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 ISO14000 计划旨在提高世界儿童的环保意识

儿童 ISO14000 计划旨在提高世界儿童的环保意识

一、旨在推动世界儿童环境意识的儿童ISO14000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李云[1](2021)在《自然共情对大班幼儿环境态度的影响及教育干预研究》文中指出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是指学前儿童对环境友好或破坏行为所持有的一种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判断和倾向,从小培养儿童对于环境问题的积极看法和态度不仅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自然共情包含自然共情能力和自然诱导共情两个层面,自然共情能力是指学前儿童能够感知和理解自然要素或整体情绪情感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自然诱导共情是指引导学前儿童对处于困境中的小动物进行换位思考,从而通过操纵观点采择的方式唤起学前儿童对小动物情绪情感的感知和体验。已有研究表明自然共情与成人的亲环境态度及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将两者之间的联系应用到学前儿童这个群体,并通过相关研究以及教育干预研究来探究自然共情对大班幼儿环境态度的影响,旨在为培养学前儿童的亲环境态度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首先,为提供一个可靠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测量工具,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与环保主题相关的主要会议文件以及幼儿发展指南和教育指导纲要,编制了由11个题目组成的单因素模型的《学前儿童环境态度调查问卷》。问卷的信效度检验选取了大理州某幼儿园218名中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40。因此,该问卷可以作为测量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有效工具。其次,为探究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与自然共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本研究先采用《学前儿童环境态度调查问卷》测量大理州某幼儿园138名中大班幼儿的环境态度,然后设计了(人×自然)两种不同的共情对象,采用自我报告法及共情连续体评分标准依次测量并评估该138名被试的一般共情能力和自然共情能力,最后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层次回归性分析后得到如下结果:1.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分别与自然共情能力r=0.463(P<0.001)和一般共情能力r=0.352(P<0.001)存在显着相关;2.与一般共情能力相比,学前儿童的自然共情能力能够更好的预测环境态度(?R2=0.088);3.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与自然共情分别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但性别差异不显着。再次,为进一步探究自然共情对大班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选取了大理州某幼儿园的两个大班分别作为干预组(N=23)及对照组(N=23)进行教育干预研究,干预组以自然诱导共情的教育活动作为干预变量,对照组以与自然共情无关的教育活动为控制变量,教育干预活动结束后,分别测量两组被试的环境态度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干预组被试的环境态度总分(M=16.83,SD=2.462)显着高于对照组(M=14.17,SD=3.185),P<0.01,d=0.932,该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诱导共情的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前儿童的亲环境态度。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为幼儿环保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以期教育者能够把握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年龄差异,从自然共情的角度出发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环境态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陈格[2](2021)在《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文中提出社区花园起源于欧美,至今依旧流行于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地区,近年来,“社区花园”也逐渐频繁地出现于我国的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中。社区花园从19世纪起发展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作为城市绿地空间的一种组织形式,不仅是对城市绿地的有效利用,还意味着联结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理想化空间,是一个极富感染力的词组。论文旨在探讨社区花园的营建策略与其自身实现要素。首先,在梳理中外社区花园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出社区花园是:由一群有组织的、具有某种社会联系的人共有共建的,以公共园艺为特征的绿色空间。通过Cite Space可视化共现关键词聚类图谱研究,以“三生空间”为归纳逻辑,归纳了社区花园的城市生活、生态、生产多元效益,从理论层面论证社区花园的营建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当代社区花园成功案例的实例分析与调研走访,本文横向对比了其营造模式,梳理并总结了以充分的社区成员意愿为基础、全周期的管理机制为保障、更灵活的实现形式为途径的社区花园自身实现要素;并由设计者视角出发,提出了降低参与者门槛、健全可持续花园运营机制的营造策略,根据NbS理念推导了社区花园低影响开发、低成本维护、可持续生长、资源循环利用与多功能复合的设计原则。基于上述理论的推导,本文开展了社区花园需求问卷调研,问卷结果肯定了受访者对社区花园的认可与需求,但此需求并不是绝对的;对此,作者于杭州首创并实践了“快闪花园”这一“短平快”的社区花园新形式,尝试降低社区花园的参与门槛,并得到良好反馈;结合杭州未来社区规划,本文对比总结了二者间生态性与教育性、技术性与社区特色风貌、服务性与便利性三方面的适配性。本文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推导总结了城市社区花园的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并付诸实践,希望为国内社区花园设计和营建提供借鉴。

马彦红[3](2019)在《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长久以来,我国区域景观营建实践,尤其是区域景观生态规划,轻文化重空间的单条腿走路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造成了区域生态文化建设及大众生态美学价值取向发展的滞后。此外,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是是经由漫长变化演化达成的一种空间稳定态,是具有强烈时间演进与过程变化属性的美学与功能实体,然而现状区域景观空间营建与自然生态系统过程规律间的非耦合性导致了区域生存环境与生态系统危机的不断深重。在此背景下,我国国家生态治理体系新型思维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需站在区域的高度进行整体统筹与决策。同时,我国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着重强调,生态文明共建是文化生态与空间生态的双面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因而,面对区域景观的现状问题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区域景观营建作为调节人与自然环境间关系的重要媒介,有必要对其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适应性调整。基于上述认知,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服务概念与实践之反思为核心切入点,站在“人类反哺自然-服务生态系统”的伦理高度,研究首先提出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的概念。并在对生态系统的过程属性、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本质、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营建的关系、区域景观营建协同必要性的理论支撑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京津冀区域民众生态素养调查、区域生态空间安全格局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演化情景模拟作为实证基础,对现状区域景观营建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生态文化建设的缺位是当前我国区域景观营建规划组织系统的主要顶层设计缺陷;过程属性的缺失是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的主要短板;协同性建设是促进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向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适应性嵌入的主要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通民众(公众层)对区域景观的日常性作用与行政部门与规划机构(精英层)对区域景观的专业性管控是影响区域景观系统发生变化、面向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维护与修复的软体与硬件,缺一不可,互相促进;构造以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和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为主旨的双通路式区域景观规划组织系统,才是真正推动当下区域生态文明共建的时代内容与制度创新。以上述分析为基础,研究以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生态空间观作为理念依据,指出: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生态空间与生态决策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区域生态文化营建与区域空间格局控制的协同机制建构是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的三个内容,形成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框架。进而以回归生态系统自身发展与演化和人与生态系统彼此作用影响中的固有过程属性为抓手:将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作为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的关键要素接入,对区域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培育、区域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串联两个内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策略;将生态导向型的规划决策、空间向生态的适应性整合作为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关键要素接入,以区域空间、生态二元景观规划的整合、区域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导向型决策构成两个内容为支撑,创建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方法;并通过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内在关联性分析、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规划组织机制框架构造,阐明了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协同机制。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生态伦理美学与生态实操价值取向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

