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周期变化论文-刘臣玉

温度周期变化论文-刘臣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度周期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画眉,温度,光周期,季节变化

温度周期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臣玉[1](2018)在《画眉代谢产热的季节性变化及温度和光周期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代谢产热水平是衡量其生命活动的重要指标,能很好反映其应对环境变化的能量学策略和适应机制。鸟类代谢产热特征与其栖息环境密切相关,为了研究小型鸟类代谢产热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探究环境因子温度和光周期对小型鸟类代谢产热的影响,本文以画眉(Garrulax canorus)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整体、器官以及酶活叁个层次探究:(1)季节变化对画眉代谢产热的影响;(2)温度和光周期对画眉代谢产热的影响。实验分为季节驯化和实验室温度光周期适应两部分。季节驯化包括全年12个月画眉以及自然野生种群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画眉;实验室温度光周期适应分为冷温短光照组:CS,10℃,8L:16D;冷温长光照组:CL,10℃,16L:8D;暖温短光照组:WS,30℃,8L:16D;暖温长光照组:WL,30℃,16L:8D;实验测定了季节驯化组全年12个月动物的体重、静息代谢率、能量摄入以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画眉的器官重量、组织线粒体状态4呼吸、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以及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_3、T_4的含量;测定了温度光周期适应组动物的体重、静息代谢率、能量摄入、器官重量、组织线粒体状态4呼吸、组织COX活性以及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_3、T_4的含量;结果显示:(1)在整体水平上,季节驯化组全年12个月动物的体重、代谢率、摄入能、排泄能以及消化能都随气温波动发生明显变化,且各指标随环境温度的降低显着增加;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画眉体重、代谢率受季节变化影响显着,且夏季组画眉代谢率显着低于秋、冬季组;室内温度和光周期适应组画眉体重、代谢率和消化能受冷温和短光照影响显着增加,同时摄入能和排泄能受冷温影响显着增加。(2)在器官水平上,季节变化对画眉肝脏、小肠、胃重量影响显着,秋、冬季组肝脏、胃以及小肠质量显着高于春、夏季组;温度对心脏、肾脏、肝脏、小肠、胃的器官重量影响显着,冷温组显着高于暖温组。(3)在组织酶活水平上,小肠线粒体状态4呼吸、COX活性以及肝脏COX活性受季节变化影响显着,都表现为秋季组显着高于全年其他季节对应指标;冷温组肾脏和肝脏的线粒体状态4呼吸以及COX活性显着高于暖温组,小肠COX活性受低温影响显着增加。以上结果表明,画眉代谢产热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相比于光周期,环境因子中温度的改变似乎是驱动画眉代谢产热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且画眉代谢产热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似乎更灵敏。(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8-05-01)

晏浩[2](2017)在《温度周期变化对大尺寸测量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车间环境对物体的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的影响,提出大型物体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相对恒定差值;在采用比较法测量时,大型工件与小型参考标准也存在一个相对恒定差值,将该差值进行补偿后将改善测量不确定度。(本文来源于《计量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刘复刚,曲维政,王建,鲍锟山,侯建秋[3](2014)在《太阳轨道运动—太阳磁场变化与地球高层大气温度准22年周期循环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创建的行星会合指数运动学方程,获得了太阳绕太阳系质心的运动周期为准22年.太阳轨道运动周期和北半球高空大气温度场准22年变化周期二者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在整个太阳系角动量守恒的前提下,得到太阳轨道角动量和太阳自转角动量之和守恒.理论上,通过太阳绕转和自转角动量间的转换,建立了行星会合指数与全球高层大气温度场变化的对应关系,进而在大气温度场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建立了联系,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新的探索.(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4年02期)

陈玉凤,徐宗财,李栋梁,梁德青,吴能友[4](2013)在《温度周期变化下分散型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物电阻率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测量了在温度周期变化下的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在温度震荡过程中,电阻率测量能检测到水合物或冰的二次形成。实验证明,温度震荡能促进分散型水合物在沉积物孔隙中的形成。经过多次温度震荡后,孔隙水大部分能转为水合物,在1.2℃时,水合物最终饱和度为78.2%,其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为12.0ohm.m。(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3年07期)

刘禹,蔡秋芳,宋慧明,安芷生,LINDERHOLM,Hans,W.[5](2011)在《青藏高原中东部2485年来温度变化幅度、速率、周期、原因及未来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根据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的青藏高原中东部过去2485年来温度变化幅度、速率、周期、原因及未来趋势,发现研究区极端气候事件与全球同步出现,如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20世纪增温等.历史上最大的温度变幅和速率都发生在"东晋事件"(343~425AD)期间,而非20世纪后半期.过去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温度序列存在显着的1324,800,199,110,2~3a的准周期(P<0.01),其中,1324,199和110a周期与太阳活动有关.温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太阳活动:千年尺度周期决定了温度变化趋势长期走向,百年尺度周期控制了温度变化幅度,而太阳活动极小期对应冷期出现.预估结果显示未来这一地区温度将下降,到2068AD前后温度下降到谷底,2068AD后再次升温.(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1年25期)

