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审查论文-陈淑清

教科书审查论文-陈淑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科书审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化教材,质量保障,审查

教科书审查论文文献综述

陈淑清[1](2019)在《美国数字化教材的质量保障举措:基于教科书审查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更多的数字化内容涌入教师、学生、研究者的视野,数字化内容的质量成为研究者和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确保优质的数字化内容进入数字化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问题已经提上日程。美国是世界上率先采用数字化教材的国家,在数字化教材的质量保障方面采用了很多举措。如创新了数字化内容选择方法、明确数字化内容的审核标准、明确的审核团队等,效果显着。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采用数字化教材、深化教材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建构中国特色的数字化教材质量评价标准、加强教师数字化教材利用能力、创新数字化教材的审查机制等方面。(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聂露[2](2012)在《教科书争议的发生原因探析——兼评《审查历史》一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评论《审查历史》一书,提出了解释日本、德国和美国教科书争议之所以发生的四个原因。在界定教科书争议的国际和国内维度的内涵后,论文从控制教科书生产的不同机制、公民认同的变迁、国际关系的改变和对外战略的规划等四个方面,逐一分析了德、日、美叁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因素对于教科书争议的影响,得出教科书争议和文化分歧的背后是政治冲突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研究》期刊2012年10期)

沈平[3](2011)在《台湾地区中小学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教科书与教师、学生共同构成教学中的叁大要素,是学校教学和师生互动的重要中介。教科书审查制度是维护官方知识体系和保证教科书品质的重要教育制度。只有不断完善教科书审查制度,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课程改革提供有力支持。我国台湾地区的现代中小学教科书审查制度自二战后演变发展至今,经历二战后“部编审定并行”,九年国民教育推行后“部编本”和戒严解除后“开放审定”叁个时期,其审查制度从严格到宽松的发展历程的转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的主体部分通过研究台湾地区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发展叁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制度颁布、运行情况等,力图最大程度还原教科书审查制度的演变历程。其次,本研究还重点关注台湾地区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开放审定制度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希望通过对台湾地区中小学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脉络的梳理,对审定制度与其它配套教育制度的关系和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再思考。(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王郢[4](2009)在《教科书审查法律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发展依靠教育,社会发展也依靠教育,教育乃国家必须完成之事业。从教育学的视角看来,教科书是国家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文本体现,它不仅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和参考;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来,教科书则是国家机器巩固统治,传递主流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可见,教科书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在教科书多样化政策的背景下,教科书的出版发行已经不再是国定制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尤其是在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个版本的中小学教科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科书审查作为教科书质量把关和准入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国民素质发展有重要意义。若审查制度合理合法、科学有效的运作将会大大提升教科书质量,进而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反之,则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加强教科书审查制度的科学研究,进而促进教科书审查法律制度的建设完善,成为当前教育科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教科书审查的研究中,存在着叁种取向,即质量取向、社会学取向和政治取向。目前诸多研究者大多侧重于从超越了社会性的“工艺学”角度对教科书质量的评定和衡量的标准、方法、模式等进行演绎性的描述;从性别差异、女性主义等角度对教科书内容做量化的分析;或是从日常工作体验中提炼一些有关我国教科书审查的体会。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研究忽视了教科书审查自身所具有的“把关”和“准入”的属性以及其结果所特有的官方色彩,将教科书审查片面化了。这些研究缺乏对“教科书审查”的学理性思考,教科书审查的制度建设成为了研究的一种空白地带。在本课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笔者试图从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涉及教科书审查的多个领域,建立在教育社会学、课程评价学、教科书理论等多种理论基础之上,取向于教科书审查这一教育现象的本身属性和规律,基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科书开发和建设的现实背景,探讨教科书审查的理论基础、原则、具体操作方式、程序等内容。本课题具体研究内容分叁大部分,共计六章。第一编主要探讨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概念、已有研究成果及教科书审查的基本理论。首先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进行阐述,提出了本研究致力解决的基本问题,选定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观察、质化访谈等方法。随后对已有的有关教科书、教科书审查的研究进行了掠影式的简单梳理和述评。再次递进地探讨了教科书、教科书审查、教科书审查法律制度叁个基本概念。最后对教科书审查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教科书审查通过对送审教材的质量把关和政治解读能够完成教育学、社会学所要求的双重使命。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发展得力于教科书发展中的两对基本矛盾,即教育自由与国家控制的矛盾;学习自由与教科书社会学属性的矛盾。这也是教科书审查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推手。第二编探讨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各项具体内容,包括审查原则、审查模式、审查主体、审查方法、审查内容、审查程序等方面。教科书审查可分为完全不审、地方审查和过渡模式,我国实行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两级审定模式;教科书审查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地方也可以是主体缺失的不审定形态,我国教科书审查的主体分别是全国和地方两级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教科书审查可以通过审读讨论、通讯审查、展示听证、中介审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我国采用分散审查和集中讨论相结合的审查方式;教科书审查主要从质量评价、意识形态应道和特殊群体平衡叁个方面进行,具体表现为各国(地区)所制定的教科书审查标准,我国的审查标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教科书的审查程序一般包括申报送审、资质评定和受理、审查(定)、结果批准和认定等几个环节,我国目前教科书审查实行二审制,注重送审材料的实际使用效果。最后,通过对世界范围内教科书审查制度的梳理和探讨发现,世界教科书审查呈现出钟摆交流、严格审查、形式多样的特点,我国的教科书审查制度具有公平公正、严格把关与积极扶持相结合、注重叁性平衡(思想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和更倾向于关注教科书评价等特点。第叁编建议部分,主要通过前述研究,充分思考当前世界教科书审查尤其是我国教科书审查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力图抛砖引玉,对实践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这些建议主要集中在尽快将教科书的管理和审查纳入法制轨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审查队伍建设;扩大审查群体范围,建立各种意见充分表达的渠道;建立审查中介机构;健全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完善教材质量跟踪和提高机制等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文献和实证研究,本文对教科书审查及其制度建设的原则、审查模式、审查主体、审查方式、审查内容、审查程序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同时对教科书审查的未来发展趋势加以了展望。立足当前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分析和探讨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建议,为我国的教科书审查及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5-26)