赵明霞[4](2019)在《论环境权的实现模式 ——从价值到制度的逻辑》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源上看,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反映了生态资源的有限性问题,更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环境上的失序问题。也可以说,环境问题的根源是资源生态的有序性和有限性,与人的需求和行为、关系的无限性和无序性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的有序性和有限性是其事物的本性,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调整人的行为和关系出发。不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组织还是个人,每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在探索如何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人类自由发展的路径。上世纪70年代,在可持续发展观和人权观的推动下,环境权第一次出现在国际文件之中。对于环境权的价值和意义,国际社会已经初步达成了共识。环境权是“公众在安全、健康和良好环境中生活,免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权利”,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发展利益的重要手段,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梳理多年来关于环境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发现环境权的理想性与工具性双重内涵之间存在明显的疏离,它依然处于一个比较边缘化的状态。虽然学者对环境权的理论研究视角多元,但视角之间缺乏一种整合性和系统性的求实态度,而在实践中,各国的环境权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给环境权进一步发展的营养素材也是有限的。环境权依然是“在理论上可取、实践上难以操作”的权利类型。如何认识环境权,明确其现实价值和意义,这是破解所有问题的关键。反思之,权利的意义不是在于宣示,而在于对现实发挥切实的指引力,人权更是如此。权利的实现,其重心不仅在于权利所代表的价值和利益得到权威的认可,也在于被权威认可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并为主体所实际享有。追溯根源,环境权是因环境问题而产生,源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促进环境保护、配置环境利益、调整社会关系的本质要义不容否认。环境权的价值和根本任务在于推动社会发展的“价值更新”和“制度建设”双重变革。环境权的实现就是要求公民能够切实享有安全、健康和良好的环境品质,并且这一权利能够得到法律保障、社会尊重和国家保护。然而,变革之路并非坦途,因此环境权的实现也是社会内部各种因素之间博弈并走向平衡的过程。本文从人权法学的视角,探析环境权的实现逻辑,并相应的构建环境权实现过程中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民运用法律、道德原理,实现权利、权力与责任的合作共赢机制。论文除了导论和结论的基础论证外,将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梳理环境权的研究和发展进程。总结环境权的发展背景、理论探讨、国际组织及世界主要国家环境权的实践现状,提出环境权的研究需要务实的态度将其付诸实施,而其价值在于对社会关系和制度的引导。第二章,探讨环境权的人权属性构造。环境权作为人权的属性体现在环境权的内涵、外延和效能上。环境权是人类享有安全、健康和良好环境品质,免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权利,具有促进环境保护、维护环境利益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本质要义,其主体、客体和内容都体现出鲜明的人权属性。第三章,探索环境权的实现路径。作为人权的环境权,其法律实现和社会实现的途径都至关重要。首先环境权应在作为社会基本规范的法律中得到体现;其次环境权在现实生活中的适用,表现为政府、企业等社会组织、公众等积极采取行动,履行职责义务,推定环境相关制度的实施;而环境权的实现最终在于塑造人格,塑造一种理性的规范意识和秩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第四章,分析影响环境权实现的主要外部因素。环境权的实现并非“真空操作”,必然受到特定时空条件的影响。不同的经济状况、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等现实条件不仅影响具体的环境品质,而且也决定了各国、各区域或群体为实现环境权而采取的不同途径和制度设计重心。第五章,构建环境权实现的机制体系。社会制度建设及其内部的有机衔接是环境权实现的关键环节。以国际环境公约为指导,以当代环境权实现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构建完整的环境权利调配、保障、救济和发展、国际合作的机制体系。第六章,作为对法理分析的实践延伸,以我国国情为基础,探索环境权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状况。环境权的价值及其实现目标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具有现实的契合性。在总结我国相关有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回顾和梳理我国环境权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机制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李小茜[5](2019)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中儿童社区参与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以Q市Y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人,农村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与村民当前的环保意识、生活习惯间的不平衡,造成农村脏乱差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本研究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动员儿童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通过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社区责任意识,提升进行环保能力建设,最后通过儿童社区行动实现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分析儿童社区参与对宏观、中观和微观系统产生的影响,分析儿童社区参与的方式和成效,探索儿童社区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路径。儿童是社区治理主体之一,是乡村未来的建设者,探索儿童社区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路径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用积极、正向的发展眼光看待儿童,充分地认识儿童的特殊性,设计竞技、娱乐、探险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促进儿童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在游戏中树立儿童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游戏过程中提升儿童的环保知识和能力,通过游戏互动在同辈群体中营造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氛围,通过儿童的亲子互动和社会互动,营造社区的环保氛围。

成强[6](2015)在《环境伦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与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环境伦理研究的根本任务,必须引起人类社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伦理为先。环境伦理教育是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中心工作,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美丽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之一。绪论部分对环境伦理的产生根源和实施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研究。阐释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是推动环境伦理研究持续深入的主要动力,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加剧了生态危机恶化,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亟待加强。绪论对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重点论述,环境伦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环境伦理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环保实践技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第二章从三个方面对环境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进行深入辨析。一是对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主要包括伦理与道德,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概念辨析、对应关系和基本特征。