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式心理分析论文-桂宏军

拉康式心理分析论文-桂宏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拉康式心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拉康,女性主义,模式,自我

拉康式心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桂宏军[1](2014)在《模式中的自我迷失:从拉康的心理分析角度解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结构女性主义借鉴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指出女人是由代表男性社会文化的象征界中的符号塑造的结果,女人并非天生就是女人,而是话语询唤建构而成的。在艾米·洛威尔的叙事诗《模式》中,女主人公的外貌、行为、和心理都受到男性文化模式的束缚而失去自我,沦为一个模式。(本文来源于《文史博览(理论)》期刊2014年11期)

曹祺婕[2](2014)在《雪拉身份认同的荆棘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牙买加·金凯德,一位出身于安提瓜的美籍作家,被誉为当代西印度群岛最重要的作家,被比喻为来自加勒比海带刺的黑玫瑰。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涉及到母女关系和殖民主义的主题。《我的母亲自传》是一部以一个加勒比妇女为自述者,回忆她一生成长历程的长篇小说,耗费了金凯德五年的写作时间,赢得广泛认可并一度跻身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成为金凯德最重要的代表作。本文采用拉康的叁界理论,将小说主人公雪拉的主体形成过程置身于语言和父法的维度中进行解读,把雪拉的认同过程贯穿于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处在想象界中镜像阶段的雪拉自恋的把镜中的镜像认同为自己的理想镜像,认为自己不仅是一个漂亮高雅的女性,而且是一个征服者。然而这个理想镜像的认同建立在误认和虚幻之上,是一种异化认同,所以这种理想自我在后来的经历中受到侵凌,造成自我的分裂。接着雪拉进入到象征界去寻找真正的自我。在象征界中,雪拉意识到殖民语言和父权制度的存在,受到其双重压迫,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抗,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充满殖民和父权意识的社会,为了构建自己的身份,雪拉必须接受殖民语言,认同“父亲之名”。但是雪拉从未停止追寻在实在界中那种母子完满一体,无缺失完美的状态。然而实在界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到达的,要想摆脱压迫,获得自由,进入无所不缺的实在界,只能通过梦和死亡实现。该论文通过拉康的叁界理论再现黑人女性雪拉认同的荆棘之路:想象界中理想自我的破灭,象征界中无法改变的殖民语言和父权制度的双重压迫,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实在界的无法获得,旨在揭示黑人女性在殖民主义和父权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主导的社会中很难推翻社会所赋予的传统黑人女性角色,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牙买加·金凯德在文本中也流露出女性只能通过梦和死亡的形式摆脱压迫,获得自由,实现自我。(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4-05-20)

廉菲[3](2014)在《追寻彩虹的漫长之旅》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论文旨在通过拉康的叁界理论分析美国作家詹姆斯·凯恩的经典小说《幻世浮生》中女主人公的自我人格建构过程。由于国外文学评论家多年来一直将关于詹姆斯·凯恩小说的关注点放在硬汉文学中男主人公的刻画上,却缺少对于女主人公的分析,且总体数量不多。而詹姆斯·凯恩实际上在美国文坛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之后一些名家如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在小说创作上都有传承他的风格。因此,本论文决定以《幻世浮生》一书为例,从鲜为人所分析的女主人公入手,运用心理分析与女性主义理论相结合,对于在作品中呈现失语状态的女主人公进行性格分析,弥补之前国外评论界的缺口。此外,国内的评论界因几乎没有人研究硬汉派文学或是詹姆斯·凯恩作品,造成此类文学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次论文的撰写也旨在补充国内硬汉派文学研究的不足。在仔细研究和综合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之前的研究对于女主人公的自我建构和最终迎来失败结局的进一步原因分析尚少,因此论文以拉康叁界理论中主体建构为理论依据,从女主人公自我建构的外部原因如经济大萧条,男权社会等原因入手,结合理论以自我认知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结局为线索进行写作。从而最后揭示出小说女主人翁米尔德在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心理层面所面临的困扰与纠结。关注美国30年代中产阶级女性所面临的家庭事业两难处境。从一开始的安逸生活,至家庭陷入情感与经济的双重危机;从一开始的家庭主妇至之后的成功商人,女主人公米尔德在自我建构中不断追寻着如彩虹般飘渺却又唾手可得的自我和社会认同,论文将阐述这一转变过程并将此种心理状态比喻为经历拉康叁界理论即实在界,想象界和符号界的过程。进而揭示出女性在自我建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性格的局限性和外界男权社会话语的压迫,虽然对于自我人格的认识有所加深,但仍导致了自我建构的不完全这一结局。(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4-03-10)

