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条件论文-张召青,李娜

制动条件论文-张召青,李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动条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纹,粘弹性,应力强度因子

制动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张召青,李娜[1](2019)在《车辆制动条件下开裂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车辆制动对开裂沥青路面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开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叁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分析车辆制动时路面裂纹两端及中间应力强度因子、路面顶层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辆制动条件下,路面裂纹两端及中间位置处应力强度因子的峰值均增大,裂纹可能出现扩展现象,而对路表弯沉的影响较小,此结论可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20期)

韩连山,杨可,刘进,汤凡,霍超[2](2019)在《换相失败条件下大容量电力电子电气制动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西南多直流弱送端电网的暂态频率和电压控制问题,研究了换相失败条件下大容量电力电子电气制动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了电网暂态冲击风险,并表述电气制动抵御风险的作用原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大容量电力电子电气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典型控制策略,并进一步提出换相失败条件下系统通信方案;以西南电网为实际算例,仿真分析了叁大直流换相失败条件下制动系统的控制效果,验证了制动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制动系统可减弱换相失败对电网的冲击,有效抑制了电网暂态压升和频率升高;制动时间和制动容量对制动效果均具有重要影响,故需准确控制制动量。(本文来源于《智慧电力》期刊2019年03期)

陆晨旭,时瑾,段其炎,文俊逸[3](2019)在《紧急制动条件下地铁车辆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动力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坡道上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设计,在考虑轮轨纵向作用关系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法建立了紧急制动条件下地铁车辆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车辆与轨道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UM软件与本文模型计算得到的车体纵向加速度和轮轨纵向力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2.8%;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车体始终处于向前点头和纵向振动的状态,导致前轮增载,后轮减载;由于板与板之间不连续,钢轨和浮置板之间会产生纵向相对错动,须注意钢轨与浮置板之间不协调的纵向变形;间隔2组扣件布置一对隔振器方案(方案1)所得板端钢轨垂向位移比板中大0.2 mm,间隔2组扣件布置一对隔振器,再间隔3组扣件布置一对隔振器方案(方案2)所得板端钢轨垂向位移比板中小0.5 mm;2种布置方案下,轨道纵向变形相差不超过5%,扣件和钢弹簧受到的纵向作用力相差不超过15%;短波轨道不平顺显着加剧了钢轨和浮置板的垂向振动效应,不平顺状态下钢轨最大垂向加速度可达15g左右;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可以降低传递到基础底部的垂向振动,加速度降幅约为0.2 m·s~(-2),但会显着放大低频段钢轨、浮置板的垂向振动,振动量增幅约为15 dB。(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唐永康,张大伟,马战国[4](2018)在《2万t重载列车制动与起动条件下轮轨动力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长编组、大轴重运输条件下车辆和轨道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基于现场试验方法,研究了2万t重载列车制动与起动条件下的轮轨动力特性,初步掌握了大轴重重载列车制动与起动条件下轮轨作用力、轨道结构位移和振动加速度的响应特征和变化规律,揭示了重载列车制动与起动状态对轮轨性能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制动对轮轨垂向力和轨道结构振动加速度的影响较大,其影响随制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列车起动过程中轮轨垂向力和轨道结构振动加速度随起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列车制动和起动对轮轨横向力及轨道结构位移的影响不大;由于列车制动加速度大于起动加速度,列车制动时的轮轨作用力、轨道结构位移和振动加速度均比起动时要大。(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8年10期)

范岚岚,刘冰,姜峰,姚章涛,郭磊[5](2018)在《发动机辅助制动满足机动车运行安全条件的对策和未来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随着对车辆安全性要求的提升,工信部对国标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新的标准已于2018年1月1日实施,其中对辅助制动装置的配置要求和性能要求都有提高。缓速器是较为成熟的辅助制动装置,但缓速器体积大,质量大,同时长时间工作的温升会使制动效果大大降低。发动机辅助制动与缓速器相比,具备重量轻、体积小、高速制动效果好等各种优势,非常适合在商用车应用,高(本文来源于《重型汽车》期刊2018年03期)

纪天成[6](2018)在《制动条件下二系横向止挡参数对重载机车车体与车钩横向动态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在发展高速铁路的同时,也加快了重载铁路的建设,对于重载铁路而言,主要从提高重载货车轴重以及增加列车编组长度两方面来发展重载运输技术。然而,随着货车轴重的增加,要求机车牵引与制动力加大,而列车编组长度的大幅增加则会造成制动时列车制动波的进一步延长,进而导致重载列车纵向冲动的显着增大,甚至威胁到列车的安全运行。例如,实际运用中发现,制动工况下,HXD2型新八轴重载机车车体出现明显的横向错位以及车钩大幅度转动这一工程难题,这是典型的重载列车纵向冲动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通过动力学仿真和现场测试的分析手段,研究了二系横向止挡参数对重载机车车体与车钩横向动态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抑制车体横向错位提供一种技术措施。首先,在分析13A/QKX100型车钩缓冲装置结构特点及其稳定机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制动力作用下影响车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指出转向架中心距、一系悬挂横向刚度、二系悬挂横向刚度、二系横向止挡弹性刚度、二系横向止挡自由间隙和弹性间隙是影响车体稳定性的重要参数,选定二系横向止挡参数为车体与车钩横向动态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象。利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由13A/QKX100型车钩缓冲装置、两台HXD2型新八轴重载机车和一台模拟货车组成的双机重联动力学模型。结合课题组前期现场测试数据,对比分析了车钩力、车钩摆角和车体横向位移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吻合良好,建立的模型能够用于模拟重载机车及其钩缓装置的动态特性。采用重载机车双机重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二系横向止挡参数对车钩摆角、车体横向位移和机车安全性指标的影响,对二系横向止挡参数进行了匹配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方案,主要有:方案1为10mm自由间隙与5倍原止挡刚度匹配,方案2为20mm自由间隙与5倍原止挡刚度匹配。对优化后的机车惰行时的动力学性能和重联机车制动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的安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方案下的机车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满足要求。最后,在中车某公司企业内部联络线对两种优化方案下的机车动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方案均可减小机车的车钩摆角和车体横向位移、提高车钩稳定性能,并且方案1的效果优于方案2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黄东东[7](2017)在《基于一定条件的制动发热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某轻型卡车使用过程中出现前轮制动发热问题进行了原因排查,重点分析前后轴荷分布与制动发热的关系,最终提供了一种制动发热的理论分析方法,为制动发热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7年14期)