二是对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三是对环境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系统阐明环境教育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在必然联系,对环境伦理教育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了明确界定。第三章从五个方面对环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启示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与权利论、敬畏生命、大地伦理观、自然价值论、深层生态伦理、生态女性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环境伦理理论流派的研究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环境伦理对改变人类价值观、提升道德境界、实现伦理超越、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现实意义,环境伦理价值观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内在价值的对立统一、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对立统一、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受动性的对立统一。二是简要阐释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智慧,对儒家、道家和佛教的传统环境伦理思想萌芽进行重点介绍,尤其对“天人合一”的朴素环保思想和“善待万物之仁”的伦理价值取向给予生态意蕴上的特殊关注。三是对环境伦理学演变进程进行简要梳理,从国外环境伦理萌芽时期开始,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公平正义的环境伦理、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环境伦理和全球化的环境伦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批判和价值澄清,进一步倡导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伦理关系。四是主要阐述了认知规律研究的教育启示意义,包括杜威的道德认知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心理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三水平六阶段发展理论、彼得斯的道德认知与发展阶段理论、布鲁姆的认知层次学说和掌握学习理论、卡都图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柏瑞的发展模型理论。五是简要展示了道德教育研究普遍规律对现代环境伦理教育的有益启示,包括道德可教、学校和社会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有机衔接、道德教育的非灌输性原则、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规律研究、道德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研究。第四章从五个方面对环境伦理教育理论研究体系进行总结分析。主要是对环境伦理教育的本质特征、活动要素、组织结构、功能价值、评价方式进行科学界定,全面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伦理教育理论框架体系。第五章从三个方面对环境伦理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全过程跟踪国际环境伦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从环境伦理教育诞生开始,经过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的成长阶段,以第比利斯会议为标志的蓬勃发展阶段,再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以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普遍认同。二是对我国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重点对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和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做出系统阐述。三是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环境伦理教育经验和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从两个方面论述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框架构想和实施办法。着重剖析了当前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环境伦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框架构想和实施对策,一是关注道德认知水平发展,针对不同思维发展阶段,区别化实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二是注重教育内容的改革创新。三是借助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学科融合力度,开展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拓展第二课堂,澄清环境价值观。四是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加强舆论监督和伦理引导。五是体现政府部门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导力量,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六是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环境伦理教育影响力。七是倡导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环境伦理教育实践活动。八是加快环境伦理教育法治化进程,倡导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九是注重完善教育保障配套措施,主要包括资金保障、师资保障、组织机制保障、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保障。十是关注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社会。第七章对环境伦理教育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为继续深入研究环境伦理教育理论体系、框架结构、改进措施和保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杜昌建[7](2014)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有效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提高人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关行为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使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环节。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理念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生态主张的基础上,以国内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与当前我国公民整体生态文明素质不高的现状为出发点,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途径,以多种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素质为落脚点,借助理论论证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以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生态观、培养生态公民为最终目标,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观点和主张。论文导言部分对相关研究现状作出了评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等。第一章着重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二章在梳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第三章则梳理了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渊源,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时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培养生态公民,并把这一目标细化,进而围绕教育目标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第五章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方面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建构,其次从保障机制、动力机制与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施教队伍、教育方式和区域差异等方面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第六章在前一章宏观体制机制建构的前提下,具体论述了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三大途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生态文明教育,进而给出了生态文明教育落实的一些具体方法。论文的结束语在简要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预测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教育目标界定不一的现状,本文从教育的本质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性质方面把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确立为培养具备科学生态观及相关行为能力的生态公民,并对科学生态观与生态公民的内涵进行界定。同时,本文从人的心理结构与知行关系角度把这一目标进行细化,以利于在实践中操作。文中还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我国正规国民教育体系,以使其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本文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机制建构,从理论上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

