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输入论文-吕途

政策输入论文-吕途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策输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教育实践,人才培养,创新大赛,学生科技创新

政策输入论文文献综述

吕途[1](2017)在《创客教育:补了短板才能跑》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持电钻、头戴护目镜,专心致志地研究机械装置的不一定只能是成熟的发明家,也可能是尚未成年的中小学生。从合肥八中VR虚拟课堂和百变机器人的走红,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选手们的“惊艳”创造,创客教育逐渐获得了社会的赞赏。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本文来源于《中国商报》期刊2017-04-11)

曲纵翔,马红[2](2016)在《政策终结中的利益输入:以合作型输入替代系统内输入》一文中研究指出政策终结不仅是技术性问题,更多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参与者在竞争与互动中走向相对平衡的过程。受诸因素影响,我国政策终结活动的利益输入过程很大程度上由政治精英主导,即系统内部输入。非官方行动主体难以通过程序化、制度化的途径输入自身利益。随着主体利益多元化以及网络化的兴起,我们主张用合作型输入模式予以替代,旧政策的走向将由每个参与到合作行为中的主体共同决定。(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邓雪[3](2016)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国际教育输入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积极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继续密切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外,开始考虑其在亚太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定位,重视国内面向亚洲人才的培养,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鼓励学生前往亚太地区国家进行交流学习,为澳大利亚在亚洲的发展奠定基础。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输出是其国际教育的主流,其国际教育输入一直以来都被研究者所忽略,因而研究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输入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分四个部分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国际教育的输入政策进行研究。首先,对澳大利亚的教育输入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厘清每个时期内澳大利亚的教育输入背景及其状况。其次,重点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国际教育输入政策进行研究,阐述了其政策颁布的背景和具体的政策措施,并以莫纳什大学为例分析了院校对政策的实施情况。第叁,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澳大利亚国际教育输入政策的特点和影响。其特点包括政策的颁布由政治、经济等国家利益主导;与教育输出相比,教育输入的政策相对较少;目的性较强;政策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院校的响应;政策项目规模相对较小,以短期学习为主等。此外其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澳大利亚国际教育的平衡发展及其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最后,基于前面对澳大利亚国际教育输入政策的回顾和分析,提出了几点启示。(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刘泽文[4](2015)在《大学生创业政策反思:政策解构与转型——基于“输入-过程-输出”的分析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创业政策作为创业政策中特殊群体的细分政策,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行为及创业结果的重要因素。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在内容设计、政策执行与评价等方面仍存在局限。基于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意蕴的解读及"输入-过程-输出"叁维度困境的阐释,反思大学生创业政策转型,并提出依据创业周期,构建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整合利益主体,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健全评价机制,改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效果。(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5年17期)

曾美勤[5](2015)在《异地高考政策输入过程研究——基于政策过程理论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政策输入是政策过程的子过程,被视为政策过程的创始阶段,包括政策问题的确认与政策议程的设置。异地高考政策问题确认经历了问题察觉、问题描述、问题分析、问题界定四个阶段,异地高考政策议程的设置包括公众性政策议程、专业性政策议程、传媒性政策议程的构建以及政府政策议程的建立。新兴阶层在异地高考政策输入中的政策诉求需要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万旋傲[6](2015)在《网络传播环境下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输入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转型时期经济技术、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政治治理和公共政策决策机制也呈现着相应调适。为了探究网络传播环境下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输入机制,本文基于对2003-2013年214起舆情事件的研究,从中国公共政策议程的输入模式变迁、环境背景、议题来源、舆情影响模式和影响机制五个方面,综合构建舆情传播与中国公共政策的议程输入机制。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输入模式从改革开放以来可分为“权力精英主导-全民参与推进”、“政治精英借力多元社会精英”、“政治精英与多元社会力量互动”和“中国依法决策机制建设起步”四个阶段;网络空间带来了政策议程输入环境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政治结构呈分散化与扁平化、信息格局呈开放化与节点化、传播环境呈隐性化和离散化、参与结构呈非中介化与交互化、文化结构呈多元思潮碰撞的特点;在议题来源方面,网络传播环境下公共政策的议题来源主体主要包括:当权政府部门与官员的政治作为、突发公共事件本身、大众媒体、利益团体、个人和公众;舆情输入模式方面,网络舆情输入公共政策议程主要表现为压力胁迫模式、事件应生模式、自然演进模式叁种模式。通过进一步对214起舆情事件进行指标设计、编码、数据搜集和分析,展开舆情传播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在特征描述方面,网络舆情推进的公共政策的政策形式以政策修改为主,颁布主体以中央政府居多,议题曝光源主要为媒体、个人和事件本身,期限以长期政策为主,辐射范围以全国居多,效力整体较高,主要涉及反腐倡廉、食药安全、环境污染和弱势群体保护等问题。关系研究方面,受害者、连环事件、事件传播中的政策诉求、政策诉求的紧迫性、谣言、意见领袖参与都与公共政策推进显着相关,集群行为与政策推进不相关,但集群行为促进了政府政策回应的时效;推动公共政策的舆情事件的传播强度、政策可行性均显着高于未推动公共政策的事件。影响研究方面,媒体和网民的舆论传播强度对政策议程影响显着,但网民对公共政策议程的干预力量主要在于情绪表达强度,媒体对公共政策议程的干预力量主要来源于新闻关注热度。舆情传播下公共政策的触发机制表现为:事件所指向的公共政策具有可行性;舆论传播强度较高;舆论中对公共政策的讨论较多;某一时期内同类型事件开始连续发生。最后,本文总结了政府科学决策机制有效运用舆论的体制、误区和策略,提出政府面对网络舆论地不合理绑架时,应该向从“畏”到“敬”;从“防范”到“关注”、“参与”、“沟通”;从“顺应”到“疏导”;从“应对”到“利用”逐步转化,建立政府科学决策机制与网络舆论的长效互动机制。(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5-06-01)

