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有限性论文-杜国伟,梁家俊

认知有限性论文-杜国伟,梁家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有限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被害人陈述,未成年,法定代理人,同步录音录像,证明力,作证义务,刑事诉讼法,司法实践,内心确信,事实认定

认知有限性论文文献综述

杜国伟,梁家俊[1](2019)在《提升未成年被害人陈述证据品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行为人实施性侵犯罪通常较为隐蔽,犯罪证据也相对单一,而且,行为人与被性侵者的言词证据常常相互矛盾。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应不断强化取证程式、规范化,重视对被性侵未成年被害人的询问,充分彰显被害人陈述的相应证明力。在具体询问中,应遵(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9-08-15)

宋仲玲[2](2008)在《知觉对股价的作用:映射认知有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金融,金融的核心在于准确估量心理偏见对定价的影响程度。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Kahneman的系统误差理论与前景理论,及情绪干扰判断的理论启发了我要探究认知、情绪与过度自信的联系及各自内在的机制,发现突显是产生它们的关键,于是我决定通过叁个方面:1.人存在知觉错觉:突显(物理、熟悉、背景)产生高估(实验一)。2.突显产生情绪:情绪对认知、判断具有干扰作用(实验二)。3.人不认识自己的知觉错觉、情绪干扰,表现为过度自信(实验叁)。论证人具有认知有限性,并且安静能够降低人的认知有限性(实验四)。我将突显、情绪、过度自信、安静与股票定价联系起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突显(物理、熟悉、背景突显)导致明显的高估,新股民、低学历、女性,突显造成的知觉错觉偏高。(2)突显(正向)伴随高乐观,同时具有正高估,高突显(负向)伴随悲观情绪,同时具有负高估。(3)即刻情绪波动大的估值波幅也大,换手率也高(4)高突显同时具有高过度自信,对熟悉的股票具有高过度自信,且估值高。老股民、高学历、男性,高度自信偏高。(5)自信同时伴有过度乐观。高过度自信具有高估的倾向。(6)安静程度高的人突显、情绪、过度自信的影响程度明显低、校准度高。(7)安静程度高的人换手率低。安静程度低的人这五方面与之相反。结论证明:1.知觉突显是产生认知偏差、情感偏差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关键。2.人具有认知有限性,但人们不能觉察到它,反倒过度自信。这是判断出错的根本原因。3.人要认识自己的有限性,只有安静才能做到。(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7-01)

王霞[3](2007)在《工作记忆广度有限性的认知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工作记忆广度有限性的认知机制,作者以大学生和研究生为被试,设计两个实验进行了研究。实验1检验了工作记忆广度有限性的资源限制、记忆消退和转换机制叁种假说。首先,为检验资源限制假说,作者对加工成分的认知负荷(以下简称为加工负荷)进行了控制,设计了难度不同的两种工作记忆广度任务,连续运算广度任务和de-de-de广度任务。在连续运算广度任务中,要求被试在记忆英语辅音字母的同时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在de-de-de广度任务中,要求被试在记忆相同英语字母的同时阅读连续呈现的音节de。其次,为检验记忆消退假说,实验对保持时间也进行了控制,这是通过变化连续运算广度任务中的符号-数字对数量和de-de-de广度任务中音节de的数量来实现的。最后,为检验转换机制假说,所有被试在完成工作记忆广度任务之前先进行一项转换效率任务。实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8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随机分配到四种实验条件中。对工作记忆广度进行的二因素(加工负荷×保持时间)方差分析发现,加工负荷的主效应显着,de-de-de广度明显高于连续运算广度;保持时间的主效应不显着;两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显着。对转换耗费与工作记忆广度进行的相关分析发现,两者没有显着性相关。在实验2中,研究者设计了阅读数字广度任务与阅读字母广度任务,考察了加工负荷、记忆负荷(指储存成分的认知负荷)以及加工刺激与储存刺激的相似性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加工负荷的控制是通过要求被试阅读数字或字母来实现的,记忆负荷的控制是通过要求被试记忆数字或字母来实现的,加工刺激与储存刺激相似性的控制是通过让被试在记忆数字或字母的同时阅读数字或字母来实现的。实验采用混合因素设计,加工任务为被试间因素,记忆任务为被试内因素,42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随机分配到两种工作记忆广度任务中。对工作记忆广度进行的重复测量(加工负荷×记忆负荷)方差分析发现:加工负荷的主效应不显着;记忆负荷的主效应显着,记忆负荷高的记忆字母时的工作记忆广度明显低于记忆负荷低的记忆数字时的工作记忆广度;两者的交互作用显着。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记忆数字的条件下,阅读字母时的工作记忆广度明显高于阅读数字时的工作记忆广度;在记忆字母的条件下,阅读数字时的工作记忆广度明显高于阅读字母时的工作记忆广度。这些结果表明:(1)只控制加工负荷时,加工负荷对工作记忆广度具有重要影响;(2)记忆消退与转换效率对工作记忆广度没有影响;(3)当同时控制加工与记忆负荷时,成人的工作记忆广度只受记忆负荷而不受加工负荷的影响;(4)加工刺激与储存刺激的相似性对工作记忆广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07-05-20)

认知有限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金融,金融的核心在于准确估量心理偏见对定价的影响程度。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Kahneman的系统误差理论与前景理论,及情绪干扰判断的理论启发了我要探究认知、情绪与过度自信的联系及各自内在的机制,发现突显是产生它们的关键,于是我决定通过叁个方面:1.人存在知觉错觉:突显(物理、熟悉、背景)产生高估(实验一)。2.突显产生情绪:情绪对认知、判断具有干扰作用(实验二)。3.人不认识自己的知觉错觉、情绪干扰,表现为过度自信(实验叁)。论证人具有认知有限性,并且安静能够降低人的认知有限性(实验四)。我将突显、情绪、过度自信、安静与股票定价联系起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突显(物理、熟悉、背景突显)导致明显的高估,新股民、低学历、女性,突显造成的知觉错觉偏高。(2)突显(正向)伴随高乐观,同时具有正高估,高突显(负向)伴随悲观情绪,同时具有负高估。(3)即刻情绪波动大的估值波幅也大,换手率也高(4)高突显同时具有高过度自信,对熟悉的股票具有高过度自信,且估值高。老股民、高学历、男性,高度自信偏高。(5)自信同时伴有过度乐观。高过度自信具有高估的倾向。(6)安静程度高的人突显、情绪、过度自信的影响程度明显低、校准度高。(7)安静程度高的人换手率低。安静程度低的人这五方面与之相反。结论证明:1.知觉突显是产生认知偏差、情感偏差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关键。2.人具有认知有限性,但人们不能觉察到它,反倒过度自信。这是判断出错的根本原因。3.人要认识自己的有限性,只有安静才能做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有限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杜国伟,梁家俊.提升未成年被害人陈述证据品质[N].检察日报.2019

[2].宋仲玲.知觉对股价的作用:映射认知有限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王霞.工作记忆广度有限性的认知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标签:;  ;  ;  ;  ;  ;  ;  ;  ;  ;  

认知有限性论文-杜国伟,梁家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