高月华[4](2013)在《《儿子与情人》中莫雷尔太太的欲望:拉康心理分析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英国饱受争议的作家。他笔触细腻,在对人物心理描写方面尤为擅长。《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代表作,自从于1913年发表以来,文学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在各种分析角度中,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是采用最多的。本文试图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找一个新的角度,即拉康的欲望主体理论,为切入点。根据拉康的“主体的欲望即他者的欲望”观点,深入探索莫雷尔太太与保罗之间的畸恋。“拉康强调母亲的欲望是个能指。孩子是适应母亲的在场与缺席(+/—)之后进入象征界的。”(Lorenzo95)主体与象征界的认同实际上就是他者的改变,从母亲变成象征父亲。而小说中的莫雷尔太太对现实父亲的权威解构造成实施阉割的代理的缺席,从而形成菲勒斯母亲以及保罗主体身份危机。本文认为,一切根源在母亲莫雷尔太太身上.本文用拉康的欲望主体理论进行分析,认为早年莫雷尔太太的创伤经验形成了激起她欲望的对象小a,对丈夫的失望代表着她成为菲勒斯的欲望轰然倒塌,在经历了对象征界的自我理想的认同的挫折之后,她转而去认同理想自我,欲望拥有菲勒斯。实际上,莫雷尔太太代表了一种缺乏,她对威廉的爱是一种自恋。莫雷尔太太爱的不是威廉,是理想自我在外界的投射。一方面,为了满足母亲的欲望,威廉也想要成为母亲的菲勒斯,另一方面,威廉随着象征界中父法对其影响,想要变成拥有菲勒斯的主体。在这种成为和拥有菲勒斯之间,威廉痛苦无比。而威廉的早逝重新塑造了莫雷尔太太的理想自我,她紧紧抓住保罗并欲望其成就莫雷尔太太一个完整的主体。本文包括叁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要介绍国内外评论界对这部小说的的研究现状、论文作者的研究动机、研究问题、该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结构。第二部分为小说的文本分析,共四个章节:第一章阐述拉康的欲望主体理论。涉及到的主要概念有欲望,菲勒斯,创伤经验,移情。第二章对莫雷尔太太的妻子角色的创伤经验进行分析,观察主体欲望的转变。第叁章从母亲角色入手,分析转变后的欲望及其在象征界的投射。第四章剖析无意识主体的欲望。莫雷尔太太实际上是欲望与理想自我认同,在这种认同中又经历了自恋的和侵凌性的移情。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指出莫雷尔太太顽固地占据了儿子们尤其是保罗的大他者的位置,在其对欲望满足的追求中束缚了儿子的主体建构。(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王芳,王瑜[5](2012)在《基于拉康的心理分析解读儿童交流中的合作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语用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对儿童交流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笔者援引拉康对儿童心理的分析,旨在用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解读儿童交流中的合作原则。我们经常注意到成年人之间的谈话遵守或者违反合作原则以达到谈话目的,但是儿童之间是否也需要合作原则才能够使交流进行下去呢?儿童或者婴儿的心理活动是否能反映谈话的内容呢?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运用拉康的观点阐述儿童交流中的合作原则是如何体现的。(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学术研究)》期刊2012年09期)