仇立[8](2012)在《基于绿色品牌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仍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进入21世纪,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且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倘若继续沿袭粗放型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随着环保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入开展,以消除和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绿色消费浪潮必将成为引领企业主宰未来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既利于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又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后经济危机时代城市消费者基于绿色品牌的消费行为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国内学术界涉及绿色品牌消费行为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较少,且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实证研究偏少。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切入,对消费者基于绿色品牌的消费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期为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证经验,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基于绿色品牌消费行为的相关文献,对影响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分别从绿色营销理论、绿色品牌研究及消费者行为理论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分析,为后续实证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将影响消费者对绿色品牌选择的前置因素归纳为:社会心理因素、情境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人口因素四个层面16个维度,并针对每一个维度进行严谨的理论推导及研究假设,提出了基于绿色品牌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再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低碳经济环境下天津市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系统考察影响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的相关因素,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严格检验。最后,深入探讨对现代企业绿色营销、政府及环保NGO公共管理的启示。强调通过引入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来有效弥补绿色消费顾客满意度与企业服务质量之间所存在的差距。此外,基于绿色营销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从企业、政府、环保NGO三个层面分析其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并基于各自不同的视角切入,探讨其对实施绿色营销、促进绿色消费方面所发挥的积极、能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国内绿色营销新四力模型。

刘志云[9](2011)在《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兴起背景与原理探究——一种从国际关系理论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内外的一个大趋势。在这一趋势中,"私政府立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呈现繁荣之态势。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国家所扮演的传统角色受到挑战,非国家行为主体的迅速崛起以及影响扩张成为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的兴起背景。与传统的"国家间立法"不同,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私政府立法"有着独特的生成过程,"权力"、"利益"、"认同"等构成了它们的"合法性"来源。当然,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的兴起以及它们所具备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它们将与"国家间立法"互相排斥。相反,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与"国家间立法"之间呈现出相互依赖的正相关之关系,两者的互动构成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全球治理"的必要方面。

范俊玉[10](2010)在《政治学视阈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以昆山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巨大威胁。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并提高治理的有效度。在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多学科研究中,政治学角度的研究具有独特的地位。生态环境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影响到人们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利益,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和政治相关,因此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本文认为不能仅从经济、哲学、技术等角度去研究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还必须从政治学的视阈对其加以研究,并提出对策。政治学视阈的生态环境治理主要指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等多元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互动合作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达到良好的生态环境目标的过程。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和政治的关联要求生态环境治理要有政治向度,在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生态政治就体现了西方生态环境治理的政治向度。生态政治体现了生态环境与政治的结合,是在对生态环境重要价值的新的认识基础上重新审视自然与人、生态环境与政治关系的新型政治。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需要有正确的生态政治价值导向。对于西方流派众多的生态政治理论,我们不能简单照搬,但可以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政治内涵,是适合我国国情和实践需要的、引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行动纲领。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不能局限于单一主体,而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合作。政府、企业、环境非政府组织和公民都可以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自身的作用。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市场在环境资源的配置中也存在诸多失灵的地方,政府必须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居主导性地位,发挥主导性作用。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政府应该占据垄断的地位,相比其他治理,生态环境治理更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与各非政府的主体、政府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本文认为,面对当今复杂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可以构建一种多元主体合作的环境网络治理的新模式,该模式可以达到单一主体治理模式无法达成的治理目标,形成生态环境治理的一种新路径。理论的研究是为了现实的实践。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再运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的状况从总体上作一全面考察,再从面到点,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个案,对其生态环境治理的状况作出调查分析。在当代中国,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政府的环境意识和环保实践水平逐步提高,为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失灵现象。除了政府主体,我国的各类企业、环境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体也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但总体上还处于成长的过程中。作为我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市,其工业化的进程走在了全国前列,也首先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然而,昆山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有益尝试,同样在全国名列前茅。本文以昆山市为个案,对昆山市政府和非政府主体的生态环境治理状况及经验做法作了考察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环境治理带来有益启迪。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基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从政治学的视阈提出对策是根本性的环节。本文认为,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需从优化选择多种环境治理工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公众参与,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效度。

二、旨在推动世界儿童环境意识的儿童ISO14000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旨在推动世界儿童环境意识的儿童ISO14000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共情对大班幼儿环境态度的影响及教育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学前儿童已经初步具有积极的环境态度
