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语论文-胡玲

专门用语论文-胡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专门用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教用语,泛化,途径,动因

专门用语论文文献综述

胡玲[1](2016)在《道教专门用语泛化现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专门用语通过跨域借用泛化为普通词语,是词语发展演变的方式之一,也是丰富词汇系统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道教专门用语经跨域借用而产生语义泛化的演变现象,发现产生泛化的道教用语主要集中在内丹术语、外丹术语和神仙人物叁类;道教用语词义泛化的途径分为隐喻式、转喻式和一般引申式叁种,以隐喻式泛化为主;泛化的动因主要是语言词汇的发展需要、道教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及人类认知思维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6年31期)

宋雨涵[2](2016)在《汉语专门用语词义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言发展中,部分专门用语会通过比喻化、抽象化、泛化叁个阶段,突破其词义上的单义性、专业性、客观性,从而完成词义泛化。究其原因,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语言的发展和泛化形式本身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6年26期)

[3](2015)在《专门用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传动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谢坤[4](2014)在《岳麓书院藏秦简《数》校理及数学专门用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简牍材料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它们在历史地理、法律、古文书、藉言文字、科学技术等褚多领域有着重大研究价值。本输文以《岳麓书院藏秦简(贰)》为基本材料,封其造行系统校理并封其中的数学专门用藉进行研究。由于该批材料中主要为数学材料,并且有篇题,所以在稻引时也径称为《数》。文中封岳麓秦简《数》中的236支简(另有18枚残片)进行校理,并封其中的数学专门用语造行研究,全篇共分为绪论、上篇和下篇叁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材料、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叁个小节。上篇内容为“《数》害的校理”,孩部分主要内容是按照《数》中的题型进行分类校理,包括封释文的重新释读,封竹筒文羲的重新考订等内容。孩部分写作主要是按照两个步骤进行:一是封《数》筒文的校注;二是将《数》释文翻译为现代汉语。下篇内容为“《数》数学尊门用语研究”。在该部分的研究中,首先将《数》中的数学用语分为“运算用语研究”、“罩位用语研究”和“数学专门用藉释例”等叁章,在各章之下又分为若干个小节进行讨论,如有需要则举例说明。通遇上述封岳麓害院藏秦筒《数》的系统校理,不仅有利于我们吸收学界封该批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有利于我们准确的认识和发掘该批材料的重大研究价值。从语言文字的视角去观察和梳理《数》中的数学用藉,可以帮助我们考察《数》时代的数学用语特点,同峙也有助于我们从语言学的视角去看待我国古代数学所取得的成就。(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5-04)

刘文宇[5](2013)在《科学技术文の专门用语の翻訳について》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在不同语言之间建起了桥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文的翻译尤其是专业术语的翻译也越来越重要。在进行科技文专业术语的翻译时,有很多方法和技巧。而我们常用的就是直译和意译。在词语本身含义及所在的专业领域基础之上,运用一定的翻译技巧进行翻译,而翻译技巧如何选择也是极其重要的。要看是否符合我们的表达习惯。翻译原文是一篇专业词汇较多的专利,在科技文中,专利是极具代表性的。通过对专利原文的翻译,不但加深了对专业术语极其翻译的理解,同时也意识到了翻译标准化的重要性,有有利于知识的共享、避免时间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1)