秦红丽[6](2012)在《寻求自我的荆棘之旅:拉康心理分析解读《道林·格蕾的画像》》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非奥斯卡·王尔德莫属,这位爱尔兰的剧作家、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唯美主义的代言人是百年来评论家们讨论和关注的对象。他唯一的一部小说《道林·格蕾的画像》从出版之日起就备受争议。本文运用拉康的叁界说理论探讨了主人翁道林·格蕾的心理成长历程,认为在经历了强烈的孤独感,情感的缺失及人格的分裂后,道林对自己以往的纯真,无知的生活感到厌倦,最终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来逃离,踏上了找寻自我的荆棘之旅。本文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了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蕾的画像》及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运用拉康的叁界说理论分叁章对道林·格蕾的心理历程进行分析。第一章研究了想象界中道林·格蕾的困境,分析了他在想象界中的心理活动,认为他在镜像阶段经历了一系列的幻想和异化。第二章研究了想象界中道林·格蕾与他者的斗争,探讨了他在象征界中遭受来自“父名”的威胁和背负来自他人的欲望,认为在他者的入侵下,虚幻的形象被打破,他渴求关爱,因此总在女性身上寻求母性的形象。第叁章研究了现实界中道林·格蕾对自我的追求,分析了画像的毁灭对道林·格蕾的影响,认为画像的毁灭彻底让道林·格蕾从幻想中醒过来,致使他最终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实现对自我的追求。第叁部分为结论部分,总结了道林·格蕾的心理发展历程-------想象界中道林·格蕾的困境,象征界中道林·格蕾与他者的斗争和现实界中道林·格蕾对自我的寻求,指出道林·格蕾的心理混乱和对自我追寻源自于爱的缺乏。(本文来源于《四川外语学院》期刊2012-04-01)

徐凤娟[7](2011)在《追寻自由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托马斯·沃尔夫是二十世纪早期美国文坛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天使望故乡》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因其浓重的自传色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拉康的叁界说理论研究了主人公尤金·甘特的心理成长历程,认为在经历了理想的幻灭、情感的缺失、强烈的孤单感以及家庭的分崩离析后,尤金对自己故乡的小镇生活感到厌倦,最终选择了逃离,踏上了寻找自由的道路。本文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了托马斯·沃尔夫《天使望故乡》及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与框架。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运用拉康的叁界说理论分叁章对尤金的心理历程进行了分析。第一章研究了想象界中尤金的困境,分析了他在想象界中的心理活动,认为他在镜像阶段经历了一系列的幻想和异化,最终陷入了身份危机。第二章研究了想象界中尤金与孤独的斗争,探讨了他在象征界中遭受来自“父名”的威胁和背负来自他人的欲望,认为在暴力和争吵不断的家庭中,他渴求关爱,因此总是在年长的女性身上寻找母性的形象。第叁章研究了现实界中尤金的自由追求,分析了尤金的哥哥本的死亡对尤金的影响,认为本的死亡彻底切断了尤金和自己家庭的联系,致使他最终离开了家乡,踏上了寻找自由的旅途。第叁部分为论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尤金的心理发展历程——想象界中尤金的困境、象征界中尤金与孤独的斗争和真实界中尤金对自由的追寻,指出尤金的心理混乱和对自由的追寻源于爱的缺失。(本文来源于《四川外语学院》期刊2011-04-01)