魏巍,黄瑞,陈俊玄,窦文博,俞小莉[8](2017)在《变进气压力条件下发动机压缩空气制动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单级储能的气动-内燃混合动力发动机能量回收效果随储气罐压力增高而降低的问题,将双储气罐储能的技术方案应用到气动-内燃混合动力发动机中,初步得出了双储气罐储能系统可以通过改变进气压力来提高能量转化率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的观点。基于变质量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压缩空气循环数学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了初步验证。通过对模型进行稳态仿真,分析了进气压力、储气罐压力对压缩制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气压力与储气罐压力的变化对每循环回收气体质量的影响呈线性;储气罐压力与进气压力的比值是影响制动能量转化率的关键因素,能量转化率(COP)随储气罐压力与进气压力比值的升高而降低。(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7年06期)

魏巍[9](2017)在《变缸内进气压力条件下压缩空气制动循环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能源(如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是当今全球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就汽车工业而言,开发节能减排技术、代用燃料以及新能源动力逐渐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此外,在城市工况中车辆频繁制动、启停,通过不可逆过程消耗了大量动能。面对上述问题,本文针对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能量回收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双级储能技术方案。后通过计算与试验结合的手段对双级储能特有的变缸内进气压力条件下压缩空气制动循环过程进行了研究。全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压缩制动循环的热力学研究。基于变质量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压缩制动循环数学模型,并选取了平均指示压力、每循环回收气体质量、能量转化率和可用能转化率四个指标来评价压缩制动循环的制动效果和能量回收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单级储能而言,储气罐压力的增加会大幅降低压缩循环的能量回收效果。双级储能压缩制动循环可以通过提供可变压力的缸内进气大幅提升循环的辅助制动和能量回收两方面的性能;2.完成了可变缸内进气压力的压缩空气制动模拟试验台搭建。试验台可实现变缸内进气压力条件下的压缩制动循环模拟试验,试验过程中首先针对不同工况以能量转化率COP最大化为首要优化目标完成充气门开启时刻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充气门开启时刻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缸内进气压力的增加以及储气罐压力的降低而提前。3.通过试验研究缸内进气压力、储气罐压力以及发动机转速对压缩制动性能的影响。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在试验考察的发动机转速范围内,每循环回收气体质量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在发动机转速一定的情况下,每循环回收气体质量受缸内进气压力和储气罐压力的影响规律呈线性;储气罐压力与缸内进气压力比值是影响COP的重要因素,且COP随该比值的增加而降低;结合COP随储气罐压力与缸内进气压力比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得出:当储气罐压力高于15bar,缸内进气压力高于7bar时,可视储气罐压力和缸内进气压力之比是影响可用能转化率ξ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1-01)

纪斌义,周江涛[10](2016)在《紧急制动条件下车载式油罐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了车载式油罐的几何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确定了紧急制动工况条件,对在这种恶劣工况条件下的油罐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油罐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6年05期)

制动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西南多直流弱送端电网的暂态频率和电压控制问题,研究了换相失败条件下大容量电力电子电气制动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了电网暂态冲击风险,并表述电气制动抵御风险的作用原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大容量电力电子电气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典型控制策略,并进一步提出换相失败条件下系统通信方案;以西南电网为实际算例,仿真分析了叁大直流换相失败条件下制动系统的控制效果,验证了制动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制动系统可减弱换相失败对电网的冲击,有效抑制了电网暂态压升和频率升高;制动时间和制动容量对制动效果均具有重要影响,故需准确控制制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动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1].张召青,李娜.车辆制动条件下开裂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J].山西建筑.2019

[2].韩连山,杨可,刘进,汤凡,霍超.换相失败条件下大容量电力电子电气制动技术应用研究[J].智慧电力.2019

[3].陆晨旭,时瑾,段其炎,文俊逸.紧急制动条件下地铁车辆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动力相互作用[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9

[4].唐永康,张大伟,马战国.2万t重载列车制动与起动条件下轮轨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18

[5].范岚岚,刘冰,姜峰,姚章涛,郭磊.发动机辅助制动满足机动车运行安全条件的对策和未来发展趋势[J].重型汽车.2018

[6].纪天成.制动条件下二系横向止挡参数对重载机车车体与车钩横向动态性能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7].黄东东.基于一定条件的制动发热问题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17

[8].魏巍,黄瑞,陈俊玄,窦文博,俞小莉.变进气压力条件下发动机压缩空气制动过程分析[J].机电工程.2017

[9].魏巍.变缸内进气压力条件下压缩空气制动循环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7

[10].纪斌义,周江涛.紧急制动条件下车载式油罐的有限元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

标签:;  ;  ;  ;  

制动条件论文-张召青,李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