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育论文-何求是

中国现代美育论文-何求是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现代美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主教育思想,《比较视域中的美育哲学——现代民主教育思想与中国心性论美育传统的会通研究》,审美教育,比较视域

中国现代美育论文文献综述

何求是[1](2019)在《《比较视域中的美育哲学——现代民主教育思想与中国心性论美育传统的会通研究》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视域中的美育哲学——现代民主教育思想与中国心性论美育传统的会通研究》一书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现代民主教育思想与中国心性论美育传统的会通研究"(ELA140378)的研究成果,全书以如何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开展审美教育为论旨,在中西比较的视(本文来源于《美育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李雷[2](2019)在《美育立人与美术革新——从美育看现代中国“美术革命”的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近世中国的现代性启蒙话语之一,美育并非疏离于中国现代美术革新的一种外在理论氛围,而是推动"美术革命"发生的重要思想文化动力;美育不仅为现代美术革新提供了必要的理论话语支撑,更为其预设了一种基于人性完善与人格塑造的人本价值遵循。为此,现代美术革命并未停留于美术本体层面的观念革新,而是作为新文化运动革命链条上的重要构成环节,自觉汇入了启蒙救亡的时代大潮之中。(本文来源于《美术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陈剑,谭好哲[3](2019)在《中国现代美育话语中的本土现代性精神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美育话语以西方美育思想的本土化和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现代化为基本原则,立足于自身所处的时代文化语境,在人性、人格与人生叁个层面上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本土现代性精神,其具体内容为:在树立科学理性精神的前提之下激发人的审美欲求,以个体心理结构的完善为基础提升人的道德品性,以审美超越的方式构建高远的人生境界。而这对当代美育话语建设的启示在于:在树立美育话语体系建构自觉意识的基础上彰显美育的人文精神。(本文来源于《美育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郭楚楚,刘毅青[4](2019)在《中国现代美育中“时间性”与“身体”的重探——评刘彦顺《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现代卷》》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彦顺教授的《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现代卷》在沟通连接古今的中国美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19世纪中后期,西方思潮涌入中国,使中国近现代美育催熟发展。当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冲刷解体"主客不分"的中国古典美育时,一大批理论家如王国维、梁启超、朱光潜、朱谦之、丰子恺、陶行知、贺麟、潘菽、孟宪承、吕凤子、陈鹤琴等,对其进行反思与重建。受胡塞尔的现象学影响,刘彦顺从时间性来贯穿论述全书。本书共十七章。第一章从"史"的角度概述中国现代美育发展状况;中间十五章围绕着"时间性"概念具体论述十五位教育家的美育思想;最后一章着重论述了古典美育忽视的"身体"意象。本书通过对"时间性"与"身体"意象的重寻,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赖勤芳[5](2019)在《休闲的深义——对中国现代美育的一种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价值也体现在对闲暇的态度当中。中国现代美学家十分重视休闲的美学价值,视之具有促进个体生命力发展、开辟主观自由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他们还特别要求通过艺术(美术)慰藉国民,使生活趣味化,以达到普遍具有美感能力的改造社会之美育目的。这种休闲审美论是深刻的且具有十分明显的理想色彩,但是又因极其切近中国人的生活实际而发生,从而成为独特的现代美育话语。(本文来源于《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福阳[6](2019)在《建设中国特色、福建精神、开放视野的现代学校美育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美育工作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更是我们建设现代学校美育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根本出发点。一、中国共产党开启"美"的新时代1.鉴往知来,走向复兴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孔子提出的"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其中礼、乐、书的美育功能在其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冯学勤[7](2019)在《儒家心性之学与中国现代美育话语的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美育话语的发生,是西方美学引进的结果,这一西学脉络已成为国内学界的共识。然而,也应该看到,中国现代美育先贤引进西方美学的动机、接受西方美学的路径、阐释西方美学的方式,皆受到儒家心性之学的决定性影响。换言之,中国现代美育话语是儒家心性之学选择西方美学的结果,从而构成另一条至关重要的本土谱系脉络。研究者极易因西方知识体系的强势介入,而忽略中国现代美育与本国学术传统斩不断的历史连续性。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朱光潜等人对于西方美学的接受动机及本土化阐释等问题,将使这条内在的学术谱系变得更加清晰,从而凸显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本土文化特色。(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9年01期)