        2.树立积极的环境态度是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幼儿环保教育是环保教育事业的基础阶段
        4.自然共情对亲环境态度及行为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1.研究意义
        2.研究目的
    (三)理论基础
        1.儿童朴素理论
        2.自然共情的理论模型
    (四)研究综述
        1.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相关研究
        2.自然共情的相关研究
        3.自然共情与亲环境态度及行为的相关研究
        4.研究述评
    (五)概念界定
        1.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
        2.共情
        3.自然共情
二、《学前儿童环境态度调查问卷》的编制
    (一)《学前儿童环境态度调查问卷》的初步编制
        1.编制依据
        2.问卷初始项目的形成
        3.问卷使用程序
    (二)《学前儿童环境态度调查问卷》的预测验
        1.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三)《学前儿童环境态度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1.研究方法
        2.研究结果
        3.研究讨论
三、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与自然共情的相关研究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
        1.研究目的
        2.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
        2.研究工具
        3.研究程序与步骤
    (三)研究结果
        1.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2.学前儿童自然共情能力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3.学前儿童的环境态度与自然共情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四)研究讨论
        1.学前儿童的自然共情能力与环境态度的关系
        2.学前儿童环境态度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3.学前儿童自然共情能力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四、自然共情影响大班幼儿环境态度的教育干预研究
    (一)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与假设
        2.研究方法
        3.实验变量及无关变量控制
        4.研究工具
        5.自然诱导共情的教育活动方案制定
        6.研究过程
    (二)研究结果
        1.预实验
        2.正式实验
    (三)研究讨论
        1.自然诱导共情的教育干预活动对大班幼儿环境态度的影响
        2.自然共情的对象
        3.自然诱导共情的方法
五、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教育建议
        1.幼儿环保教育的实施应关注自然共情的重要作用
        2.幼儿环保教育的实施应关注幼儿的年龄差异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1.研究反思
        2.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居民结构与需求的变化
        1.1.2 “三生空间”失衡与“城市双修”微更新
        1.1.3 后疫情时代,城市居民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
        1.1.4 美丽中国背景下浙江“大花园”建设规划
        1.1.5 全国范围内“社区花园”建设数量增多
        1.1.6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归纳法与案例分析法
        1.4.2 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文献图谱研究法
        1.4.3 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法
        1.4.4 实证研究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社区花园相关概念及界定
        2.1.1 社区花园概念内涵
        2.1.2 社区花园形式发展
        2.1.3 社区花园的界定
    2.2 社区花园国外研究综述
        2.2.1 西欧份地花园:由乡村兴起的权利争取有趣实验
        2.2.2 美国社区花园运动:从社会关怀到自我实现
        2.2.3 日本都市农园:创新技术与农耕需求的结合
        2.2.4 新加坡花城建设:社区花园与城市名片打造
    2.3 社区花园国内研究综述
    2.4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社区花园营建效益分析
    3.1 国内社区花园营建热点梳理
    3.2 国外社区花园营建热点梳理
    3.3 基于“三生”理论的社区花园效益总结
4 国内外社区花园实例分析
    4.1 国外典型社区花园创新案例
        4.1.1 伦敦Northfield份地花园
        4.1.2 圣地亚哥智慧农场与纽约103 街社区花园
        4.1.3 温哥华东南福溪临时社区花园
        4.1.4 日本花城建设与东京写字楼花园
        4.1.5 新加坡绽放社区与自然社区
    4.2 国内典型社区花园案例调研
        4.2.1 上海社区花园:社区参与与城市更新
        4.2.2 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公园里的城市
        4.2.3 杭州自发型社区花园:游击园艺行为
    4.3 案例小结与归纳
5 社区花园要素归纳及设计原则推导
    5.1 社区花园实践要素归纳
    5.2 激发公共参与热情
    5.3 可持续的花园管理与运营
        5.3.1 多方参与与多方共建
        5.3.2 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支持
        5.3.3 全年性社区花园运营计划
    5.4 “自然解决方案”下的花园设计原则
    5.5 本章小结
6 杭州社区花园营建实践
    6.1 针对上班族与高校学生的社区花园需求问卷调研
        6.1.1 问卷内容及回收情况描述性统计
        6.1.2 问卷受访者属性对受访者倾向的影响
        6.1.3 问卷结果讨论与反思
    6.2 快闪花园:短平快的社区花园热身
        6.2.1 项目背景与前期设计
        6.2.2 项目营造过程
        6.2.3 项目反思
    6.3 幼儿园屋顶花园:社区花园与自然教育
        6.3.1 项目背景与前期设计
        6.3.2 项目营造过程
        6.3.3 项目反思
    6.4 未来社区花园:与杭州未来社区规划适配性
        6.4.1 疫情中社区花园所受到的影响
        6.4.2 后疫情时代,杭州未来社区中的社区花园畅想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社区花园概念内涵
        7.1.2 社区花园的营建目的与“三生”效益
        7.1.3 社区花园的实现要素与设计原则
        7.1.4 实践反思: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7.2.1 研究创新
        7.2.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区域景观营建的新要求
        1.1.2 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服务概念与实践的反思
        1.1.3 学科与基础理论发展需求的响应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服务生态系统
        1.3.2 区域景观
        1.3.3 区域景观营建
        1.3.4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
    1.4 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
        1.4.1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1.4.2 文化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研究进展
        1.4.3 景观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1.4.4 景观美学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1.4.5 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生态系统的过程属性
        2.1.1 生态系统的美学伦理过程属性
        2.1.2 生态系统的文化沉淀过程属性
        2.1.3 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过程属性
    2.2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本质
        2.2.1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哲学本质
        2.2.2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科学本质
        2.2.3 区域景观营建的过程美学本质
    2.3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营建的关系
        2.3.1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伦理营建
        2.3.2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文化营建
        2.3.3 服务生态系统与区域景观空间营建
    2.4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必要性的理论支撑
        2.4.1 协同学的认知
        2.4.2 区域景观营建的序参量分析
        2.4.3 区域景观营建的协同放大效应分析
        2.4.4 区域景观营建的自组织规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框架
    3.1 现状分析与问题析出
        3.1.1 区域景观营建中生态文化建设的滞后
        3.1.2 区域景观营建中生态过程属性的缺失
        3.1.3 协同性区域景观营建组织系统的缺位
    3.2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念
        3.2.1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伦理观
        3.2.2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美学观