史文静[6](2009)在《一部全新的专门用语词典——读尹世超《标题用语词典》》一文中研究指出标题用语不仅可以作为标题的标记帮助人们及计算机确定哪个言语片断是标题,而且还可以作为文体的标记帮助人们及计算机断定篇章的体裁及种类,甚至作为作者论述方式与主观情态的标记帮助人们及计算机了解更多更细微的信息。标题语言具有简洁和醒目的特点,在用词用语和语法结构上都有和一般语言不尽相同的地方。尹世超先生在一系列研究论文的基础上编写成《标题用语词典》,据我所知这是海内外第一部专门收录描写现代汉语标题用语的语文语用词典,填补了学术空白,独具特色。《标题用语词典》对语法学、修辞学、文体学的研究都有帮助,也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别对计算机处理和理解汉语标题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闫妍[7](2008)在《新时期专门用语语义衍生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大量专门用语(包括行业语和科技术语)在专业义之外衍生出新义,突破专用层面进入全民用语,不仅在语义上,而且在使用范围上都有了较大变化。本文针对这种语言现象,主要依据商务印书馆2003版《新华新词语词典》,对其收录的衍生新义的专门用语进行归类分析,着重分析了语义衍生的两种方式:隐喻和转喻,并分别从意义的改变和使用范围的改变两个方面概括新时期专门用语语义衍生的特点,认为专门用语语义衍生的过程是新义、新用法由暂时到稳固的过程,实质就是从言语到语言的过程,个别的、具体的、临时的用法经过大家的约定俗成就转化成了语言的因素。语义衍生得到的结果,与原义或原始情况相比,一般会出现两种状况:与原始不太一致,与原始相悖。至于专门用语衍生新义的动因,则从四个方面进行说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语言自身因素的制约、人们求新求异求雅的心理需要、语言认知机制。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语义衍生现象产生的机制,也就是人类普遍的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模式。最后简要说明这种语言现象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专门用语衍生新义,是用原有形式表达新的意义,是新词语产生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这一语言现象值得现代汉语研究者展开深入的研究,探寻新时期词汇发展变化的新规律。(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沈淑[8](2005)在《初中理化教材专门用语(科技术语)的使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字作为知识信息的媒体,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科技术语作为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发展和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接触和科学文化交流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科技术语的研究也对朝鲜语文的全方面的词汇特征有很大的影响,如术语的标准化统一,自然语言处理,术语的自动搜索。 为了让更多的人对科技术语有更多的了解和关心,提高一般人对科技术语的重视,有必要研究初中教材中的科技术语的实用范围和实际应用程度。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以初中物理,化学教材为中心,对其进行语种,科技术语分析,探讨初中理,化教材里出现的科技术语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供选定教学资料的依据。 本论文由“研究对象和目的”,“初中理,化教材的语种分析”,“科技术语的语种”,“科技术语的分类”,“初中理,化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等部分组成。 至今尚未选定初中教材中科技术语的教育资料的情况下,本论文对初中理,化教材分析,对理,化教材中科技术语资料的选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5-05-20)

冯子薇[9](2004)在《专门用语的语义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专门用语的借用引起词义的泛化而产生非专业语义的新义,这是词义实现多义化演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专门用语的语义突破是实现演变的关键。文章从专门用语语义突破的内涵、条件、结果等方面予以了分析和论述。(本文来源于《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冯子薇[10](2000)在《专门用语词义泛化的方式、效果及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借用具有固定涵义的专门用语,通过词义泛化获得非专业语义的新义进入普通语词,这是由单义走向多义的词义演变的重要途径,也是词汇丰富发展的标志。专门用语词义泛化的方式源于借用这一语言事实和词义内部因素的变化,由此而产生的新义是新词语中品位较高的部分,专门用语词义的泛化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00年01期)

专门用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语言发展中,部分专门用语会通过比喻化、抽象化、泛化叁个阶段,突破其词义上的单义性、专业性、客观性,从而完成词义泛化。究其原因,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语言的发展和泛化形式本身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专门用语论文参考文献

[1].胡玲.道教专门用语泛化现象探析[J].文教资料.2016

[2].宋雨涵.汉语专门用语词义泛化分析[J].语文建设.2016

[3]..专门用语[J].传动技术.2015

[4].谢坤.岳麓书院藏秦简《数》校理及数学专门用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4

[5].刘文宇.科学技术文の专门用语の翻訳につい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6].史文静.一部全新的专门用语词典——读尹世超《标题用语词典》[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

[7].闫妍.新时期专门用语语义衍生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8].沈淑.初中理化教材专门用语(科技术语)的使用研究[D].延边大学.2005

[9].冯子薇.专门用语的语义突破[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10].冯子薇.专门用语词义泛化的方式、效果及前景[J].汉语学习.2000

标签:;  ;  ;  ;  

专门用语论文-胡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