赵卓,金立波,李校堃,周晓馥,徐洪伟[6](2011)在《温度对东亚飞蝗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人工孵化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成虫并进行不同温度下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东亚飞蝗精子发生过程中不同倍体生精细胞和凋亡细胞DNA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温度下东亚飞蝗精子发生过程中始终有凋亡细胞的出现,在45℃时凋亡细胞达到峰值。4C细胞群(初级精母细胞)在35℃时达到峰值,25℃时最低。2C细胞群(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和1C细胞群(精子细胞和精子)均在25℃时达到峰值。结论,25℃是东亚飞蝗精子发生的最佳发育温度,而45℃是精子发生的最不利温度。(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ine and Engineering (ISBE 2011 V2)》期刊2011-08-04)

赵卓,金立波,李校堃,周晓馥,徐洪伟[7](2010)在《温度对东亚飞蝗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人工孵化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成虫并进行不同温度下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东亚飞蝗精子发生过程中不同倍体生精细胞和凋亡细胞DNA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温度下东亚飞蝗精子发生过程中始终有凋亡细胞的出现,在45℃时凋亡细胞达到峰值。4C细胞群(初级精母细胞)在35℃时达到峰值,25℃时最低。2C细胞群(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和1C细胞群(精子细胞和精子)均在25℃时达到峰值。结论,25℃是东亚飞蝗精子发生的最佳发育温度,而45℃是精子发生的最不利温度。(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0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ellular,Molecular Biology, Biophysics and Bioengineering(Volume 5)》期刊2010-12-25)

赵岩荆,倪富健[8](2010)在《环境温度周期变化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粘弹性力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在环境温度周期变化作用下的粘弹性力学响应规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分析模型。结合气温观测数据、热力学理论、粘弹性力学,分析路面温度应力变化规律,并提出以应力比冲量值衡量温度应力对路面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路面内温度应力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个日循环周期内,路面内部靠近路表部位的温度应力变化幅度要大于靠近底面部位的应力变化幅度;在低温季节中,面层中下部分的温度应力作用效果要大于面层顶部的温度应力作用效果;沥青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在高温季节较为明显,而在低温季节则十分微弱。(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郑小童[9](2010)在《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长周期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观测资料、大气-海洋耦合模式数据以及各种统计方法,研究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SST)年际变化主要模态,即海盆一致(IOB)模态和偶极子(IOD)模态在长时间尺度上的自然变化以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使用两个上百年长度的海洋大气耦合模式结果,首次综合研究了IOD模态强度的数十年到上百年变化以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使用多种观测资料确定了IOB模态在20世纪70年代的变化,揭示了其物理本质;使用海洋大气耦合模式验证了模式中ENSO强度的变化对IOB模态的影响及IOB模态的“电容器效应”;研究了模式中IOB模态及其“电容器效应”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发现IOD模态的强度变化存在明显的数十年到上百年的周期,证实了东赤道印度洋平均温跃层深度长周期变化是IOD模态的强度自然变化的主要机制。揭示了当赤道东印度洋海区的温跃层变浅时,温跃层反馈作用会加强,由此会引起IOD模态强度的增加和其他特征的改变。提出了热带印度洋IOD模态的形成不仅与赤道东印度洋海区的温跃层深度有关,也与大气的反馈作用(SST与海面风的相互作用)有关,发现了在温室气体增加过程中,热带印度洋温跃层反馈作用加强,大气反馈作用减弱,IOD模态强度变化不大。这是由于全球变暖中对流层静力稳定度的增强,与IOD模态相关的纬向风异常减弱。该作用与温跃层反馈作用对IOD模态强度的效应相反,导致IOD模态强度几乎不变。2.揭示了由于热带太平洋的ENSO强度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导致热带印度洋IOB模态在1970年代气候跃迁之后有所加强;证实了1970年代气候跃迁前后IOB模态形成过程中西南印度洋Rossby波、热带北印度洋夏季SST异常和赤道的反对称风的差异;发现1970年代气候跃迁后IOB模态及其“电容器效应”加强从而导致夏季热带西北太平洋表面反气旋环流增强。此外根据海洋大气耦合模式验证ENSO强度的变化会引起IOB模态的年代际变化。3.发现了在温室气体加倍后IOB模态在夏季增强,并持续时间更长,特别是热带印度洋反对称风场形态以及北印度洋夏季增暖更加明显;提出了该现象可能与西太平洋年际变化在温室气体加倍后增强有关。揭示了IOB模态的增强会导致“电容器效应”的加强,热带西北太平洋表面反气旋异常环流持续时间更长。以上研究进一步检验了热带印度洋SST年际变化主要模态形成与维持的动力学过程,揭示了这些过程在长周期变化和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中扮演的角色,不仅加深了对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洋动力学与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认识,也为印度洋-太平洋-东亚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0-04-01)