        3.2.3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生态空间观
    3.3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内容
        3.3.1 生态美学与生态伦理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
        3.3.2 生态空间与生态决策导向下的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
        3.3.3 区域生态文化营建与空间格局控制的协同机制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
    4.1 区域景观生态文化营建的关键要素接入
        4.1.1 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
        4.1.2 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
    4.2 区域亲生命性的景观美学认知培育
        4.2.1 亲生命性景观美学认知培育的关键与问题
        4.2.2 亲生命性景观美学认知培育的路径
        4.2.3 亲生命性景观美学认知培育的空间载体支撑
    4.3 区域亲地方性的景观历史线索串联
        4.3.1 景观历史重要性的内涵解释
        4.3.2 景观历史线索串联中存在的主要难题
        4.3.3 景观历史线索串联的方法
        4.3.4 景观历史线索串联的效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控制
    5.1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关键要素接入
        5.1.1 生态导向型的规划决策
        5.1.2 空间向生态的适应性整合
    5.2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生态导向型决策构成
        5.2.1 区域景观规划中规划目标的确定
        5.2.2 区域景观规划中规划条件的选择
        5.2.3 区域景观规划中决策框架的构建
    5.3 区域景观空间格局控制的空间与生态二元整合
        5.3.1 空间与生态二元景观规划形成的背景及整合的意义
        5.3.2 空间与生态二元景观规划整合的过程
        5.3.3 空间与生态二元景观规划整合的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协同机制搭建
    6.1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内在关联性分析
        6.1.1 主体二元是协同的前提
        6.1.2 主体互动是协同的条件
        6.1.3 目标趋同是协同的基础
        6.1.4 功能互补是协同的关键
    6.2 区域景观营建协同的规划组织机制框架
        6.2.1 公众参与协同
        6.2.2 规划策划协同
        6.2.3 调研调查协同
        6.2.4 问题析出协同
        6.2.5 方案设计协同
        6.2.6 方案实施协同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论环境权的实现模式 ——从价值到制度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设计
第一章 环境权的发展考察
    第一节 环境权的生成理路
        一、时代背景
        二、现实条件
        三、理论基础
    第二节 环境权的理论探讨
        一、必要性讨论
        二、确定性讨论
        三、可行性讨论
    第三节 环境权的实践探索
        一、国际社会的实践
        二、主要国家的实践
    第四节 环境权的反思与启发
        一、理论局限
        二、实践不足
        三、权利实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境权的人权属性证成
    第一节 环境权的本质要义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二、保护环境生态利益
        三、调适环境社会关系
    第二节 环境权的基本构造
        一、主体
        二、客体
        三、内容
    第三节 环境权的主要特征
        一、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二、公益与私益相统一
        三、防御与合作相结合
    第四节 环境权的关联性辨析
        一、环境权与生存权
        二、环境权与健康权
        三、环境权与发展权
        四、环境权与财产权、人格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权实现的规范体系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理论视角
        二、主要原则
        三、阶段分解
    第二节 从应有到法定:环境权的法律规范
        一、环境权的“正当性”
        二、权利入宪
        三、规则建构
        四、程序保障
    第三节 从法定到实有:环境权的制度规范
        一、环境权的“可行性”
        二、国家保护
        三、社会尊重
        四、公众维权
    第四节 从实有到应有:环境权的文化规范
        一、环境权的“普适性”
        二、生态秩序
        三、环境人格
        四、生态习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权实现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经济发展条件
        一、经济水平
        二、增长方式
        三、产业结构
    第二节 社会治理结构
        一、政府管理
        二、社会自治
        三、市场调配
    第三节 现代法治状况
        一、法律规范
        二、法权结构
        三、法治素养
    第四节 传统价值观念
        一、单一的物质主义
        二、过度的个人本位
        三、狭隘的局部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权实现的机制设计
    第一节 环境权的配置机制
        一、权利基准
        二、环境优先
        三、服务均等
    第二节 环境权的保障机制
        一、信息公开
        二、公众参与
        三、公共管理
    第三节 环境权的救济机制
        一、司法救济
        二、社会救济
        三、行政救济
    第四节 环境权的发展机制
        一、法制绿色化
        二、文化多元化
        三、环境社会化
    第五节 国际合作共治机制
        一、国际环境规范框架
        二、共同有区别的责任
        三、共享性的交流对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环境权的中国场景
    第一节 环境权实现的理想架构
        一、环境权与天人合一
        二、环境权与环境治理
        三、环境权与生态文明
    第二节 环境权实现的现实面相
        一、环境权的法律规范现状
        二、环境权的制度规范现状
        三、环境权的文化规范现状
    第三节 环境权实现的阻却因素
        一、环境法治未完成全面转型
        二、经济发展未达到历史拐点
        三、政治共识未制定践行方案
    第四节 环境权实现的机制优化
        一、政策提升机制
        二、法制实施机制
        三、社会参与机制
        四、教育引导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中儿童社区参与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以Q市Y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乡村生态建设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研究现状
        1.3.2 儿童的社区教育与社区参与
        1.3.3 文献述评
    1.4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1.4.1 核心概念
        1.4.2 理论依据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设计
2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现状与问题
    2.1 Y村人居环境现状
        2.1.1 社区垃圾处理现状
        2.1.2 公共场所环境现状
    2.2 Y村人居环境问题
        2.2.1 政府行政化的治理
        2.2.2 学校形式化的组织
        2.2.3 家长缺乏人居环境正确认识
        2.2.4 儿童缺乏环境改善参与机会
3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中儿童社区参与的实务探索
    3.1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中儿童社区参与方案策划
        3.1.1 儿童社区参与的目标制定
        3.1.2 儿童社区参与的方案设计
    3.2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中儿童参与活动规划
        3.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活动策划
        3.2.2 参与式发展理论视角下的活动规划
    3.3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中儿童参与方案实施
        3.3.1 招募小组成员
        3.3.2 树立环保意识
        3.3.3 培养责任意识
        3.3.4 提升环保能力
        3.3.5 培养环保行为
        3.3.6 建立环保队伍
        3.3.7 营造环保氛围
4 儿童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成效分析
    4.1 评估工具
    4.2 过程评估
    4.3 成效评估
5 研究发现与展望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6)环境伦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伦理的产生
    第二节 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环境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辨析
    第一节 伦理研究的相关概念内涵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环境教育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 环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启示
    第一节 环境伦理研究主要流派
    第二节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启迪
    第三节 现代环境伦理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认知规律的研究启示