陈剑[8](2018)在《“立德树人”与新时代中国美育话语的现代性营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的思路在当下学界的中国美育现代性问题研究中依然有很大的市场,这一思路与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之间存在着疏离。"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文化教育语境的浓缩性体现,为新时代的美育话语现代性建构提供了"德性"与"民族"这两个理论生长点。新时代的美育话语首先应该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彰显美育的德育之维,要利用好"大众文化"这一中介,强化大众审美文化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渗透作用;同时,新时代的美育话语还应该在新的"民族"观念的烛照之下,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开拓民族精神生存空间,为人们树立起富有时代气息的信仰标杆。这是新时代文化语境下美育话语现代性营构所能探寻到的合理路径。(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祝志满[9](2018)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在西论接受中的征象——以20世纪上半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美育思想溯源于西方的美学理论,尤以德国古典美学为主要理论来源。其在对康德、席勒等美学家思想的援引中,又根植于中华传统的文化与特定的历史场域,在承继间发生了内向性的思想转化与变异,以此呈现为启蒙民思的功利性、润泽人心的人本主义以及高扬的实践性所融汇成的理性特质。同时,"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争鸣纠结,"美育"与"宗教"的替代与主从成了内在的问题之域,也彰显了美育思想融汇交错中的焦虑性。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具有思想承转间的时代语境性,对建构适用本土语境的中华美学理论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王宏超[10](2018)在《中国现代“美育”概念的形成及其学制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美育概念的形成,一方面与传统的礼乐教化思想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吸收了康德哲学中知情意分立的范畴。在中国近现代的教育史中,从早期对"叁育"(德育、智育、体育)的强调,过渡到对"四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提倡,是对美育价值逐渐认同的过程。民国时期,美学及美育被大加提倡,且被推举到至高的地位,与王国维、蔡元培的研究与倡导密不可分。王国维早年译介西方教育学着作,受席勒和赫尔巴特的影响很大,这对其美育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蔡元培在莱比锡大学所受到的教育,对其美育思想影响深远。在民初学制改革中,美育逐渐确立了其重要地位。但在此后的历史中,美育的地位也随着社会主导教育观念的变化而有所削弱。(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中国现代美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近世中国的现代性启蒙话语之一,美育并非疏离于中国现代美术革新的一种外在理论氛围,而是推动"美术革命"发生的重要思想文化动力;美育不仅为现代美术革新提供了必要的理论话语支撑,更为其预设了一种基于人性完善与人格塑造的人本价值遵循。为此,现代美术革命并未停留于美术本体层面的观念革新,而是作为新文化运动革命链条上的重要构成环节,自觉汇入了启蒙救亡的时代大潮之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现代美育论文参考文献

[1].何求是.《比较视域中的美育哲学——现代民主教育思想与中国心性论美育传统的会通研究》评介[J].美育学刊.2019

[2].李雷.美育立人与美术革新——从美育看现代中国“美术革命”的发生[J].美术研究.2019

[3].陈剑,谭好哲.中国现代美育话语中的本土现代性精神及其当代启示[J].美育学刊.2019

[4].郭楚楚,刘毅青.中国现代美育中“时间性”与“身体”的重探——评刘彦顺《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现代卷》[J].中国美学研究.2019

[5].赖勤芳.休闲的深义——对中国现代美育的一种考察[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6].王福阳.建设中国特色、福建精神、开放视野的现代学校美育体系[J].福建教育.2019

[7].冯学勤.儒家心性之学与中国现代美育话语的发生[J].艺术百家.2019

[8].陈剑.“立德树人”与新时代中国美育话语的现代性营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9].祝志满.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在西论接受中的征象——以20世纪上半叶为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10].王宏超.中国现代“美育”概念的形成及其学制基础[J].文艺理论研究.2018

标签:;  ;  ;  ;  

中国现代美育论文-何求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