
        4.4.2 服务车辆速度引导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分析
    5.1 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
        5.1.1 元胞自动机模型发展
        5.1.2 元胞自动机结构和NS模型
    5.2 仿真模型
        5.2.1 交叉口模型
        5.2.2 车辆生成方式
        5.2.3 车辆运动规则
        5.2.4 乘客请求及服务过程
        5.2.5 信号灯设置
    5.3 评价指标选取
        5.3.1 车辆平均行驶时间
        5.3.2 车辆平均延误
        5.3.3 乘客平均等待时间
        5.3.4 平均排队长度
    5.4 仿真结果分析
        5.4.1 对比分析
        5.4.2 乘客需求强度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基于PLC虚拟实验平台的隧道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结构设计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控制器的选择
    2.2 照明系统设计
    2.3 交通控制设计
    2.4 通风控制设计
3 系统的软件设计
4 利用虚拟实验系统进行仿真调试

(8)基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趋势
2 基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3 模拟攻击实验
4 防护安全建议
5 结论

(10)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智能交通中车辆信息监测技术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论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基于北斗定位的车辆信息检测技术
    2.1 基于北斗定位的车辆信息检测系统
    2.2 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分析
    2.3 位置差分技术的误差分析
    2.4 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车辆位置定位
        2.4.1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模型的建立
        2.4.2 模糊控制
    2.5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实验结果及仿真分析
    2.6 基于路口车辆分布的聚类分析方法在车流量统计中的应用
        2.6.1 聚类分析
        2.6.2 车辆在交通路口的分布研究
        2.6.3 基于聚类分析的车辆分类
    2.7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
    3.2 车辆信息检测模块
    3.3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核心控制模块
    3.4 信号驱动与故障处理模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车辆信息检测程序设计
        4.1.1 车辆信息定位数据预处理子程序设计
    4.2 智能交通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4.2.1 道路交通路口控制模型
        4.2.2 交通控制的评价指标
        4.2.3 模糊控制器设计
    4.3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配置软件和监控系统设计
    5.1 软件开发工具
    5.2 信号机配置软件设计
    5.3 智能交通数据监控系统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用与产品检验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四、基于PLC的交通控制实验平台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自走铁矿井下车辆识别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瞿靖.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机器视觉的激光光斑跟踪系统研究与实现[D]. 刘晓峰. 江苏大学, 2020(02)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4]基于嵌入式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设计[D]. 肖紫锐.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5]网联环境下基于网约车乘车需求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D]. 张士法.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6]基于S7-300 PLC和WinCC的模拟轨道交通控制实验系统的设计[J]. 莫嘉永,徐超,邱灿敏,张涵哲.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8(01)
  • [7]基于PLC虚拟实验平台的隧道控制系统设计[J]. 胡天龙,杨天明,刘厚石. 无线互联科技, 2018(02)
  • [8]基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仿真分析[J]. 徐超,莫嘉永,林俊南.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 2018(01)
  • [9]基于云优化的交叉口车流模糊控制疏导方法[J]. 程凤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7(05)
  • [10]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研究[D]. 胡龙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标签:;  ;  ;  ;  ;  

基于PLC的交通控制实验平台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