梁玉雷[10](2009)在《温度周期变化和渗透压力作用下大理岩蠕变试验与理论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岩土工程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使得岩体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程灾害也日益增多。温度周期变化(季节)带来的大温差,会使岩体产生温度应力和时效变形,造成岩体裂隙的周期性扩张与收缩。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一系列温度周期变化与渗透压力作用下大理岩蠕变试验,获得了温度周期变化和渗透压力作用下大理岩时效变形规律;建立了温度周期变化和渗透压力作用下大理岩热黏弹塑性蠕变模型;并将所建立的热黏弹塑性本构方程引入温度-水-应力(THM)叁场耦合理论中,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温度周期变化与渗透压力作用下大理岩的蠕变行为。主要研究工作及获得的有益认识如下:1、通过大理岩在不同温度、水压、轴压和围压条件下的叁轴蠕变试验,分析了大理岩在不同温度、水压、轴压和围压下轴向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温度周期变化和渗透压力作用下大理岩蠕变的变形机制,掌握了温度周期变化和渗透压力作用对大理岩叁轴蠕变影响的基本规律。试验表明:90℃恒温条件下比30℃恒温条件下大理岩的蠕变变形量和瞬时弹性变形量均减少,同时蠕变变形量和瞬时弹性变形量的比值也减少,30℃至90℃温度周期变化作用下,大理岩轴向蠕变变形随温度周期变化次数的增加呈阶梯状增加,说明温度周期变化造成大理岩的损伤,孔隙水压力的存在使岩石的蠕变变形量与瞬时弹性变形量的比值增大,提高了温度周期变化造成大理岩的损伤影响,而围压的增加使岩石的蠕变变形量与瞬时弹性变形量的比值明显减小,同时对温度周期变化造成大理岩的损伤量增大。2、在叁轴蠕变试验规律的基础上,把热弹性元件及温度周期变化损伤因子引入西原体模型,建立了温度周期变化和渗透压力作用下大理岩热黏弹塑性蠕变模型。模型与试验相吻合,较好地反映了温度周期变化和渗透压力对大理岩蠕变的影响。3、将建立的大理岩热黏弹塑性蠕变本构方程引入THM叁场耦合理论,建立了考虑温度周期变化THM叁场耦合控制方程组,利用伽辽金法(Galerkin)得到了考虑温度周期变化THM叁场耦合控制方程组的等价弱形式,获得了考虑温度周期变化THM叁场耦合控制方程组的有限元计算公式。运用Visual Fortran编制了考虑温度周期变化THM叁场耦合蠕变的有限元计算程序,模拟再现了温度周期变化和渗透压力作用下大理岩蠕变行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期刊2009-05-01)

温度周期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车间环境对物体的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的影响,提出大型物体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相对恒定差值;在采用比较法测量时,大型工件与小型参考标准也存在一个相对恒定差值,将该差值进行补偿后将改善测量不确定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度周期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臣玉.画眉代谢产热的季节性变化及温度和光周期的作用[D].温州大学.2018

[2].晏浩.温度周期变化对大尺寸测量影响的研究[J].计量技术.2017

[3].刘复刚,曲维政,王建,鲍锟山,侯建秋.太阳轨道运动—太阳磁场变化与地球高层大气温度准22年周期循环的联系[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

[4].陈玉凤,徐宗财,李栋梁,梁德青,吴能友.温度周期变化下分散型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物电阻率测量[J].海洋地质前沿.2013

[5].刘禹,蔡秋芳,宋慧明,安芷生,LINDERHOLM,Hans,W..青藏高原中东部2485年来温度变化幅度、速率、周期、原因及未来趋势[J].科学通报.2011

[6].赵卓,金立波,李校堃,周晓馥,徐洪伟.温度对东亚飞蝗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C].Proceedingsof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iomedicineandEngineering(ISBE2011V2).2011

[7].赵卓,金立波,李校堃,周晓馥,徐洪伟.温度对东亚飞蝗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C].Proceedingsof2010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ellular,MolecularBiology,BiophysicsandBioengineering(Volume5).2010

[8].赵岩荆,倪富健.环境温度周期变化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粘弹性力学响应[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0

[9].郑小童.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长周期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0

[10].梁玉雷.温度周期变化和渗透压力作用下大理岩蠕变试验与理论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

标签:;  ;  ;  ;  

温度周期变化论文-刘臣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