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惠州四海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惠州516083

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我国园林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植物是园林规划构造的一部分,对园林设计影响甚大。在初期园林设计时,应当考虑到植物的特性,从而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栽培,从而展现园林的不同美,展现园林的不同美。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忽视植物配置在园林中的有效性,从而不能合理、有效的展现出园林的艺术性。本文就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展开探讨。

关键词:植物配置;城市园艺设计;存在问题;原则

引言

在城市园艺中,植物是重要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进行植物配置,既能够提升园艺设计的层次性,同时也能够丰富城市园艺的内容。因此,加强植物配置的研究,对于提升城市园艺设计的质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1城市园艺设计植物配置原则

在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应遵循一定原则,首先应遵循植物叶、色相结合相关原则。植物叶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例如:红枫的树叶,春天时是绿色,秋季树叶会变黄,看起来十分美观。在植物配置中,若将多种颜色植物搭配在一起能起到良好的观赏效果,并能延长观赏期。在城市园艺设计中,彩叶植物的应用十分频繁,具有色彩多变、构图丰富、季相各异等特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还应遵循植物季相变化原则,避免配置单调、配置雷同等问题,根据季节变化科学选择植物,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季节的变化。例如:春天的丁香花、迎春花、桃花、连翘;夏季的草花以及各种灌木;秋季的银杏、红枫;冬季的龙柏、油松等常绿树。总而言之,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绿,根据不同彩叶植物季节变化产生的变化对植物进行搭配,从而更好地延长观赏期。除此以外,在城市园艺设计中还应与其他要素进行搭配,如:水、路、山、石、建筑。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一个活跃的表现要素,如若不与其他要素搭配便会显得更加乏味且单调。

2配置在城市园艺设计中常存在的问题

2.1空间利用比较单一

在规划草坪设计时,选择单一的品种,或者是差异性不大的产品;对于街道两侧的树木选择,也都是一些行道树,空间利用极其单一。因为园林所处的空间是一个立体空间,只有设计出立体、多样的园林,才能够更好的利用空间,更好的展现园林特色。

2.2在植物配置中忽略植物生长的特性

植物生长是建立在一定特性的基础上,是植物适应环境、适应土壤、适应气候的结果。因此任何生长良好的植物,都是其特性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同样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但在实际的城市园艺设计中,为了人为地营造植物物种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不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分等实际情况,盲目地引进一些外来稀奇植物物种,甚至还有不少“舶来品”,这些外来物种因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存活率非常低,造成了城市园艺经费的浪费。这些外来物种由于不适应气候,产生了很多的病态,还可能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

2.3盲目对枝叶进行裁剪

在对城市园艺进行设计时,有些人一味追求新型植物造型,因而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购置成年树木,然后再将其运输到园林现场进行栽种、设计。但是由于这些成年树木主干部分和其它某些部分已经被人裁剪过,导致其生长能力降低,即使移植比较顺利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生存环境不适应,对水源、阳光合氧气等必要生长元素需求量的变化不同导致其落叶、枯枝,严重时还会出现死亡的情况,这就造成园艺设计原始效果和目的难以实现,且造成资金浪费,属于极其不环保的行为。

3如何发挥植物配置在城市园艺设计中的作用

3.1合理设计空间布局

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特点与生态位置,合理发挥植物自身的生长优势,最大化的利用空间。比如攀爬类效果比较强的爬山虎,紫藤萝可以巧妙的利用到墙体或者走廊当中,既能发挥出植物自身的生长优势还能达到植物的遮荫、绿化效果,当然园林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从整体出发,细化到角落、部分环节当中。

3.2优先选择本地植物物种,根据条件选择适应力强的外来植物

在城市园艺设计的植物物种选择上,应该优先选择本地植物,这是因为本地植物对环境、土壤、气候相对熟悉,适应能力强。一旦栽种后,基本无需特别的养护就可以迅速成林,在后期养护上也无需进行大量的投资,而且通过运用本地物种,能够有效地保护本地的人文景观特色。当然选择本地物种并非不需要强调园艺设计的个性化,因此在科学合理地选用本地植物物种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本地的人文景观特色来凸显植物配置的个性化,不断创新植物配置的方法,不断优化植物配置的工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植物配置的质量。在选用外来物种时,切忌为求新求异而盲目地进行植物物种的选择,而应该充分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土壤等现实因素,选择生长习性相近的植物物种,这样有助于提升植物物种的成活率,提升城市园艺设计的质量。

3.3突出植物的生态功能

在进行城市设计时需要遵循环境保护原则和生态维护原则,配置园艺植物过程中既要提高其美观度,又要重点将其生态改造功能凸现出来。比如,选择高大的乔木有利于城市形成氧吧,其能够吸收城市噪音,改善城市环境,同时还可以在局部形成小气候。在进行城市园艺景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既要通过进行植物配置提高园林景观美观性和观赏性,又要在不同种类植物的选用和搭配中增强其环境净化功能和生态维护功能,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遮阴功能,特别是在夏天,选择一些拥有繁茂枝叶的物种可以形成树荫,供人们乘凉。此外,在交通道路上选择一些密度、高度都比较适中的植物进行配置可以减少城市污染,降低城市噪音,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3.4提高生态管理意识

为落实城市园林设计工作,相关人员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设立警示牌、广播等方式为人民群众普及生态知识,培养爱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形成全社会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在进行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时,需要做到配置的对称式或者不对称式。因为不用的植物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因此需要注重植物的体积、色彩、质地、枝叶、数量等,如果植物的体积不大、质地柔软、枝叶疏且色彩较淡,则该植物则会给一种轻盈简便之感。而如果该植物的体积较大、色彩较重、枝叶繁茂、质地较为硬朗,则会给一种厚重深沉之感。除此之外,植物之间的混搭需要给人以协调之感,不能过于跳跃和唐突,因此需要注重植物之间的变化和差异。

3.5植物的所需同以人为本相结合的原则

植物的生长是与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互利互惠为基础生长的,只有做到各种因素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才能更好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园林环境。但是,当今社会,强调的更是以人为主的生活理念,人的需求才是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只有最大化的满足人类的需求以及居民的心理愿景,才达到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城市园艺的本身就是以人我核心,以人的需求为宗旨,最终实现的人与植物、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

结语

总而言之,在设计园林时,要充分考虑植物配置对园林整体效果的影响,设计是一门艺术,而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多学科交叉运用的结果,设计的结果要满足城市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城市园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永伟,郭红光,逯金峰.植物配置在城市园艺设计中的问题.现代园艺,2014,08:96

[2]张勇.植物配置在城市园艺设计中的问题浅析.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10:76~78

[3]马绍元.植物配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分析与应用.广东建材,2017,07:339~341

标签:;  ;  ;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