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区块化论文-黄盼盼,赵明,王少坡,张清周,邱春生

管网区块化论文-黄盼盼,赵明,王少坡,张清周,邱春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管网区块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力模型,供水管网,区块化,漏失量

管网区块化论文文献综述

黄盼盼,赵明,王少坡,张清周,邱春生[1](2019)在《基于水力模型的供水管网区块化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配水系统分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分区算法的供水管网区块化优化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供水管网系统的节点压力信息,改进了分区评价函数,并结合城市供水管网实际情况进行分区。以A市为例,利用EPANET建模器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配水系统分区理念,将A市供水管网分为了11个区块。结果表明,分区后的供水管网实现了单独区域水量计量,缩小了查找漏失范围;管网压力更加趋于均衡,降低了漏失水量和产销差,使供水管网运行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研究成果可为供水管网分区优化管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刘文睿,马智群,涂杰,吴芬芬,丁祥[2](2018)在《基于水力模型的J市供水管网区块化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推进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方法】利用软件建立J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并对进行DBS分区,对每个区块实行压力控制,降低背景漏损。【结果】J市供水管网区块化前后的压力、余氯、水龄结果对比分析后,区块化在均衡管网压力、控制漏损、改善水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供水管网区块化方案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王彤,冯雪峰,赵明,刘翔翔[3](2018)在《基于快速网络社区算法的供水管网区块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供水管网分区更具有理论基础和科学性,进行了基于快速网络社区算法的供水管网区块化研究。简化后的供水管网被抽象为复杂网络系统,同时管网中节点和管段的连接关系被转换为无向图;运用计算程序将连接关系紧密的节点划分为同一社区,得到节点的社区结构,以此为主要依据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供水管网进行区块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水力模拟计算得出优化的管网区块化方案。结果表明,分区后的管网较分区前水压更为均衡,实现了分区计量;低水龄节点比重上升,水质得到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8年05期)

吴芬芬,王彤,朴庸健,张福贵,赵明[4](2017)在《M市供水管网区块化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M市供水管网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保障管网水质、减少漏失量、降低供水产销差,利用WNW7.0模型软件建立M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出了M市供水管网的DBS分区方案。通过对M市供水管网分区前后水压、水龄的比较,证明了区块化对供水管网水压的均衡、水质的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7年10期)

张春生[5](2017)在《基于管网微观水力模型的供水管网区块化改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供水管网系统是城市“生命线工程”,是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的重要保障,是城市正常运转以及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之一。由于水源污染、管网漏损、能耗过高等问题,造成供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较差。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不断提升供水服务水平和供水效益,针对当前供水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提升供水服务质量的角度提出分区块供水的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详细论述和分析。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供水水力模型也得到不断深化和完善,从静态水力模型到动态水力模型,从宏观水力模型到微观水力模型,模型模拟的结果更加丰富和准确。对当前几种应用较为普遍的水力建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总结了建立水力模型的步骤并利用Bentley公司的WaterGrems水力建模软件建立了一个小型水力模型算例。(2)利用社区划分与实用优化分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管网分区管理。社区划分是一种比较便捷,效果较好的聚类分区方法,但该方法没有考虑管网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使得分区方案更加合理,需要根据城市自然边界、水厂供水分界线、行政区划等实际情况对区块的边界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管网的水力运行情况。(3)借助于水力模型对分区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水力模型既可以用于供水企业的生产运行,也可以用于帮助管网改造方案的设计。在用于管网改造设计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方案实施之前模拟该改造方案对整个管网的影响。利用水力模型对分区方案进行模拟,并对节点水压、管段流量以及节点水龄等参数进行评价,分析区块管理方案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6-01)

乔庆[6](2016)在《基于水力模拟过程的南桥新城供水管网区块化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供水管网规模也随之逐渐扩大,而管网运行过程中反应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情况下,管网区块化理念被提出并逐渐应用。虽然区块化供水在降低管网漏失量方面有着显着的效果,但区块化的划分方法并没有统一科学的规定,由此造成了管网区块化改造后的水质水压等问题。为了更好的体现区块化供水的优势,本文对管网区块化供水进行了研究。本文在调查研究现状供水管网的基础上,系统的总结了现状管网存在的问题,突出了管网区块化理念的迫切需求。分析研究了各类供水管网区块化方法,得出其分区的共同经验和效果,对给定科学的管网区块化划分方法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科学基础。本文提出了根据DMA、压力、管理叁种划分方法将管网进行区块化改造。通过对叁种分区方法的具体分析,认为国内外实施区块化供水的管网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流量计量,而对管网压力和水质考虑较少,并非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管网区块化。据此,提出了两种管网区块化的思路,确定了管网进行区块化改造的具体步骤。为了验证分区的效果和可行性,本文探讨了建立管网水力模型中参数的确定。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需要确定的管网的主要参数有节点流量和管道阻力系数,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确定。确定了节点流量分析的步骤:用水量结构分析、用水量用户性质分类、获得用户用水量、制作用水量规律曲线、确定可计量用水量和未计量用水量。对运行多年的管道阻力系数给出了两种确定方法:实测法和传统校正法,实测法给出了4种不同的测定方式。给定了叁种管网校核的标准,AWWA、英国WRC和美国的ECAC,提出了校核步骤。本文对所建立的区块化思路在南桥东大型居住区进行了应用。通过对南桥东大型居住区在管网规划阶段考虑区块化理念,最终将管网分为4个一级分区,10个二级分区。对分区后的管网建立了管网水力模型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分区之后的管网流量压力水质均能符合规定要求,比较分区前管网得出了以下结论:管网整体压力下降,各个区块间的压力趋于均衡;管网中的进水管处的流量和流速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以水龄显示的水质情况良好。分析了区块化调整所增加的费用,得到在规划阶段对管网进行区块化改造的成本较小,得到的经济效益最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12-01)