楚花花[8](2010)在《通往主体的荆棘之旅》一文中研究指出拉尔夫·埃里森(1914-1994)是二战后最重要的美国黑人作家之一。他的声誉来自于他的代表作《看不见的人》(1952)。小说一经发表,便受到同时代许多黑人作家的批判,被指缺乏“反种族主义”精神。埃里森本人也因此饱受争议。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这部作品一直受到热情研究,学者和评论家们曾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过解读。然而,尽管作品描述了主人公从“天真到世故”的蜕变过程,鲜有评论者对其中的心理成长主题进行专门研究。本文尝试利用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对作品进行解读,指出主人公的经历是一次通往主体之旅,然而由于美国社会充斥着种族主义、混乱和虚伪,这个过程布满荆棘,充满艰辛。通过拉康的心理分析视角,可以发现埃里森对黑人民族怀抱着深切同情,也可以透视出小说中隐含的“反种族主义”主题关注。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叁章。引言部分概括了拉尔夫·埃里森的生平和前人对《看不见的人》的相关评论,概述了雅克·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并分析了用该理论解读小说的意义。第一章主要揭示了受种族主义的遏制,主人公一直被囚禁于“真实界”。拉康认为,人类是不折不扣的早产儿,在“真实界”也即“前镜像阶段”,人类无法区别自身和他人,没有自我意识和主体性。小说中,主人公尽管已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少年,他的心理发育却滞留在婴儿期。出生于充斥着种族主义的美国南方,他的成长伴随着不断内化的奴性,难以形成自我意识。因此他总是盲从于白人权威以及他们的黑人亲信。事实上,由于他的黑人身份,从一出生他就被剥夺了经历“镜像阶段”,也即“自我意识产生阶段”的权利,一直陷于“真实界”。直到后来在工厂医院的“非自愿重生”,他才获得了进入“镜像阶段”,也即“想象界”的机会。第二章描述了在“想象界”主人公的“理想自我”遭遇到否定。“重生”之后,虚弱的主人公得到了黑人老妇玛丽母亲般的救助和照料,并搬到了黑人居住区哈莱姆。一方面,受亲切的玛丽和哈莱姆黑人文化的影响,主人公最终步入被延迟的“镜像阶段”,认同于南方黑人青年形象。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先前种族主义的迫害,灾难般的经历给他埋下了报复的种子。因此他的“理想自我”也掺杂着个人主义的极端自由和不负责任。拉康认为,在镜像阶段,婴儿理想形象的最终形成需得到他人(通常是母亲)的认可。然而,小说中,以玛丽为代表的“母亲”人物由于深受种族主义社会的迫害,她们期望主人公承担起提升本民族的责任,从而否定了他具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的“理想自我”。第叁章分析了在“象征界”主人公主体形成的曲折经历。拉康的“象征界”是“以父之名”的“法则之域”,人类的主体最终在此形成。当主人公的“理想自我”遭到否定,他意识到“母亲”对于种族进步的渴望。这里的“母亲”从广义上理解不仅指小说中的“母亲”人物而且指整个黑人民族。因此他转而认同于这份渴望,并试图满足它。此时,虚假的“父亲”—“兄弟会”的出现给主人公带来了希望。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它宣扬种族平等,追求科学客观,并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要素诱使主人公相信只有它可以满足“母亲”的渴望。因此,主人公接受了“兄弟会”的“法则”,试图通过与组织内部“自我理想”的认同形成一个“看得见”的黑人主体。然而,“兄弟会”终究暴露了它种族歧视和个人专制的本质,因此主人公的“主体之旅”再度遭遇挫折。随后,克利夫顿的死,杰克兄弟的背叛和莱因哈特的多重身份使主人公意识到现实的虚伪和混乱,以及自己作为黑人的不可见性。至此,通过与美国社会的认同,他的真正主体最终得以形成。另外,本章还强调了主体形成对主人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拉康认为,儿童一旦进入“象征界”,接受社会的法则和规定,它便获得了与自我,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就是说,“主体”在象征界的最终形成标志着人类心理的成熟。小说中,意识到自己的不可见性,主人公最终成长为主体,他摆脱了盲目、无知和任人摆布,实现了精神的独立和自由。作为主体的主人公,透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许多以前看不到的方面:首先,他看到了每个人独特的人性,不再刻板地定位别人;其次,他发觉到黑人大众所蕴藏的巨大力量;最后,他意识到多样性所赋予世界的可能性。因此,他决心结束在地下室的“冬眠”,做一个对社会,对民族负责的人。结论部分总结了主人公的“主体之旅”并指出此种解读对理解作家埃里森本人的意义。埃里森曾被一些评论家指责为黑人民族的“犹大”,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看出此种批评的不公正性。透过主人公通往“主体”的荆棘之旅,读者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作家对黑人民族的深切关注:不仅关心人民的物质生活,而且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不仅展现残酷的社会环境,而且积极地为民族生存寻找出口,其中“构建主体”便是一个。(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0-06-01)

张芬芬[9](2010)在《自我与他者》一文中研究指出简·斯迈利的《一千英亩》的故事框架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但表现的却是不一样的主题和意义。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吉妮是一个生活在父权制家庭的农妇。通过对吉妮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的分析,揭示出作者所塑造的吉妮,其内在的深刻意义是:保守懦弱的观念正是女性内在的敌人,女性的独立已不仅仅是人身上、经济上的独立,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独立。同时,作者也向读者展示了女性和自然是如何在父权制社会中遭到压迫的,阐述了其生态女权主义思想。简·斯迈利在这部小说中,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对人物心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呈现了现代家庭妇女在寻找发现自我的过程中,内心所充满的迷茫和矛盾、心里承受的压力和冲突。这些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对女性生存状况和境遇的关注,值得人们深思和重视。本文试图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来对该小说进行解读。拉康的阶段理论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自我意识的建立都是要依靠他者来完成。没有他者,就没有自我。这篇小说中主人公吉妮对自我意识的寻找,正是她不断寻找他者的过程。最终吉妮完成了自我意识的建立,从而也证明了人类自我的形成从各方面来讲也要依靠他者来完成。(本文来源于《四川外语学院》期刊2010-04-01)