    第五节 道德教育规律的研究启示
第四章 环境伦理教育理论研究
    第一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活动要素
    第三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功能价值
    第五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评价方式
第五章 环境伦理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际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
    第三节 环境伦理教育国内外实践
第六章 环境伦理教育框架构想和实施办法
    第一节 环境伦理教育存在问题剖析
    第二节 环境伦理教育框架构想和具体实施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奖励

(7)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点
        一、生态与文明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三、生态文明的特点
    第二节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特点
        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环境教育阶段( 1972-1992)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1992-2003)
        三、生态文明教育阶段(2003-至今)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
        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成因
第三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一、人类源于自然并且依赖自然
        二、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
        三、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和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毛泽东强调利用自然、节约资源的思想
        二、邓小平重视控制人口、法制环保的思想
        三、江泽民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节能环保思想
        四、胡锦涛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思想
    第三节 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主要生态文明思想
        一、继承我国古代的合理生态文明思想
        二、借鉴西方现代的相关生态文明思想
第四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一、生态文明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目标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一、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确立原则
        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建构与实施原则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建构
        一、宏观: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整体教育方案
        二、中观:以企业为主体,形成教育主要阵地
        三、微观:以个人为基点,实现教育全覆盖
        四、横向:借助环保组织,提升教育影响力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
        一、保障机制
        二、动力机制
        三、评价机制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
        一、施教主体的多元性
        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三、教育实践的参与性
        四、教育区域的差异性
第六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
        三、社会生态文明教育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三、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运用要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8)基于绿色品牌的消费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框架及主要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绿色营销理论
        2.1.1 绿色营销理论内涵
        2.1.2 基于 SWOT 分析的绿色营销策略
        2.1.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绿色营销
    2.2 绿色品牌的相关研究
        2.2.1 绿色品牌的内涵及评价
        2.2.2 绿色品牌优势博弈分析
    2.3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
        2.3.1 消费者行为学演进及基本模式研究
        2.3.2 消费者购买决策分析
        2.3.3 后经济危机时代新消费者阶层特征分析
第三章 研究假设、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3.1 诠释绿色消费
        3.1.1 绿色消费的内涵
        3.1.2 绿色消费者特征及分类
        3.1.3 绿色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3.2 影响消费者对绿色品牌选择的前置因素与相关假设
        3.2.1 社会心理因素
        3.2.2 情境因素
        3.2.3 经济因素
        3.2.4 社会人口因素
    3.3 理论模型
    3.4 研究方法
        3.4.1 量表设计及开发流程
        3.4.2 变量的测量及计量指标
        3.4.3 调研过程与样本结构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4.1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4.1.1 环境意识量表检验
        4.1.2 消费者效果感知量表检验
        4.1.3 消费者习惯转型量表检验
        4.1.4 参考人群效应量表检验
        4.1.5 角色群体压力量表检验
        4.1.6 绿色认证量表检验
        4.1.7 绿色产品质量量表检验
        4.1.8 可得性因素量表检验
        4.1.9 价格量表检验
    4.2 均值和标准差分析
    4.3 单因素方差分析
        4.3.1 性别与绿色产品购买
        4.3.2 年龄与绿色产品购买
        4.3.3 婚姻状况与绿色产品购买
        4.3.4 家中是否有儿童与绿色产品购买
        4.3.5 教育程度与绿色产品购买
        4.3.6 职业与绿色产品购买
        4.3.7 可支配的平均月收入水平与绿色产品购买
    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5 实证分析结果汇总及营销管理启示
        4.5.1 实证分析结果汇总
        4.5.2 营销和管理启示
第五章 研究结论
    5.1 研究内容总结
    5.2 本文创新点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基于绿色品牌的消费者行为调查问卷
致谢

(9)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兴起背景与原理探究——一种从国际关系理论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 录
    引言
        一、“私政府立法”的繁荣: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与规范
        二、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产生背景与生成原理
        三、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的“合法性”来源——以赤道原则为例
        四、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与“国家间立法”的互动
引 言
    一、“私政府立法”的繁荣: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与规范 (2)
        (一) 国际金融公司倡导或推行的社会责任标准
        1.赤道原则
        2.国际金融公司的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政策和绩效标准以及信息披露政策
        (二) 联合国倡导或推行的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倡议或标准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 (UNEP FI)
        2.联合国全球契约 (16)
        3.联合国的“负责任的投资原则” (17)
        (三) 商业银行内部社会责任管理的国际标准
        1.SA8000社会责任管理标准 (20)
        2.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3.欧盟的《环境管理审核规则》 (EMAS)
        4.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
        (四) 可持续发展指数
        1.多米尼400社会指数 (Domini 400 Social Index) (33)
        2.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34)
        3.富时社会责任指数 (FTSE4Good Index)
        (五) 银行社会责任报告的编排指南与审核标准
    二、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产生背景与生成原理
        (一) 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的产生背景:全球化的发展及非国家行为主体影响的扩张
        (二) 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的生成过程与关键要素
        1.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的生成过程
        2.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的生成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三、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的“合法性”来源——以赤道原则为例