孙凌[7](2016)在《基于微观水力模型的济南市主城区供水管网区块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快速的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逐日增加。目前,供水管网存在着,管道敷设复杂、老化严重,管网水质恶化,管网供水压力不均衡,漏失严重,产销差较高,能耗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扰水司管理者,解决这些难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供水管网微观水力模型建立及校核研究,供水管网区块化分区原则和理论研究,利用微观水力模型制定济南市主城区供水管网区块化方案。建立济南市主城区供水管网微观水力模型,该管网模型管道有33万条,节点有29万个,阀门有1.8万个,消火栓有1万个。水力模型反复采用人工校核和自动校核,压力监测点误差在±2m范围内能达到73.97%,有100%的误差范围在±3m内。流量计计量水量占总水量的1%以上时,100%达到误差在5%范围内,计量水量占总水量的0.5%以上时,100%达到误差在10%范围内。对建立的微观水力模型进行校核,当模型误差较大时进行人工校核,当模型误差较小时进行自动校核。自动校核是校核C值,主要采用遗传算法寻求最优解。在研究遗传算法后,采用快速混沌遗传算法优化模型。研究划分区块化的原则和原理。供水管网实现区块化管理后实现压力管理,平衡管网压力;实现水量管理,可以对区域的水量进行独立考核和核算,控制产销差率,便于检测漏失点;发生事故时,能够缩短受影响的范围;实现水质管理,可以改善区域的水质问题,缩短水龄,保障管网水质。利用微观水力模型制定济南市主城区供水管网区块化方案,根据水源供水分界线、功能需求等划分两个一级计量区和六个二级计量区,实现全管网压力管理、流量管理和水质管理。鹊华水厂区块化前一级水质占总81.5%,区块化之后为86%,一级水质提高4.5%,二级水质降低2.6%,同时叁级水质经过区块化后,由原来的4%降低到2.1%;区块化后管网余氯浓度小于0.05mg/L的节点数降低8.19%;管网余氯浓度大于0.3mg/L的节点数量提高19.72%。玉清水厂区块化后一级水质提高5.86%,二级水质降低5.76%,叁级水质降低0.09%;区块化后节点余氯浓度小于0.05mg/L的节点数量降低27.51%,余氯浓度大于0.3mg/L的节点数量增加35.96%。利用微观水力模型制定加压泵站供水区域优化方案,并制定加压泵站供水区域的区块化分区方案,将甸柳庄加压泵站取消,由千佛山加压泵站供水,这样减少运营成本,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资。将新千佛山加压泵站供水区域划分四个小区块,实现水量和压力管理,降低漏失率,节能降耗。(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11-01)

刘航飞,汪俊杰[8](2013)在《供水管网区块化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供水管网存在的漏失率高、供水电耗高、事故率高等问题,对供水管网进行了区块化设计。以陕西关中某地区的供水管网区块化设计为例,简要研究了供水管网区块化的作用,提出了对供水管网区块化设计的分区方法和区块化设计的目标,可为今后供水管网的区块化设计提供了技术借鉴。(本文来源于《供水技术》期刊2013年03期)

郑小明,赵洪宾,赵明,舒诗湖[9](2012)在《管网区块化理念在城乡集约化供水中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管网区块化和阶层化的理念,分析了区块化供水的技术难点和适用条件,结合奉贤区集约化供水改造项目,深入探讨了奉贤区管网布局和区块化供水的优势,为其他城市城乡一体化管网布局改造提供技术借鉴。(本文来源于《城镇供水》期刊2012年03期)

郑小明,赵明,舒诗湖,赵洪宾[10](2012)在《管网区块化理念在上海市奉贤区集约化供水中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管网区块化和阶层化的理念,分析了区块化供水的技术难点和适用条件。结合奉贤区集约化供水改造项目,探讨了奉贤区管网布局和区块化供水的实施情况、效果和优势,为其他城市城乡一体化管网布局改造提供技术借鉴。(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2年01期)

管网区块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推进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方法】利用软件建立J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并对进行DBS分区,对每个区块实行压力控制,降低背景漏损。【结果】J市供水管网区块化前后的压力、余氯、水龄结果对比分析后,区块化在均衡管网压力、控制漏损、改善水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供水管网区块化方案是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管网区块化论文参考文献

[1].黄盼盼,赵明,王少坡,张清周,邱春生.基于水力模型的供水管网区块化优化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9

[2].刘文睿,马智群,涂杰,吴芬芬,丁祥.基于水力模型的J市供水管网区块化方案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8

[3].王彤,冯雪峰,赵明,刘翔翔.基于快速网络社区算法的供水管网区块化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8

[4].吴芬芬,王彤,朴庸健,张福贵,赵明.M市供水管网区块化方案研究[J].给水排水.2017

[5].张春生.基于管网微观水力模型的供水管网区块化改造研究[D].长安大学.2017

[6].乔庆.基于水力模拟过程的南桥新城供水管网区块化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7].孙凌.基于微观水力模型的济南市主城区供水管网区块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8].刘航飞,汪俊杰.供水管网区块化的研究与应用[J].供水技术.2013

[9].郑小明,赵洪宾,赵明,舒诗湖.管网区块化理念在城乡集约化供水中的实践[J].城镇供水.2012

[10].郑小明,赵明,舒诗湖,赵洪宾.管网区块化理念在上海市奉贤区集约化供水中的实践[J].给水排水.2012

标签:;  ;  ;  ;  

管网区块化论文-黄盼盼,赵明,王少坡,张清周,邱春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