唐彩斌[5](2008)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日前正式通过教育部审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定工作办公室组织了2008年春季教材审定工作,根据教基材室[2008]8号文件,由浙江省教育厅推荐,功勋教师、特级教师张天孝主编,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和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报送的数学教科书已经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成为新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实验(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数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冯亦斐[6](2005)在《韩国驻华公使魏启出“日本政府不能干涉教科书审查是矛盾言辞”》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11日,韩国驻华公使、新闻文化处主任魏启出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魏启出对此前本刊专访日本公使时,日本方面对独岛(日本称竹岛)之争只是邻居之间的争议的说法表示不认同。“日本一直主张独岛是自己的领土,这其实是跟(日本)殖民化过程中的行为有密切关系的。”魏启出说。中国新闻周刊:韩国政府对日本历史(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周刊》期刊2005年14期)

刘东明[7](2005)在《韩国对他国教科书有关韩国及韩国历史内容的审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韩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伴随着韩国经济实力的增长,韩国政府开始关注韩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努力树立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努力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以提高自己的国际形象。对他国教科书中(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05年01期)

程材[8](2004)在《教育部审查通过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种》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脸(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期刊2004年02期)

李永全[9](2004)在《俄重新审查中学历史教科书》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科学院院长奥西波夫新年伊始接到普京总统的一封信,信中责成他认真检查所有中学历史课本的内容,并在2月1日前将检查结果报告总统。此事在俄学术界、教育界及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  历史教学是俄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苏联解体后,俄社会政治制度变更,对历(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04-02-11)

高浩荣[10](2001)在《韩国决心迫使日本认错》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华社汉城4月12日电(高浩荣)韩国政府12日召开“日本教科书歪曲历史对策小组”会议,决定采取一切手段,迫使日本重新修改歪(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期刊2001-04-13)

教科书审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评论《审查历史》一书,提出了解释日本、德国和美国教科书争议之所以发生的四个原因。在界定教科书争议的国际和国内维度的内涵后,论文从控制教科书生产的不同机制、公民认同的变迁、国际关系的改变和对外战略的规划等四个方面,逐一分析了德、日、美叁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因素对于教科书争议的影响,得出教科书争议和文化分歧的背后是政治冲突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科书审查论文参考文献

[1].陈淑清.美国数字化教材的质量保障举措:基于教科书审查的视角[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

[2].聂露.教科书争议的发生原因探析——兼评《审查历史》一书[J].教学与研究.2012

[3].沈平.台湾地区中小学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演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1

[4].王郢.教科书审查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5].唐彩斌.浙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日前正式通过教育部审查[J].小学教学(数学版).2008

[6].冯亦斐.韩国驻华公使魏启出“日本政府不能干涉教科书审查是矛盾言辞”[J].中国新闻周刊.2005

[7].刘东明.韩国对他国教科书有关韩国及韩国历史内容的审查[J].历史教学问题.2005

[8].程材.教育部审查通过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种[J].课程.教材.教法.2004

[9].李永全.俄重新审查中学历史教科书[N].光明日报.2004

[10].高浩荣.韩国决心迫使日本认错[N].新华每日电讯.2001

标签:;  ;  ;  

教科书审查论文-陈淑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