李建波[10](2009)在《拉康心理分析理论的变奏——《最漫长的旅程》中认识误区心理成因的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E·M·福斯特在《最漫长的旅程》的序言中提及认识观的争论对这部小说的影响。这引起了评论家们对小说中认识论问题的关注,有人甚至称《最漫长的旅程》是对穆尔《驳唯心论》的"一种想象的诠释与延伸"。但是细读这部小说,我们可以发现,福斯特似乎并没有满足于描述认识观的谬误及其后果,他还对产生认识观谬误的心理原因进行了探究,而且小说里的探究竟似乎是拉康心理分析理论的变奏。(本文来源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期刊2009年01期)

拉康式心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牙买加·金凯德,一位出身于安提瓜的美籍作家,被誉为当代西印度群岛最重要的作家,被比喻为来自加勒比海带刺的黑玫瑰。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涉及到母女关系和殖民主义的主题。《我的母亲自传》是一部以一个加勒比妇女为自述者,回忆她一生成长历程的长篇小说,耗费了金凯德五年的写作时间,赢得广泛认可并一度跻身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成为金凯德最重要的代表作。本文采用拉康的叁界理论,将小说主人公雪拉的主体形成过程置身于语言和父法的维度中进行解读,把雪拉的认同过程贯穿于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处在想象界中镜像阶段的雪拉自恋的把镜中的镜像认同为自己的理想镜像,认为自己不仅是一个漂亮高雅的女性,而且是一个征服者。然而这个理想镜像的认同建立在误认和虚幻之上,是一种异化认同,所以这种理想自我在后来的经历中受到侵凌,造成自我的分裂。接着雪拉进入到象征界去寻找真正的自我。在象征界中,雪拉意识到殖民语言和父权制度的存在,受到其双重压迫,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抗,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充满殖民和父权意识的社会,为了构建自己的身份,雪拉必须接受殖民语言,认同“父亲之名”。但是雪拉从未停止追寻在实在界中那种母子完满一体,无缺失完美的状态。然而实在界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到达的,要想摆脱压迫,获得自由,进入无所不缺的实在界,只能通过梦和死亡实现。该论文通过拉康的叁界理论再现黑人女性雪拉认同的荆棘之路:想象界中理想自我的破灭,象征界中无法改变的殖民语言和父权制度的双重压迫,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实在界的无法获得,旨在揭示黑人女性在殖民主义和父权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主导的社会中很难推翻社会所赋予的传统黑人女性角色,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牙买加·金凯德在文本中也流露出女性只能通过梦和死亡的形式摆脱压迫,获得自由,实现自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拉康式心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桂宏军.模式中的自我迷失:从拉康的心理分析角度解读《模式》[J].文史博览(理论).2014

[2].曹祺婕.雪拉身份认同的荆棘之路[D].内蒙古大学.2014

[3].廉菲.追寻彩虹的漫长之旅[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高月华.《儿子与情人》中莫雷尔太太的欲望:拉康心理分析解读[D].河南师范大学.2013

[5].王芳,王瑜.基于拉康的心理分析解读儿童交流中的合作原则[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

[6].秦红丽.寻求自我的荆棘之旅:拉康心理分析解读《道林·格蕾的画像》[D].四川外语学院.2012

[7].徐凤娟.追寻自由之路[D].四川外语学院.2011

[8].楚花花.通往主体的荆棘之旅[D].河南大学.2010

[9].张芬芬.自我与他者[D].四川外语学院.2010

[10].李建波.拉康心理分析理论的变奏——《最漫长的旅程》中认识误区心理成因的呈现[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

标签:;  ;  ;  ;  

拉康式心理分析论文-桂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