        (一) 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的“合法性”根源之一:新现实主义的解释与启示
        (二) 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的“合法性”根源之二:新自由主义国际制度理论的解释与启示
        (三) 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的“合法性”根源之三:建构主义国际制度的解释与启示
    四、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与“国家间立法”的互动
结束语

(10)政治学视阈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以昆山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中国正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 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三) 从政治学视阈研究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生态政治理论
        (二) 治理理论
        (三) 公共选择理论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政治学视阈中的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
        (二) 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
    二、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状况
        (一) 当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状况
        (二) 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状况
    三、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分析
        (一) 文化根源
        (二) 经济根源
        (三) 政治根源
    四、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影响
        (一) 生态环境问题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二) 生态环境问题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三) 生态环境问题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生态政治:当代生态环境治理的政治向度
    一、当代西方生态政治的兴起与发展
        (一)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的兴起
        (二)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的主要理论
        (三)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的实践及其发展
        (四)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启示
    二、科学发展观: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行动纲领
        (一) 传统的发展观及其弊端
        (二) 科学发展观及其生态政治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生态政治价值导向
        (一) 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双和谐
        (二) 以人为本的绿色意蕴
    小结
第三章 政府主导的生态环境治理多元主体结构
    一、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及其作用
        (一) 企业
        (二) 政府
        (三) 环境非政府组织
        (四) 公民
    二、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性地位
        (一) 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与“市场失灵”
        (二) 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居于主导性地位
    三、生态环境治理中多元主体间的关系
        (一) 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二) 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与环境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
        (三) 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四) 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间的关系
    四、生态环境的网络治理
        (一) 网络治理理论
        (二) 环境网络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 环境网络治理模式的建构
    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状况及其问题
    一、当代中国政府的生态环境治理的状况
        (一) 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的生态环境治理
        (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的生态环境治理
    二、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府失灵”
        (一) 由政府能力的不足导致的生态环境治理失灵
        (二) 由政府激励不足导致的生态环境治理失灵
        (三) 由政府权力滥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治理失灵
    三、我国非政府主体的生态环境治理状况
        (一) 我国企业的生态环境治理状况
        (二) 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生态环境治理状况
        (三) 我国公民的生态环境治理状况
    小结
第五章 个案研究:对昆山市生态环境治理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昆山市基本情况介绍
    二、昆山市生态环境简况
    三、昆山市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为及成绩
    四、昆山市非政府主体的生态环境治理状况
        (一) 昆山市企业的环保行为
        (二) 昆山市环境科学学会、绿色社区及其环保志愿者的环保行动
        (三) 昆山市公民环保状况调查
    五、对昆山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建议
    小结
第六章 政治学视阈中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工具选择
        (一) 管制类工具
        (二) 市场化工具
        (三) 自愿性工具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生态政治理念
        (二)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政府的环保绩效考核
        (三) 加强政府的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三、促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一) 加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二) 加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的路径
    四、加强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
        (一) 当今我国环境法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 加强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对策
    五、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一)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必要性
        (二)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举措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昆山市公民环保状况调查问卷
后记

四、旨在推动世界儿童环境意识的儿童ISO14000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共情对大班幼儿环境态度的影响及教育干预研究[D]. 李云. 大理大学, 2021(08)
  • [2]城市社区花园营建策略与实现要素研究[D]. 陈格. 浙江大学, 2021(01)
  • [3]服务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D]. 马彦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4]论环境权的实现模式 ——从价值到制度的逻辑[D]. 赵明霞.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中儿童社区参与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以Q市Y村为例[D]. 李小茜. 西华大学, 2019(02)
  • [6]环境伦理教育研究[D]. 成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7]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杜昌建.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
  • [8]基于绿色品牌的消费者行为研究[D]. 仇立. 天津大学, 2012(05)
  • [9]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私政府立法”:兴起背景与原理探究——一种从国际关系理论视角的分析[J]. 刘志云.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11(00)
  • [10]政治学视阈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以昆山为个案[D]. 范俊玉. 苏州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儿童 ISO14000 计划旨在提高世界儿童的环保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