宫月[7](2015)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网络民意输入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逐渐成为我国公众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媒体平台,网络民意通过互联网渠道理性参政能够较为顺利地表达民众的利益诉求,成为政策议程设置中输入机制的研究课题。政策议程设置是公共政策制定的起点,影响着整个公共政策过程。政策议程设置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关系到公共政策系统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本文以网络民意输入机制为切入点,探讨了政策议程设置与网络民意的涵义、网络民意输入到政策议程设置的条件与模式、网络民意输入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阐释了当前我国政策议程设置中网络民意输入机制的现有构成,系统分析了网络民意输入机制的现存问题及其根源,力图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互动沟通机制、甄别机制、保障机制与规范机制来完善政策议程设置中网络民意输入机制;从根本上规范网络民意行为,保障网络民意合理、理性、科学、规范地输入到政策议程设置中,推进政策议程设置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保障我国公共政策整体过程的科学性,进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5-05-20)

雷叶飞[8](2015)在《我国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政策的内输入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加快农地流转进程的有效方式就是通过政策推进,因此,我国农地流转表现为明显的政府主导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是由作为权力精英的党政干部或叁农专家通过走群众路线考察和聚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向决策系统输入的过程,是典型的政策内输入,这种政策模式的运行机理取决于政府内输入机制和公民利益外部输入的有限性。但是,内输入机制在降低决策成本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它削弱了政策的公共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为推进农地健康有序流转,政府必须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改善政府行为,建立多方参与的政策网络。(本文来源于《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宫月[9](2015)在《网络民意输入机制——政策议程设置的一种外输入机制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学者对于公共政策系统的普遍认知都是按照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将其分为政策输入、政策转换和政策输出叁个环节。就目前的研究成果分析来看学界对于政策转换和输出也就是过程和结果更为重视,进而忽略了对于政策输入的探究。目的在于从网络民意输入机制解读我国政策议程的一种外输入机制,同时分析了网络民意输入机制的运行过程及其特征。(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5年09期)

孔晓琳[10](2014)在《政府动员型城镇化政策的内输入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城镇化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效方式就是通过动员型政策,强制推进。这种政策模式的合法性又取决于政府内输入机制和公民认同聚合的有效性。政府内输入机制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政府方面的原因,也有公民的因素,而内输入机制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削弱了政策的公共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为了推进城镇化进程,政府必须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改善政府行为,建立多方参与的政策网络。(本文来源于《湖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政策输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政策终结不仅是技术性问题,更多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参与者在竞争与互动中走向相对平衡的过程。受诸因素影响,我国政策终结活动的利益输入过程很大程度上由政治精英主导,即系统内部输入。非官方行动主体难以通过程序化、制度化的途径输入自身利益。随着主体利益多元化以及网络化的兴起,我们主张用合作型输入模式予以替代,旧政策的走向将由每个参与到合作行为中的主体共同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策输入论文参考文献

[1].吕途.创客教育:补了短板才能跑[N].中国商报.2017

[2].曲纵翔,马红.政策终结中的利益输入:以合作型输入替代系统内输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

[3].邓雪.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国际教育输入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4].刘泽文.大学生创业政策反思:政策解构与转型——基于“输入-过程-输出”的分析维度[J].教育发展研究.2015

[5].曾美勤.异地高考政策输入过程研究——基于政策过程理论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

[6].万旋傲.网络传播环境下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输入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7].宫月.政策议程设置中网络民意输入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

[8].雷叶飞.我国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政策的内输入问题研究[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5

[9].宫月.网络民意输入机制——政策议程设置的一种外输入机制解读[J].学理论.2015

[10].孔晓琳.政府动员型城镇化政策的内输入问题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

标签:;  ;  ;  ;  

政策输入论文-吕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