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培训的探讨

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培训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1-0233-01

【摘要】对护士进行系统的专科知识技能和应急能力的培训,短期内能迅速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增强患者对护士的工作信心和安全感,对加快专科护理队伍的建设,促进专科护理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系统化培训

为使新护士能尽快掌握应急技术,胜任专科护理工作,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从院外及院内轮转入神经外科,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30名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系统化培训以提高护士应急力和急救水平,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轮转到本科室,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护士30名,均为女性,年龄(21.3±2.1)岁,工作年限:3个月~4.5年,系低年资护士;学历:3年制中专13名,大专14名,大学本科3名。

1.2培训内容及方法

1.2.1入科培训由护士长或者主管护师负责,时间为1~2d。包括向新护士介绍病区情况、专科特点、科内的布局、抢救室的设备及用途、抢救物品器材的放置等。

1.2.2抢救技术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术、静脉留置针技术、输氧技术、导尿术、心电监护仪使用、静脉微量泵使用及输液泵使用方法。培训时间为2周,首先由科内示教员和护士长每人进行1-2项操作规范演示,可在病例上进行操作演示或在模拟人上演示,科内凡是有以上操作时,均在护士长或科内示教员的指导下由参加培训的护士进行实地操作,同时进行相关操作的理论培训及学习。

1.2.3熟悉抢救流程根据神经外科患者病情急重、变化快的特点,制定适合本科急救抢救工作流程,以指导低年资护士按流程实施抢救,在科内安排示教员按照流程进行演练,以达到机械性熟练的程度,培训时间为2周。

1.2.4专科知识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由护士长或者由科内示教员负责。专科知识内容包括神经外科专科理论、病情观察要点、危重患者抢救护理及其路径[1]、肌力的判断及GCS的方法及其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新入院急危重患者抢救程序及护理文件书写等,每周1次。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包括口腔护理、静脉留置术、氧气吸入法、导尿术、膀胱冲洗法、昏迷病人咽喉镜协助吸痰法、气管切开吸痰法等。每项进行示范操作一次,再由低年资护士进行操练,时间为3个月。同时采取安排低年资护士与高年资有经验护士进行跟班一对一的带教,包括新入院病人的接待与健康教育、专科用药特点、病情观察、护理文件书写等,时间为2个月,再由护士长抽查考核合格后独立上班。独立上夜班时排有二线班,以确保安全。

1.2.5评价方法科内成立考试考核小组,由护士长、科内示教员、1名主管护师组成,负责培训护士及考核。护理急救技术和护理文件书写考试根据科内每天的护理工作情况安排考试项目,随时抽考,对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的考核,则在其完成2周的培训后安排其1周的应急责任班,有抢救患者时安排其主要配合医师抢救,同时完成2项考核,采用护士应急能力评价表由考核小组进行统一量化记分、评价。应急能力包括病情观察能力(主动巡视、耐心倾听、观察要点掌握、观察方法准确、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处理、记录及时准确等6项内容)和应急配合能力(急救物品储备齐全、操作迅速规范、急救药品剂量用法准确、急救过程情绪稳定、沉着应对、抢救程序化、配合主动迅速、口头医嘱复核后执行6项内容),每项进行5等级评分,好=5,较好=4,一般=3,差=2,较差=1,采用权重记分,如某项权重了,则此项表现好的分值为15分,依此类推,对每项急救技术操作评分按100分计,培训护士的操作平均分为急救动手能力的分数。

1.2.6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2结果

3讨论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抢救护理技术多且难度大,护理人员对病情的预见能力及灵活敏锐的应变能力是保证安全的前提,因而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低年资护士进入临床后,普遍感到知识缺乏,技能生疏,经验不足。我们通过对新护士进行严格的专业能力和技术的培训,体会到低年资护士的独立工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护理文件书写能力等都有明显的提高,保证和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促进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整体发展,减少护理纠纷。但是,制约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效果提高的因素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与改进。

参考文献

[1]王蕾.神经外科的护理带教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8,1:66-67.

标签:;  ;  ;  

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培训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